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125285|回复: 10

散文作家走进淮安生态家园笔会作品选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8 16: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网走进淮安生态家园笔会作品选登(连贴中)


   11月20日,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和江苏省作协会员10多人,应邀在淮安区生态办常务副主任徐殿忠带领下,先后观摩了古城墙遗址和运河村、林南村等生态现场。 本次活动由淮安区生态办、《淮安区报》联合主办,东方旅游文化网协办。 作家们从文学的角度,歌咏淮安生态,宣传美好家园,进一步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为淮安区的生态家园建设增光添色。这里选发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DSC03038_副本.jpg

散文作家走进淮安生态家园笔会作品选登


七律·桃花垠春日晚景
赵日超

周馆桃开馥亿家,垠湖辉泽耀中华。
凌波贵客恋轻舫,入水春花映晚霞。
四壁欢飞歌乐起,万人情溢舞蟾斜。
民心仰慕故居旅,点缀古城景色佳。

生态家园一首歌
——走进生态淮安有感
  汤建才

  几天前有幸接到《淮安区报》副刊部编辑的一个电话约请:于2012年11月20日参加由淮安区报和淮安区生态办联合主办、东方旅游文化网协办的走进淮安生态家园考察活动。我的心头不由一热,觉得这是一次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接纳乡情,触摸生态的好机会。
  作为一个长期居住在远离城市的乡村一员,在潜意识里感受更多的是环境的脏乱差,河水不胜清洁,遗弃物品随意乱抛,村居参差不齐,群众生态意识滞后。曾经一度大为感慨,农村的现状有待改观,生态尚存隐忧。就拿农民种庄稼来说,农药盲目施治,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已是颗粒饱满,就在不日待镰之际,依然还有人在喷施农药,用完后的空袋子,空瓶子懒得深埋,扔得到处都是,小河里飘荡,堆堤旁杂呈。如果你禁不住告诫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这些用过的袋子瓶子,不要乱扔,会造成环境污染。她们还会不买账地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做。听后让人不禁茫然!我真的怀疑这些村民是否够格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
  正是带着这样的疑惑和感慨,我欣然加入了参观队伍。事实上我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成了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在淮安区这片美丽富庶的土地上,人们正在向生态文明迈动矫健的步伐,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区生态办常务副主任徐殿忠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观看了淮安古城墙遗址。作为淮安区的南大门,它带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一座古城墙高高而立,让人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昂首喜向未来充满着无限地憧憬。古城墙遗址公园,花草树木错落成趣,简约韵致的小河静默地躺着,衬托出一份城市的文明、温馨和舒适。在这凉意渐浸,微风撩拂的早晨让人不愿有任何的放纵,深怕轻慢这雅致横生的格调与氛围,给发展中的城市以些许惊扰。
  也许,城市是生态环保的精华。我们又改道乡野去了考察的第二站马甸镇。迎接我们的是热情谦恭的书记镇长,看得出对于我们的考察他们非常重视,在其引领下,我们看到了投资200万元面貌一新的垃圾中转站和投资85万元的规模不容小觑的污水处理场。有了这些设施,全镇的污水废物都得到了有效处理和利用。村民的生活垃圾集中到这里,又由这里运到全区定点填埋处。黑臭的恶水也已变成了清亮亮的灌溉水和可用水。我们发现政府已将行政视野拓展到生态建设,理念实现了新跨越,力度有了新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绿色环保的生态乡镇正在兴起,生态文明的内力正在集聚。
  如果说马甸镇惊现了生态亮点,那么走进上河镇运河村你必定感知到它的细脉。一条流淌了百年的大运河,如一条彩带,从旁绕过,让小村天生有了一份温情与滋润。一个生态家园已在这里鲜活呈现,它已率先成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副省长何权还要求将运河村的生态创建模式向全省推广。你看那庭院前的花木五彩斑斓,错落成致,欣然生长,让人有亲吻触摸的冲动,那井然规整的竹篾篱笆将各家分割成一个个相生相伴的单元,既有古老的情致又有现代的气息;那一幢幢拔地而建的楼房扮靓了小村的殷实祥和与富丽蓬勃。此时正是村民们收获喜悦的季节,一个个在翻动着滩放在场上的稻谷、大豆等等,看得出她们脸上流露出的那份生活的安逸与淡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老奶奶见到我们还主动做一回免费向导,欣喜地列数着小村的变化,仿佛那些故事她是活的见证,小村人热情纯朴可见一斑。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南闸镇,这里是生态建设领先的乡镇,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同时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强有力的乡镇,最为典型的是林南村。提及林南村的生态建设和历史渊源,村主任如数家珍,逐一道来。别小瞧林南这块弹丸之地,曾经培育了三位知名书法家——邵希平、邵永、邵希明,他们的书法作品在村支部画廊里皆有陈列,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这里也曾经诞生过两位军旅精英,一位是原昆明空军司令员邵文福将军,他也是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导师;另一位是邵文秀少将军衔。还有三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名人,一位是老支书丁德春,他支持乡村生态建设的事迹被传为佳话,感动过村里的每一位村民,也感动了听完讲解后的我们一行人。另一位是企业家张汉兵,致富后一心回报家乡,于2006年向村里无偿捐资6万元,为林南村建起了绿色广场公园,给林南生态乡村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彰显了一名企业家厚爱乡民的时代风范。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林南村民为该村的生态和文化建设与发展、扬名全省乃至全国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更为可喜的是林南已乘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艇,在村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在抓好农业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狠抓党风民风,紧扣社情民意,优化经济发展和融资投入的外部环境,大力发展乡村企业,新建的倍利特工艺品厂和新南服装厂,吸纳了当地几百名剩余劳动力,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农民纯收入也在逐年增加!2011年江苏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石泰峰亲临该村,与村民促膝交谈,更是给全村人极大的信心和鼓舞,从此林南村的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一条穿村而过、横亘绵延的南巡路将村民的欢声笑语载送到天南地北。
  生态家园一首歌,是一首芬芳乡野、荡漾城市的流行歌,这首歌有沙哑的昨天,有激越的今天,还会有更为恢宏嘹亮的明天。不过我已沉醉在它的芳香与情调里,正化作一种依依不舍的惜别……

