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星 发表于 2019-1-30 10:21:07

综论安徽王建中《谈谈老子哲学价值(上)(下)》并《关于人之道》三篇文章 耿閣:著

综论安徽王建中《谈谈老子哲学价值(上)(下)》并《(二):关于人之道》三篇文章

耿閣(鸣天士君)著

(第一首)

安徽有个王建中,
哲学思维天份从。
耿閣阅文逻辑断,
敲响世界文明钟。
罗列人类精英种,
亚康黑哈马老崇。
哲思哲慧排统遍,
最高理寓聃阳耸。

(第二首)

天下理律易经供,
宇宙法则道德功。
对立统一学问悟,
仅是易理小书童。
这辩那证通法融,
唯有老子道法宏。
孕一育二生三尽,
天九地六人五恭。

耿閣:著於2019年1月25日9点55分。

附:王建中三篇论文

谈谈老子哲学价值(上)

?复兴之路上的沉思
2017-12-15 11:30

老子《道德经》博大精深,论其价,无价。笔者卑陋,强为论价,恐失之于外行,贻笑大方。老子哲学影响古今中外源远流长。其对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广泛涉及哲学、宗教、艺术(含美学)、道德伦理、政治、军事、医学、语言等等。其对世界的影响,惠及欧洲诸国,亚洲如日本等。限于资料,仅就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相识结缘,与法国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结下难解之缘,作出评介。

(一)老子思想结缘西方要说清楚老子哲学对世界的影响,还得从中国与世界文明循环讲起。关于世界文明循环,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曾提出过“世界精神”从东方中国和印度,经中亚至古希腊,最后至德国古典哲学至他黑格尔哲学,回归精神家园而完成循环的客观唯心主义谬见。一如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和《自然辩证法》贬斥过黑格尔对自然界发展过程存在客观唯心主义臆造和谬见(《自然辩证法》第二百四十四页)。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精神的发展和实现的过程,绝对理念、世界精神乃是世界历史全部丰富现象发展的基础和原则,每一个世界历史的民族都在自己的历史中体现着正在发展着的世界精神的特殊阶段和特殊原则。世界历史作为世界精神的体现者,它的发展路线大体是同太阳的行程相一致的。太阳升起于东方,沉没于西方,世界历史也是从东方发展到西方。具体地说历史开始于中国,而终结于日尔曼民族。黑格尔断言,由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民族全然缺乏“自由理想”的主要意识,所以他们的命运就是“受制于欧洲”(以上引自侯老鸿勋《论黑格尔历史哲学》第一百零二面)。黑格尔认为,日尔曼世界处于人类历史的高峰。绝对精神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行程,才达到这个高峰:它从渺茫的太虚幻境下凡,外化为自然界;然后又从冥顽不灵的自然界中挣脱出来,投胎于中国、印度(这是童年时代),又随着中国人和印度人草木似地归于毁灭;绝对精神的幽灵飘飘荡荡来到了中亚细亚(这是少年时代),借中亚细亚之力...亡魂飞到美丽的希腊(这是青年时代)...来到罗马(这是壮年时代)...绝对精神的世界漫游(最后)到日尔曼世界(这是老年时代)结束了,它得到了完全的实现。黑格尔认为,中亚细亚人的发展高于中国人和印度人,他们处于向精神过渡阶段,而中国人和印度人却与草木同朽。甚至污蔑中国人始终处于草木似的自然状态,始终没有任何发展,只有此起彼伏的互相砍杀(以上引自萧老焜焘《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黑格尔的这种臆造和谬见,是他构建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需要决定的。为了证明理性化的上帝——绝对理念(《逻辑学》)外化为自然界再經由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自己证明自己、自己回归自己,即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创造世界的过程,最后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返回到自己的家园——《精神哲学》而终结。这的确是一个具有巨大历史感的庞大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尽管里面富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但是客观世界是颠倒的、歪曲的。他不得不承认历史从中国、从东方开始,却极力贬低、污蔑中国和印度之东方人。这种日尔曼人的傲慢与偏见,既是西方人的西方社会中心论观念的反应,又是为这种荒谬观念作了哲学论证。这种“受制于欧洲”、“西方中心论”观念的幽灵至今挥之不去(自近代以来,中国因闭关锁国衰弱时,坚船利炮和**一起来,轰开中国大门,直至八国联军肆意蹂躏中国;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又合伙全面封锁中国;当我们自力更生具备实力了,又急于要你开放;当中国自主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富起来强起来,又一再炮制“中国**”。甚至出现美国小男孩不理解对美贸易,而天真地发出“杀死中国人”的奇谈怪论,出现德国文化衫上印有“救一条海豚杀一个中国人”的荒谬现象。由此反思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人民政协将“义勇军进行曲”定夺为代《国歌》,是何等的富有远见和恬淡为上的冷静)。黑格尔的傲慢与偏见,在确认世界哲学起点时,也不是从他推崇的古希腊哲学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主张的“水本原说’’开始,而是从较晚的巴门尼德纯“存在”开始。正如前苏联哲学家阿尔泰.古留加所著《黑格尔小传》所揭露:“在黑格尔看来,哲学首先是一部唯心主义的历史,对于唯物主义学说,他或者保持缄默,或者加以歪曲。”(第一百五十四页)世界文明大循环是存在的,而其真实的历史轨迹显示,它有自己胜过任何雄辩的事实逻辑——就中国与世界文明循环而言,至今大体出现四次。第一次是公元前二世纪前后(相当于秦王朝时期)至十六世纪;第二次是明朝万历十一年,公元一五八三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后东西学互渐始,至一八四零年爆发**战争止;第三次自一八四零年至一九四九年新中国诞生大体结束;第四次自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至今。老子哲学与欧洲文化相识结缘,就发生在第二次文明大循环中。第一次文明大循环,中国人自主自发地开拓陆上和海上的古丝绸之路,交往范围东至朝、日,西至欧洲、东非、北非、地中海周边,甚至美洲的墨西哥,南至东南亚周边。这次循环主要是经济贸易,文化方面(政冶、历史等)并不突出,开通了中国和外部世界交互友谊、互识互通的文明大道(公元前三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中印文化碰撞和融合过程和影响,在此从略,另文论述)。这次循环却为第二次东西学互渐的文明大循环作了必要的准备。在十三世纪意大利马可.波罗游留中国并于一二九九年诞生《马可.波罗游记》系统介绍中国后,经十五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葡萄牙人皮雷斯撰写了一部《东方诸国记》,介绍了中国的地理、风俗、商品物产等,再次引起西方人的注意。罗马教廷决心派传教士前往中国、教化中国。一五八三年,明朝万代十一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广东肇庆入关,历尽艰辛终于到达北京,与时任大学士、天主**徐光启(教名为徐保祿)结识,开启了第二次中外文明大循环——东西学互渐的大门:其一,将中文经拉丁拼音,开创中外文翻译和中外人土互学对方语言文字,进行直接沟通之先河。其二,介绍哥白尼“日心说”,纠正中国数千年的“天圆地方”观念,震惊朝野。其三,利玛窦和在其影响下随后而来的其他传教士,传入中国七千多部西文书籍,广泛涉及西方天文地理、生物学、力学、医学医药、数学(几何原本及纳普尔筹算、伽利略尺算)、机械工程学、建筑、绘画、音乐,以及最新科技成果如蒸汽动力试验、天文仪器等。由于其时中国农耕社会经济基础,不具有从中积极吸取养料之需要,未引起深刻反响。相反,至近两百年后乾隆帝下令禁止来华传教后,中国夜郎自大,闭关锁国,被欧洲越甩越远,形成巨大落差。其四,在乾隆帝禁止来华传教前近二百年中,中国的文法文典、天文地理、历史生物、医学医药等被介绍到西方,汇成三部巨著,成为法国百科全书派启蒙学者,和德、英文人了解中国的思想资料。加之介绍给欧洲的煤产、农作物、蔬菜、水产、茶叶、油漆、瓷器、纺织丝绸、建筑、焰火、舞蹈、音乐、绘画以及印刷术等中国文明的影响,欧洲大地逐渐形成推崇中国思想文化艺术的“中国风”(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学、古旋律;新编曲、新唱法、新概念)之文明热潮。①.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西方第一个确认中国文化对于辅助欧洲文化发展十分有用的哲学家,不仅在研究《易经》后发明二进位算法,还把“河图阴阳太极”翻译为“辩证法”,十分推崇中国老子实践哲学,并直接影响大哲学家沃尔夫及后继者康德、谢林至黑格尔。②.影响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笛卡尔将其《第一哲学沉思录》再版时,修改为《形而上学沉思录》。“第一哲学”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自己关于世界本原是“纯形式”哲学的自称(他的学生在他去世后,整理他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将“第一哲学”放在物理学之后)。笛卡尔把书名中“第一哲学”修改为“形而上学”,与“形而上者谓之道”译文有关。这就与老子哲学相识结缘。形而上学实为形上学或形而上之学(译文似不准确)。“形而上”并不是老子哲学之本义(可能与孔子动手脚有关,下文再作说明)。而这一相识结缘却歪打正着成就了黑格尔,提出与辩证思维方式相对立的,即孤立静止和机械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为形而上学,从而成为哲学专业术语。黑格尔之所以提出形而上学这一术语,針对的是十六至十七世纪自然科学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运用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形成静止、孤立和机械认识事物的方式。到了十八世纪,自然科学向系统综合研究方向发展,静止孤立机械认识事物思维方法的局限性十分明显化,必须加以克服转而釆取辩证思维方法。此外,还成就了英文“metaphysics”(在...之后)即形而上学这一语言的诞生。这就是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相识结缘,与黑格尔哲学、英国语言相关联的一小段由来。③.道学和儒学深刻影响十八世纪一批法国启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鸠、霍尔巴赫等。鉴于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负面影响严重恶化社会风气,霍尔巴赫著作《德治或以道德为基础的政府》一书,主张以德治国:“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几乎将“全盘东化”呼之而出。然而,西方没有“全盘东化”,而是吸取东方,主要是中国的古代灿烂文明,走出各具本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起法治型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曾高度评价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的作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现。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杠杆。”(《马恩全集》第四十七卷四百二十七页)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和坦普尔认为,现在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半数以上源自中国的古代文明,为西方工业革命奠定基础的欧洲革命,只有在从中国引进多种发明之后才得以出现(以上资料参见拙作:“文化视野:利玛窦与中西学互渐及其历史大趋势”,黄山书社出版“第六屆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明史论文集》)。

