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648088|回复: 25

《原创》再走丝绸古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9 23: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走丝绸古道

     2005年10月22日,我们老两口又从新疆驾车向着苏州方向东进,这已是我们第三次自己驾车,在横跨祖国东西的道路上奔驰了,从新疆到西安段就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新疆到内地的唯一途径。出疆的这段路程对我们来说已变的较为熟悉和亲切。可能会有人说,同样的途程、同样的景致,再次重复还会有趣味吗,我真要告诉你,在诺大变幻的自然中,这种难得的、不完全的重复,才给了你细细品味的机会。
      要告诉朋友们的是,几次出疆东行的旅途,车行路线虽然大致相同,由于我们每次旅途中选择的住宿地不同,所处季节不同,大地装束自然不同,一路变换的景致和迥异的人文风情,依然激发着我们不减的热情。
      我们脚下的公路,早就一改旧时的面貌和装束,修路的材质是古人无法想象的柏油或混凝土,造出的路面宽阔通畅平坦舒适,没有改变的是出疆必需要历经的,有千年岁月的丝绸古道。
     只有奔驰在这条线路上,在走进嘉峪关及以东的河西大地,才有幸能亲眼目睹与公路伴行,时而交错、时而断续,且又保存完好,被称为世界之最的壮阔长城;它能与我们飞驰的汽车并行、延伸、对视三百多公里,既能体味它的壮观,也使得驾车人的心情格外豪迈。
     行进在这条线路上,约有三分之一的途程,是行进在西北地区沉寂广袤的大漠戈壁、戚戚荒原上,可就这种西北大地独得的浩瀚风光,能使人胸襟开阔、心情舒畅。我们几次旅途的顺利成行,证明了今天古道的通达,古道的安宁。
     脚下这条通达、幽静、开阔、敞亮的丝绸古道,还有与我们并肩延伸、历经上千年日月风沙洗礼,依然墩厚坚实的古老长城,能帮我们打开历史的尘封,将我们的思绪引入旷世久远的年代。
    鲁迅先生说得对,“世上本来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广交朋友,播洒友谊,与西方进行交流;也为了将自己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先进文化奉献给世人;在这浩翰的戈壁,荆棘丛生的荒原上,开辟了一条东起中国西安,经陕西、甘肃、新疆;越过帕米尔,再经中亚、西亚,西到地中海东岸的“丝绸之路”。从此这条路上就响起了千年不绝的绵绵西去的“绫罗绸缎、漆器铁器,缓缓东来的香药、玻璃、佛经、僧侣以及葡萄、大蒜、胡豆、红的驼铃声”。
    正因为我们的先辈们在这条路上,走得年代久远,走得坚韧不拔、走得前赴后继,所以使得这条古道承载了厚厚的历史,记录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
     奔驰在这条路上,能让我们穿越时空,会晤的第一人就是张骞。在汉代以前,西域对几乎所有中原人而言,都是十分陌生的神秘地方。西汉初年的时候,人们逐渐从东西往来行商的描述中,了解到西域的一些情况,但仍很有限。公元前138年,终于有一位中原勇士,率先向这块未知的地方发出挑战,他就是张骞(公元前195-114年)。张骞不畏艰险,历尽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千辛万苦,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从我国甘肃、新疆到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即著名的“丝绸之路”, 他可称得上是我们中国最早具有“开放意识”、最早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当中国绵软艳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源源运往西方世界时,这些“洋人”惊呆了,在古代罗马,丝绸制的服装成为当时贵族们的高雅时髦装束。因为来自遥远的东方,所以造价昂贵,罗马为了进口丝绸,流失了大量黄金。我们今天在雅典卫城巴台农神庙的女神像身上,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馆收藏的酒神巴克科斯的女祭司像上,都可以看到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所穿着的丝绸服装,轻柔飘逸,通透动人。那时这些国度里的贵族富豪,一度对丝绸服装的追求,已经到了奢侈浪费和伤风败俗的地步。足见当年中国丝绸在世界市场中的显赫和风靡。