感受生态文明
张士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它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五个主要内容之一。
  这两年,“生态文明”一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较高,而身住城里的我们,只晓得高楼和公园多了,文渠清了,街道干净了,空气好了,其实不知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11月20日,淮安区生态办约请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淮安区报》副刊主编赵日超组织淮安区藉10余位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及省作协会员,由区生态办常务副主任徐殿忠带队,进行全区生态文明建设观摩。
  徐殿忠主任的介绍,使我们知道,我区生态文明创建工作自去年3月正式启动,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现已是硕果累累,如在城区相继进行了河下、文渠、古城墙遗址生态公园及周恩来纪念馆周边等环境整治。农村进行了农贸市场改造以及对村庄环境、河流池塘、道路环境、水源污染等整治及绿化造林工程等。徐主任没用讲稿,一口气讲了近半个小时,一连串的数据,一连串的事例,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他对业务熟悉程度和敬业精神使我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徐主任陪同下,我们首先来到了古城墙遗址生态公园。公园内假山水榭曲桥亭阁草坪绿树美不胜收。虽是上午8、9点钟了,公园内仍有游人悠闲的漫步,还有一对对情侣坐在假山旁窃窃私语,更有一位老者竟坐在廊阶上垂钓,活脱脱一幅盛世安乐图。几位住乡下的作家连喊:“没想到,没想到,变化这么大。”一位散步的老大爷也过来凑热闹说:“嗨,你们要是早晨和晚上来才有玩头呢,跳舞的,打拳的,练剑的,小跑的,闲逛的,比赶集还热闹呢。”
  在马甸乡,我们绕有兴趣地参观了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据镇领导说,对各村各户垃圾的处理是专人负责,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哦,没想到,沿袭几千年的污水随地泼,垃圾随手倒的农村人的旧习惯,将在生态文明创建中拜拜了。
  据说上河镇的运河村生态建设已成为全省先进,今年7月份省有关部门还在这里开了现场会。当我们驱车到达依偎大运河畔的运河村时,果然使大家眼睛一亮。民居装饰漂亮,道路宽敞干净,池塘水清鹅欢。特别引人好奇地是每家菜园子,都用竹片编成各种图案的篱笆围圈起来,增添了优美雅致情趣。这里看不到散放的鸡鸭、乱跑的猪羊,虽是初冬季节,万木凋零,但农家菜园子,路边绿化树木和苗圃依然郁郁葱葱,在着力渲染着“绿色”。一位清瘦但精神矍铄的老太看到我们后,主动过来搭讪。她说,几年前,她家就买了小汽车,苦于路不好走,便花了几万块钱修了一条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后来,政府出钱为村里修路直通各家各户,政府跟我们老百姓想到一块了。老太的这段话,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创造和谐的民心工程,也是民生工程,符合老百姓的心声啊。
  当我们来到南闸镇林南村,大家又为这里的生态文明建设惊讶了。村里戴书记亲自当解说员,讲起了村里的概况。这个仅650户人口的村,就培养出了76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4名博士生、3名国家级书法家、2名将军,该村生态文明建设也走在了前列。村部楼东头山墙上一面数十平方米的电子大屏幕显示了该村不同凡响,而近万平方米的汉兵农民公园,优美的”清秀亭”及数十米的文化长廊,88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更是彰显了林南村的富庶。今天的林南村实现了5个“百分之百”,即瓦房居住率100%,砂石路到户率100%,自来水使用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垃圾处理回收率100%,难怪该村成为了“省级环境整治示范村”呢。而正在建设之中的新村部大楼及广场己描绘出新村貌的轮廓,有位同志脱口而出:“林南村快成了淮安的小江南了。”去年9月,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石泰峰同志驻该村调研时,也夸赞林南村是“正走向科学发展的林南村。”
  初冬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而参观了这几个点后,我们心里更是暖洋洋的。是啊,生态建设,体现着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关系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升,是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百年大计之举。我们淮安区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成效之明显,我们虽是走马观花,认识肤浅的,但印象是深刻的。我们深信,明天的淮安区必将更加富饶,更加美丽,也将更加“壮丽”。

