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72868|回复: 2

2月6日淮安区报选发《幸福是春节的符号》等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9 09: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幸福是春节的符号
周广玲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喜庆、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着对春节的美好记忆。在春节,无论一个人身在何方,无论一个人经历如何,年关将至之时,都要收拾行装,风尘仆仆地踏上回家的归途。人们赶着回家,让家更温暖,让情更深厚。春节散发出的浓浓亲情,让这个节日倍感人情味,让每一个人倍感幸福。
  春节,能够抽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这就是幸福;能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这也是幸福;能够感受亲情的意义,理解人生的真谛,这更是幸福。春节给了我们幸福,让我们有时间,和家人聚在一起,忘掉压力,忘掉烦恼,忘掉功利。春节的幸福在于让心灵的停歇,对生命的顿悟,不再为了整日的忙碌,而错过一生的风景,不再为了追求功名利禄的虚幻,而丢失了心底的快乐,不再为了承载超负荷的压力,而忘记了幸福的本真。那种自然纯真的生活状态,其实就是一种幸福,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栖息。
  我眼中的春节是一个充满幸福吉祥日子。年少时,春节就是一年中最让人期盼的节日,因为有新衣穿,有压岁钱,还有好多好吃的。春节是梦寐以求的幸福。春节的喜庆和吉祥,表达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祝福与期盼。过年是人们最快乐的节日,在这喜庆的节日里,享受新年的沐浴,充满着希望、得到了快乐、拥抱着幸福。
  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前贴着春联,阳台挂着红灯笼,温馨而幸福。四面八方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烟花点缀了夜空,演奏出新年美妙的旋律,更描绘着一种幸福的符号。面对五颜六色的礼花,许下来年的心愿,那一刻是幸福的,接到一条条新年的短信问候,爱便会充满心中。有爱和温暖包围我们,这是最大的幸福,幸福就是春节的一个符号,在这样的传统节日,幸福是唯一需要表达的词。
  春节里,全家围坐在大大的餐桌旁时,幸福被酝酿着、感染着,一年中不见的亲人总会有说不完的嘘寒问暖。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举杯敬酒,相互祝福:“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一句句真诚的问候,被春节的幸福和美满包围着。
  春节,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的幸福表情,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幸福就是春节的符号。亲情在,幸福便在,春节将幸福的瞬间,凝固成永恒。幸福是春节的符号,幸福惊喜的每一刻,点亮又一个新年。
过年
孙建宁