     中国的养蚕和缫丝的技术是很晚才传到西方去的,当时他们并不清楚丝绸是如何织成的。因此历史上还出现过这样的笑话:罗马帝国的古典作家们把产丝之国称之为“赛里斯”(Seres)。当年一位博物学家在《博物志》中曾说:“(赛里斯)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到罗马。”从这个外国人茅塞未开的故事看出,人类历史上,是我们勤劳智慧的先祖们,最早掌握了先进的丝织技术。现今已是二十一世纪,纺织技术异常先进,人们着衣、装饰的面料名目繁多,但其中最为上乘、倍受青睐、能显尊贵的,还是非丝绸织品莫属。
      近代考古学者,曾在新疆和田东北沙漠深处的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一块八世纪的木板画,画面绘着一位中国公主带着一顶大帽子,一个侍女正用手指着它。这幅木板画中的中原公主是一位于阗王后。这幅简单的木板画面,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有关蚕丝技术,从中原传播到西域的故事。
    当年于阗王向公主求婚时,暗中要求公主将蚕种带来。新娘出嫁时,偷偷把桑蚕种子藏在帽絮中,骗过了关防,把养蚕制丝的方法传到了于阗。从此以后,于阗桑树连荫,可以自制丝绸了。现在看来,木板画上侍女用手所指的,在当时来说,是一个欲言不能、一个跨时世的技术秘密。于阗国王为了弘扬公主造福一方的无量公德,特别建造了供奉公主的寺庙,从此后,这位踏着丝绸之路来到于阗的中原公主,就成了一位被当地人世代敬奉的,传播养蚕制丝方法的丝绸女神。
      当我们走在这段只有蓝天白云、无际的荒漠和伫立其中的长城相伴的漫漫长路上时,看到远处一个个时隐时现的烽火台,不由得想起,古代长城边塞的烽火狼烟,和连绵不断的战争杀戮,似乎看到古丝绸之路上,运货的客商驼队与劫匪周旋、边城百姓遭受战乱、在这条路上颠沛流离的情景。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的诗中写道:“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年。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那个年代在这条路上 ,“边关军旅征战的苦辛,古道上的荒冷,烽火中百姓的惨色悲声”的情景。
     现今亲历这条古道,虽然这首意境哀怨悲切、令人伤感的诗句,又萦绕在耳边,只是觉得身居现代、通达、安乐的今天,诗中描述的那番图景,离我们实在是太遥远太遥远了。
      玄藏取经”的故事,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唐玄奘也是在这条路上,志向执着,不畏艰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回了真经,荣归故里。
       我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了这样一段非神话版的传说,说唐玄奘取经不是“公派”。按照唐朝法律规定,凡需越渡关塞出国者,须向官府申请并取得“过所”后方可通行。“过所”其实就是签证,在唐太宗执政早期办个去印度的签证非常难,唐玄奘等了三年都批不下来,最后他决定孤身一人偷渡出国。走到凉州一带,也就是现今的武威地区,玄奘遭官府访谍缉拿,于是东躲西藏,昼行夜伏,来到瓜州城外的大唐边关玉门关(现已淹没于甘肃安西县双塔水库水面之下)。唐代玉门关凭河而建,匏河(今疏勒河)下广上狭,洄波曲流,湍急难渡,可又非渡不可。正当玄奘为如何过河一筹莫展的时候,当地一个胡人石槃陀出现了。他心慕佛法,在玄奘手里剃了度。这位弟子砍树铺草,终于想办法让玄奘过了匏河,又凭借经验带师傅绕过玉门关关口。几经周折,玄奘才最终得以踏上通往印度取经之途。这个弟子石槃陀可能就是神话版中的“孙悟空”的原形吧。
  玄奘在印度十四、五年,足迹遍及印度,此间他多次到印度最高学府讲学,以博学宏达,享有极高盛誉。学术活动的同时不忘介绍盛唐文化,还将老子的《道德经》由汉文译成梵文传布到印度,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玄奘返回时,唐太宗将他以使节身份恭迎回长安,至于他当初偷渡之事自然也就既往不咎了。他返国后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了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为研究中世纪早期印度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中印交通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珍贵资料。