巽关风情
许文金

  古有八卦之学。巽,八卦之一。此字别无它义,确乎专为卦象而设;它代表风,与代表水的“坎”卦相对。不敢断言,莫非风水堪舆之学,即由八卦衍生而成。依此推断,老淮安东城门之取名“巽关”,大抵义源于此。
  传说当年金兵犯淮时,巽关久攻不下,只好攻打北门,因之演绎出巾帼英雄梁红玉殊死抗金兵的壮丽史诗;日本鬼子飞机轰炸淮城的时候,凡是能躲到巽关城门洞附近的市民,都会毫发无损;淮城的几座城门都毁了,连城墙也毁了,唯独巽关这一段却侥幸留存……这样一“点击”,巽关的传奇色彩似乎更浓了。
  岁月沧桑,世事难料。如果连巽关这一段古城墙也没了踪影,说不定,如今还能有谁会为之费精劳神去考虑仿真复建?巽关,经过了一次次历史的洗劫,面目全非,难免不教人兴叹:人类,既可以创建文明,也可以毁灭文明!这些可叹、可惜、可悲、可恨的事,我们见得还少吗?解放后,本已体无完肤、满目疮痍的巽关,再经过大跃进和十年浩劫的折腾,早已使它破坏殆尽,连一块断垣残壁都找不到!留下的只是一摊摊充满脏乱差的瓦砾堆。而和它毗邻却同命运的龙王阁,也早已荡然无存!真说不清,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巽关昔日的雄姿,往日的风彩,已无法刻写人们的记忆里,而只能淡化在人们的传说中……
  昔日雄踞老淮安东大门的巽关,以及与之同辉煌的龙王阁、镇淮楼、文通塔一样,本是老淮安古典建筑的瑰丽篇章,有谁知,竟会遭到如此厄运!
  几近流失的老淮安古韵文化,你到底在哪里?老淮安的人民其实在年复一年地呼唤她丢失的辉煌!想不到,枯木也有逢春时。如今巽关已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中来。据淮安区生态办负责人介绍,淮安区委、区政府近几年来投入重金,打造一个全新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风光带。把复建巽关、古城墙、龙王阁纳入其中;以挖掘老淮安古韵文化为主题,以古城墙遗址为基点,辐射、涵盖运东闸以北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把老淮安的南大门建设成花园式的居住区、公园式的风景区、园林式旅游区、生态式的宜居区……
  如今巽关的城门楼,由一个主门洞和两个侧门洞构成,仅侧门洞就可供三辆汽车并排进出。可见其高度和跨度远远超越当时。门洞上方镌有烫金“魁星门”三字,古朴苍劲。门洞上方建有主碟楼一座;高屋建瓴,古韵悠悠。“魁星”,北斗七星之第一星。巽关,魁星门,二者联系起来,可见淮城是依八卦卦象建成,是古代风水专家们的杰作。
  城墙从魁星门起向南北各延伸200余米,主碟楼向南还有几处碟楼,造型稍异,格调却和谐一致,古朴巍伟。城墙向北一端,刚好同古城墙遗址相接,上植雪松翠柏,融为一和谐整体,自成一番风景;古城墙遗址公园遂以此为背景向东、向南逐渐辐射延伸。整个墙体是台梯形,由条石和水泥砖砌成。表墙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显得古色古香,与城墙、碟楼组合在一起,给人们一种“雄关如铁”之感,堪为壮观。
  魁星门,巽关古城墙、龙王阁、镇淮楼、文通塔……这些古老的建筑就像一颗颗蓝宝石,闪烁着老淮安古韵文化的璀桀光芒。
  春日的早晨,当你有兴致爬上足有六层楼高的魁星门城楼时,你会享受到那一种汗流浃背的欢愉。打开轩窗,虽然不够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的韵味,却至少气爽怡人,使你心静而神动。如果赶上日出,那不啻是一种奢侈。我就曾享受过这份奢侈:极目扶桑,朝霞如烟如海;云在浮动,霞在流淌;更有那么一些璀桀的晨星在霞烟云海里浮金跃光;云卷霞舒,斑斓而灵动,绚丽而神秀。这时候,我方才知道所谓的“云蒸霞蔚”大体就是这番境界。不一会儿,一圆金轮从这云烟霞海中冉冉升起;渐出霞海时,那圆金轮的下端就像一个偌大的破开的蛋黄,初露的朝阳与云烟霞海粘连在一起,难舍难分。那种情景,真不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是天地混沌呢,还是天地玄黄?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忘了带上相机,摄下这美妙的自然瞬间。此时,我多么想化为一羽神鸟,飞驰到那金轮乍露的云烟霞海中去。我感到的不只是痛失这份奇观于一瞬的遗憾,而更感慨于朝阳对云烟霞海的那份依恋,那份感情……
  造化钟神秀。如果说,泰山日出是一种雄壮之美、磅礴之美,那么,巽关日出也不啻是一种圆润之美、秀丽之美!
  夏日黄昏,你大可不必担心要承受那一份炙热。当你有兴趣登上巽关城楼时,你会收获到一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喜悦,虽然暑气炙人,但楼外却别有一番风景撞入你的襟怀。你会从现实中解读出什么叫真正的高楼林立、车流如泻、人流如潮……古城新貌,可见大观。此时,你会随心所欲地捕捉到不同情趣的特写镜头:鸣蝉唱晚,黄鹂鸣柳,鸽翔中天,斜阳夕照……更有微月下杨枝、红霞抹古墙,甚至,你会渐渐地心驰万象,仿佛听到了昔日的晨钟暮鼓、榭台歌舞、鼓角交鸣……你甚至会仿佛听到历代著名诗人的浅唱低吟。斜辉脉脉,那是氤氲你心灵的诗行;鸣禽唱晚,那是拨动你心弦的乐章……
  秋日夜晚,你大可不必眷念那一份清闲,当你有兴味登上巽关城墙时,你会领略到另外一种境界:金风阵阵,会敞开你心灵的大门;朗月疏星,会撩动你飞扬的神思。白日的喧嚣渐次为万家灯火所淹没,与之毗邻的实验中学和楚州中学的教室里,灯火通明,学子们莘莘地在学海中默默耕耘;两淮路上,车灯明灭,如火如荼;楼西的城门脚下,渠水淙淙,跃光浮金;灯影、楼影、树影、人影、花影……在幻化出变化无穷的水墨画;扑鼻的花香、树香、草香、竹香会阵阵飞进你的心田。而城楼之东的树林、竹林、花丛,被造型各异的小径分割成一个个单元;用各种天然石块和鹅卵石砌成的小池,一汪汪、一泓泓,自成画格;一丛丛灯火在闪光,一阵阵乐曲在飞扬,一队队年龄参差不齐的男女老幼的方阵在随着舞曲在健身……这一组组鲜活而靓丽的画面会撩拨你的诗情,激荡你的画意。你更会觉察到古城墙遗址公园的构建是一个大手笔。它不仅把老淮安古韵文化的元素顺理成章地融入了现代化,更凸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野。古柏森森,杨柳依依,竹影习习,花香郁郁……红灯绿影中,不只是有那么一些靓女帅男在爱河中徜徉,更有一群群老师傅在面红耳赤地争论国家大事……这些都是一道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这些,都会呼唤你对建设美好家园的憧憬……
  不论什么时候,如果你有兴味闲步古城墙脚下,面对那城楼、巽关、城墙、树影、花圃、石池、小径、竹林、草坪……都会分割出许许多多的一角之景。你一定会品尝出林林总总的巽关风情。城楼画月,古墙霞照,石池竹影、蝶戏花圃,鸟鸣绿林、朝辉雪映……真是画图难足。只要你怀揣一颗滚烫的心去热爱生活,那么,眼前的一切都会那么美好……
  如果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你可以观赏到巽关日出的奇景,那一定是别有情趣;如果你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你可能捕捉到巽关的无限风情,那一定会别有情致;如果你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你会在此发“思古之幽情”,也可以融入这座飞速发展的城市去品味生活,那一定会别有情味。
  巽关无愧为老淮安的一张名片。让大家一起来美化她,呵护她,使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轨道。
  (许文金: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曾荣获中国散文华表奖最佳作品奖。)