  我7岁那年,离春节还有半个月的光景,远在外地工作的父母写信给奶奶说要到上海去过年。过年对小孩来讲不啻是一个最最值得期待的事了,因为过年有新衣裳穿,有好东西吃,可以尽情地玩耍,还有压岁钱好拿,很热闹的!家家户户放鞭炮,水果、炒货以及鸡鸭鱼肉香溢浓浓……回首往事,尽管当时的物质生活与今天是没法相提并论的。
  在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爱美的人和勤俭的老百姓居家过日子都很会精打细算地生活。就拿我母亲来说,她织得一手漂亮的毛线衣,我们全家人穿的毛衣都是由妈妈织的。照例她会赶在每年春节到来之前,利用工余时间替我和我的妹妹手织一件毛线大衣作为新年的外套。一年又一年我随着个子长高,妈妈会把原来的衣服拆了再加进点绒线来重新加工,不断翻着新花样。通常在过年的时候,我穿着妈妈亲手编织的毛衣在小伙伴当中会时不时地进行炫耀,感觉好极了。如果有人问我:小姑娘,这件毛衣真好看呵!我马上就会自豪地说:是我妈妈织的呀,当然好看了。其实我母亲大都利用一些经拆洗后的旧毛线加上纱线或五颜六色的线绳并在一起进行编织的。有时她先用平针织好毛衣,然后再在上面绣上美丽的图案,有小动物、小船儿、红太阳、星星月亮、花花草草及一些叫不出名堂的抽象图形来,煞是好看。我母亲有一双灵巧的手,无论是手工编织毛衣还是缝纫衣裤、制作布鞋以及绣花什么的针线活都很拿手的。我妈妈在外婆家的女儿中排行老二,她下面的两个妹妹就是我的两个姨,当时结婚时作嫁妆用的枕头套等都是由我妈妈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精致极了。以至后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好多亲戚朋友的女儿出嫁时都会请我妈妈为她们的枕套、床围、电视机套、电风扇罩、茶巾等进行刺绣呢,可谓锦上添花。总之在我眼中,妈妈的女红是顶呱呱的。当然对于过年添制新衣之类的活计也是“小菜一碟”了。
  爆竹一声辞旧岁,桃符更新迎春来。话说那年的农历十二月十七,我们一家四口带着当地出产的年货,勤劳的父亲挑箩挟担,干利的母亲身上背着一只包,一手怀抱着一周岁不到的我的妹妹,还时不时地腾出另一只手来照看跟在身边的我,这一幕如乡下人上城那般地温馨而快乐。儿时浮现在我脑海里的记忆是:车站、码头到处是手提肩扛拿着简陋行李或拎着当地特产等物品来回穿梭或购票候车的人群。候车室或候船室内空间狭小,虽是冬日,但我感受到此刻的空气是热乎乎的。是呵!游子返乡,大家的心是热的,血是热的,都被过年来临之际渴望举家团圆的气氛感染着。我内着新毛衣外套新大衣,脸上乐开了花,两只小手伸在大衣的口袋内,不停地进行捣鼓。因为这袋子较大,妈妈说好让我多放些食物,随手可以掏出来吃……我们一路转辗,一家人乘汽车、坐火车、乘轮船,从父亲当时工作的地方——福州市出发,再途经本地的外婆家稍作停留后,我们最后来到了上海的奶奶家。
  大年初一那天,父母、叔叔、姑姑等都来拜年了,大家向长辈们问候后,爷爷和奶奶给我和妹妹每人一个用红纸包好的压岁钱,并说了诸如阿囡要乖、快快长大之类的勉励话。我当时还小,不太懂事,就将红包拆开,见里面有2元钱,可高兴了,顺手将它放在了毛线大衣的口袋里。那时,上海的糖果食品是较有名气的,因此我也特别贪吃,奶奶家的茶几上放着几盘用来招待客人的炒花生、话梅、瓜子、水果糖等食品,我吃了还嫌不够,就往口袋里大把大把地装花生等小食品,那毛衣的口袋衬布不牢靠,结果我在弄堂里与小伙伴们玩耍时,里面的花生漏了出来,掉了一地。可我自己并没注意到,以至那个漏洞越蹭越大,把我的压岁钱也给弄丢了。妈妈批评了我,说我太不懂事。可长辈们都来哄我,又变戏法似地拿出了一个“相同”的红包,并嘱咐我这回可不要丢了。
  这就是发生在我40余年前的,至今依稀留在记忆当中的与过年有关的一个小插曲。

回家过年
梁  伟

  在那贫瘠的年代里,过年意味着吃好饭,穿新衣,许多过年的美好往事都存在我的记忆中,时常想起仍甜蜜万分。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已不再渴望过年,小时候那种充满喜悦与期盼的感觉渐渐消逝殆尽。但我依然向往回农村老家过年,因为在那里可以寻找我旧日的时光,找回童年的美好,享受亲情的温暖。
  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年味儿渐渐浓起来,大街小巷洋溢着过年独特的欢腾与热闹。这段时间,我脑海里总是盘算着放假的日期,计算着回家的行程,购买着家人的礼物。我知道父母在老家早已放飞期盼的双翼,希望我们能用最快的速度回家团聚。
  我的父母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亲一样,过年时总是盼儿归。从腊月开始,他们就开始为我们回家过年做准备,打扫卫生,清洗被褥,整天拖着并不舒适的身体,四处购买年货,忙着灌制香肠、腌鱼熏肉,准备着年饭大餐,脑子里想了又想,生怕忘了什么。还有我的少年同学、好友,已经多次通知聚会的日期,只待“煮酒论天下”。
  盼望过年,盼的就是能见到父母双亲,盼的就是团聚时那份浓浓亲情;盼望过年,盼的就是老屋中溢出的欢声笑语,盼的就是兄弟姐妹割舍不断的手足之情;盼望过年,盼的就是人生历程中的那份亲人相聚,盼的就是那份永远永远血浓于水的感情……回家过年图的就是团团圆圆。一年到头,大家都为工作、学习奔波着,劳碌着,偶有相聚也都是来去匆匆。过年了,放假了,一家人团聚了,终于欢坐一堂吃上了年夜饭。于是老家便热闹了起来,大家尽情放松,尽情交流,享受着天伦之乐。父母把积攒了一年的惦念全都化做餐桌上丰富的食物,吃不完的美食,说不尽的快乐,絮叨不断的感情。我们收获着沉甸甸的亲情,心里的那份踏实与松弛是在他乡无法寻觅到的,虽然过年很累,可心是餍足的,犹如那离家时母亲为我们准备的行囊,里面满载的已不仅是可口的食物,而是天下最无可比拟的母爱。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围在一起看看春节联欢晚会,数数父母新添了多少白发,量量子侄们长高了多少,打几轮“掼蛋”,搓几圈“麻将”,将身心舒展开来,摊平了一年的荣辱成败、是是非非。就像候鸟历经千辛万苦,就是为了找一片温暖的栖息地,在那里停顿、嬉戏、相互取暖、积蓄力量……然后,再一次起飞。家就是避风港,年则是休养站,我们调节修养好了,重新抖擞精神迎接新一年的拼搏。过年,就是这么惬意又重要!
  “过年”是回家的信号灯,“回家”是情感的归宿站。过年的味道是久违了的幸福,是漫漫长夜独在异乡时最思念的幸福,是渗入骨髓终生不能舍弃的幸福。父母不求儿女衣锦还乡,只愿能平平安安回家过年;儿女也不再贪恋外面世界的精彩,回家享受父母呵护下的温暖。回家过年,是一种精神的渴望,是一种亲情的凝聚,是一种血脉的延续,是一种情感的融铸,因为家的感觉铸就了永恒不变的期待与思念。
  回家过年是无声的召唤,是千百年来中国人不变的情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唱出了多少游子共同的心愿。回家过年吧,不管你官有多大,事业有多成功,也不管你有多么忙碌,为了浓浓的牵挂和醇醇的亲情,为了那份对故乡挥之不去的眷恋,领着孩子,带上爱人回家过年。

