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15961|回复: 28

荐稿专用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0 17: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将散文诗推荐稿件放进来,附评语和作者简介
发表于 2006-10-20 18: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棠棣,你考虑得很周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18: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雨
                              
任然/文

http://cn.zgbm.com/bbs/read.php?tid=4960

   江南地带,多的是雨,特别是到了春秋两季,更是雨的江南。
   江南的雨,矜持、柔弱,如润物细无声般的贴心。江南的雨不霸道,不猛烈,不壮观,似仙子暗卷珠帘时洒下的些微泪痕,只堪去增添一些玫瑰花瓣上缺少的露水,可是那泪竟又是常常夜夜的不能止息的。江南竹多,竹身修长,竹叶繁茂,想来便是为着在寂寞的夜里,婆娑的回应着那么多的缠绵细雨。因为雨多,所以连城市都显见的水润,树木是常绿着的,丁香常自芬芳,连江南女子的皮肤都显得光滑柔嫩,人言江南多美女,怕也是因了雨的缘故。
   没有雨的江南,象是一条没有鱼的河,一点也没有了鲜活的色彩。特别是秋天里,在难得的秋高气爽的日子过后,人仿佛也似禾苗,渴望着在干旱已久的日子过后,静静地等待着被滋润的感觉。最好就是在这暗暗的夜里,这最寂静的时刻,能听到淅沥的雨打在梧桐叶上的声音。三更的雨,引来深秋的声音,可是向窗外看着,却什么都看不到,所剩下的,只能是听觉和嗅觉而已,仔细的嗅着从窗外透进的一点清新的气息,带这些微树叶和青草的清香。
   江南的雨下起来极好看,远远望去,雾蒙蒙的,虽然很难看到滴雨成丝,但却看到城市楼房都被烟雨笼罩着,意境朦胧,如诗如画。
   江南的雨可以一听!苏州拙政园里便有一个听雨轩,极小的一个庭院,四面皆是高大的粉壁白墙,墙根和云石台阶下早长满了微绿潮湿的苔藓,远远看去象是被毛笔用草色润过的国画上的烟青之意,庭院里有两扇碧绿的芭蕉,一颗高大青皮梧桐,另有一眼极小极小的泉,泉边围绕的是玲珑的太湖石,高下参差,鲜红的幼小锦鲤在石缝底下穿梭着,有雨的时候,便是细细的洒在芭蕉叶上,在水面上荡着一圈圈的涟漪,小鱼们早已悄悄的躲在石头下面,只隐隐的露一点鲜红的颜色,一闪,又不见,又在湖石的另一个缝隙里藏着去了,光是看,就已然是一副绝美的江南画卷,然而,最出色的也还是听,倚着美人蕉,手边一碗清香的碧螺春,闭着眼睛的时候,听那雨声,就和着茶的香气,雨的清气,听芭蕉叶上的点滴霖淫,就想起那一句“曲琼细卷江南雨”的句子来!
   不由得就羡慕起那些古代的女子,如果能够就这么每日懒懒的坐着听雨,这样的日子,怕是神仙也比不了的吧。而生活在当今这个浮华的时代,江南的雨,怕也只堪一听了,古老的园林里多的是喧闹的游客,再古老的景致中,一旦多了穿红着绿的今人,总是不伦不类,更何况是雨,雨是最不堪喧闹的。
   所以江南听雨,最好是在夜里,在夜色最浓重的时候,万籁俱寂,突然就有了一点轻轻的动静,象是初生的小蚕,费力的咀嚼桑叶,然后那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潇潇的不知道落在什么叶子上,突然就洒出一片愁来,一叶梧桐而知秋,一声风雨万种愁。
   以前看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说是一层秋雨一层凉,大概是北方人的说法,南方的雨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季节分明。因为雨水多,最多的时候可以一直下半个月,气候也很少因此而骤降十几度。不象北方的天气,换季的时候,一场雨就意味着季节的改变。在南方,雨最多是个引号,一步步慢慢的引向清寒的深秋,也不知道哪一天,一场又一场的雨过后,突然就发现枫树的叶骤然红了,在骤然晴朗的深秋的天里,还隐约闻的到雨的寒气,一股泥土里透出的清香。

推荐理由:该文文字优美深情,笔触流畅婉转,描写生动形象,把江南的雨水近距离地展示给每一位读者,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如身临其境。