?打开百度极速版,看更多图片

④. 老子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相识结下难解之缘。十八世纪德国古典哲学革命,自康德的“三大批判”开始。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直接把老子哲学的“无”与”自在之物”相联系。结论是“无”是空概念、空对象、空直观,不可知。后继者谢林,直接吸收老子哲学元素,提出“绝对同一”哲学思想:“道意味着门。道的学说意味着关于由以进入存在的大门的学说,关于非东西的存在...生活的伟大艺术或智慧正是在于保持这一纯粹的可能,这种可能是无,然而同时是一切。”(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网载赵广明“论无的先验性”)。其实,康德没有也不可能读懂老子,谢林也未完全读懂(都在“无为本”意义上理解和运用,可见王弼遗误不浅)。至于说到黑格尔,可就大有评说。黑格尔生于一七七O年八月,死于一八三一年十一月。一七八八年考入图宾根神学院。在神学院,有两个出类拔萃、名传后世的同学——荷尔德林(著名诗人)和谢林(比黑格尔小四岁,一七九二年考入图宾根神学院,十七岁在哲学界崭露头角,被称为早熟天才),对他哲学成就有直接而极其重大影响,也因此而与老子哲学相识,并结下难解之缘。其一,黑格尔哲学孕育萌发期间,获得哲学灵感直接来自中国,源于老子。一七九O年前后,黑格尔加入一个受法国大革命影响而成立的政治俱乐部。一次偶然机会,荷尔德林送给黑格尔一本纪念册,那里载有歌德的彼得拉斯中关于成就伟行的警句,还附有一个神秘的标志:“象征:万物如一”...在黑格尔看来,这句话却有乍看之下完全不同的更深刻的意义。新哲学的主题——一切宗教和哲学的基本思想,二者统一的标志,世界的伟大秘密,难道不正好就是这个吗?为此,他专门创作一首告白自己发现一个很大秘密的祭祀赞歌(诗)。“人们只有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才能体验到并给无生气的世界启示出神妙的万物如一的思想,这个思想是谢林和黑格尔都同意的。在他们交游中还有一个第三者,他在图宾根神学院就和他们两人友好,那时就已经善于把这种思想寓于诗意之中。此人就是荷尔德林。”(以上资料引自张老世英译德国哲学史家库勒.菲舍尔《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作为哲学灵感的“万物如一”,来自于中国庄子。《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万物皆一”、“万物一齐”、“万物如一”语义相同,说法小异(也可能是译文形成的)。其思想内涵,与“天人合一”同义。“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庄子.山水》)意思是从天地人万物的区别看,如同肝与胆的不同,而从相同的方面看,万物都合于同一个东西(即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矛盾或对立统一,今称之为辩证法)。天与人本是合一的,都“大”,都合于“道”。这个思想理所当然直接师承老子。故此,黑格尔与老子、庄子思想有了结缘。其二,黑格尔在其哲学形成期(一七九三年至一七九七年之间,他旅居瑞士伯尔尼城被聘为家庭教师)直接阅读过《道德经》,并在其哲学成熟期(一七九八年开始写作《逻辑学》、《自然哲学》,至一八O五年;于O五年撰写《精神现象学》)对老子哲学作出了评价(见于《哲学史讲演录》——贺(老)麟与王太庆中译本)。《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列有黑格尔在大学开课的年表。表中反映一八O一年元月至一八O五年,讲授《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一八O五年至一八O六年冬讲授《哲学史》(黑格尔去世后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题名为《哲学史讲演录》)。老子哲学辩证法思想对黑格尔产生影响,并为之有所启迪和借鉴,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矛盾思想,即对立统一思想;二是有与无的关系;三是关于循环思想(当然,若作论定,涉及原译文水准和德国十七世纪莱布尼茨至黑格尔哲学史资料佐证。据现有资料试作以下分析,权作难解之缘)。A.关于矛盾思想。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以对“自在之物”即“无”(=上帝)的理性认识,必陷于四个二律背反的悖论(即矛盾)而得出不可知论,这就等于砍去存在于本体论中人格化上帝的头颅。而后康德又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恢复上帝在道德信仰中而存在。他的学生费希特和后续者谢林不滿意康德的见解,则以新哲学致力于恢复上帝在本体论中的存在和可知性,并于一七九四年先后以主观唯心主义“自我”哲学,和客观唯心主义“绝对同一”哲学而称雄德国哲坛。二人哲学的实质是,改变传统的人格化上帝的观念,而将上帝理性化。“自我”哲学的公式是“自我”(主观,思维)设定“非我”(=上帝客观存在=自在之物=无),经由矛盾运动而回复“自我”(即被认识或证明),即“自我一非我一回复自我”。而谢林认为,理性化上帝应首先存在于客观世界而非主观世界中,其在创造世界时是客观的“绝对同一”(=自在之物=无),由于无意识而有意志和欲望,经对立统一的矛盾斗争而发展出自然界(《自然哲学》),进而转向精神世界(《精神哲学》)而被人类所意识。其公式是“绝对同一、非同一、意识中同一”。费希特和谢林哲学公式都是三段论,都引入矛盾作为发展动力,但都未将矛盾内在于“自我”、“绝对同一”。这种哲学所具有的辩证见解,在此前的欧洲哲学史上从未出现,尤其是对矛盾的哲学意识,唯有中国老子哲学有此高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充气以为和)。那么,彼此有无承续关系、有何承续关系?似是难以明说而成难解之缘。而且不难看出,谢林哲学公式对于黑格尔只有一步之遥(说是一步,跨越何易)。此时黑格尔虽身在瑞士伯尔尼,却与谢林保持书信往来以获得消息。在对新哲学反应之下,黑格尔坐不住了,奋起追随谢林。黑格尔曾以惊异和怀疑的口吻询问新哲学是否确实不立足于有神论,而谢林却相信新哲学急需否定有神论(即否定人格化上帝,转向将上帝理性化)。黑格尔悟性极高,立即抓住主题、进入角色。一七九五年元月,他在给谢林的信中表示:一些时候以来,他重新康德哲学的研究。并向谢林表白:“让我们经常重温你的号召吧...我们的共同点仍然是看不见的教堂”(即对上帝理性化)。而理性化上帝如何创造世界?如何哲学构建?这是黑格尔追随谢林聚焦的哲学命题,也是不滿意谢林答案而急于独树一帜的重大课题。一七九六年底或一七九七年初,他从瑞士伯尔尼返回德国法兰克福,开始构思出自己哲学体系的最初轮廓——绝对的在在=绝对的东西=上帝=绝对精神=理性(绝对理性)=自我认识(自我区分)=绝对的东西的自我二重化。自此以后,绝对精神及其在世界发展过程中的显示,就一直是黑格尔学说的基本观念和基本主题(以上资料参见《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在随之而来的哲学成熟期,黑格尔以“绝对理念”取代谢林的“绝对同一”,并吸收斯宾诺莎的“实体”和费希特的“自我”,结合成绝对精神(“实体即主体”),且自我二重化(矛盾),即包含存在与非存在、有与无的肯定与否定,按“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三段式圆圈循环,构建体系。上述等式中的自我认识(自我区分)和绝对的东西的自我二重化,不就是指包含矛盾或对立同一吗?而且克服了费希特和谢林未能将矛盾内在于“非我”、“绝对同一”的局限性。这种对于矛盾哲学深刻见识的来源,即使追根至谢林费希特,还得追根至中国老子哲学。须知,西方哲学自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宇宙是永恒燃烧的活火”),至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提出过内容和形式、可能和现实、原因和结果等辩证范畴),直至德国古典哲学,从未出现过对立统一的现成思想,更没有对矛盾的意识(莱布尼茨将“太极阴阳”翻译为辩证法似应除外)。显而易见,是中国老子哲学的对立统一或矛盾思想,助力和催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和成就。难怪黑格尔能敏锐地抓住康德四个“二律背反”悖论的要害——规避矛盾(囿于形式逻辑不矛盾律)。B.关于有与无关系。在《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关于中国哲学中,黑格尔对老子哲学作了评价:a.力图将“道”与“无”予以唯心主义化,并加以贬低。他在援引的译文将“道”理解为类似古希腊哲学中“逻格斯”(即逻辑),却看不出有明确的更多内涵的规定后,得出结论:看不见、听不到,抓不住的“道的连环...很自然地人就会想到...逻格斯...什么是至高至上的和一切事物的起源就是虚,无,惚恍不定(抽象的普遍)。这也就名为‘道’或理...在纯粹抽象的本质中,除了只有一个肯定形式下表示那同一的否定外(请注意这句话中肯定和否定的同一——笔者提示)即毫无表示,假若哲学不能超出上面那样的表现,仍是停在初级的阶段...一切事物的起源、最后者、最高者乃是无...这种无並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无或无物...也就是单纯的、自身同一的、无规定的、抽象的统一。”并且认为:“如果我们停留在否定的规定里,这无亦有某些意义。那起源的东西事实上是无。但无如果不扬弃一切规定,它就没有意义。”这段文字表明,黑格尔对作为本原的道或无(沿用王弼的无为本),虽然认为它抽象而无规定,但他已明白“只在一个肯定的形式下表示那同一的否定”,即本原的“道”或“无”(可视为纯“有”)虽然抽象,但包含肯定一方和否定一方的对立同一。这无意中就透露出他哲学中肯定和否定对立同一思想,来源于老子哲学。只是因为老子没有揭示出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即“没有意义”,“沒有能力给思想创造一个范畴(规定)的王国。”(参见《哲学史讲演录》第一百二十九、一百三十二页)所以他贬低老子,贬低中国哲学。应当说,黑格尔指出老子哲学没有创造一个范畴王国,倒是未说错。但不是没有能力,而是黑格尔使用的是西方哲学标准,用以衡量和评价中国哲学的转识成智、经世致用本不同于西方哲学发展路径,是忽视或根本未意识到东西方文化差异而妄加非议。