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95632|回复: 1

生态家园一首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3 18: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jcxhq 于 2012-12-7 16:17 编辑

                                        生态家园一首歌
                                                  ——— 走进生态淮安有感
                                                             汤建才
      几天前有幸接到淮安日报副刊编辑赵日超同志的一个电话约请:于20121120日参加由淮安日报和区生态办联合举办的走进生态淮安考察活动。我的心头不由一热,觉得这是一次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接纳乡情,触摸生态的好机会。
     作为一个长期居住在远离城市的乡村一员,在潜意识里感受更多的是环境的脏乱差,河水不胜清洁,遗弃物品随意乱抛,村居参差不齐,群众生态意识滞后。曾经一度大为感慨,农村的现状有待改观,生态尚存隐忧。就拿农民种庄稼来说,农药盲目施治,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已是颗粒饱满,就在不日待镰之际,依然还有人在喷施农药,用完后的空袋子,空瓶子懒得深埋,扔得到处都是,小河里飘荡,堆堤旁杂呈。如果你禁不住告诫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这些用过的袋子瓶子,不要乱扔,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她们还会不买账的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做。听后让人不禁茫然!我真的怀疑这些村民是否够格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
     正是带着这样的疑惑和感慨,我欣然加入了参观队伍。事实上我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成了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在淮安这片美丽富庶的土地上,人们正在向生态文明迈动矫健的步伐,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区委生态办徐殿忠主任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观看了淮安古城墙遗址,作为淮安区的南大门,它带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一座古城墙高高而立,让人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昂首喜向未来充满着无限地憧憬。古城墙公园遗址公园,花草树木错落成趣,简约韵致的小河静默地躺着,衬托出一份城市的文明、温馨和舒适。在这凉意渐浸,微风撩拂的早晨让人不愿有任何的放纵,深怕轻慢这雅致横生的格调与氛围,给发展中的城市以些许惊扰。
      也许,城市是生态环保的精华。我们又改道乡野去了考察的第二站马甸镇。迎接我们的是热情谦恭的书记镇长,看得出对于我们的考察他们非常重视,在其引领下,我们看到了投资200万元直插云霄的垃圾中转站和投资85万元的规模不容小觑的污水处理场。有了这些设施,全镇的污水废物都得到了有效处理和利用。村民的生活垃圾集中到这里,又由这里运到全区定点填埋处。黑臭的恶水也已变成了清亮亮的灌溉水和可用水。我们发现政府已将行政视野拓展到生态建设,理念实现了新跨越,力度有了新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绿色环保的生态乡镇正在兴起,生态文明的内力正在集聚。
      如果说马甸镇惊现了生态亮点,那么走进上河镇运河村你必定感知到它的细脉。一条流淌了百年的大运河,如一条彩带,从旁绕过,让小村天生有了一份温情与滋润。一个生态家园已在这里鲜活呈现,它已率先成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副省长何权还要求将运河村的生态创建模式向全省推广。你看那庭院前的花木五彩斑斓,错落成致,欣然生长,让人有亲吻触摸的冲动,那井然规整的竹篾篱笆将各家分割成一个个相生相伴的单元,既有古老的情致又有现代的气息;那一幢幢拔地而建的楼房扮靓了小村的殷实祥和与富丽蓬勃。此时正是村民们收获喜悦的季节,一个个在翻动着滩放在场上的稻谷、大豆等等,看得出她们脸上流露出的那份生活的安逸与淡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老奶奶见到我们还主动做一回免费向导,欣喜地列数着小村的变化,仿佛那些故事她是活的见证,小村人热情纯朴可见一斑。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南闸镇,这里是生态建设领先的乡镇,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乡镇。同时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强有力的乡镇,最为典型的是林南村。提及林南村的生态建设和历史渊源,村主任如数家珍,逐一道来。别小瞧林南这块弹丸之地,曾经培育了三位知名书法家-----邵永、邵希平、邵希明,他们的书法作品在村支部画廊里皆有陈列,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这里也曾经诞生过两位军旅精英,一位是原昆明空军司令员邵文福将军,他也是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导师;另一位是邵文秀少将军衔。还有三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名人,一位是老支书丁德春,他支持乡村生态建设的事迹被传为佳话,感动过村里的每一位村民,也感动了听完讲解后的我们一行人。另一位是企业家张汉兵,致富后一心回报家乡,于2006年向村里无偿捐资6万元,为林南村建起了绿色广场公园,给林南生态乡村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彰显了一名企业家厚爱乡民的时代风范。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林南村民为该村的生态和文化建设与发展、扬名全省乃至全国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更为可喜的是林南已乘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艇,在村支部和村委会的英明领导下,在抓好农业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狠抓党风民风,紧扣社情民意,优化经济发展和融资投入的外部环境,大力发展乡村企业,新建的倍利特工艺品厂和新南服装厂,吸纳了当地几百名剩余劳动力,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农民纯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2011年江苏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石泰峰亲临该村,与村民促膝交谈,更是给全村人民极大的信心和鼓舞,从此林南村的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一条穿村而过,横亘绵延的南巡路将村民的欢声笑语载送到天南地北。
       生态家园一首歌,是一首芬芳乡野、荡漾城市的流行歌,这首歌有沙哑的昨天,有激越的今天,还会有更为恢宏嘹亮的明天。不过我已沉醉在它的芳香与情调里,正化作一种依依不舍的惜别……
                                                                                                                   2012年11月21日上午
发表于 2012-11-24 08: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7-6 22:00 , Processed in 0.06610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