走笔生态村
李乃祥

  走进上河镇运河村入口处,堆坡上竖立着一块红底绿字“运河村”立柱式标志牌。上百棵50年树龄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像列队的士兵夹道欢迎来往的各色人群。
  运河村春天蜂飞蝶舞,夏季粉荷息蜓,秋日回雁行空,冬日白雪皑皑。一幢幢房舍,一处处菜园,一垅垅花卉,一棵棵树木,一汪汪水塘,一条条沟渠,充满了灵性和生机。青砖铺就的甬道直抵村庄的花木生产基地,田间垅头长满了红枫、银杏、龙柏、雪松、香樟、棕榈、广玉兰等30多种花卉苗木,争奇斗艳,给人赏心悦目之意。据该村党总支书记介绍这里村民有着30多年种植花木的历史,村民长花木的收入已占农户总收入的50%左右,农民人均收入已突破11000元。
  这个村有北京的四合院,也有天津的小洋楼,楼顶上的不锈钢围栏和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粉墙黛瓦的院落里或阳台上,置放着几盆铁树水仙之类的盆景,更显庄重和亮丽。一两户农家门前悬挂着红色的灯笼,透露出喜庆的气氛。人们在庭院旁用石块垒砌成假山,俨然公园模样。有的人家墙壁上布满了爬山虎,远望像伪装严密的堡垒留下门窗作瞭望眼,近瞧似罩着一层防护网,殷红色的爬山虎的叶片大有北京西山枫叶的味道。悬空的藤蔓上往往吊挂着某些瓜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轿车、面包车、摩托车穿梭在乡间小道上,给原本寂静的村落带来些许现代气息。挺拔的水杉护卫着农户人家,伟岸的白杨为人们挡风遮雨,灵秀的雪衫更显庄严肃穆。房前屋后逸出几株修竹为村居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真可谓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田在林中的难得佳境。
  进入村庄深处,这里的农家猪圈鸡舍全部用沙网封闭,既美观大方又卫生得体。上面丝丝缕缕牵绕着瓜豆藤蔓,白色的葫芦花、黄色的丝瓜花、粉红色的南瓜花构成一个花的海洋,招蜂惹蝶。月季菊花醒目妖娆,一串红、鸡冠花殷红如血。略带几分人文色彩的几何图案的竹篱笆围隔起一块块菜园,园内菠菜、韭菜、青菜、香菜,葱蒜萝卜,绿油油,鲜嫩嫩,水淋淋的,十分逗人喜爱。菠菜随心所欲地和香菜拉呱,葱蒜无忧无虑地在尽情对话,萝卜倚老卖老地露出了或红或白的屁股蛋儿,青菜神气活现地炫耀着自己的姿色。金桂、银桂、大叶桂释放出诱人的香味。水塘沟渠边用石块垒砌成堆,临户处建有梯式台阶,村姑少妇挽起裤腿在河塘边尽情地洗刷,白云朵朵,垂柳依依,清风徐徐,流水潺潺。鹅鸭在河塘中自由自在地戏水觅食。老人们无所事事,安详地沐浴着阳光,村民们慢条斯理地或修剪花木,或浇水施肥,或养花种菜,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小桥流水人家,岸花与水景交织,熏风与碧波互动,颇具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更显乡村生活的原味和乐趣。徜徉其中,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延年益寿,恐怕是不容置疑的。
  村中心地段建有两处休闲广场,地铺人工草坪,鹅卵石铺就人行道,场地上置放着双柱地理平步机,儿童翘翘板,高低杠,三维扭腰器,太极轮,篮球架等健身器材,装有六盏太阳能地灯,夜幕降临时,发出耀眼的光亮。这里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傍晚凌晨休闲的好去处。
  该村的别墅园和村民服务大厅正在规划建设之中。难怪有人称这里是大运河畔的生态“桃花园”。    (李乃祥: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美丽温馨的乡村水墨画
谢国丽