借鉴,本是促进科学进步的积极要素,无可厚非。黑格尔对老子哲学思想有所借鉴,却又贬低和抹煞,这就不能不给人以“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嫌疑。无怪乎黑格尔蔑视东方人,特别是蔑视中国人而斥之为草介。甚至责骂‘‘中国人笨拙到不能创造一个历法”(引自《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第二百七十五页)。真是可笑,黑格尔如此傲慢和偏见,竟笨拙到连中国人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左右就创立了历法,早于欧洲千年之多的史实都不知道(尽管伟大的马克思当年在黑格尔被当作“死狗”痛打时,公然声称黑格尔是自己老师,何等高风亮节。德国前总理勃兰特以其下跪,为二战侵略史谢罪,日尔曼人诚实自省的道德良心得以彰显,何其可贵可敬。然,吾爱吾师,尤爱真理。不回敬黑格尔,来而不往非礼也!)。而关于有和无,还得进一步指出, 黑格尔《逻辑学》开头“存在论”使用的“存在”是纯“存在”,是“有”也是“无”(起点时的“存在”无任何规定,因而说不出什么)。那么,这“有”与“无”到底源自哪里?应该源自哪里?《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在界说古希腊巴门尼德哲学时,介绍了巴门尼德借女神之口,说出什么是求得知识的两条路:一条路是只有“有”存在,“非有”不存在...另一条路是“有”不存在,有必然是“非有”。黑格尔认为:“当我们要思维’无’、言说‘无‘时,我们就是思维某物,言说某物了。’’(第二百六十五页)言下之意,当你说出无,就是有所指,所以有即无,无即有。“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起始了...这个起始尚不能加以进一步的说明”(第二百六十七页)真是有意思得很,巴门尼德哲学虽然讲了有与无,只是在求知识的两条路上使用的,并非进行哲学思考。即使是作哲学思考,还是不能加以进一步说明,既不包含肯定,也不包含否定。这与老子哲学的有与无,不仅明确地在做哲学思考,且既包含肯定也包含否定相比,可谓浅薄太多。究竟谁对黑格尔哲学影响大、更有价值?老子和巴门尼德同样揭示出“有”与“无”,究竟谁无规定性谁朦胧?老子之“有”,是车器房屋质料可利之“有”;“无”,是依托“有”的空间、虚空,或可用之通。“有”为利,“无”为用,概念内涵非常清楚。而巴门尼德的“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算什么?似是而非,朦胧而空洞。不清楚的倒成了哲学起始,清楚的却受到贬低。这就是黑格尔的逻辑。捅破窗户纸,不过是黑格尔带着客观唯心主义有色眼镜,吸取老子哲学唯物论的“有”与“无”却又加以排斥,硬要寻找唯心论的“纯存在”(纯有)和“纯非存在”(纯无),《逻辑学》才有安身立命之根基,才可自在自为地自我发展,自我回归自我证明。黑格尔对于世界哲学起始的客观唯心主义偏见与荒谬,不仅以贬低来迴避借鉴老子哲学的“有”与“无”,也妄顾泰勒斯唯物主义“水”本原说为古希腊哲学起始的史实。C.该来谈谈圆圈论三段式的“正一反一合”。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绝对理念=理性化上帝=无,从纯存在即纯有(亦即纯无)开始,根据差别(即矛盾、对立统一)的内在变化,联系的内在发展,发展的内在扬弃,以“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即“正一反一合”三段论进行周行循环,从存在论一本质论一理念论的《逻辑学》三段论,到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的《自然哲学》,再到人类社会《历史哲学》中的《精神哲学》,形成大三段论,圆圈式周行运动到《精神哲学》中,即黑格尔自己的哲学,大循环终结,构建了理性化上帝创造世界最终回归被认识、被证明,具有巨大历史感而头足倒置的庞大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问题是,其周行循环的哲学见解从何而来?笔者注意到,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中,对亚里士多德的“圆圈”和“不动的推动者”的评述。“不动的推动者”,是指本原之物,在亚里士多德是“纯形式”(在柏拉图是“理念”,在康德是“自在之物”,在谢林是“绝对同一”,在他黑格尔是“绝对理念”),是由以出发而又回到自身者,这就是循环。可是亚里士多德压根没有“纯形式”具有矛盾本性而运动的见解,而是赋予“纯形式”出于目的而与内容(亚氏称为“质料”)结合创造出世界。欧洲哲学史上,再无其他哲学家有过循环(圆圈)思想。黑格尔《逻辑学》起点的“存在”(即“有”),因包含有与无、肯定与否定的矛盾运动而循环的思想,不是借鉴老子哲学?倘若他没有阅读过《道德经》,那就另当别论。而他阅读过,老子哲学中明明白白提出对立统一、矛盾(万物负阴抱阳)思想,按“一、二、三”公式曰逝曰远曰反而周行循环的哲学见解,而且以“反者道之动” 和归根复命为立论依据。黑格尔应是不难意识矛盾与周行循环的内在关系。而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中,黑格尔提到了老子“一、二、三”哲学公式。他虽对译文关于以**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相比拟老子哲学公式,感到难以理解,表现出似乎没有读懂老子公式,使得我们难以确定“正一反一合”公式直接继承老子。但是即使用圣父圣子圣灵比对,加上他对老子的“无”具有肯定和否定的单纯同一的把握,也足以使他有所颖悟有所借鉴而形成三段论“正一反一合”。本论文第二部分“关于老子哲学思想”中,已初步说明老子哲学公式(有一无一有,或和一异一和,与和一交一和),与黑格尔哲学公式(无一无一无,正一反一合或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唯物唯心根本区别,现尚需进一步分析黑格尔哲学公式的科学性。古留加《黑格尔小传》指出:“在黑格尔逻辑学的头三个概念中,就可以看出其结构的特征——三段论法的原则:正题一反题一合题...这种结构有时带有矫揉造作的性质”;“总的说来,黑格尔对于形式逻辑的批判是很少说服力的;他自己的逻辑结构却又显得做作而混乱”(第七十八、八十页)。鉴于此,不妨以事例说明:种子一发芽一抽穗开花一种子,中间两次否定;蚕籽一幼虫一成虫一结茧一蚕蛾一蚕籽,中间四次否定;他本人所谓的世界精神遨游,(出生)童年一少年一青年一壮年一老年(死亡),中间五次否定。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从原始社会(无阶级)一(阶级社会):奴隶社会一封建社会一资本主义社会一科学共产主义社会(无阶级社会),中间三次否定...上述所举之例表明,概括公式应为:肯定一N次否定一再否定。其内涵应为矛盾(甚至多重性矛盾)双方交互(联结、作用’)递进循环。以此来看,黑格尔三段论的确教条而又刻板,连他本人《逻辑学》的“本质论”也无法照套,而是使用了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现实与可能、必然和偶然、原因和结果五对范畴。如果对黑格尔哲学给以唯物主义改造,使整个体系开放,并且不拘泥于否定之否定,那么,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深化,还将会增补更多范畴,比如将黑格尔哲学中已经具有的运动和静止、空间和时间、交互和飞跃、联系和发展、无限和有限、相对和绝对、部分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中介和过程、起点和终点、条件和根据、手段和目的、实践和认识、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主要和次要、具体和抽象等辩证思想上升到范畴层次,还可考虑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层次与系统、灵感与顿悟、直觉与反思、逻辑与非逻辑、智商的先天(天资)与后天(后修)、符号与信息等吸收入相应的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指明,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而黑格尔偏重的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这是他构建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以期理性化上帝自我认识、自我证明的需要。黑格尔万万没有意识到,他自作聪明塑造没有教堂的理性化上帝,却因体系终结而让“上帝”居无住所、事无可为。相比之下,老子哲学的周行循环,揭示有与无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相辅相成,按“一、二、三”化生万物而周行循环,并转识成智——用“无”利“有”方为“道”,智德合一方为“道”,顺其自然方为“道”,乃实践哲学、智慧哲学、玄德哲学,经世而致用。两相比较,哪个更符合实际而科学,还用明说吗?以此,也不难明白东西方文化之差异、哲学之差异。我们完全无须言必称希腊、言必称黑格尔!必须一改言必称希腊、言必称黑格尔的民族自卑心态!当然,笔者无意全盘否定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規律,黑格尔仍不失为辩证法**(借力于老子哲学,又借助古希腊哲学,构建出辩证法范畴王国),只是从实际出发,唯物地对否定之否定试作校正和完善(以期就教于同仁)。马克思唯物主义地改造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后,即运用于历史观和《资本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内在矛盾运动,以及分析商品的内在矛盾、劳动的内在矛盾等具有内在联系的矛盾运动,在客观上把对立统一规律上升到核心地位。而列宁则明确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核心,但要研究和发挥。毛泽东则抓住矛盾法则,系统研究和阐发矛盾即对立统一辩证关系,诞生了雄文《矛盾论》。《矛盾论》的问世,则是在第三次中外文明大循环中实现的。(本文是“道:用无利有 智德合一 顺其自然——论老子哲学形成主旨和价值”的第三部分 安徽 王建中)

