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不开花即是一种修行 文/离枝 那些年我们的灵魂在上空飘,而我们的肉身却在地面上无知无觉,横七竖八地游走,这是活着的一种“状态”,而并非真正地活着。就是这种“状态”让我们感到生命的光华,这是孩童,少年纯真的不懂人性最人性的美好时代。 可以说孩童与少年时代的人性是以一种神性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这花开得太娇嫩,一旦遇到抗压就开始萎靡甚至是夭折。我们的灵魂被闪电从上空劈落下来硬塞回肉身。至此,我们回到本真的生活。人性之门开启。 谈人性,看尼采。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尼采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尼采对人性两极的反思无疑是尖锐刻薄的。倘若生活欺骗过你,又或者说你那么急切地渴求过生活,你的那种信仰被践踏了而又难以找出问题的出处,那么你去问尼采,他会一一为你做出解答。 人是一种不和谐的乐器很难吹奏和谐的曲子,而尼采几近癫狂地将人性一层层一次次地剥落,赤裸裸公诸于世供人欣赏。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人的七情六欲更可怕了,尼采的人性理论以一种精神分裂的独白形式一章章一节节表述出来。他标榜和歌颂非道德、残暴、粗野、邪恶、私欲、破坏、毁灭。这与传统上崇尚道德、同情、博爱,大相径庭,因此引起了诸多学者的非议。从本质上来讲人性向善,为何出现分歧?这来自于生活的压迫,强者生存的道理,因而仇恨、奸邪、掠夺、统治,这些均属于保存本质的行为。一旦人遇到生活的欺骗就会试图去征服,这会令人产生报复的快感和优越感。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层出不穷的悲剧也就不难解释了。 在尼采的字典里人性是卑微的、狡诈的、危险的,所以他的灵魂不依附任何一个人。他在人性丑陋的一岸孤独地行走。确切地说尼采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父亲早逝,疾病折磨,终身未娶,他感受不到温情,注定他这一生在自我封闭信己的矛盾体系人性中游走。这不亦是一种可悲的苦旅嘛。 能将自己陷身于一种矛盾体系中,并且能将自己妥善地委身于这种矛盾体系中不被其所伤。这是人性的,或者说这是凌驾于人性之上的。反言之,用人性赤裸裸,冰冷冷的目光去看人性,从人性的本身来讲这已是一种非人性的事实。这不依旧还是一种矛盾体系吗?尼采即是这样的化身。当然不经历生活大的苦痛,尼采也绝不可能意识到这样的人性定论。可是他没有从这卑微的人性中突围出来,所以说尼采的人性是黑暗的,他是洞悉这黑暗中唯一一盏光明之灯,他一生都在这黑暗的甬道中修行,直至燃尽了自己的生命。 中国人讲究阴阳调和之气,生命就是一本厚书。读书当然也是需要中和的,长期地读一类书会令人陷入死胡同,就像长期地令自己生活在苦痛中,那么世界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苦痛。《论语》有道上士者闻道,勤而习之,中士者闻道,若存若亡。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士者。单篇幅单篇幅看尼采,章章皆真理,一旦合上书页纵观整体,怕只剩下对人性的恐慌了。这个时候是该通过质疑,探索,反思,回归到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的人生境界了。 老子的《道德经》以“和”为核心,以“和”为上上之策。人与自身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自然之和处处呈现。木心老先生说过“《道德经》要深读,读不好会将它用在计策上,读得好将会收获一颗宽广的胸怀”。读完尼采再去品味《道德经》,那将是一种自然,浑厚,放松的情怀,它以一种禅意安详的形式呈现出来。 也可以说这样说,尼采的人性理论是以一种自我矛盾体系形式显现,这是一种唯心主义里的客观属性与主观属性的综合。看尼采的人性通常是以一种神经紧绷,全神贯注的形式去探索,亦可以理解为这是人生之境里拨开云雾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惶恐之态。而《道德经》是以自然调和之气衍生出来的矛盾体系,它是一种安静祥和之态,它更遵从于事物的发展本源。 往往安静的灵魂产生禅性,而脆弱洞悉的心更容易产生创造性。这都是柔润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坚强的生命力。这或者亦是不悲不喜与乐极生悲,悲极生乐的两种境界。《道德经》以静之上,尼采的人性理论以脆弱洞悉的心为赢。前者的禅性依附后者生动的创造性更令人生悟性。前者囊括后者,后者绝不可能试图超越前者,因为缺失一种安详的神态,这是大的祥和里的微震动矛盾体系,这亦是一种生命本源的回归。 人都是一种情绪化的动物,《道德经》从尼采的视觉走过,它更趋向于一种平缓。也可以这样去理解,尼采的人性理论是在生命的一岸行走,而《道德经》是在生命的两岸行走,或者说《道德经》是在生命的长河里汲取两岸的精华。这是一种静以制动的大智慧。两岸还是一岸都是人生之修行,只是灵魂漂浮的高度不同,心境对冷暖的感知度不同罢了。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到的真理千差万别,落了一地的真理,踩死几个又有何妨?所幸心中信仰不倒,心中怀善,睿眼看世界。这样的生活才具有意义性,价值性,也只有这样生活才会产生愉悦性。 倘若以童年与少年的神性之人性发展下去,终将会奴在身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确实是很残酷的;倘若以尼采人性之卑微的人性去生活,终将会奴在心上,因为世界在你眼中就是惶恐的;倘若以《道德经》祥和之态睿眼观世界,那么这将是一种身心的解脱与自由。这是人生三境界之推进。不论在哪一 境界中游走,人生之花在哪一个界面上开放,这都将是一场生命的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