用心攒出好年味
刘成彬

  “花开富贵家家乐,灯照吉祥岁岁欢”。去年大门上的春联还崭新地贴着,今年春节的脚步就一阵风般的疾驶而来,年,又如此快的临近了。
  年味,是最让人心生幸福的一种滋味。在年味中,人们的脸上都挂满了开心的笑容。每个人都喜欢年味,是的,年味让人心生美好,对来年的时光充满着快乐的期待和憧憬。
  年味,每一年春节来临之前,我都会用心的体会,也会用心地去积攒。
  春节前一个月,家里便提早请了保洁公司,将所有的玻璃都擦拭一新,洁净透亮。暖暖的阳光从室外温温地洒进来。就在敞亮的屋内,我摘下所有的窗帘,放进洗衣机,在隆隆的洗衣声中,我的心中升起了欢快的年味。快过年啦,我要把房间的每个角度都彻彻底底的打扫,我要把所有的电器都擦去那微尘,我还要把所有的餐具冲洗消毒,我的心中规划着一个个要做的事情。想到一尘不染整洁无比的房间,我的心都要笑出声来。
  打开电视,里面正上演着各种有关春晚的节目,全国各地的来自民间的百姓歌手们都展示出自己苦练和准备了一年的节目,真是争相斗艳,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歌声一个比一个动听。看着电视里为了上春晚那如火如荼的精彩表演,我的心被撩拨得越发激动。是的,年味,已经充斥进我的心。
  先生的单位召开了春节年会,先进表彰,有奖竞猜,节目表演……先生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了开心的笑容,还拿回了小奖品:一块新洗碗巾、两包新筷子,还有一个迷彩灯挂饰。儿子看到了,兴高采烈地说:“妈妈,我要把它挂在我的房间,妈妈,你们今年要给我多少压岁钱啊?噢,过年喽!”在孩子开怀的笑声中,年味再一次冲进我的内心。
  婆婆打来电话:“我准备好了鸡蛋,你们就别买了;我和你爸负责肉食海鲜,你们也不用准备了。”我开心地说:“过年的各种小吃,我负责准备,年夜饭,我要做几个创新菜哈。”公婆那头,我听到了他们幸福的笑声。公婆也要来了,一定又会一如既往的大包小包地带来各种年货。想到一家人又可以吃着年夜饭,团坐在一起,听着外面噼噼啪啪的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看着电视里的春晚,我的心,立时被浓浓的年味塞满。
  年,如期而至,春节晚会热烈开幕,年夜的饺子也热腾腾出锅,一家人团聚在餐桌前,吃着丰富的家宴,窗外是震耳欲聋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鞭炮声。公婆孩子先生和我,每个人脸上都绽开了甜蜜而欢乐的笑容。举杯相碰!过年啦!
  过年好!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儿子给爷爷奶奶恭敬地磕头。公婆拿出准备的红包乐呵呵地给儿子压岁钱。我们也给老人恭敬磕头,感谢老人一年以来对我们小辈的厚爱和关心照顾。公婆会心的发出幸福的笑声。
  是的,年味,过年过的就是这样浓浓的年味。年味在哪里?就在人们对年的期盼中,一个一个攒起来放在心里,然后慢慢升腾起年的温馨和幸福。   
  年,就是如此的幸福!