北辰星 发表于 2019-1-30 10:25:32

谈谈老子哲学价值(下)

复兴之路上的沉思
2017-12-23 17:53
关注
(二).老子思想贯通古今
第二次文明大循环主题是东西学互渐,友谊交互。而欧洲在充分享受中国智慧中国文明的阳光雨露变得強大之后,却倒过来弱肉强食,打先生、打中国,殖民中国。一八四零年**战争爆发,第三次中外文明大循环以西方武化与文化双管齐下而开场,至一九四九年推翻三座大山、新中国诞生。其间交织着中与外、古与今、科学与愚昧、民主与专制、公天下与私天下、救亡图存与殖民奴化、革新与革命等“体”与“用” 的悲壮剧烈之决死斗争,激荡百年中国脱胎换骨、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从睁开眼睛看世界到地主阶级革新派“洋务运动”;从托古政制的戊戍维新,到“天下为公” 、“振兴中华”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运动;从叱咤风云的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扶清灭洋”;从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军阀混战到国共相争;从国共联手战胜倭冠,到真正践行“天下为公”的中国共产党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站起来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尽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还出现过“全盘西化”主张,到了四十年代便消声匿迹。俱往矣,还看今朝。
第三次中外文明大循环,是在中与外的较量中,交织着古与今之“体”与“用”之争,托古改制维新与公天下共和之争,私天下与公天下之争,反映出世界文明的潮流与中国自身文明发展源流相碰撞相交互相融汇而新陈代谢的过程。而中国自身文明发展的源与流,不能不论及老子哲学对后世中国的深远影响。文化革命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曾卓识而精辟地指出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于道家。懂得了道家,就懂得了中国的大半。”
其一,哲学方面。《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和生长点,影响了其后两千多年的各家各派,先后出现行止之辨,有限无限之辨,感理之争,名实之争,合同异别同异之争,性善性恶之争,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之辨,有无之争,形神之争,气命之争,道器之争,理道之争,理欲之争,心性之争,知行之争,形上形下之争,体用之争,公天下与家天下之争...难以尽举。现仅就与老子哲学自身有直接关系和重大影响,尤需突出加以说明的三点,拙見如下:①.老子在论说“道”化生万物时,曾提出“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是涉及周行循环有始和无始、有限和无限关系的重大哲学课题。完成这一课题的是庄子。庄子在《齐物论》中指出:‘‘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意思是若有开始,那么开始之前的未开始又从何而来?若说有有,又说有无,有转为无,无转为有,到底是有还是无?这个问题犹如“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其实,庄子是明知故问。他的答案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一亦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隅,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以应无穷。”意思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似乎都有理,到底谁有理,是有理还是无理,难以兩者兼顾(即隅)。这涉及悖论,解决悖论的关键(枢,圆心或车轮之中轴,引申为关键)在于,用环(即圆圈)可以解决有限与无限关系。环,是无端的又是有端的。从环上任何一点开始,周行后又回到开始(起点)。起点即终点,终点是起点。“元气”之“道”是谁之子(后代)?当然就自己是自己的后代。这就彻底排斥了上帝和神。在《庄子.天下》中,庄子还列出二十一项辩题。其中第十六项和第二十一项,极具辩证法智慧。第十六项:“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意思是飞速的镞矢(箭)就在不行不止之时,这比古希腊芝诺的哲学命题“飞矢不动”既早而又高明多多。其内涵即认为运动的本质是不止(运动、连续性)和不行(静止、间断性)的统一。这一涵义在西方,直到兩千年后的二十世纪前后,列宁才明确给予解决。第二十一项:“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棒,每天取一半,一万年也取不完,芝诺的“阿斯里基追烏龟”命题与此相似。其哲学内涵是,通过有限的可分,突破有限趋向无限而无限可分。这与不行不止即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一样,正确解决了有限(可分)与无限(可分)的关系(与数学微积分是相通的)。当代大哲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和推崇庄子这一哲学思想,并在接见物理学家楊振宁博士时,借助日本科学家坂田昌一教授,发现原子核基本粒子的新闻报道作话题,大加赞扬庄子的思想,表示即使基本粒子仍是可分的(现代物理学已深入到中子、质子、量子以至于夸克层次)。世界科学家的一次大会上,不少科学家建议将新发现的基本粒子命名为“毛粒子”(参见《毛泽东谈古论今》。可见,庄子继承老子辩证法,完善和发展了老子的辩证法,使老子哲学思想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十分遗憾的是,庄子之后至黑格尔时代,在哲学层次上基本无人问津辩证法。帮倒忙的却大有人在——孔子和王弼。据百度网载,公元前五百一十八年,大儒孔子在洛阳拜见老子,执**之礼。归鲁后,孔子**问“先生拜访老子,可见得乎?”孔子道“见之”。**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魚,我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我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上九天也!我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伸屈,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孔子确实未识老子真相,未得老子真传,反倒在三点上似坏了老子之事。一是弃道与德而从仁。将世界观层次上哲学之“道”下降至伦礼政治哲学之“仁”;二是将道在器中误改为在器上。据司马迁史记载,孔子整理过《周易》(《易经》和《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正是出自《易传》。据侯老外庐《中国思想通史》:“《易传》把‘道’和‘器’区别为形上和形下,实在是臆说,其实‘器’表示古代的专政制度,‘道’表示统治者的权力思想。‘道’、‘器’一源,‘道’更在器中’’(第七十八页)。当然,是否就是孔子误为,仅为推论而存疑;三是对老子“无为而治”的误解自孔子始。孔子对**所言:“无为而治,其舜也与,夫何为?恭己南面而已。”(转引自百度网《道德经》全译文第四十八章)意思是圣人舜是怎么作为的,不过就是恭敬地面南称王而已,这就是无为而治。开此先例,误人不浅(当然,孔子思想精华中亦富有智慧和价值)。再说王弼。王弼算是史上一大家,颇有影响。不能理解老子“有”与“无”辩证关系也就罢了,偏以己之不知而強为知之:“言无者,有之以为利,皆赖无之为用”(《老子》第十一章注,转引自任老继愈《中国哲学史简编》第二百三十一页)王弼明明清楚有为利、无为用,却用一个“赖”字,就把“无为用”篡改成“无为本”。他不愧是位大家,抓住理解老子哲学的关键,说对了一半(赖无为用),却片面夸大“无”为用。若“有”之为利(本)皆赖“无”之为用,反过来,“无”之用不也全赖“有”之利吗?否则,“无”将依何而存,依何而用?“无”与“有”是条件与根据、手段与目的之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割裂二者,就把老子本来简单明了的真理,用一“赖”字轻而易举地推至荒谬。若“无”为本,则“无”为何物?从何而来?这就造成后世古今中外难尽理解老子哲学,闹不明白“无”为何物,硬是沿着“无”为本之思路,在老子的玄之又玄之后,再玄上加玄,走不出玄的陷阱怪圈。
打开百度极速版,看更多图片
其二,宗教方面。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但与西方宗教差异颇大。西方宗教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第二位。它以信仰为核心,具有規范的崇拜仪式 。尤其是它的思想具有创世界性质,是哲学反思的对象。而道教之在中国,属于自然宗教性质,影响远不及西方,连公元前三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至隋唐的影响也不如。道教起源于民间,可能因老子道学神秘玄奧 ,以及养生方面适合当时追求长生不老的社会需求,由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逐渐衍化发展起来。尤其是西汉践行和崇尚黄老思想,至东汉先后在淅江、四川正式倡立道教,并尊奉老子为教祖,为“太上老君”,创办教团组织,规范简单仪式,进一步向民间招收信徒,为道学某些思想向民间扩散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东汉末年黄巾农民起义中,道教(太平道)发挥领军作用,有力地打击官方统治势力。两晋之际,道教著名代表葛洪(古代化学家、医学家)以炼丹术求长生不老药而闻名。其大作有《抱朴子》,明文指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后弃教从医,至广东惠州行医,创立急救医学,走上科学道路。当代医学家屠呦呦,即因继承急救医学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其三,美学艺术方面。老子哲学思想中辩证法,尤其是“无”与“和”对文学艺术影响至广。 魏晋之后南朝,史上第一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推崇老子思想为文学本原。当代美学史家叶朗,在其《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论证老子从美学角度,提出一系列范畴:“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览”、“自然”等,指出:“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逻辑的角度着眼,都应该把老子美学作为中国美学史的起点。”(第二十三页)本人认同此见。中国山水画以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为主旨,讲究虚静、空灵、大气的意境美;中国书法,或讲究气、势,虚笔枯笔、行云流水,如纸上乐舞和太极,或讲究柔中见刚、力透纸背...不是诗的诗,不是画的画,不是音乐的音乐,不是舞蹈的舞蹈,不是拳术的拳术...美在虚实、在有无、在动静、在抑扬、在矛盾(曲线美)、在正奇(不拘一格)、在柔刚、在恬淡、在神韵、在和谐...(参见吳雪与张学群主编《书法新论/序》,团结出版社出版)此之美,亦见之于音乐、舞蹈、建筑、衣饰,人之言谈举止、物之巧夺天工...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说的是是与非、成与败、分与合的辩证关系;《西游记》“踏平坎坷成大道”(坎坷即矛盾),说的是善与恶的辩证关系;《水浒传》“该出手时就出手”(镇之以朴),说的是天道与人道的辩证关系;《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说的是真与假、好与了、福与祸、美与丑(刘姥姥)的辩证关系。得老子思想真传的曹雪芹,用形象思维大手笔地活化和诠释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而反观《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忽放忽收,“恍兮惚兮”,如醉如痴,犹如僧人打坐念经,犹如幼儿呀呀学语,憨态可掬,敦厚柔朴,美哉,妙哉!