    这条路上还流传着一个“香妃”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天生丽质、身有异香、美貌绝伦的维吾尔族姑娘,她家世居南疆叶尔羌(现今的沙车),她的兄弟反对叛乱,心向清廷,立下大功,他们受召到京师,后来长住北京。
    香妃入宫,受到皇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宠信。香妃死后,乾隆悲痛不已,恩准将香妃厚殓,并派军队护送到她的故乡南疆安葬。在这条要穿越荆棘、茫茫戈壁、千里迢迢的古旧长路上,命人带领一千人护送香妃的灵柩,一直有人抬着,不准香妃的灵柩挨碰地面,就这样历时三年,才将香妃的灵柩运回喀什安葬,此时负责抬灵柩的人已死剩最后四个人了。至今新疆喀什市还保存有“香妃墓”。
    可除了新疆的“香妃墓”外,北京的陶然亭畔还有一座墓坟,墓碑上刻有“香塚”二字,人们都说这是香妃墓,碑的背面还镌刻着有关香妃的小诗,“浩浩怨,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尽,血亦有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到底何处是真正的香妃墓?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究其本元的必要,倒是这个“一缕香魂无断绝,化为蝴蝶”的女子,在这么大的空间跨度中,在无始无终的丝绸古道上,发生过的婉约迷离的动人故事,让我们这些后人深深地记住了她。
……      
        时空变换,星移斗转,两千多年过去了,今日之丝绸之路已今非昔比、面目巨变,除了那些难以忘怀的古老故事外,现代的人、现代的事、现代的生活编织出的故事,更加动人更加华彩。古道上慢悠的驼队、清越的驼铃声,静寂的大漠,已成为现代人心目中追寻的,一种难得的意境。今日之丝绸之路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其外延,都与本元之丝绸之路大相径庭了。“丝绸之路”这古老而美丽的名字,已经成为人类友好交往的象征;这条沟通幸福友好、发展繁荣之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会越来越绵长,越来越宽广。

    途径丝绸古道过往的朋友们,当你踏上这条浸饱了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与灿烂传统文化底韵的丝绸古道时,古道上曾经的过客们都会纷纷地闪现,他们会主动穿越时空与你会晤,与你交流,你还会觉得这条旅途荒漠寂寥,还会觉得旅途漫长么。

旅行线路图

旅行线路图
发表于 2007-3-13 20: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不错,流畅细致,随文同走了丝绸古道,收获啊!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6: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芊芊"编辑的鼓励和支持!
从来到此论坛,总的感觉是有点冷清,能有一个编辑来看,心里也会生起一丝温暖。可能是论坛里可选的好文章太多了。
     “冷清”但愿是我一个人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 12: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腻的文笔,问好masha 朋友,你所说的论坛有点冷清,确实存在着,首先向你致歉,论坛正在调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欢迎你常来交流,期待你更多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17: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6 12: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文章,要是有图片配上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19: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夭夭副主编、骆中编辑、吕和中编辑的鼓励和支持。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19: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几幅古道上的照片

1.大漠蓝天

1.大漠蓝天

2.与公路伴行的古老长城

2.与公路伴行的古老长城

3.西出阳关

3.西出阳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6 20: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说怎么一段时间不见雪儿呢,原来是出来散步来啦。雪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20: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楼兰 于 2007-5-26 20:11 发表
呵呵,,,我说怎么一段时间不见雪儿呢,原来是出来散步来啦。雪儿


见到你很高兴, 近来好吗,想念。祝夏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09:49 , Processed in 0.060212 second(s), 5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