喜气洋洋话春联
张士旺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春贴春联,万象更新,喜气洋洋。上至宫廷衙门,下至黎民百姓,七十二行,三教九流,自古以来,农历新年无不贴春联。贴春联是我国城乡传统而普遍的风俗。
  春联是从桃符演变而来的。清梁章巨的《楹联丛话》说过:“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 古代的桃符,就是门神,即身穿盔甲、手执剑戟的神荼和郁垒。传说他俩居东海度朔山上,立桃树下,检阅百鬼,如有妄为人祸者,便缚之喂虎。对这样的英雄,家家便都请为守护神了,也就是将二神像画在桃木板上,挂在门上以压邪。后来,人们又改为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字,作为门神。据《宋史·五行志》记载,到了五代,后蜀主孟昶令诸臣在桃木板上题字,自已也写了两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人效仿其做法,即成为春联。而用红纸写春联则始于明代。
  “春联”一词,最早出现于明初,见于《簪云楼杂话》。明朝开国之初,人们开始用红纸写春联。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很喜爱对联,也爱题联,还常常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对联,甚至“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由于朱元璋的爱好和提倡,因此,当时贴春联在全国成为一种风俗。
  春联,贴于门上的叫门联;贴在柱子上的叫楹联;贴于室内墙上的叫堂联;还有一种窄窄的叫“春条”,上面多写“出门见喜”等字样,又如水瓮上贴“清水满缸”,马棚里贴“槽头兴旺”、“六畜兴旺”,大树上贴“根深叶茂”等。春联是对联的一种,专在春节张贴的,所以叫春联。它和喜联、寿联、挽联等一样,也是我国文学特有的形式。春联虽小,内容博大,观世述事,明志抒怀,能表达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古人写春联要求很高,讲究对偶、平仄和诗情画意。现在,人们写春联,在格律上不十分讲究,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对仗工整,合辙押韵就行了。
  我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说过,春联是举世罕有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春联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我国人民积累了大量的优秀联语,如“一元初复始,万象又更新”,“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回大地,福滿人间”,“时和世泰,人寿年丰”,“德门膺厚福,仁里乐长春”,“九天日月开昌运,万国笙歌庆太平”,等等,而各行各业佳联妙语更是不胜枚举。解放后,人民已赋予春联健康的新内容,成为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祝愿美好生活的诗章。
  春联历史悠久,也传出不少趣闻。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写得一手好字,大概名家墨迹难求,因此,每逢春节,他家的春联往往是刚贴出去就被人揭走了。一年除夕又写春联,王羲之便写了一副半截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副春联贴出去果然沒人敢揭了。谁知,正月初一伊始,王羲之在上、下联尾各添了三个字,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见之,个个叫绝。2002年初,鞍山书法爱好者赵晓光在666米长的红绸子上用行书体连续挥毫4天,完成巨幅春联《千山有约》,该春联上下联各长330米,横批长6米,全联共666个字。整幅作品以优美诗词句将千山的景点展现无遗,这幅春联被人们普遍赞誉为世界第一春联。

