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387360|回复: 1

孙德全:定点深入生活对创作的重要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1 13: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孙德全:定点深入生活对创作的重要作用
大家好!
  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座谈会,也感谢所有为会议的成功举行作出努力的朋友们!
  召开现场座谈会的想法,是在中国作协组织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产生和成型的。几年来组织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的过程,让我们发现,在作家扎根生活、采访和创作的过程中,有太多经验值得梳理;在生活与创作密不可分的关系里,有太多问题需要探讨;而作家在勤苦采访、深入体验之后创作完成的作品,也的确需要深入座谈、关注评议和推介,来让更多的人发现其价值。基于上述几种原因,我们产生了为参与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的部分作家召开座谈会的想法,希望借会议之机,评析作品、探索深入生活的新方式、扩大作家作品的影响力,也鼓励和号召更多作家深入生活。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对此类座谈会的形式也有一些特别的想法:
  首先,座谈会的主题将始终不偏离“生活与创作”的关系,正如我们对它的命名。这也让它与时下文学界常见的作品研讨会区别开来,它不是就作品谈作品的象牙塔里的会议,它必须和作品本身一样,紧贴生活的脉搏。
  其次,座谈会的参与者将不仅仅是作者和评论家,它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纳作家、读者、出版方,甚至作者的采访对象、作品人物原型等参与其中,真正形成一个“生活与创作”的可以对话的场域。“生活与创作”系列座谈会,集合的将是与作家作品有关的各方面人群,它可以提供关于作家作品更全方位的信息。
  同时,“生活与创作”现场座谈会要有“现场”性,我们的作家评论家都要回到作品诞生的地方去,要回到生活本身之中,所以,会议都将选择在作家深入生活的现场召开。
  最后,召开“生活与创作”现场座谈会的作家,应该在深入生活与创作上具备典型意义,他的创作必然是紧贴现实的。唯有如此,才符合“生活与创作”的主题,才具研讨价值。
  当然,我们的上述一些想法也是在几年来的摸索实践中逐渐成型的。在这过程中,有两次类似的现场座谈会的成功召开给予了我们经验和启迪。第一次是2011年在辽宁丹东看守所召开的作家李迪深入生活现场座谈会暨《丹东看守所的故事》研讨会,第二次是2012年在江西赣州信丰县召开的作家张品成深入生活现场座谈会暨《红币》研讨会。作家李迪和张品成分别参与了中国作协2010年和2011年的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两次现场座谈会都在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所在地召开。“现场感”是这两次座谈会给与会者最深刻的感受。现场座谈很好地总结了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的成果与经验,取得了预期效果,并被证明有助于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工作的协调管理,有助于对作家作品的推介与宣传。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也坚定了我们将这种座谈会的形式确立下来的想法。
  2012年底,在总结组织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工作实施三年的成果和经验时,我们将这种座谈会的形式和意义汇报给了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并上报中宣部。“生活与创作”现场座谈会的形式由此得到中宣部和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的肯定和支持,得以正式确立命名,并以上个月胡冬林定点深入生活现场座谈会暨《狐狸的微笑》研讨会为始,正式启动。今天的会议是中国作协创联部主办召开的“生活与创作”系列现场座谈会的第二场。“生活与创作”座谈会也将作为中国作协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进行下去。
  2010年开始实施的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是中国作协在新的形势下,对组织作家深入生活新形式的一种探索。该项工作当年在中宣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得以启动,2009年开始筹备之初,刘云山同志就对此项目工作方案作出了重要批示:希望参加深入生活的作家“真正下得去,蹲得住,有收益”。项目自实施以来在文学界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今年已进入第四年。