任然,本名任晓红,供职于河南省新乡白鹭化纤集团公司,闲暇时喜欢用键盘敲些文字以消遣,偶有不成样的散碎文字见诸报间。
通联:453011 河南省新乡白鹭化纤集团公司 任晓红
[s:2]

图片作者:雨落无声

图片作者:雨落无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19: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祭菊文
暗香如沁/文

http://cn.zgbm.com/bbs/read.php?tid=4990


一 花有影,菊无梦

  夜色如水,冰凉。
  习惯了,这样的脚步行走。一步步,丈量着从终点到起点的距离。来来去去,周而复始。走得厌倦了,抬头,属于我的那盏灯依旧透出微弱的红光,窗台上,有寂寞的花影,随风摇曳。它们的身姿,飘逸如我。
  午夜的秋风,来时匆匆,去时不舍。
  微冷,打个寒颤。是否我的颤抖让菊也心碎?我,听到了碎裂。
  花有影,菊已无梦。


  二 碎裂,问菊

  一片片地拾起,叶子干涸了。花呢?
  那些白的、黄的,微小的容颜,就那么散落了么?我,微笑着流泪。或许,你们已经到了,未知的远方。
  把酒临风,鼻息间再也闻不到幽幽地菊香。所谓菊黄酒浓,如今,菊去矣,酒无伴尔。
  只问世间,还有谁为我收拾,那一地的寂寞……


  三 寂寞,忆菊

  月光,清寒。
  捡起凌乱的记忆,把思念串成细细的丝线。
  曾记否,野径偶遇,恹恹秋风萧萧衰草中,你,与世无争伫立于风,平添几许山色的斑斓。
  我为你停留,赏你朴素的清姿;怜你柔弱的倩影;慕你傲秋的侠骨。
  于是,虔诚地、小心翼翼地把你移栽到我的世界。从此,执手君子相守。


  四 执手,怜菊


  花开,闻香淡淡。
  夜夜,箫音随菊舞。夜夜,酒意伴菊眠。夜夜,我——为尔梳妆。
  整理每一片零落的黄叶。它们,都是为你耗尽血泪的表白。或许,我知道,你笑的灿烂,只是觉得,哪怕忧伤也该鲜艳如斯。
  让我如何不怜你?
  今夜,你且随风,只留我孤独地厮守,葬叶。一声叹息!


  五 葬叶,祭菊

  我,微笑着流泪。
  不再问,菊去往何处。
 “质本洁来还洁去,一钵净土掩风流。”还你,旧时衣。夜上小山,幽径埋骨,焚文祭菊。


推荐理由:幽怨、凄美、多情的文字,简洁凝练,韵味悠长,给人以美感。符合散文诗的特点。

  
暗香如沁,本名曹雅萍。 20岁时进行文字创作,有少量作品发表。现居北京做自由撰稿人。
通联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玉海园二里九号楼512室 刘明梓转暗香如沁
          邮编:100039

图片作者:毛三

图片作者:毛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0 20: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诗语版编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0: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的秋虫(三首)

   文/明天朔

http://cn.zgbm.com/bbs/read.php?tid=3450&fpage=2



还是我少年时的知了。
那个年龄的阳光依然涂抹翼翅,明亮的色彩如激动人生的泪珠,悬在记忆里,化作一颗含情脉脉的琥珀。
收藏故事,流淌进密密麻麻的掌纹之中,响起声声不绝地鸣叫。


蚂蚱

飞起飞落,你被追逐的脚步,闯入一座座宫殿般的童年。
白云随和风声,重复着天空的历史,现实的身影踩踏出小路勾勒新的远景。
那是谁?猛地扑向大地,用一双梦幻般的手,捂紧一曲儿歌。


蜻蜓

强弩之箭的冷凝火焰,飘然如点点滴滴的姿态,扬洒起时间的碎末。半空中,曲折逐波,执着的,寻找季节的归宿。
倜傥,融合了城市与旷野。去打开寂寞的心扉,继续,穿越深绿色的燃烧。

推荐理由:文笔流畅,语言灵动有味,所绘秋虫形象生动,引申意念贴切。对于久居城市的人,偶而邂逅作者优美笔下的这几只小虫子,那将会无比的欣悦。故荐之(请作者附简介)

钟尧飞:瑰丽的暮色

钟尧飞:瑰丽的暮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1 15: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棠棣和芊芊两位编辑的辛苦选稿!
将所荐作品跟帖,做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8: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住汉水(选七)

