琴语 发表于 2006-6-25 13:26:21

[转帖]说说散文六样病情都不轻

<strong><font size="4">这篇文章原载2006/06/07温州都市报,标题:《说说散文六样病情都不轻 》,作者:牟丕志。</font></strong> <p></p><strong><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文中观点,未必都对,但也有参考价值。未经作者同意,转贴于此,不知有无侵害其著作权。</font> <font size="3">原文如下:&nbsp;&nbsp; </font></strong><p><font size="3"></font></p><font size="3">&nbsp;&nbsp; 近日留意社会上的部分散文作品,发现普遍生有几种“病”,特罗列出来供大家讨论,寄望以有所改进。<br/>&nbsp;&nbsp;&nbsp;&nbsp;之一、缺钙病。作者看到什么写什么,阳春白雪、冷月孤星、轻松峭壁、大河小溪、花草树木、楼台亭榭、轻风白云、绿瓦红墙,无所不写。不能说笔下无物,因为写的东西确实不少,有的刻画得还挺细;也不能说用词不好,华丽的词一串串、一排排,但总觉得散文形神也散,难以使人产生联想。<br/>&nbsp;&nbsp;&nbsp;&nbsp;之二、拖拉病。虽说长短散文可以兼容,短有短的好处,长有长的理由,但问题是,本来可以写得短小、精练一些的文章,却让作者给拉长了,结果使文章效果适得其反,显示不出什么分量。<br/>&nbsp;&nbsp;&nbsp;&nbsp;之三、傍名病。采访某某名家后写一篇散文,然后找地方发表,至于文章写得是否精彩、是否对得起读者,也就不考虑了。当然,写名家的文章并非都是傍名,有的出于情真意切,而且角度找得好,内容生动感人,或有某些发现,那就不在傍名之列了。<br/>&nbsp;&nbsp;&nbsp;&nbsp;之四、古装病。作者对古代典籍十分熟悉,把古典的东西一古脑搬到自己的文章里,再做些似是而非、平淡无奇的感悟,或加上诠释之类的话,便成了大作。而读起文章来,总令读者觉得个人的东西太少,这样的文章偶尔读一二篇尚可,读多了就觉得生硬、呆板、缺乏灵气、令人生厌。<br/>&nbsp;&nbsp;&nbsp;&nbsp;之五、广告病。作者去某一个地方,于是对此地产生了兴趣和感情,为某地写一篇文章,无非介绍某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现状等。看过之后让人觉得是在为该地做名广告,而且广告做得极为一般,根本没啥吸引力。<br/>&nbsp;&nbsp;&nbsp;&nbsp;之六、唠叨病。先写父亲,然后写母亲,之后写兄弟、姐妹,家长家短,把写作镜头局限于家庭小圈子中。如某些杂志,偶尔登些这样的文章,尚给人以亲切感,但絮叨起来没完没了,而且每期絮叨的大同小异,则令人生厌大倒胃口了。<br/></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5 13:26:46编辑过]

郭良子 发表于 2006-6-25 16:46:52

这个不错,欣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说说散文六样病情都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