  初冬的一天,晴朗。风也轻柔。当我和一行中青年作家踏上去乡下采风的车时,我就在心底猜想,好些年没去乡下了,那里还如世外桃源?那记忆中崎岖的乡村小道依旧吧?那成群的鸡鸭、袅袅的炊烟、大片的庄稼,仍是那里独有的风景?然而当我真的与记忆中的乡村零距离时,我的心底竟一次又一次不由自主地被润泽着,感动着……
  马甸村,生态示范村
  在马甸,几乎已找不到记忆中的那些崎岖的乡村小道,更看不到村民们的生活垃圾,当车在马甸乡政府的门前泊下时,就明显感觉到这里生态环境的变化。
  下了车,同行的人忙着去拍照,我却只想让自己全身心的沉浸在眼前的世界。这里,天蓝得清澈,水绿得见底,路旁高大茁壮的白桦树随风发出声响,直觉得那是人世间的最美音乐。在马甸,村民们安民乐业的情景自不必描述,但那里巍然耸立着的污水处理站,垃圾压缩设备惹起我们极大的兴趣与感慨。都说全国上下都在创建卫生城市、生态城市,如今连我们的乡镇都如此注重生态平衡,那么,我们离所谓的“生态”与“文明”应该是近在咫尺了吧?!
  运河村,美丽时尚村
  若非身临其境,也许怎么也想象不出运河村会有如此的境界。运河村,位于上河镇,紧依古运河畔。
  走进运河村,就如同走进一个精致别样的“大观园”。之所以将其曰为“大观园”,实在是因为这里比花园更美丽,比植物园更让人心生欢喜。高矮不齐的槟榔村,临风摇曳的枫树叶,饶有余香的桂花,每家每户门前错落有致的菜圃,以及那古朴的竹篱笆,一片片生意盎然的竹林,无不自成自景,融为一体,将这个充满稻谷芳香的村落点染得独特而又雅致。
  在运河村,我们既领略到了乡村独有的田园风情,也明显感受了它焕发出的时代气息。村民们独具匠心的别墅楼,精心堆置的假山,打扫干净的健身广场,还有那些悬挂成各种造型的秸秆,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运河村,在一天天美丽着。同行中,有人曾慕名来过,说,夏天来时,那丝瓜就是难得一见的风景哩!它们会从路两侧的树梢上蔓延交织在上空,搭成一个花黄叶绿的天桥。还有村民屋后的爬山虎,它们也会在大学生村官的“牵引”下,绿成一个又一个爱心图案。是啊,当天然与人工结合得如此珠连壁合时,谁能否认它不是现代艺术?!
  行至运河村后,有人指着一大片沼泽地说,如果在此建个度假村什么的,生意应该很好吧?只是很快就有人说,还是多给村民们一些生活空间吧。
  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就是尊重我们的生命与未来。对于运河村人而言,又何偿不如此?!就让我们祝福运河村的村民们永远拥有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更祝福他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甜美!
  林南村,淳朴幸福村
  去南闸时,我们应邀去了那里的林南村。林南村给我们的感觉不仅是很江南,更多的是她的豁达与淳朴。
  林南村,被誉为“博士村”、“敬老村”、“书画村”、“民歌村”,自不必多提。就在去年发生的一件事还是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动:省委副书记石泰峰来此驻点调研期间,曾随意走访过不少村民家,当他问起一位高龄老人,生活有什么困难时,老人竟拉着石书记的手恳求说,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村里能有一座桥,这样村里人进城之类的就更方便了。石书记说,如果造桥,你家就在路口,维持你一家人生活的小卖部有可能就要被拆除,你愿意吗?没想老人竟毫不犹豫的回答,只要村里人来去方便,我这小店算得了什么呀。
  在林南村,我们看到了心灵手巧的村民们在家做手工的温馨画面,看到了村民用勤劳与智慧换来的血汗钱为村里无偿修建的水泥路和养身亭。面对如此善心如水、淳朴又豁达的村民,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林南村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呢?!
  后记
  采风回来的路上,已是中午,阳光透过车窗照在身上,暖暖的。突然想起自己特意带去的相机竟一次也没拿出来。只是那一刻心底竟也没有丝毫遗憾。是啊,我已用眼睛,不,用心摄下了那一幕幕美丽又温馨的乡村生态水墨画。