文/肖建新

http://cn.zgbm.com/bbs/read.php?tid=5057

汉江源头

几条纤细的水流,渗出沙、石、草的根部,像一些血管的支架,便将一条河流锁定,将它岸边的村子和人民锁定,将它的长度和历史锁定。
难以相信,这条横穿岁月的河流,它的根竟如此细碎,口音竟如此细微。
可它就是这条河的根:伏在北部巴山的毛细血管里,用一些岩石、草地、树木,和牛羊的脚印,编织着自己最初的形体。


古汉台

一个古老的码头,多少人用它登上了彼岸,而将自己改写。
一个城堡,由石头砌成。四面的高墙,把一些历史的箭头,挡在城外。而一个人,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处,击着石鼓,眺望北方。
时光,这把硬朗的扫帚,平静地清扫着那些历史的现场,朝代只不过是它无法摆脱的垃圾箱。而那些石头,比铁和骨头还硬,时光只好退让。
    
   饮马池

谁把历史倒放在水里,解渴,消歇?
战争牵出了一匹匹马,一匹匹马就是一把把武器,因而饮马池就是液体的磨刀石,将这些武器磨亮。
今天的饮马池已失去磨刀的机会,可它里面所潜伏的无数马头,依然会在夜晚张开它们曾有的鼻腔,暗暗回忆那个英雄的时代。


     武候墓

一个人,用一把轻盈的羽扇,扇出一个厚重的时代,扇出众多不死的英雄。
隆中草屋隐身的书生,被三顾茅庐的脚步感动,用一腔天汉的时空,将蜀国强插在历史的帐中。有多少历史可以折叠,有多少智慧可以重生?
择汉水旁的一片青山,存养他不熄的灵魂和未完成的夙愿。墓前的柏树,将历史的模样长得更加高阔,一个智者的身影将天空浓浓遮盖。
那口古钟,敲出的不仅是三国的声音,更是一种思索历史的角度。我们仿佛看见,每一次敲击中,那个人都会款款坐起,凝神静听。

     渡口

一个渡口,就是一盏古灯
照亮一条河流的过去。

这是一个诗意的渡口,更是一条河流的窗口,它就住在我不远的年代里。透过它,那些繁忙的人群,畜生,牛车,一起返回到那个烂在水里的时代。一种澎湃,感染了河的两岸,润湿了种类不同的语言。在那儿,飞翔的不仅是鸟儿的翅膀,还有船帆上质朴的理想。
一盏渡口木屋里的马灯,古老地看着对岸的河风。对岸,在水流中跑着,走着,躺着,就成了苍老的村子,就成了彼岸。
而真正抵达彼岸的,却只有一盏古灯和它朦胧的光辉。

  码头

再古老的码头,也无法拾起一个破碎的时代。
一枚生锈的铁钉,钉不住那些岸边的脚步。
那些旧船,撑不住汉水失去的水声,只能烂成岸边的风景。
只有那只鸟,依然在码头上寻找,汉水曾有的高度。


岸边的青山和植被

岸边的青山和植被,喜欢向在它们根部穿行的汉水致敬。
茂密的绿色,一层一层穿在身上,守住一方土地的底气。
它们不停地筛着尘灰和干燥,过滤着岁月的杂质和错别字,包容着那些斧子留下的伤。它们用绿色呼吸,用绿色思索,用绿色摘下太阳的墨镜。它们的肺将一片一片土地的气管炎清扫干净。
鸟儿常贴近它们绿色的脊背飞翔,那不仅仅是巢,更是飞翔的坐标系。

推荐理由:这组散文诗情思深沉厚重,语言质感细腻,从时空的高度抒发了对家乡景物的独特感悟.鉴于页面和刊物特色,特选五首荐之.
作者简介:肖建新,男,汉族,八七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散文》<<中华散文>>〈〈散文选刊〉〉《散文诗》<<绿风>>《西部文学》<<威海晚报.诗前沿>>等多家公开刊物上发表种类作品多章(篇),作品入选多种集子,曾应邀参加过第六届全国散文诗笔会(香港.06年8月)
地址:陕西洋县江坝中学 邮编:723308
电话:13892628057 e----mail : xiaojianxin@3126.com

图片作者:小s

图片作者:小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2 10: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棠棣编辑,所选诗文还需配上合适的图片,图片需原创作品,也请标注上作者的名字。
棠棣编辑可以去影像中国选一选,看有无合适的,如果诗文作者自己拍摄的有,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2 11: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兰心,好的.我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21 11:07 , Processed in 0.058623 second(s), 5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