其四,道德伦理方面。尽管老子论“道”,一讲智二讲德,极具价值。但是在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历史进程中,似乎始终未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倒是在民间,形成连绵不绝的道德传统。老子关于“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之仁,为大儒孔子所吸收,形成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恕等系统的道德规范,并以孔孟之道的名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他的修身齐家治邦治国思想,也为儒家(包括唯物主义思想家)系统地发挥,成为统治阶级选贤任能的重要举措和保障,成为天下学子和士大夫修养的人生理想。他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思想,在明道圣人实行德政,推行休养生息強本固柢对策,和赈灾安民举措中付诸践行,成为中华民族“一人有难大家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至于孝慈,最典型的莫过于:“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此存慈之人,上阵安能不勇?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激励出岳飞“三千里江山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壮志。还有俭,李商隐的诗句“成由勤俭败由奢”,深刻揭示了“俭”——事关存亡兴衰。而陈毅元帅“成由节俭败由奢”,更是把俭上升到气节高度,成为共产党人保持俭之政治本色、政治气节,明乎存亡兴衰之道的道德警言。老子的“胜而不美,恬淡为上”的道德内涵,也被后世发扬光大,成为抚恤祭奠、凝聚人心、彰显正义,乃至居安思危的至理名言。
其五,政治方面。本论文第二部分“关于老子哲学思想’’中,已经指明老子用“无”利“有”思想,为中国封建社会三个盛世所成功实践。这里再稍作详细评介。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楚汉相争,西汉初期,面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一些农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国库空虚用度无措,百姓家无隔夜之粮。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态下,自汉高祖刘邦开始,采用精通道学的张良之策,奉行黄老之术,践行“与民休息”政策(兵罢归田、免奴为民、减轻田租、改苛为缓),到了文帝、景帝,正式形成轻徭薄赋、约法省禁、重农劝桑、倡俭缓法等重大政策,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至汉武帝,仅六十来年,成效显明:国库充盈(数不清钱),百姓丰足,城乡繁荣,诞生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老子因而被尊封为“圣德真君”。在外交上,和匈和越。著名的昭君出塞、张骞通西域(进一步开拓丝绸之路)成为史上千古佳话。至唐代 太宗(李世民),明言继承老子思想:“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王,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又反复引用体现老子“贵**上”思想:“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警示自己和臣子。谏臣魏征常提醒唐太宗“居安思危”、“慎终如始”。唐太宗宣称,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贞观三年,关中关东各地连续发生水旱蝗灾,下令开仓赈济;裁减官员两千多人,精兵简政;推行“均田令”和“租庸调法”,其中明文规定:依照灾情轻重,减收或免收租庸调。如此作为,诞生了史上第二个盛世——贞观之治。至武则天执政,唐之国力鼎盛,位居世界前列,四方来朝八方来贺。而自唐高宗始,就以唐家李姓与老子李姓同宗,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及至清朝康雍乾盛世,主要体现在“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上,在扭转国力衰弱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六,兵法方面。有人认为,《道德经》是部兵法,这似不确。《道德经》中确有数章,运用辩证法专题论及兵法。老子身处乱世,运用辩证法,对战祸频仍的用兵与胜败进行总结,初步形成与治国之正道相区别的用兵之诡道,以补充治国之道,既有必要又具价值。但与享誉古今中外、闪耀辩证法光辉的《孙子兵法》军家古典相比,却算不上专箸。然而,二者之间,却有着较为直接的渊源承继关系。老子的另一个得其思想真谛的嫡传子弟——鬼谷子,培养了一批叱咤风云的纵横家:田横、庞涓、孙武、孙膑、苏秦、张仪等。孙武和孙膑分别撰写过兵法,后合为《孙子兵法》。真是无巧不成书,老子第一,孙武孙膑真的是徒孙辈。《孙子兵法》主旨正是“正复为奇”用兵之诡道。书中三十六计,从战略到战术,论及如何掌握全局、审时度势(“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何转败为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无”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用“无”也;虚虚实实、神出鬼没,假象迷敌、声东击西...用“无”也;“走为上”,用“无”也...可谓是处处用诡,用足了“无”,用足了诡。用兵之道,诡之道。
其七,医学方面。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以了解病因,再作出判断,实行辨证施治,对症下药。通筋活络、理气调血、針灸疗穴、养气养精...着眼于身体各种空间之“无”可通可道而利“有”。养生与中医治病自古结伴,老子的辩证法为中医所吸收运用,成为一门关系医学,辩证关系医学。黄老并称,理所当然。研究辩证法不妨了解中医学,学中医行中医,不妨读读《道德经》,学点辩证法。
其八,语言造诣方面。老子在中国古代语言不丰情态下,奉献了不少富含辩证哲理的成语语言,诸如自知之明(第三十三章),慎终如始(第六十四章),知雄守雌(第二十八章),祸福相依(第五十八章),知足不辱(第四十四章),知止不殆(第五十六章),虚怀若谷(第十五章),大器晚成(第四十一章),大巧若拙(第四十五章),见素抱朴(第十九章),知足常乐(第四十六章),等等,既是丰富中华语言词汇,又是奉献智慧。
其九,小国寡民思想影响。老子之后,魏晋时期总算有了一位反响者。这便是“竹林七贤”之一、“桃花园里可耕田”的陶渊明。但他未得老子真传,其“桃花园记”描绘的和享受的超自然田园风光,得其静,得其朴,不过是将小国寡民,世外桃源漫画式的自我解放而已,与小国寡民相去甚远。《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啸聚山林,大碗吃肉、大碗喝酒,论秤分银兩,颇有点“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风味,这种人间之道也颇有点合于天之道。然而,有什伯之器不能不用,有
兵甲而必须陈之...不过是对小国寡民的幻化式自我解放而已。十九世纪中期太平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继承了历史上农民起义提出的“均贫富”、“不纳粮”的行动纲领,有了积极反响,企求在农业小生产基础上,建立“计口授田,财产公有,共同生产,彼此支援”而合乎“天之道”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理想天国。轰轰烈烈的太年天国农民运动无可避免地失败了,但是,打破农民革命历史局限性的历史时机却接近成熟了。共产主义幽灵已经在欧洲上空徘徊,“英特勒雄奈尔”雄壮歌声已经在欧洲大地上响起。
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古老而式微的中国大门之后,社会矛盾激化到极点,出现了“反者道之动” 的历史拐点。在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振兴中华、天下为公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运动中,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终于公元一九一一年一朝坍塌。伴随着封建制度的历史性终结,孔孟之道作为封建社会“定于一尊’’独占的社会意识形态,终于在公元一九一九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科学与民主大潮中,在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被掀翻在地,成为腐朽清王朝封建制度的陪葬品。多难兴邦,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外敌入侵、诸侯混战,思想激荡,新民主主义革命风起云涌而又潮起潮落。这是又一个需要大智慧而诞生出大智慧的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汇,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催生出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部经典上接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之源流,西连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交互递进出中国哲学新的历史高峰。真正践行天下为公的中国共产党人,用活唯物辩证法,尽显用“无”利“有”(农村根据地,游击战,长征战略转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土地革命,挥手之间亲赴重庆谈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延安整风务虚,有理有利有节策略,**攻入上海却夜宿街头...)。中国,终于站到历史新纪元的平台上,推进到践行天下为公,实践共产主义(经由社会主义低级阶段)远大社会理想,现实而全新的伟大征程上。
历史如此令人惊叹:中国哲学自《易经》萌发阴阳矛盾思想开始,至老子创立对立统一为核心的朴素唯物辩证法后,又周行至《矛盾论》而雄起卓立。历史花费兩千多年,历经三次文明大循环,其行程几何?可比拟万水千山——逶迤的五岭,磅礴的烏蒙,水拍的金沙,铁索的渡河,千里的雪山...中国人薪火相传,自強不息,前赴后继,厚德载物,慎终如始,岂是草木!!唯物辩证、用智行德,是中华民族的天然稟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老子哲学在当代
当今中国,正迈步在自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始,中外文明第四次大循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正经历自站起来、富起来、強起来而又统起来(确切地说是“和”起来)的新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何以自信?自信,建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顶住又一次“全盘西化”,摸着石头过河,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成功上,建立在不断完善和创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上,建立在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时至今日,一带一路、地球村、命运共同体、互利共贏、包容互鉴、守望相助、创新发展、太空开发、共商共建共享...已成为当今时代精神,且渐成时代大潮。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时代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就昭示我们——自信,更需要建立在理论思维和大智慧之上。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吸收老子用“无”利“有”哲学大智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韬光养晦,棉里藏针,贵柔守雌,和而不同...无为而无不为也。在今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伴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砥砺前行,老子哲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正重新焕发生机,助力中华新的腾飞。
老子曰:“死而不亡曰寿。”老子说到了,也做到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道德经》发行量已经超过《圣经》,荣登世界榜首。外文译本近五百种,其中德文译本多达八十二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七百多种。德国电视台的一项调查表明,老子是德国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每四个德国家庭就藏有一本《道德经》。老子广受世界政界、哲学界、科学界,甚至经营管理界著名人士——施德罗、梅德韦杰夫、里根、海德格尔、尼釆、汤因比、汤川秀树、爱因斯坦、卡普拉、李政道、南怀瑾、彼得.圣吉、松下幸之助、张瑞敏等等高度推重和尊崇(转引自百度网)。老子哲学具有永恒价值,也当之无愧具有普世价值。
值此行文结束之际,笔者衷心感谢本论文中所涉及、所引用的当代资料原作者、原著者。是大家帮助我找到了感觉。感觉——是伟大的先行者。
(本文系《道:用无利有 智德合一 顺其自然——论老子哲学形成主旨和价值》第三部分 安徽 王建中)