红枫 竹篱 人家
施向平

  已经入冬了,沿着运河南下进入上河镇运河村,仍见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这里有松柏、黄牙、枇杷、石楠等多种景观树木,仿佛是一片公园。村口,是一片风景游乐园,成排的桂树,杂样的花木,小桥流水,还有各种健身器械。沿着水泥路进入村子,路两边是一道竹篱笆,在篱笆里面,在花木之中是一座座院落,有的院落里还矗立着假山,又仿佛进入城市里的别墅园了。然而,它是实实在在的村庄,家家户户都养着猪和鸡,这些猪圈、鸡舍都是用纱网盖住的,都有密封的化粪池,显得很卫生。
  当我们继续往里走,眼前的一幕使我惊诧了:在一栋面朝南的楼房前,竹篱笆围着一大块菜地,里面长满了又肥又嫩的青菜,还有葱蒜等。篱笆东侧是一排桂树,南侧是一排枇杷树,西侧是几株红枫树。多么美丽的红枫树,那美丽的枫叶红红的,在微风中轻轻的舞动。有多少人不远千里到香山去看红叶,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可以尽情地欣赏,可以尽情地吟诵!然而更令人感动的是红枫旁有两位妇女一边闲谈,一边做着针线活,是那么悠闲自得!还有一只不知名字的小鸟在一边觅食。这是一幅美丽的农家乐图画,这是新农村小康生活的美好镜头。人们向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好环境,我想,这里已经更上一个层次了。
  运河村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和美好的生活,源于淮安区生态建设的发展。近年来,淮安区很抓新农村生态建设,每个乡镇都建起了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每个村都有专门的垃圾回收员,村民们逐步养成了讲卫生和维护环境整洁的良好习惯。运河村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由原来的脏、乱、差改造成现在的水清、木秀的新庄园。这里的臭水沟被清理了,变成了小桥流水;这里的猪啊、禽啊满地走,现在都封闭式的圈养;原来乱倒垃圾,现在都存放好由专人回收;原来的绿化凌乱不堪,现在有一种整齐美和层次美,再加上这里种花木,他们选择好的品种,进行合理的布局,把整个村子打扮的五彩缤纷。
  运河村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红枫、竹篱、人家”,“红枫”体现出村庄的时尚;“竹篱”体现出村庄的田园气息;“人家”体现出新农村农民的富有和幸福。这是小康社会的真实写照。我们这次来运河村的一行十多人,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我们是带着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向往来观摩的,现在把运河村为代表的文化和生态建设美景用文字表述呈现给读者,希望大家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淮安生态之旅
季学军

  淮安,一座千年古城,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淮安,又是一座新兴城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得益彰。古老、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下的淮安,城乡发展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品味的变迁,生态的意识,以人为本,宜居栖息。古城的环境靓了,百姓的生活美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上升了……淮安生态文明建设异军突起取得了辉煌成就。随着秋末的阳光,我们踏上了寻访淮安城乡生态文明创建的幸福之旅。
  “秋阳照淮城,满城尽妖娆”。秋阳下的古城墙显得巍峨壮观。古城墙千年的默默坚守给古城淮安留下了“铁打的淮城”美誉。古城墙的千年防御魅力感染了淮安大地上的每一个人。为了迎合市民们的意愿,淮安区委、区政府花亿元资金打造了集人文景观、休闲于一体的古城墙生态遗址公园。虽近秋末时,公园情盎然。几千平方米的公园成了市民们晨练、休闲的温馨场所。青山绿黛喷泉涌,花香鸟语更怡人。秋末的清晨人们与秋阳如约而至,老人们悠然逸致的一招一式的在挥打着太极拳;广场悦耳动听的旋律绽放在妇女们的脸上;花丛中依偎着的年轻人在享受着秋的那份浪漫情怀……潺潺流水,一步一景让人们放慢了生活的脚步,只有踩踏上这片柔韧如毯的草坪,心才能回归到原生态的文明和谐中。
  古城墙遗址公园只不过是淮安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镇淮楼广场、漕运广场、河下古末口生态休闲广场等早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好去处。在建的龙光阁也将成为淮安地标性休闲生态公园。据淮安区生态办常务副主任徐殿忠介绍,这个区在提升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正在稳步推进乡镇生态村镇建设,全区所有乡镇争取用三年时间通过国家级生态镇村创建验收。宏伟的蓝图是用大手笔抒写出来的。我们也感受到了区委、区政府为民谋福祉的决心。生态文明建设似一抹秋阳,温顺地普照在了每个人的心坎中。在徐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又迫不及待地去感受着马甸镇的生态创建模式。
  秋意融融,情满淮安。疾驰的大巴上我们领略着淮安乡村田园风光的秋色风情。在离新237省道不远处,我们看到了具有马甸镇特色的污水处理场和垃圾中转站的崭新姿容。浑浊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这里结合。转动的污水处理机器、压实打包的垃圾打包机凝聚着马甸镇干群的心声。汩汩流出来的达标排放的水浇灌着马甸新农村建设的土壤,那一捆捆运走填埋的生活垃圾消除了马甸农村人心中的阴霾。村容村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以释放。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马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旗帜招展下鱼更肥了、米也更香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对秋的豪迈感慨。秋的一草一木、秋的农家场景都充满了诗意的情怀。我被上河镇运河村的花草树木所感染。一块“运河村”的标志牌似乎把我们带进了千年后的世外桃源。运河村的人们用勤劳和淳朴打造出了不一样的生活天地。屋前屋后的竹篱笆还原了六、七十年代农家田园的原始风貌。家禽、家畜家家都用网状封闭式饲养。村容的整洁,村貌的变迁得益于运河村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村里修建了小型污水处理厂,家家兴建了化粪池。在运河村我还看到了另一番景象,一个久违了的水天一色河塘风光美景,清澈透明的小河婉然曲折的绕村而过。望着一潭秋弘我忍不住上前掬了一捧,是水承载了农村孩子太多的童年欢乐啊!水是一个村庄的灵魂,绿是一个村庄的活力。在发展中我们不能迷失灵魂罔顾活力,失去这两样东西一个村庄会在寂静中无声老去。运河村人用那份坚守执著地泡制出了一方天然氧吧居所。小桥、流水、人家映衬出新农村运河农家的幸福笑脸。难怪副省长何权要将运河村的生态创建模式向全省推广。秋阳晒下午,村静人悠闲。劳碌的运河村人在午后的秋阳中三、五成群的聚集在绿茵下品味着生活的令一番滋味。
  秋末的阳光是温和的,温和的秋阳也给我们平添了一丝情愫。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高度,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透过秋的金色阳光我们似乎看到了古城淮安的碧水蓝天,古城淮安的美好明天!蓝天,古城淮安的美好明天!

