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涵凝2023 发表于 2024-3-4 17:53:25

扎根大地,穿越历史时空——淡然涵凝读刘江滨《地上的云朵》

本帖最后由 淡然涵凝2023 于 2024-3-12 09:40 编辑

扎根大地,穿越历史时空
——读刘江滨《地上的云朵》
文:淡然涵凝(刘成彬)

      当网络和媒体对刘江滨先生新书《地上的云朵》好评如云时,我也网购了一本。乍看书名有“云朵”二字,我认为是柔软笔风的散文集。但通读下来,我却有了另一番大不同感受。

      从刘江滨先生《地上的云朵》书名,及另一部力作《大地烟雨》,不难看出作者对“地”情有独钟。本书以第一辑第三篇文章命名。全书分为“人间有味”、“飞鸿雪泥”和“橙黄橘绿”三辑,收录了他近年来的49篇创作。

      作者自幼曾在农村有过短暂的生长经历,因而对土地和村庄有深厚的热爱,这种情结奔腾在流淌的生命血液中。在《地气》《地上的云朵》《有个村庄名诗经》《根的生长》《小村的风光》这些文章里,无不体现出他对农村和大地的深厚情感。比如在《地气》里他写到:“人作为大地之子,到田野去吧,到民间去吧,一如希腊神话中的那位安泰,只有坚实地足踏大地才会汲取无穷的力量。”

   作者的文章,一是靠亲身行走体验,二是靠阅读大量的文献书籍。因而,他的每一篇文章不仅题目新颖,也都能做到旁征博引,语言也独具特色,在严谨中也有着别致的文学性语言。本书第一辑“人间有味”《地上的云朵》一文,让读者领略到了他的老家冀南平原的棉花:“棉桃裂开了嘴,一瓣一瓣漾出的不是果肉而是白色的棉絮。一朵,两朵……千万朵。”对于棉花作者并没有单单是优美语句描述,而是从清代萧雄《听园西疆杂述诗》写到棉花来自西域,又从铁凝《笨花》写到棉花用途,再引用清代《御题棉花图》谈到棉花拾秋采摘。可以说作者每篇文章都有涉猎广泛的知识。

   通书读罢,被作者那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深深触动,而且能跟着作者遍布周游。《有个村庄名诗经》这篇文章题目非常有趣,他带领读者去了一个“天空瓦蓝,白云悠悠”的隶属沧州河间的诗经村。他从《河间县地名资料汇编》解释了村名由来,又谈到“中国文学的源泉”《诗经》,他写孔子、秦始皇、毛公、毛亨……可谓引经据典,读起来酣畅淋漓。

   读书最大的意义是获得知识的提升,视野的开阔。而一个好的作者,向读者奉献出一部好的作品,能让读者沿着悠久文化历史脚步追溯,在历史波澜中打捞起那些有意义的典故。这一点,江滨先生做到了,他用独树一帜的笔触构建起了自我文学散文领地。读他的书,不知不觉就好似穿越到古代参加了一场场读书会。

      他在《杜甫的爱情》中对杜甫爱妻之情深为赞叹。他从杜甫《一百五日夜对夜》“仳离放红蕊,想象嚬青娥”这句,敏锐捕捉到了杜甫对眼里如西施一般美妻之深爱和思恋。 文中这句“那一声声的老妻,是眷恋,是疼爱,是甜蜜,带着温热的气息,冲破时空的阻隔……”则让读者感受到江滨先生也是一个重视家庭之人。