知青岁月
 陆兴鹤

  我是1967届高中毕业生,因“文革”的原因,拖至1968年8月才“正式毕业”,拿到一张红彤彤的毕业证书。其实,早在1966年底,红卫兵乘车大串联结束,我们就回到老家参加了生产队劳动,当起了回乡知青,投入了社会大熔炉。
  忆往昔,那知青岁月令我终生难忘,简直就是一种劳役。那时正值战天斗地的学大寨年代,队里粮田面积多,农业机械程度差,绝大部分农活靠人工操作,靠拼体力。回乡后的第一场考验就是罱河泥。那时正值寒冬,滴水成冰,凌晨三点多钟顶着星星就得上船出行,两人一只船。那时我虽年近二十,但人长得瘦小,又没罱泥技术,一网下去河泥拉不上来,急得满头大汗,涨得满脸通红,人家一天罱4船很轻松,我和我的搭档2船还很勉强。由于用力不当,使劲过猛,10只手指甲一星期后都由红变紫、由紫变黑,最后全部掉光,痛得直钻心。河泥罱满了船,还得用大勺子一把把往岸上掀,这活儿我又是外行,用了很大劲总是不凑效。每当此时,总是由我堂兄来帮忙完成的。夏天,得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弯着九十度的腰板割麦、捆麦,然后一担担将其挑到场上脱粒;麦子收完后,扛着十几斤重的铁耙坌地、翻土,双手磨得全是血泡,痛得火烧火燎;接着又要挑着一二百斤重的担子开灰运肥,即把灰潭里的河泥运到地里均匀撒开。那时还种双季稻,大伏酷暑,顶着三十八九度的烈日收割栽秧,“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从“鸟叫”做到“鬼叫”,时间得十四五个小时。吃过中饭下地插秧,地里的水都烫脚,水温有四五十度,真是闷热难熬。天热活累每天要湿几身衣,要吃五顿饭,到天黑收工的时候,浑身像散了骨架似的,坐在那里一动都不想动,直喘气。草草吃了些晚饭,稍作洗刷就上床睡觉了。
  1967年仲夏,队里种了140多亩双季稻,最缺的就是肥料。一天中午,有人告诉队长:无锡城里九派六派在武斗,粪坑已经无人管理,我们是否也去抢几只搞些大粪?队长于是带人迅速出击,冒着枪林弹雨占领了学前街、中山路上的三只公共厕所,能保证每天有一船大粪运到队里。那年月城里人几乎家家都用马桶,每天都需要上厕所倒马桶。那时我也算是小伙子了,回到队里我就加入了抢粪者队伍,虽然工作辛苦,每天能挣到1.5个工分,合九毛钱,那时的九毛钱算是高工资了。从家里摇船到无锡城里,单趟要3个多小时,30多里水路,每船3个人,我弄船是外行,每次来回只得在岸上拉纤,当纤夫。盛夏酷暑,骄阳当空,背上晒得火辣辣地痛,热得汗水直冒,又累又渴,到家后还要将船里的大粪挑到稻田里,出清船舱又匆匆进城。我的双肩挑得又红又肿好难受,有几次我想打退堂鼓,只因面子上下不去,还是咬着牙坚持了。吃晚饭一般都在回城的船上,船上有一只“泥灶”,带些米和菜及柴草,边开边烧,那时运河水清澈见底,基本没污染,打上来就能喝。但也有例外,有次吃饭时发现饭锅里多了一只黑汁汁的“山芋”,细看方知是一段大便,大家恶心死了,一锅饭全部倒了重烧。几十年过去了“山芋饭”的故事至今还在村里流传。
  那时队里条件差,进城住宿没有经费报销,我们每晚住在学前街口的无锡浴室屋檐下,忍着蚊虫的叮咬,不远处茂新面粉厂屋顶上的探照灯还来回扫射,时而响起“哒、哒、哒”的机枪声。我们蜷缩在屋檐下,夜里不敢随便出去,另外还要防备自己的“阵地”被他人“侵占”。我们公社的抢粪大军里有一个“龙头老大”,谁来侵占我们的阵地,只要这位“老大”一来,“侵略者”就会乖乖撤退。有次夜里突然下起了阵雨,电闪雷鸣,屋檐下不能躺了,我们就到对面省锡师旁的女厕所里躺在坐马坑上,半夜突然有个女人来上厕所,被吓得“哇哇”直叫,以为碰上了“鬼”,我们也被吵得一夜未合眼,雨一停,马上撤回原地——无锡浴室屋檐下。
  每天天一亮,我们就“上岗”工作:人人挑一担粪桶,到学前街、人民路、中山路转悠,见有人拎着马桶出来上厕所,就上前“抢”下来,把粪倒到自己的粪桶里,倒满后就挑到船舱里。那时农船停在古运河边的茂新面粉厂旁,从中山路、人民路挑着一担大粪走到船上,至少三里地,需20分钟,从6月到9月,几乎天天如此,那时全然不顾自己小伙子的脸面,穿着破旧衣衫,脚蹬黄跑鞋,戴着宽边草帽,走在繁华大街上,眼睛直盯着拎马桶的妇人,只想早些装满船,早些开回家。那年,肥多苗壮,粮食喜获大丰收,亩产创造了1800斤的历史纪录。


发表于 2013-2-10 14: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自己的文章,也看到了其他老师和朋友的好文,祝大家过年好!蛇年吉祥!涵凝给赵老师和大家拜年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21: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是春节的符号。又是一年春来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11:30 , Processed in 0.05313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