发表于 2012-12-25 16: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淮安区的生态环境叫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7 18: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淮安,不错的地方.

点评

欢迎您斯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7 1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4: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斯斯 发表于 2012-12-27 18:11
淮安,不错的地方.

欢迎您斯斯 {: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7: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碳的日子
张宏宇

  气候问题
  生存危机
  低碳让我们有了
  全新的生活态度
  低碳意识
  是发展  是进步
  每天降低一点点碳的排放
  人类便会多一份希望
  低碳的姿态
  抒写着美妙和精彩
  责任和目标
  让我们誓将低碳进行到底
  低碳的日子  阳光灿烂
  我们能够呼息到大自然的回报
  蔚蓝的天空下  铺展着
  一幅幅为低碳努力动人的画卷
  低碳每一天
  让低碳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低碳的日子
  今天你低碳了吗

生态小镇马甸欢迎你
张艺华

  马甸镇位于大运河东岸,京沪、徐盐两条高速和237省道纵横贯穿其全境。该镇只有三万多人口,全镇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4.5公里,总面积44平方公里。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在运河大堤下,有吴承恩的陵墓;在乡镇的文化大院里,活跃着一支以农民为主的创作队伍;在农林副渔业方面,到过马甸的人都会念念不忘这里的十五里桥粉丝和马甸泥鳅……
  或许,有朋友会这样说:就凭马甸那样的生态环境,让我们去遭罪呀!不错,过去的马甸环境确实差过,水污染、空气污染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不能老是翻旧黄历吧?如今,正是因为这里的生态环境优美,才真诚邀请朋友来小镇一游的。
  如今的马甸, 2012年3月建成了一个垃圾中转站。这个中转站占地2.5亩,总投资85万元,日压缩垃圾能力25吨。为了让垃圾站充分发挥作用,镇政府建立起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专人负责中转站的日常管理和台账登记并配置80名专职环卫人员。全镇新建垃圾池和放置环保垃圾箱1081个,7辆收集垃圾用的平车,对全镇居民的生活垃圾实现定人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全部经中转站压缩打包,然后由区城管部门统一运到垃圾场填埋。马甸镇还建起了污水处理厂,该项目采用江苏神州环境有限公司生产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备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生活污水和非化工工业企业污水的处理。该设备集生物降解、污水沉降、氧化、消毒等工艺于一体。
  请到马甸小镇来。我会陪你在运河岸边听桨声咿呀,看头溪河浪花飞起千堆雪,看湛蓝深邃的天空,看蓝天上悠悠的白云,看清幽幽的小河流水,看墨竹翠柳掩映下别致的农家小楼。你在这个小镇,不仅会看到生态环境的可喜变化,也一定能够体会到这里的人对于生态、环保观念上的改变。
  有一位老人说得好,生态环保,一小半为自己,一大半为了子孙后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7: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旅游文化网与《淮安区报》举办的活动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不少诗词作者还发来了诗词作品。淮安区报还选发如下诗词

淮安之歌
谢永贵
  (一)
  淮安啊,可爱的淮安;
  这是周总理的故乡,
  我们为你纵情歌唱。
  名人荟萃,文臣武将:
  枚乘《七发》,汉赋华章;
  吴氏《西游》,中外名扬;
  状元抗倭,光荣上榜;
  韩信名将,被封齐王;
  梁红玉击鼓,兀术魂丧;
  关天培抗英,捐躯南疆。
  群星竞闪耀,灿烂辉煌!
  (二)
  淮安啊,可爱的淮安;
  这是周总理的故乡;
  我们为你纵情歌唱。
  金秋十月,美食淮扬:
  平桥豆腐,嫩活殊享;
  钦工肉圆,鲜嫩滑爽;
  博里羊肉,加工精良;
  朱桥甲鱼,丰富营养;
  文搂汤包,鲜在蟹黄;
  车桥长鱼,软兜金奖;
  凡曾尝过,无不赞赏。
  (三)
  淮安啊,可爱的淮安;
  这是周总理的故乡;
  我们为你纵情歌唱。
  苏北中心,称谓恰当:
  水陆交通,纵横成网;
  高速客货,南下北上;
  轰鸣列车,东驰西往;
  腾空客机,飞向八方;
  运河船只,往返京杭,
  灌溉总渠,排灌兼航,
  人和物流,无比繁忙。
  (四)
  淮安啊,可爱的淮安;
  这是周总理的故乡;
  我们为你纵情歌唱。  
  生态淮安,心情舒畅;
  与时俱进,改革开放;
  群策群力,引资招商;
  经济腾飞,百业兴旺;
  工厂机器,昼夜轰响;
  五谷丰登,六畜健壮;
  万众一心,加速小康;
  放眼未来,充满希望!

叹环保
 徐文灿
  振兴经济理当然,何必贪功重眼前?
  可叹青山成秃岭,更愁绿水变污颜。
  鸡鱼肉蛋含催剂,瓜果菜蔬留药残。
  欣闻环保号声起,可望生态好家园!

月湖
吴苏蓉
  月半石桥衔夜冷,薄冰偏喜藴残根。
  栏前绿水经冬至,槛外银枝待春分。
  逾夏荷萍香渐老,将秋蒲苇叶方陈。
  小湖久爱呈高致,楚榭吴楼渡此生。
 
信有清风来
卢顺贞
  充天塞地何从遁?苦水冤情满腹存。
  黛玉肺炎疼十夜,西施心病重三分。
  机群起落浑无主,车队来回合断魂。
  信有清风祛毒气,盼持定海大神针!

