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发表于 2024-1-7 14:55:53

王必胜:仁者老田   

仁者老田
  王必胜

  9月1日,著名的作家,资深的报人,恩师袁鹰老,因病去世。他原名田钟洛,又名田复春,在单位大院和朋友中间,大家都叫他老田。他生于1924年秋,是望百之寿,去年初秋,我看望他时,他还说百岁一定要祝寿的,没承想酷暑流火,9月头一天,他竟没能挺住,住院大半年后,永远离开了我们。

  老田多年前因一次摔倒卧床不起。三年前,他不能下地,我与同事罗雪村去看望,他仰卧在可升降式的床头,给我们写字,找书,聊天。他精神尚好,谈吐清楚。每每雪村为他素描,他风趣地说,这样子画不好的啊。床头柜上放着翻旧了的唐诗选和几本新书刊。之前,他虽不良于行,但偶尔下地与大家交谈。因喜欢他的手札,钢笔和毛笔字都很有力道,雅致,所以一次,我忍不住求他写句留念的话,他文不加点,用粗笔写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的诗,说我是那块人,此诗的楚地乡愁,我最能理解。看他有点抖动的手,一气呵成地默写,多么不忍,多么荣幸。其实,我本已收藏他的多封信札,随手记在便笺或台历纸上,随意,温馨。这次,专请先生毛笔字,因年事高,行动有难,他只好用签字笔,但是笔力仍劲道,有章法。他随和,明慧,每每相见,都是很愉快和美好的,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便约上雪村到袁府拜望。

  他的家在普通单位小区,并不宽敞。客厅一角,有三两书柜和一张旧式两屉桌,形成一隅书斋,自谓“未了斋”,雅致隽永的斋名,由书法家黄苗子题写。书桌上老式玻璃板,压着原来报社老领导邓拓的著名诗作《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手迹,墙头挂有冰心的题词:海阔天空气象,风光月霁襟怀。东侧是夫人吴老师的生活照。局促的未了斋,明德惟馨,袁鹰老晚年在此安度十数载,时有文章面世,也接待来访友人。

  老田原籍江苏淮安,他自述,初中时从杭州逃难到上海,住在曹家渡一带弄堂里,1943年考入上海之江大学,后来受进步人士和革命志士精神感召,参加地下党工作。1947年毕业后,在上海集英中学等学校任教,在《联合晚报》《新民报》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从上海《解放日报》到人民日报社。他主持报纸副刊,任文艺部主任多年。人们印象中他是谦和的兄长,也是尊敬亲和的师长。无论单位同事,外面作者,年长年少,多以老田称之。一是当年不兴别扭的官名叫法,那样子显得俗气;二是他的慈祥和厚道,大哥大叔甚至大爷似的慈爱,你没法去生分地叫个官名来。

  他创作凡七十多年,作品有四十多部,可谓著作等身。高中时,写有《师母》一文,是他最早的文章。取名袁鹰,见于上海孤岛时期的诗作,因为母亲姓袁,也渴望人生如鹰高飞,笔名沿用至今,成为响亮的文名。查资料,袁鹰散文,在当代文学史上留有专门的评述和分析。早年的中学课本收有他的《井冈翠竹》《小站》《渡口》《黄河的主人》等散文。