北辰星 发表于 2019-1-30 10:29:44

道—用无利有 智德合一 顺其自然(老子哲学形成主旨和价值 续)

复兴之路上的沉思
2017-11-15 22:14
关注
(二).关于人之道
“天之道”是“人之道”的理论根据:“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道、天、地、人,都与“气”相关,都遵从“道”即相反相成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遵循用“无”利“有”的自然法则。人、地、天归根结底都法于“道”,以“道”和自然为根据。这里,已经包含“天人合一”思想(只是尚未形成正式的哲学命题)。限于当时还不可能出现两千年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老子直接从天转向人,从“天之道”转入“人之道”,亦为自然而合理。只是老子哲学侧重于用“无”利“有”,追求更新、和合之道,而达尔文则突出“物竞天择”竞争斗争而发展之理(由此亦可见东西方文化差异之端倪,至西方社会进化论主张“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竟成为强盗侵略的逻辑)。老子在上述引文中,特别交待“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着重突出和着眼于“人”,为了人世社会而探求“人之道”,这才是其本义、目的和价值追求。其用心何其良苦!可谓“滿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治国之道一一无为而无不为
A.抱一式
抱一式即“抱一为天下式”(第二十二章)。“一”者,《道德经》多次出现。意为本原、本初、本体、原质料(朴),或“道”(唯物辩证世界观)。可引申为根本、根据、总则、总纲。相当于当今之宪法、**、法纪、基本路线、基本原则、基本指导思想、主义、旗帜、体制制度之类。治国必须提纲,提纲方能契领。为天下式,即成为天下统一行动的规范或指导纲领,才好施治天下(抱一为天下式,亦可指为提供哲学指南,各社会意识形态乃至各行各业都应有各自的“抱一式”)。
B.立玄德.
立玄德即明“道”,了悟相反相成相辅相成道理,确立为而不害利而不争德性。
①.明“道”行“道”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天下。乐与饵,过客止。”(第三十五章)意思是谁奉行了“道”,天下就会归顺之。执掌天下为而不害、利而不争,天下就稳定太平。追求声色犬马,淫逸奢华,就会走向反面,追随归顺、拥护支持的就会望而却步、离心离德。“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一正。”(第三十九章)意思是天地人谷至万物,遵从相反相成相辅相成之“道”,就会清明、宁静、精明、丰盈,就会生机盈然。而侯王要明“道”行“道”,就能安天下正天下。
②.修身齐家治邦治国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以邦,其德乃丰,修之以天下,其德乃普。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第五十四章)意思是掌握对立统一辩证法普遍规律,明白用“无”利“有”、智德合一大道理,修身齐家治邦治国,就会人变得纯真质朴,家变得吉庆有余,乡变得福泽绵长,邦变得繁荣丰满,天下光泽普惠。
③.忘我而公天下
第七章:“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思是切身利益置之度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意思是象看重自己爱护自己的身家性命一样,看重和爱护天下,方可寄身和执掌天下。第四十九章,老子还明确提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即圣人要虚其心,心系百姓,天下为公。
④.见素抱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十九章)意思是不迷信权威和抛开“智者”偏见,对百姓有百利而无一害,抛开传统的仁义观念和说教,百姓就会恢复孝慈本性。扭转奇技淫巧和片面逐利的行为风气,盗贼就会趋于消失。此三项措施仅为治标不足以治本,只能作为辅助从属性措施,治本在于见素抱朴(表现纯真和坚守质朴),克服私心节制欲望。即引导天下人遵从做人基本准则,不违良心,不忘初心,不忘本不忘祖,堂堂正正做人。
⑤.贵**上,民贵君轻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之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意思是高尚以清白为基准,高耸以下固为基础。江海所以纳百川而为王,是因为它自居于下。所以要想昭领和引领百姓,必须谦恭和忘我。这样圣人即使处在统领地位、率先地位,百姓并不感到压力和损害。所以天下人乐于践行而不厌弃。这就是因为利而不争,所以无以与争。
⑥.慎终如始,忍辱负重
第六十四章,老子提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人们处置事务,常常在接近成功时却因疏忽不慎重而功败垂成,此所谓“大意失荆州”。接近成功时保持慎重,如同开始时一样重视,不掉以轻心,不疏忽大意,善始而善终,越是接近成功、接近胜利,越是冷静如初,方能胜利在握、成功在手。第六十三章:“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意思是明“道”的圣人面对困难总是抱持冷静慎重心态,知难克难,所以终无以难。
老子在第七十八章又指出:“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为天下王。正言若反。”正言若反,意思是正话反说。作为一国之主,要能忍受屈辱,敢于面对灾难。此所谓“人在难中炼,刀在石上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或小不忍则乱大谋)。或如“雪压竹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昂首与天齐”(朱元璋诗)。
⑦.功成不居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第二章)此段文字之义,前已有述,从略。
C.用“无”利“有”
①.去甚去奢去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意思是天下是神圣的,不可任意妄为,不可掉以轻心。否则永远也达不到目的,会败坏它失掉它。社会千姿百态,五花八门,各行其是。要治理,一戒出手过分过重,要分出轻重缓急,分清主次强弱,适度而恰如其分(去甚);二戒过多过滥,政出多门,朝令夕改(去奢);三戒行走极端,以偏慨全(去泰)。
②.倡啬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极,莫知有极,可以有国;有**,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意思是,治理天下,倡啬至关重要。做到养精蓄锐,精打细算,深思熟虑,预则立,运筹帷幄,磨刀不误砍柴工...(与不冒失,不逞能,不莽撞,不急于求成等相反的似乎小气)之啬,都是早作准备。这就是积德,就会攻无不克,就有不可估量的力量。具备这种德行就可以治国。有了治国的谋略,就会国运长久。这叫做培本固原,是长治久安之道。第六十七章,老子进一步发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器长。”意思是做到啬有三个办法,一慈二俭三不操之过急。心中有国有家有父老乡親就有勇气,威武不能屈;勤俭节俭,精打细算,量入而出,预算决算,留有余地,反而能做到从容大方、顶天立地;不操之过急、三思而行,反而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经久不衰之道。
③.知“无”用“无”
第四十五章,老子提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熟炼地运用辩证思维,揭示成(即完滿)与缺、盈与冲、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静与躁、寒与热之间相反相成相互制约关系,最后画龙点睛——归静。归静,天下才能走上正轨(稳定压倒一切,不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意思是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圣人处事不离根本、不脱主题。虽有得体的外表,却能超然物外、坦荡雍容。为何大国君主要逞己之能、霸气十足,轻举妄动而争天下?轻举会失去根本,狂躁強为会难以自控,失去冷静无以成大事。
老子主张:“为无为,事无为,味无味”(第六十三章)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干。是不轻举,不妄作(第十六章)——不妄为、不乱为、不假为、不折腾...要“啬”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合乎“道”之用“无”利“有”,求生存,求制胜,求稳定,求更新,求发展。”事无事’’的本义见于第四十八章:“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意思是取得天下要以不侵犯百姓利益为宗旨,如果实行苛政暴政,就不可能也不配取得天下。不妨引申一下,即从事不败事,不节外生枝,不帮倒忙,不多嘴多舌,不杯弓蛇影,不指鹿为马,不盲人摸象等等之事,而要从事于成事、和事、利事而不害不争之事。”味无味’’,即品味要以无味为基础,恬淡为上(第三十一章),方能应对和体察人间百味。老子还主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意思是从大处着眼,易处入手,细处入手,先易后难,先细后大,积小胜为大胜,以小见大,以小取大(第六十三章)。
要镇之以朴,防患于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三十七章)意思是“道”按相反相成而又相辅相成,即用“无”利“有”而为,所以能无所不为。侯王如若了悟并坚持施行,万物将顺其自然地衍化、进化。进化中若出现意外、矛盾、事变乃至动乱、祸乱,应毫不犹豫镇之以朴——化解事态归于稳定、归于常态。最好是“治之于未乱”(第六十四章),即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未发生之前,就见微知著,见事早、见事快,早作准备,防患于未然。
④.重民生
这是老子非常看重的,反映老子哲学又一鲜明特征——人民性,且贯穿始终。治国之道理所当然要关注民生、注重民生。除了前面论述中已涉及的“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在第三章和第十二章,老子又提出“实其腹”和“为腹不为目”的主张。第三章:“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理解此段文字,可联系后世孟子的“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相比拟。然而老子的主张却是,圣人治理天下要有对策,引导百姓修养品德(虚其心),柔韧志向(柔其志,即使其有毅力),吃饱肚子(实其腹),具有自立自足的能力(強其骨,原义是要增強骨气,此处作了引申)。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是圣人治理天下,不要为红黄蓝白黑五色花花世界,宫商角征羽五音动听言词,即声色犬马的现象弄得目盲耳聋,认准要为腹不为目,不拉花架子,不图好看。
第七十七章老子吶喊:“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意思是自然界的辩证法是相反相成相辅相成,是减少过剩的补助不足的。而眼下人间之道却是减损不足的奉给富有的。只有明道的圣人才能做到将过剩的奉还天下。老子的这种见解,显然未能理解也不可能理解正在兴起的封建生产关系,更不可能提出消灭剥削的见解,而是出于对“亲亲”和“贵贵”剥削现象的不滿,站到不足的百姓一方、人民一方,进行道德评判,并寄希望于明道的圣人,不加害加重于百姓,应是较为现实的政治主张,有其合理积极的因素。后世汉高祖至文帝景帝,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等政策,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景之治”的圣世;宋代的包文拯奉命“陈州放粮”赈灾,乃至民间(主要是宗族内部)的帮困,直至当今社会的扶贫、慈善、义卖、无偿或低偿援助、免除债务,以及实施由解决温饱进而小康进而致富的国策和重民生的举措等等,应是合于老子的思想。
⑤.慎武
《道德经》第三十和三十一章,老子发表了对于用武的政治见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逞強于天下,其事好还。”意思是用辩证法思想辅助国君,不应主张用武、发动战争逞強于天下,否则会得到报应。“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意思是不要恃强恃傲,只是把迎战用武作为情非得已而必需的自卫手段,不可无休止地强取天下。“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意思是武器不是祥瑞的东西,用武不是爱好和平的君子之本心所甘愿主张的,是不得已而自卫,且又始终抱着悲壮的恬淡心态。即使胜利了,值得庆贺,但不会以此为美。只有以杀人为乐的侵略強盗,才会以屠杀人的一时胜利为美事。乐杀人者最终不可能得逞于天下。战争的代价太大了。自卫的,会以悲壮(心中有慈,为国为家为父老乡亲)的心情参战,参战而死去者,要丧礼处之,悼念、怀念、抚恤。十分可贵的是,当年的老子已能区分“不得巳”和“乐杀人”,即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性质,对用武的见解远远超出同时代之人,这正是老子与“人”、与人民息息相通的德性使然。
第三十六章,老子又运用辩证法指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魚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示人。”
歙与张,弱与強,废与兴,取和与,是对立的双方,欲抑则先扬,反者道之动。所以发出魚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示人的谆谆忠告。
第五十七章,老子还指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意思是治国要公正,行正道,用兵则要诡异,用诡道。
⑥.友邻
第六十一章,老子将视角转向邦交,即外交。外交是内政的外延。德化德惠天下,理应德化德惠四海。“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意思是大国如能谦居于百川江河的下流,如同柔雌,则天下百川江河皆交汇于此。柔雌常以安宁平和而胜雄強。道理就在于稳而静(不生乱,不生事)且恭于下。所以大国以安宁平静、淡定容让对待小国,就可能取得小国的信任和支持。小国以谦和容让对待大国,就可以见容于大国,取得信任和支持。或是前者,或是后者。只要不过分,大国不进而有非分之想,小国不进而过分依赖和顺从。若要两者各得其所各守本分,大国应当率先诚信地谦和容让,树立友邻眭邻惠邻的风范。
⑦.烹小鲜
第六十章,老子对治国之道作出格言式的精炼总结,这就是为后世诸人皆知的著名政治哲学主张:“治大国,如烹小鲜。”一条小鱼,是质料之“有”,煎炸之下,辅以所需的与之相异的各种佐料,以厨师厨艺之“无”,掌握火候,适度上水,把握时间,综合加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小鲜和盘托出。其实,应是色香味艺俱全,是用“无”利“有”之精品佳作。这是继承晏婴“和羹”辩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治国之道。治大国似乎很难,老子却用日常生活中的鲜活事例,深入浅出地道出了施治大国的艺术。
2.修身之道——用“无”立本
明己自强
修身之道是“人之道”题中应有之义。治国靠人,人须修身以寄托天下,所以,修身是治国之道的基础。注重个人品质修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这一传统的确立,是老子将前人的道德修养发扬光大,正式形成修身之道之功。老子关于修身之道,又可细分为思想品德的修养,和身体养生之修炼。
A.修德行
①.若水不争