  组织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的工作此前中国作协从没有过,几年来,中国作协和作家们一起,和作家们定点的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一起,一步一步的改进充实,逐渐的把这项制度发展完善。作为一项与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相呼应与配合的、从国家层面引导创作方向的重要举措,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一直将工作目标落实在鼓励和引导作家“走出去”、“沉下去”,将工作重点放在大力倡导现实主义写作的层面上。
  四年来,我们每年从全国各省一级作协、文学刊物等单位申报的数百名作家备选名单中,遴选出一些有创作实力、完整的创作计划和迫切深入生活需要的作家入选该项目。入选作家按照创作计划,进行有目的的“定点”深入生活,期间中国作协对他们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宣传侧重。
  四年来,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工作的成果也是显著的。这首先体现在更多作家都以身体力行的实践表明,定点深入生活不仅仅是收获创作素材的一种方式,更大意义在于认识到现实之于创作的重要,以及对作家今后创作走向所具有的指导作用。“生活是创作唯一源泉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一些省市作协也开始开展类似活动。此外,定点深入生活工作催生了一批优秀作品并不断在各种奖项评选中获得认可。同时,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对各地文化建设也具有一定意义:作家下到基层,凝聚了当地的文学力量,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创新,带动了各地的文学创作氛围,繁荣了基层文化建设。
  葛水平就是2010年第一批参与我们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的作家。她选择在山西省沁水县深入生活,创作出了表现沁河两岸自然人文风情的散文作品《河水带走两岸》。
  葛水平的创作实力自不待言。自出道以来她一直保持着良好创作态势,在文坛广受关注,并尤其在小说创作中大有斩获。但这次研讨会我们想探讨的话题,是葛水平的深入生活与创作的关系。我想,我们至少可以从葛水平的创作中获得的一些启示是:
  其一、作家的创作永远需要坚实的大地作为支撑。正如陈世旭为葛水平所写序言的题目《爱和坚守都与山河有关》,离开大地的创作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终不能长久。“葛水平行走在北方。北方对于葛水平不止是一种地域,更是一种气质和格调。北方的大地磅礴而血性。她生于斯,长于斯,她的表达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一个健全生命的强大底气与活力。”土地成就了作家,也赋予作家们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也正是基于土地对文学的这种滋养,山西的文学创作在当下中国文坛也呈现出独树一帜的面貌。山西文学的发展面貌,一方面承袭自赵树理、马烽、西戎等“山药蛋派”文学前辈所开创的深入生活传统,如西戎曾说过,“我从不以为自己有什么天赋之才,之所以能写点东西,我早已多次说过,这都是生活的赐予。”另一方面又得益于一代代山西作家为深入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一代代山西作家,以这种深入生活和创作的实践,共同打造出山西文学的地方色彩与民族风格,延续着朴素而凝练的现实主义传统。葛水平与赵树理同为沁水同乡,一方水土育一方儿女,我想沁水这片水土所孕育出的文学,也应与它所孕育出的儿女一样,是因真实而动人的。
  其二、作家深入生活是一个长期的、有意识的过程。葛水平并不是参与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之后才开始她深入生活的历程的,而是从创作伊始就深具一种要更加“贴近生活”的意识,比如2005年葛水平在山西屯留县挂职一年等。同创作一样,深入生活也应是一项艰苦的、长期的、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血的事情,也唯有那些在这过程中最终坚持下来的作家,才可以品尝到生活回赠的饱满果实。葛水平在书中写到“我有理由知道她的美丽”,我想这个“理由”,就是行走,是行走让她“一路走一路惊叹”。这也让我想最近读到了冯骥才先生对葛水平作品的一段评语:“历史是不会死亡的,它把灵魂深深埋在大地里,留在了人间,然而在急剧的时代转型期,这灵魂也会迷失。葛水平苦苦地找到了它,並紧紧抓住它,用心温习它叩问它。”我相信,品尝到生活甜头的葛水平,也将一如既往地将这种行走的姿态坚持下去,我们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旨在鼓励和倡导更多作家选择贴近生活与现实的创作,它重在鼓励和引导,而更长时间、更广范围的深入生活还需要作家自己去实践去完成。
  再次感谢大家!
发表于 2014-4-4 11: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孙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03:59 , Processed in 0.0488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