  他的散文,写事记人,情怀幽幽,触景生发,内蕴深挚。早年作品,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表的上述名篇,具有浓烈的现实感,细密的生活细节,对社会历史乃至人的**思考。新时期开始,他正当盛年,创作了《十月长安街》《玉碎》《京华小品》等意蕴深沉的散文随笔。个人的创作,也与他主持的报纸副刊上的高扬思想解放大旗、思考社会人生相契合,特别是为受迫害的冤假错案申诉,为思想斗士讴歌,传诵一时。长篇散文《玉碎》,记叙了被“四人帮”污蔑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三家村”主角邓拓,一个忠贞于革命和党的事业,为革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是为邓拓**的较早的重要文学作品。散文《十月长安街》,描写天安门举国欢腾,庆祝粉碎“四人帮”胜利的历史时刻,抒发了“千秋青史人民创造”的豪迈情怀。这一时期,他以散文随笔加入了新时期文学的拨乱反正、激浊扬清的工作。人生风风雨雨,新闻工作几十年的历练,他“万千风云心底过,一支毛锥写纵横”。无论是长篇,还是短制,大处着眼,细部下笔,思想锐利,情感浓烈。晚年的作品,回忆人生,记录史实,描绘文坛过往,个人性的回忆见出新闻文化史,文字冲淡,平和,简约,深思。他回忆人生过往,出版了《袁鹰自述》。2006年出版的《风云侧记——我在人民日报副刊的岁月》,是一本有特色并引起较大反响的书。回首副刊岁月,悲欢交集,编辑往事,写来随意轻松,却意蕴沉实。有文化名家的过从,也披露一些文章发表经过。如电影《武训传》讨论、《红楼梦研究》批判、“大跃进”“反右”“十年浩劫”“拨乱反正”等新闻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书中描绘与文化大家,如冰心、夏衍、胡乔木、周扬、邓拓、林淡秋、袁水拍、陈笑雨、赵朴初、赵丹等人的过从,写文字交谊,谈他们的文章,并附录了一些珍贵的信件、手稿、照片。曾经引起过麻烦的“编辑部故事”,老田一一写来,风云岁月留下深深印记,启迪后人。作为过来人,以对历史和文化负责的精神、一颗老新闻人的赤诚,八十高龄的作者遍查所有资料,完成了一部当代副刊史的扛鼎之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老田写作的重要时期,他有散文《第一个火花》《风帆》、诗集《江湖集》等出版,同时,他的儿童文学有《丁丁游历北京城》,诗《篝火燃烧的时候》。少儿诗作涉及国际题材。1953年,他的《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以美国和平战士不幸的事迹,讴歌了反战和平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主题,获得1949年—1953年全国少儿文艺创作二等奖,1960年创作的《刘文学》,获得全国少儿文学一等奖。他的少儿诗作,敏锐隽永,音韵铿锵,是散文之外的重要收获。他多次到域外访问,1963年访问巴基斯坦,创作了国际题材的儿童诗,1985年3月,荣获巴基斯坦总统颁发的“领袖之星”勋章。

  他在文坛、报界几十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的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等职,为文、为人,谦谦君子,始终葆有清纯的童心,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善心美意,持守不变。那年搬家,我们多次表示去帮忙,看他满屋的图书刊物,想打包装车多么难,可是,他却自己一本一摞地收拾。他每有文字成稿,八十多岁高龄,亲自到街头自费打印,即使是我们的报纸约稿,都找人录成电子版打好,又专门到邮局寄出。他住没有电梯的旧楼,一住三十多年,上下三楼是个大难题,可他泰然以对。

  他的爱心善行,修身修为,是人们熟知的。“文革”前,他将8000元的稿费交了党费,这笔钱当时可以买一个小院。他回忆说:“我们夫妇两人工资完全够生活,家庭负担并不重。那个时候这笔钱大体上相当于三年的工资。当时想得也很简单,交了也就交了,也没有什么,当时报社其他同志也有过,不像我这么多就是了。”这之后,常是有了稿费他就交党费。

  四十多年交往,我几乎没见他生气发火,也没有与谁红过脸,批评过人,哪怕是部属、学生。工作上有了问题,他主动担责。有人说他宅心仁厚,有人说他老文人风范,也有人说他是老好人。总之,他是宽厚长者,他以一个老派文人,**产党人的风范,像一缕清风,一股清流,诠释了善良和美好的真义。

  9月1日,得知他仙逝,匆匆在朋友圈写上几句寄哀思:倾悉噩耗泣无声,半载沉疴不忍闻。音容慈怀德劭高,文采华章风骨存。一身清气百年寿,满心春温后辈情。“风云侧记”谁人续,“井冈翠竹”忆故人。

  仁者老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叶小燕 发表于 2024-3-3 20:14:42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怀念袁鹰先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必胜:仁者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