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杏林 于 2015-12-12 19:53 编辑
晚上细雨濛濛,独依搂窗,孤灯之下,书王羲之《圣教序》最后我断章取义写了几个字:“松风水月、清华仙露、莲性自洁、桂质本贞、”从文章上看说的是“圣教”指唐代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佛经后译成中文,成为佛教的经书,用这些道理来教育信佛的弟子与居士。 写过之后,我久久不能入睡,觉得有些话对现实有教育人的作用,这些道理何不拿来鞭策人生,如果真有松风水月之态,清华仙露之德,岂不就达到了,莲性自洁,桂质本贞的气质的高度。只要修养了这种气质,不管他信仰佛、道、儒与现代人都应追求“自洁与本贞”的品德,这是一切正直人的毕生追求,不管他的职务高低,不论是从事何种职业,概莫能外都应归到自洁与本贞的人品上来。写到这里不由的想起了李商隐的几句诗:“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一生不得志,遭受了很多不明不白排挤和不公平的待迂尚能在坎坷艰难的条件下写出:此花此叶长相映,卷舒开合任天真,可见莲性自洁对正人君子的感染力与诱惑力。而王昌龄更是将她归结为:“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就从側面吟出了莲花出自污泥而不染,凌波清婉,而又默默低调的风格。从而归入了松风水月之内。 那咱们再看桂子本贞之说,且不说“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但在宋之问的诗中却说:“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可见史上将桂子认为是月亮飘下来的“仙种”而历代以来凡是官员考中者均认为是“蟾宫拆桂”占尽鳌头,之誉。从多方面征明桂子本贞之说。从而也融入了清华仙露的意境之中。 现实中的人们,虽然在事业上努力上进,不可避免与同事,与同学,与上下级都会有竟争,但人的莲性自洁,桂子本贞的品德不能改变,所有的竟争或者叫争夺,都必须用正当途径,公平竟争而不能用伤害别人的办法去竟争,这就是所谓莲性自洁,桂质本贞的实质。而圣教序讲的是佛性,应该说佛的“修心”之说,是佛教的精髓,佛与魔存于一心,也就是说佛与魔存在于统一体中,而佛魔之分却在一念之差,佛者是印度语的翻译过来那是大智慧代名词,用大智慧驾驶自己的思维即善的观念去竟争,应是上进的,是佛性。而用压制别人,损人整人的念头去竟争甚至去争夺即是论入魔道,特别是争夺中觉得自己得不到的事情而更是产生魔念’为打击与已竟争的对手而採取陷害别人的方式去争夺高位,利益。这就入了魔道而不能自拔,结果是愈陷愈深,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是这种状态,实则自已是明白的,不过这种难言之隐是意念的东西,一但出现这种情况,在心中魔高万丈,很难再用佛性去战胜魔性,时问久了必然身败名裂而被人人唾弃。 感而写出此文,重在鞭策自己。时刻提醒自已切莫沦入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