涧河两岸今昔
严永年
  我住涧河边,亲身历变迁。
  昔时垃圾场,今日是花园。
  前后两重貌,妍媸万里悬。
  蓝天映绿水,民众乐神仙。

家乡一片艳阳天
陈定国
  乌龙舞爪黑烟吐,
  如洗碧空难梦圆。
  发力排污添硕果,
  而今一片艳阳天。

污水处理厂赞
赵洪池
  自然环境水为先,
  污染源头抓在前。
  关注民生行国策,
  古城碧浪映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12: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林南村
金矿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得太久,家乡也会变成故乡。”林南村这个地方, 我在这里一直生活了六十年,然而我对她却又感到特别陌生。
  2009年初冬,原江苏电视台台长苏子龙先生拍电视连续剧《村支书》要选外景地,凭我感觉总认为家乡林南倒还不错,把他带到几个地方看看,还特地带他到老朋友邵希平先生的旧居,侃侃而谈说长道短,然而老先生却一点也没有感动,最后他选择了平桥陆桥村那个很不起眼的地方。
  这时我不觉对自己有了很大怀疑,这个家乡我对你了解吗?
  去年家乡林南村却遇到一件很特殊地大喜事,江苏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石泰峰同志在这个村住了三天,吃住都在老百姓戴洪章家里,心甘情愿要做林南村村民。为什么这样的高官对林南村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而我却看去特别寻常呢。
  为此我才想起要盘点家乡的古董来,看样子我真小看她了。
  上初二时,我就曾写过一首不成文的小诗,开头句就是“运河西堆旁,本是我家乡。”林南依傍运河生活了世世代代,她早年是听惯了船工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里早年曾叫黄浦滩,黄浦是因为河东有一个古老的小集市被命名为黄浦,滩是指高滩。为什么高滩,是因为白马湖曾连年水患,堆倒了大水夹带着泥沙都积聚到这里,被高高的运河堤挡住,白马湖边低洼处真高还不到五米,这里运河堤边地面的高度真高却超过八米。高滩的农田灌溉难提水,耗水快,早年只能长一些黄豆山芋胡萝卜类旱粮。
  灾荒村民穷极了,什么营生的办法都想得出来,吃艺饭逃荒似乎有一点光彩,于是演小戏、唱小唱、荡花船、打花鼓、玩麒麟这些流言八大套他们都很精道。沿着运河南下好远好远,这样就形成了厚重的民歌积淀,也就成为南闸民歌核心区的密集基地。
  运河是这里农民张扬的翅膀。这里乡民过去还是比较重视文化的,讨饭都要替孩子读书,一个村有好几个私塾馆,当时先生是派饭,自己家里人吃不饱不要紧,先生为大可要恭维之至。还有的少年到宝应、淮安城里读公学,多是徒步跑,脚上跑出成排的血泡不叫一声疼。这样也就出现了文才人物。
  淮安有一届漕运总督叫杨殿帮的人士就出生在这里的杨氏寒门。晚清张更明曾是清朝大臣李鸿章家家庭塾师。乡民周云普提考蓝到京城赶考中举,被赐官为如东县令。四代教书世家戴汉仙的老爷子曾在南京考试院做过督学考官。
  目前这里更是人才辈出,有一家被称为书香门第,出了三名书法家。两人是国家级书法协会会员,一人省级会员。老大邵希平是南京市书协副主席,多次随国家书法代表团出访日本、新加坡等二十多个国家,为英国剑桥大学客座教授。老三邵希明在扬州市书法界也很有名气。侄子邵永为江苏省知名青年书法家。
  军旅人才中的原昆明空军司令员邵文福将军是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导师、在军旅界屡立战功,北京某装备处长邵文秀也晋级到少将军衔,他们都是从林南走出。如果排建国以来从军官转业的有二十多人分布江南海北。
  艺术的专长更是令人吃惊,这个村竟出过在淮剧界与艺术家筱文艳比肩的淮剧杨家班,武生大师杨洪文曾在上海滩红极一时,杨门派杨占魁、杨秀英都是他家门人,还有年轻的文艺之秀,像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主要舞蹈演员杨根生、上海淮剧团淮剧老生之秀杨洋,江苏省三下乡艺术团主要独唱演员,南闸民歌手孙红军。
  当然还有我所认识而打造的南闸民歌,林南应该就是南闸民歌的发源地,一个村现今还有乡土民歌手近百人,单我生活的孙庄一个生产组就有四十名老中青乡土民歌手。这个小民歌区域竟然有运河船工号子、农田栽秧鼓、车水号子、小硪号子、石匠洗龙眼、忏词民歌、仪式歌等十多个种类的传统民歌。
  全村年轻人中有120多位大学生,58人为一类本科大学毕业,杨立桃25岁考上博士研究生,29岁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上海交大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有多篇论文引领国家生命科学学术界。周安是南京大学博士,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高层管理人员。还有年轻的女学生戴方腾留学日本也取得了较高学位。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大都市都有林南人的足迹。
  一个小小的村落,居然出现如此众多文化奇迹现象。有媒介把它称之为林南文化现象,简称为林南现象,在当前特别重视文化生态开发的年代,有些很有名气的政界官场人士对它刮目相看。
  作为这种文化现象,里面包含了好多都是传统文化的遗迹。作为我也是在这块土地中出生,是这块土地上生长的乡土小文人,决心动一番脑筋,把这个地方的神奇写一写,让外面人知道,让后来人知道,让更多的人走出林南去拥抱世界,让更多的人走进林南村、走进文化的林南村、走进生态文明的林南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17: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大家发表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鎻愪竴涓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11:03 , Processed in 0.068376 second(s), 6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