若水不争,是立德的根本和境界。《道德经》第八章用水比拟“道”的德性——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水居于别的物体不愿居的下处,所以接近于道的相反相成。居于下,心虚静,善于利他,表里如一而可信赖,善于作为,适时而动。正因为不争,所以很少有所阙失。立德当若水,向水学习,达于道德的至上境界。第五十一章中,老子进一步指出:“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安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思是万物都尊崇道珍重德,是因本原之“气”,按相反相成相辅相成辩证法之道化生万物,按“道”的德行惠养万物,生之养之而又不有不恃不宰,这就合于道之德,如同若水不爭,是立德的根本,是最高境界。
②.少私寡欲
第十九章,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可视为立德的重要途徑。意思是不要为花花世界的所谓权威成见、假仁假义、奇技淫巧和追名逐利现象所惑,要表现纯真和质朴,减少私心节制欲望,守住做人的底线。第五十六章更进一步,主张要致“玄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意思是要加强修养,抑制欲望(塞闭诱引贪欲的条件和途径),柔和棱角(达致外圆不露锋芒),和去外华(致于平凡、普通),明辨是非(即解其纷),玄同(彻底、完全等同)尘世间普通人,却以开豁胸襟和无偏狭的心境,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传统观念,坦荡处人处事,为天下人所珍重。
③.心系天下
宠辱不惊而心系天下,是修身立德的目的。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是,宠辱皆惊,是因从自己出发考虑顾及自身,若置身度外,则无所顾忌。若心系天下,象看重和爱护自己身家性命一样看重和爱护天下,做到宠辱不惊庄敬释然,则必能寄托于天下。
B.修智慧
人贵有自知之明,此话源自老子。老子不仅认为人要自知,而且要自强。自知为明——聪明、智慧,自明方强——强大,雄起刚强。这是修身的重要内容。自知自強的内容较为丰富——
①.知己。第十三章指出“自知者明”。知己自知才是聪明。但知己不能自见,自爱不能自贵。“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第七十二章)不自见即不自以为是,不自视高明。不自贵,即不过于看重自己,不自视高贵、高人一等。要自知自爱,不要自见自贵。
②.知人。“知人者智”(同上章)。知人是明智的、是智慧。知人才能善任,才能善处。
③.知強。“胜人者力,自胜者強”(同上章)。战胜或超过别人(对手、对方),显示的是实力和力量。而战胜或超越自己才是強大,才最有力量。
④.知志。“强行者有志”(同上章)。意思是坚持力行,毅力而为,持之以恒,才是有志。人间三百六十行,都可选定其一为目标。有志者事竟成,坚持力行,毅力而为,持之以恒,照样行行出状元,不在于志向的大小、高低,这就是有志知志。
⑤.知常知和。知“常”——“致虚静,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意思是要达于和保持忘我般宁静(以致远),天下万物纷纭杂陈,但却各复归其根(如日起日落,四季交替,叶落归根,返老还童,种子下地又收获种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返本归源归宗,九九归一。归静、归本、归宗(不忘祖先,不忘初心,不忘历史...)就是合乎规律的常态(复命之“命”,意指命运,转译为规律。另参考范蠡“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就是顺其自然。知常就是了悟澄明。不知常,乱作为、妄作为,是很危险的。知常而把握住规律,就会从容淡定雍容裕如。如此,就不失偏颇而能做到全面;就能出众、统摄全局,就能如天一样高远(即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就合于“道”(即符合辩证法),就能持久长远(持续进步发展)。
知和——《道德经》中提到三种“和”——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和其光(第五十六章)、和之至(第五十五章)。意思是①.在矛盾双方(有与无或阴与阳等)相互作用下而更新出和而不同新的对立统一体、新的矛盾体;②.本义为:柔去外表的光彩或光华,达至平凡和普通(即成语:和光同尘)。还可理解为:光照到物体上有明亮的一面和晦暗的另一面,和其光,就是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全面看问题;③.和之至,原是指婴儿整天啼哭却嗓子不哑,未伤及元气,反而增大了肺活量,这是一种典型的相反相成相辅相成。此之和,皆涉及对立统一,和而不同则万事兴。知和是大彻大悟。
⑥.知智。老子在第二十八章中,从八个方面纵论知智。“善行,无辙迹;善言,无暇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此段文字,前文“智德合一方为道”已作解读,从略。
⑦.知足知止。“知足者富”(第三十三章)。“祸莫大于不知足”(第四十六章)“身与名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愛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同前章)意思是生命与名利谁更值得看重?生命与钱财谁的价值更大?得与失谁更有害?贪图名利与钱财必定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过分聚敛不义之财或一味贪多,必定会遭受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足才不致受辱,知止(适可而止,有所节制,或设定底线而止)不会有危险、生麻烦、生祸害。
⑧.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第二十二章,老子运用辩证思维指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枉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意思是曲与全、枉与直、洼与盈、少与多都是对立统一。贪多求全则会陷入困惑。圣人治理天下,坚守一个总则指导天下,不坚持己见,不自为是,不自我夸耀,不自我矜持,所以是明白人,能明辨是非,能有助成功,能保持长久。不予争(不争名争利争功争论...),不強争妄为,天下就没有与之相争的可能性。前人所说曲则全是虚言空话吗?其实是很辩证的概括。圣人的行为,是修身的榜样,修身就应明白和做到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⑨.知不知。“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第七十一章)即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高明。而不知自己有所不知,那就是毛病、缺点,很糟糕。
⑩.知寿。“死而不亡曰寿”(第二十三章)。生与死的关系,是古代长期关注的问题。秦始皇执政,曾派“仙人”徐福携童男童女外出求长生不老之药,便是佐证。老子运用辩证法,说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大道理。人,不可能做到生理上的长生不老(延寿是可能的,所以老子也注重养生之道,见下文),但却可以换一种活法。可以用“无”利“有”而活——因忘我无私地有所奉献,为社会为苍生为天下百姓有所奉献,虽驾鹤西去,史上多少仁人志士为国为民捐躯,却仍然活在人们心中,活在人间,活在史上。当今社会倡导和奉行遗体捐赠,实则也是死而不亡之举。贡献越大活得愈久,甚至于泽及后代而永在。这当是死而不亡曰寿的本义。老子的高见,既是对畏惧死亡的解脱,又是对死亡的价值追求(死得其所,死有所值,重泰山,轻鸿毛)。其嫡传**——庄子深得老子辩证法真谛,在妻子死后竟鼓盆而呼,开了中华民间把办丧事转变为办喜事之先河,为两千多年后大哲毛泽东所推崇,称之为辩证法的一大胜利(见《毛泽东谈古论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修品格
①.谨慎持重,恭谨如宾,洒脱敦厚,虚怀若谷,难得糊涂。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強为之容:豫兮如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意思是古时智者,微妙玄通(很会抽象思维),高深莫测。勉強形容(相当于画像):谨慎得如履薄冰,却又警觉有加(引申出谨慎持重,一如诸葛一生唯谨慎);外表端庄而又恭谨如宾;举止洒脱而又敦厚朴实;旷达之态如同虚谷(虚怀若谷);混混沌沌、似浑若浊(难得糊涂,由聪明转入糊涂,恰似“呂端大事不糊涂”)如何能化浑浊为澄明,保持宁静就会逐渐清澄;如何能心安宁静并持久,冲气以为和那样下功夫就会慢慢养成(由此推想,老子在精神和性格上,曾经历过怎样一番脱胎换骨的阵痛与转变)。保持此种态势,在于把握事物矛盾法则,不求全求滿,企求理想化。明白矛盾恒在,把握住相反相成相辅相成,就能除旧布新。
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缧缧兮,若无所归。”意思是一般大众乐在红尘,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如赴盛宴,如登春台(游春踏青登台)。而我独自淡泊以待,不随波逐流,如同婴儿无忧无虑,少私寡欲,尚未开蒙,娴静得安之若素,似无着落,好一似闲云野鹤。
②.大度旷达,海纳百川。上文引述十五章描绘高深莫测智士,已提到“旷兮其若谷”,亦可理解为旷达大度若谷。第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海,以其深沉量大且居下,故而可纳百川。其所谓“将军头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也。
③.知常戒躁。知常,即顺其自然遵循规律,上文已述。知常就要守靜戒躁。“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第二十六章)躁者,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轻举妄动,沉不住气,耐不任性...轻则失之躁,骄则失之躁,滿则失之躁,霸则失之躁,昧则失之躁...戒骄可去躁,戒满可去躁,知常可去躁,宁静可去躁。试鉴之于诸葛一生惟谨慎:三顾茅庐而后出“山”,沉得住气;草船借箭、巧借东风,成竹在胸,机不可洩,从容应对,沉得住气;空城计城楼上若虚若实,若有若无,若断若续之袅袅琴音,显示的是不躁而宁静、镇静,胜过百万大军。
④.贵柔守雌,外柔内刚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意思是,深知其雄强,要守其雌,如同天下居于下处的沟谷,利而不争的德性就不会丟失,复归于婴儿的柔和天真。深知其清明,要守住暗昧(题外话:老子《道德经》正是以昏昏暗昧方式问世的。“暗昧”的思维逻辑即辩证思维逻辑,与形式逻辑不同。形式逻辑主张A是A,不能是非A;辩证逻辑主张A亦非A,且A与非A相反相成相辅相成而为B。现代数理逻辑巳发展出模糊逻辑,正面临如何将辩证逻辑数字化。可见老子的辩证思维似具有开发的潜能。再多说两句,十七世纪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萊布尼茨,正因研究中国《易经》后创立二进位计算法,为数理逻辑的创立奠定基础,并在二十世纪后期华裔科学家高锟发明光纤通讯基础上,进而构建网络、计算机应用,方开拓出数字化世界),为天下作出示范。利而不争的德行就不会有所偏差,如同复归于混沌初开时物质性“气”之矛盾运动状态那样。深知其荣耀,却要守住谦下,如同山谷的虚空之“无”。这样,利而不争的德行就会复归于有待加工的朴(质料)。朴经加工(用“无”利“有”)才能成器,一旦了悟和理解利而不争的德行,为圣人所用则可成大器而惠泽天下。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强。”第五十二章:“见小曰明,守弱曰强。”守雌守弱,外柔内刚,是老子总结的人生哲学。这与绵里藏针、外晦内光(韬光养晦)、外圆内方基本是同义。它不应被理解成消极无为,实则是老子主张用“无”利“有”的智者之为、智慧之为。沒有胆识、胆略,没有厚积薄发之功力,没有世事洞明之修养,很难达此境界。
D.修养生
老子注重人的心理即精神方面的修养,却也未撇开生理方面的修炼。这是其唯物主义立场使然。以老子哲学观点推论,人身是典型的“有”与“无”之对立统一体。心理相当于“无”,生理则相当于“有”;而生理上,身体实体部分是“有”,则五官、气管、血管、毛孔等是体之内外可通之“无”。用“无”利“有”同样适用于人的生理养生,是生理养生之“道”。人不可能长生不死,但通过养生延寿是可能的。“养颐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诗)。当今社会:“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八十不为奇。九十百岁皆可望,绵绵茶寿亦可期。”关注养生,总结养生方法,与中医学相关。自远古时期神农氏(炎帝)尝百草始,养生即与治病结伴而行。老子的养生之道,初步概括大约是——
①立德养生。“含德之厚,比之赤子。”行德之人,心地慈和,心胸开豁,利于养气和气,身体中腑脏器官老化可缓,气管血管等通道弹性较強,虽不能完全和赤子相比,身心之相反相成相辅相成比较自然顺畅,养生天然而就。中华民族民间自古以来就有高德长寿之说。老子的立德养生观颇有见地。
②.归静养生。戒躁归静,气血和顺,利于恢复疲劳;而淡泊守神,养生自在其中。道教之淡泊世外,瑜迦之静谧忘我,足可佐证归静之养生。
③.致柔养生。“专气致柔”(第十章)。柔其志(增強毅力),挫其锐(磨掉棱角),合于养心之道,自然也合于养生之道。后世创立的太极拳术,专气致柔,于养生大有裨益。
④.养气养生。气之于人,生命悠关。生之,“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死之,气绝而身亡。心气、肝气、胆气、肺气、肾气、胃气、肠气、脾气、鼻气、脚气、手气筹等,顺之则昌,逆之则病、则衰、则亡。补气调气、和气顺气,药疗不如食疗(药缮或营养平衡),“恬淡为上”、“味无味”,合于养生之道。
⑤.节欲养生。“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自在情理之中。寡欲不是禁欲,是要知足知止而有节制。在生理上,无非是食欲和**,本是合于天性之正当需求。但应顺其自然,有所节制。“祸莫大于不知足”,暴饮暴食而伤及胃肠之气,无益于口福,无需多说。《金瓶梅》中西门庆嗜色成性死于非命,算是极例。但不知节制,伤及肾气,无益于“性”之久福,当无需明说而可自明之。
3.关于社会历史之道
“小国寡民”,见之于《道德经》结尾部分第八十章。应是春秋战国之交,稷下显学个性张扬标新立异,绘制未来社会理想蓝图风气之下,最为大胆而又最具远见卓识的精品大作。乍一看,有点不可思议。在后续中国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应者寥寥,波澜不惊。而在当代学界,否定大于肯定。轻则给予些许理解,重则只差明说是痴人说梦。其实不然,大可商榷。
倘若没有作出对“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哲学思考,仅以“小国寡民”区区百来字的作品独立问世、传世,人们真的可以把它当作对原始氏族社会的传说故事,或是对原始共产主义的史记,表达的不过是老子面对乱世,怀念过去的聊以**。一如老人在饱经沧桑之后,看到天真烂漫儿童,会勾起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可是“小国寡民”不是独立的作品,而是老子抓住时代课题,对“天之道”与“人之道”进行深沉哲学思考基础上,对社会历史相反相成相辅相成周行之后,必定会更新出类似小国寡民新的社会统一体而归根复命,作出“比之赤子”式的理想构建,作出了半是挽歌半是绝唱,富有远见卓识的天才猜测。前文已述,老子哲学不是书斋哲学,不是为了说明世界,而是为“人”,为世间的社会实践,尤其是为天下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勾画出企求修身齐家治邦治国的明“道”圣人,用“无”利“有”曰逝曰远曰反以更新出太和之“有”——“小国寡民”理想社会。原初的“小国寡民”是初级版,未来的“小国寡民”是极致而反的高级版。老子用心良苦,把“小国寡民”放在《道德经》结尾部分,无异于对世人举案齐眉,既是托付于天下的“隆中对”,也是拳拳之心的中华梦。
“小国寡民”思想从七个方面——用、居、行、战、文、衣食民俗与交,概括出比拟社会原初状态基本特征以立此存照。理解这七个方面基本特征,不宜停留于字面,望文生义,死扣字眼。而要思维转换,突破传统观念,似可明其大义。古之《封神演义》中有“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当今社会已在更高阶段上变为现实。今之望远镜、显微镱、潜望镜、雷达、射电望远镜——千里眼也;今之耳机、对讲机、Bp机、电话、手机、声呐——顺风耳也。此外,古之“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鱉”,今之卫星登月、深海六千多米潜探也;古之阿里巴巴“芝蔴开门”,今之声控也。明于此妙,试析如下:
