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2340|回复: 0

难忘的一课(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4 11: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施向平 于 2013-11-5 15:44 编辑

                                                                       难忘的一课(散文)
                                                                                         施向平
       晌午时分,我和老作家陈民牛、区新四军研究会季从喜等一行,在蒙蒙细雨中来到了南京。我们在南京中大医院的住院病房里见到了九十三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吴兆才同志。为了弄清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林集的地下联络站、交通站的有关情况,我们进行抢救性地采访。
      眼前的吴兆才同志,精神状态较好,对于我们的到来感到高兴,对于我们所问的问题,回答得仍清楚。他回答时,口齿清楚,有时还带着手势动作。通过他的讲述,我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吴兆才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林集区区委成员之一,并担任林集区敌后武工队队长。他一直和林集地下联络站、交通站进行密切合作。他后来当过新四军三阳乡乡长、新四军四师新兵第十团四连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疯狂向我根据地进攻。吴兆才同志所在团在洪泽湖沿线与北进的国民党七十四师进行了战斗。由于敌众我寡、敌人武器精良,最后他们被迫突围。后来,吴兆才同志在寻找部队的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抓获,关进了南京监狱。解放军解放南京时,他被战士们从监狱里背了出来。从此,他又回到了党的怀抱,被安排到南京军管会工作,后被安排到南京卫生部门担任领导工作。这时,我对吴兆才同志有了一种深深的敬意,对他为革命历经磨难感叹不已。
      采访还在进行,老作家陈民牛坐在吴兆才同志的病床边,一边亲切询问,一边细心记录。他满头白发,今年已七十五岁,坚持写作,已写出多部作品,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仍为宣传家乡淮安而辛勤劳碌。他为了写好关于林集交通战的报告文学,深入林集等地采访半年多时间,创作作风十分严谨。这是他第二次来南京采访吴兆才老人。我看着他们两位老人亲切交谈的情景,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机,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此时,我感到他们是在给我上课,教育我如何谱写自己的人生,如何为党勤奋工作;告诉我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有价值。一个是曾为党战斗在枪林弹雨中,为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一个是在创造道路上辛勤笔耕,取得丰硕成果的人,他们都是淮安人的骄傲,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这次采访中,我也了解到有关林集交通站的一些历史故事。那时,新河头的柏庄有个大摆渡,摆渡对面是日伪的黄浦据点。这个据点,我新四军部队和地方联防队一直都没有去攻打,因为它已被我林集交通站控制,成为我护送新四军干部的一个安全通道。陈毅、粟裕等许多重要领导人都曾从这一通道安全经过。那时,平桥据点伪军抓了我多名地方干部的家属。为营救这些家属,吴兆才同志带领武工队战士抓了伪军的多名家属,对伪军进行反制,最后双方交换人质,我地方干部的家属被营救出来。
      采访后,我们又与吴兆才同志的儿子吴慧明同志进行了交谈。他曾是下放在林集的南京知青,对家乡人很热情。他赞叹家乡淮安的巨大变化,他表示要像他父亲一样为社会、家乡多作贡献。我真佩服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我由衷地为淮安走出他们这样的人才感到自豪,同时也激发出建设美好家乡的炽热情怀。这次采访,我感到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理想主义教育课,终身受益,终身难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9-28 18:19 , Processed in 0.0385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