      作者对亲情的眷恋,对妻儿家庭的深沉之爱,绝不是读者想象的那种深情诉说和缠绵描写,而是悄无声息也或者作者自身也未察觉到不经意间的传递,即使有的文章只是三言两语也浓烈到让人心灵触动。《自行车驮着的岁月》写了父亲驮着儿时他赶路片段,却让人浮想联翩,父亲驮着的是他整个童年的回忆啊。他的很多足迹,多是和妻相伴,如《槐树苍苍》他去洪洞县是和妻相伴,《根的生长》他也和妻共同驱车前往西山。他在《远行客》写到“背起行囊,离开家门的那一刻,竟在心头曼起了一股离情别绪……”淡淡的语气,却分明是对家**儿依依不舍;他在澳大利亚感觉“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他“想家想得厉害,妻子和儿子向两股汹涌的钱塘湖轮番轰击我的心灵堤岸……”一个铮铮男儿在他国异乡对妻儿的深深又无奈的思念,让人读起来眼润。一个铮铮男儿对妻儿的深深又无奈的思念,让人读起来分外感动和眼润。可是,文中他并不是仅仅沉湎于自己念家小思绪,又引发出“时间”和远行的思考。他写李白的远行“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从而发出自己的感慨:“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施舍,时光是古往今来的过客。”

      作者曾经做过老师,又多年为媒体资深总编,所以能阅卷无数笔力灼灼。他曾在山东临沂成为一名光荣的奥运火炬传递手,时间定格在2008年7月21日。《火炬高擎》一文,写到“我的手里捏着一团火,心里燃着一把火,我在燃烧……”是的,正是因为作者内心燃烧着熊熊之火,他才能化作写作动力,在文学海洋中尽情激腾翻涌,笔耕不辍灵感如泉,优秀作品如浪花朵朵白云朵朵数不胜数。

      江滨先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对古今历史文化随手拈来又分外严谨,且其独特散发性思维和感悟,无不征服读者的心而由衷叹服。他的文章,信息量知识量极为丰富庞大,渗透着他对这个世界的理性又有深度的思考,比如第三辑“橙黄橘绿”《聪明的两面》一文,他对《世说新语》中杨修的聪明,对《红楼梦》王熙凤的聪明,就提出了“聪明”另一面“显摆、骄傲、算计、偷懒”的新颖见解,让人眼前一亮又深刻顿悟。

      这本书的好,不能一一评述面面俱到。独到别致,受益匪浅,茅塞顿开,心灵振聩,就是我对本书最大的感受。此时,我脑海里翻涌出两句话:“高山为什么巍峨耸立,那是大地平安的托起。江河为什么奔腾不息,那是大地赋予的动力。”这是歌曲“根札大地”的歌词。

       “扎根大地就要融入泥土的气息,扎根大地才能创造不朽的奇迹”,这里的根是祖国大地之根,也是文学大地之根。《地上的云朵》一书,就是这样一部“札根大地”的厚重力作。





作家刘江滨简介:男,1964年生,河北省平乡县人。1984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燕赵都市报总编辑,现任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河北省首批“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著有散文随笔集《书窗书影》、《当梨子挂满山崖》、《大地烟雨》、《地上的云朵》等。参撰《中国当代散文大系》、《张中行名作欣赏》等著作。曾获河北省第八届文艺振兴奖、第二届中国报人散文奖、第九届冰心散文奖等。

作者淡然涵凝简介:实名刘成彬(女士),常用发文名:淡然涵凝、刘成彬、另有笔名晗思凝等。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化产业创意家协会专委会副主任、河北省人大文化交流促进协会会员、东方旅游文化网网站论坛版主和编辑。已在近三百家(含转载)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及入书文字超百万字(含多发)。数十篇文章被十余本书收录。曾获各种奖项若干。






石门捕鼠犬 发表于 2024-3-13 11:07:32

开卷有益,尤其是精彩的书!

刘海平 发表于 2024-3-8 10:24:43

   读书最大的意义是获得知识提升,视野开阔。一部好的作品,能让读者沿着悠久文化历史脚步追溯,打捞起有意义的典故。这一点,江滨先生做到了,他用独树一帜的笔触构建起了自我文学散文领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扎根大地,穿越历史时空——淡然涵凝读刘江滨《地上的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