其一,关于用——“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有而“不用”,说明不是简单而真的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分工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生产力之一的劳动工具已沿竹木器→铁器→合金→数控自动化方向飞速发展,许多原来的工具先后进入历史博物馆;自来水工电工清洁工乃至出现家用机器人,“人”逐渐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机器人逐渐取代人的手、脚、身、感官乃至大脑,“人”逐渐从各种体力劳动和危险状态下劳动中解放出来。这种端倪,到了生产力极高度发达、文化极高度昌明的科学共产主义,将会如何?各种未来的工具不都将无需人亲自使用,而托付机器人或更高级的使用者?
其二,关于居——“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远徙,似指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抗拒自然界对人类压迫的能力也极为低下背景下,或许还有氏族部落间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的游牧式生活方式。当今社会,即使重(指压力)而不远徙(迁居)的原住民,或土生土长的偏远居民,当然仍有。而游牧式生产生活方式,即使在我国内蒙,也基本不复存在。不迁居而旅游而养老(候鸟式养老)的渐成常态,定而不居、随定随居亦已出现。这种端倪,表明人们对居和重的传统观念巳大大改变。到了科学共产主义社会,似将进入处处可居而无所谓迁不迁,或无需迁的境界。不现实吗?
其三,关于行——“虽有舟舆,无所乘之。”当今社会,交通工具乃至交通本身,都在急速变化之中。二十年前,有谁会想到今日的网购、快递交通?谁会想到过去仅为生存和发展之需而用舟舆,已极大地转变旅游交通、观光交通、视频交通(当代千里眼顺风耳式交通),甚至已实现太空与地球间的天地交通。无所乘,即交通工具、目的、手段、方式等等,都在和都会起变化。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高度发达的科学共产主义社会,虽有“舟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无所乘之,不可信吗?
其四,关于战——“虽有兵甲,无所陈之。”这是讲有武器而无用武之需、无用武之地,即沒有战争的理想社会。又是一个“无所”,再次表明不是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而是其高级版、超高级版的理想社会。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已揭示理想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实行按需分配,国家亦不复存在,战争的根源也就消失,当然是虽有兵甲(大概也能在智库视频博物馆可搜可见),却已止戈化武无所陈(发挥作用)之。
其五,关于文——“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当今社会,结绳而用之高级版比比皆是,令古人——我们的祖先无以想象。而唯有老子,却天才地猜测到了。人类脱颖于高级灵长类动物,就在基于劳动而与自然界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识事交流。结绳记事,无非是象形思维,以绳结表物表事而用之。当今社会,计算机键盘被敲打,犹如结绳;4G手机視频输入,智能数据库的应用,何等发达的结绳用之!这种端倪,到了极高度的科学共产主义又将如何?若大胆预测,基本的根本的指向,必然离不开象形思维,只是技术手段极为发达而巳。
其六,关于衣食民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有学者以为,原始社会,何来“甘其食,美其服”?若此论至当,正可说明老子的理想社会不是简单复归复命。而若此论不当,那只能以不同时代不同的审美观、享乐观予以置评。但是无论原始社会还是理想社会,食、服、居和民俗,应都同样存在。只是会有低级和高级、初级版和超高级版,即方式上、行为上、观念上的质的不同。但又必然具有适合于时代、适合于社会实践水准的共同性,具有追求**,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共同性。未来的科学共产主义社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还用怀疑吗?
其七,关于交——“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当今社会,人不出户知天下,业已通过报刊、电视、视频手机等各种发达的现代化媒体,出现了手机族、宅男宅女等不用当面往来的端倪。而对相邻国家的了解,通过现代媒体不是如同鸡鸣狗吠一样可见可闻吗?未来的科学共产主义社会,天下之间的相望相闻、交往互通,肯定还会存在,但其方式、手段、目的必定会极大地根本性变化,达于可见可闻不相往来的更高境地,似勿庸置疑。至于说到“国”,原始社会何来“国”?科学共产主义社会又何来“国”?“国”的出现,“国家”的出现,以及与之相应的名词,在我国始于西周文王作“邦”,距老子在世莫过四百年左右。恩格斯曾经说过,奴隶制现象在野蛮中期就发生,要知道,古代制度的潜移默化是很慢的,古人的千年过程比之今人不过十年八年(转引自侯老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十二、五十七页;另:“国”,确切产生于何时,另有史家,如翦老伯赞《中国史纲要》,认为形成于夏朝禹王时实行家族世袭分封制和铸“刑”,使原始社会“天下为公”转变为“天下为家”始)。因而,老子对“国”的认识,不可能达到概念性水年,远不及当今社会人们的认识水准。老子对原始社会的组织形式,是否“国”的认识,恐怕也是模糊的。至于他理想社会之“国”,是否就是“国”,也是可推敲的。肯定原始宗法家族式组织存在,即使被老子称之为“国”,其实质是肯定有社会组织形式。这一肯定,至少说明老子是实际的。未来的科学共产主义社会,按马克思预测,国家消亡后,不会出现血缘为纽带的自治组织形式,而是“自由人联合体”这种性质的社会组织形式。如果死扣字眼,囿于对“国”的传统认知,以老子有局限性而说老子作纯粹空想臆想,那会偏离历史主义立场。老子有局限性是自然的,没有局限性倒是不自然的。老子的局限,是时代的局限。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人民性,是老子理想社会的一大亮点,是其能光耀久远的精粹。
“小国寡民”处于《道德经》第八十章,是在第七十四、七十五和七十九章中,老子站在人民的立场,连续抨击诸侯贵族残暴统治基础之上,对社会出路和历史归宿,作出积极而深富哲理的回答。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笫七十四章)。老子认为,如果老百姓真的杀了人,就由司法者去抓去司。而问题不涉法,而在于经济。贵族统治者经济上高利盘剥,致使民不堪重负而**,统治的贵族就以死相逼相惧。于是老子发出吶喊,其言诤诤,其理凿凿。
第七十五章紧接上章补充:“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生。”这就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人民的饥荒,是统治者沉重的租税造成的;人民的轻生,是统治者无厌的聚敛造成的。”(转引自百度网《道德经》全译文中所转张松如《老子校读》)。当然,老子尚不可能做到运用阶级分析法,对统治者“亲亲”和“贵贵”作出区分,也不是站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亲亲”)统治者一方而反对历史进步潮流,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百姓的立场进行抨击。如此抨击,比起“兼爱”、“非攻”、“尚同”,比起“克己复礼为仁”等政治主张深刻而又准确。
面对暴政和乱世,老子连续在第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章开出三剂药方:①:期待明“道”的圣人;②施行用“无”利“有”顺其自然的德政;③.恭待社会历史周行复归于“小国寡民”(高级版或超高级版)。奉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改时下“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七章。此两句文字,上文已有解读。这里针对“补”再谈点个人见解。补,弥补、补助、帮助之义,是道义上的,非经济意义上“均等”分配之义。老子思想多讲“和”,而无“均”)。紧接着第七十八章,老子明确提出明“道”圣人德化天下“利而不争”的政治主张。“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意思是,用劝解的办法(如“兼爱”)平息大怨,必定不能除根。以德解怨(我未解读为“报怨”,“报怨”只是解怨方法之一)德化天下,如同圣人保有借据的存根,而不強迫别人偿还债务那样,为而不害,利而不争。诚如此,则“小国寡民”可期可待。其实,老子的德政主张,也不是根本措施。根本措施是要推翻私有制剥削社会制度。其时,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封建社会制度正在形成。根本不具备推翻剥削制度的历史条件。那得有待两千多年后资本主义社会形成,诞生出资产阶级掘墓人——无产阶级,才能具备历史条件。因而,老子的主张比其他政治主张高明之处在于,寄希望于圣人施行德政,用“无”利“有”,功成身退,利而不争,应是最有利于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较为现实的政治主张。在老子后世中国历史发展直至清末封建社会被推翻,先后出现三大盛世——第一个汉代的“文景之治”、第二个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直接施行黄老之学之德政主张的可喜结果;第三个清代的“康雍乾之治”,也有老子德政主张的元素(如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以此可作强有力的证明。
“小国寡民”为何必然复归重返?老子的根据,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相反相成相辅相成,“反者道之动”和“归根复命”(回归本初而合于规律性)的哲学思考。如何得以复归?当是用“无”利“有”,合规律地顺其自然。这样立论,近乎“望梅止渴”,令人多少有点无可奈何。其让世人无以理解,更是难于接受,斥之为曲高和寡、异想天开,亦当是在所难免。
老子哲学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而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他所处的时代,尚不可能做到对社会历史发展从深厚的经济根源上去分析和寻求答案。理解历史发展之谜的钥匙,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是伟大的马克思的杰出贡献。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猿相揖别”(拱手“goodbye”,拜拜)之后,人类社会在劳动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形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类社会矛盾的运动,并遵从两类社会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从无阶级的原始共产主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质变为(更新出)有阶级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最后一次历史性阶级斗争,建立起向无阶级社会,即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诞生出逐步消灭三大差别、消灭阶级、国家消亡,复归于无阶级社会的科学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并強调,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二百零八页);并基于此,指明了“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同上,第一卷七十五页),由于各国情况不同,例如马克思还考察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指明了“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社会生产力和公有制生产关系尚未成熟到,提供足以自然地消灭三大差别和阶级,以及国家自行消亡的条件之前,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不会也不可能提前实现的(同上,第二卷八十二、八十三页)。再来回看老子,虽然老而不昏,清醒而睿智,揭示“小国寡民”七个基本特征,却未能和不可能做到如马克思揭示原始共产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皆为无阶级社会这一共同本质,也未触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倒是其七个特征的猜测和顺其自然而复归的哲学见解,具有积极的合理因素,与马克思思想有着唯物主义无神论和人民性的天然契合。
老子所能做到的是,通过哲学思考,总结过去,昭示未来,获得精神上的寄托和支撑,心理上的畅达与滿足。老子亦贵有自知之明——“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第七十章,意思是能理解者少,能践行者更珍贵),只能期待明“道”圣人。总起而言,“小国寡民”比起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比起英国莫尔《烏托邦》有其高明一面。但是莫尔敢为天下先,亲身付诸实践的精神,要比老子可贵得多(顺便提一句:从中国社会科学网得知,学界正筹办纪念莫尔“烏托邦”五百周年活动。拜请有识之士,能关注“小国寡民”思想及其价值,思考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思想来源的中国元素)。
老子在《道德经》终篇第八十一章,充满自信地指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是,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一定真实可信。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者不一定都善良。真正有知识不卖弄,卖弄的不一定真有知识。圣人不存占有之心非分之想。尽力付出,自己反而更充足,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界矛盾法则是,让万物都相反相成相辅相成,而又不予伤害。圣人明之于“道”,则在于用“无”利“有”,不私不争。老子如此自信,显然来自于坚实而深沉的哲学思考,建立于朴素的唯物辩证理论思维之上。
一部《道德经》,皇皇五千言,无可辩驳地表明,老子是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唯物辩证法始祖和宗师。历史学家范老文澜真知灼见:“古代哲学家中老子确是杰出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哲学家”(转引自叶朗《中国美学史纲》)。读至此,识至此,为我们祖先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有如此之大智慧,和为民**的高尚精神,无限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久久萦怀,久久萦怀。( 安徽/王建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综论安徽王建中《谈谈老子哲学价值(上)(下)》并《关于人之道》三篇文章 耿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