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樊国栋 于 2015-12-23 12:56 编辑
闹中取静的古镇福音堂(续三) 河下福音堂首任中国牧师是孙廷飏(1900—1963),孙先生在1934年前后成立“淮宝布道团”时被公推为“会副”兼“司库”。接任的是徐杨乡的葛安藤,葛先生是布道团的“总务”,历任车桥、范集、宝应县等教堂的传教士。他曾带头将长女葛寄文送到教会在城里办的“福荣女子学校”读书,成为首批住校寄读生之一。他还将“寄”字辈的五个小儿子谦、让、和、平、安先后送进附近罗家桥的河下小学读书,晚间,五个儿子挤在穿堂屋里温习功课。在他长女的影响下,胞弟的长女寄红、次女寄儒也先后成了福荣女子学校的寄读生。
1937年淮安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下,美国人撤离,礼拜活动停止。葛先生搬到城里看守中心福音堂,而让胞弟葛慰藤来河下福音堂看护。胞弟曾在葛庄、苏嘴、钦工、马场担任传教士,人称葛二先生。二先生计有子女12个,稍大一些的韶、光、儒、明、亮也先后转入河下小学读书。十来个小孩穿堂屋容不下,匀一部分到会客室。某天,美国牧师托人从上海捎来一封信交给葛大先生。大先生不识英文,需隐居在龙窝巷里的福荣女子学校的校长——刘美德女士翻译;特派住河下的侄子寄明送达,因为城里人不认识他,个头又不显眼。经校长翻译,才知美国牧师要求他们务必妥贴地藏好已装箱的各版本《圣经》及图文资料。徐杨乡一女孩早先来河下读书,祖母王奶跟随陪读。抗战期间,无人来礼拜,王奶便在门口打草鞋卖钱,看守福音堂。 1945年正月初四日晚间,二先生长子寄韶随地下党高端元投奔新四军的黄克诚三师。当年秋季,日寇投降,淮城解放。大先生三子寄和(葛清华)考上华东军政大学,分配至军医院。二先生三子寄明加入驻博里乡的县文工团;半年后分配至盐阜印钞厂,随厂迁到河下附近的圆明寺,并入华中印钞厂。王奶的孙女王秀清,小学毕业后考进淮安卫校,分配至县医院担任护士长。河下福音堂演绎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储备人才的动人故事。
日寇投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河下驻堂传教士,先后为来自钦工镇的颜乐天、来自湖嘴大街的黄振华。振华的胞兄振淮是淮宝布道团的书记,长期在淮阴布道。振华之妻正是第三任传教士葛慰藤的长女寄红,她与胞妹寄儒、堂姐寄元、姑子黄振荣,都曾先后从福荣女子学校毕业,都曾在仁慈医院当过护士。 合作化运动中,福音堂曾是平车队所在地;“文革”前,是淮城五金厂所在地,房屋结构开始改变;“文革”期间演变为毛笔社;后来,毛笔社与位于仓桥的酱醋厂互换房屋,后花园改造成了酱醋厂的职工宿舍,把临街最南一间打通,以便直达后面宿舍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坚决依据宪法落实宗教政策,河下福音堂的房屋归还给了基督教三治爱国委员会。
1984年春,城里西长街南头福音堂(今为区政协租用)主持牧师孟格美的二女儿孟静荣,带着丈夫马好留、儿子马乐义,来淮探视自己的出生房屋。受年事已高的林二小姐托付,特意取道河下探视古镇福音堂。全程陪同的陈牧师表示欢迎经常来第二故乡探亲交流,年近70的孟二小姐率真而深情地说:“我出生在淮安,淮安应该是我的第一故乡,美国才是第二故乡。”孟静荣逝世后,马好留多次来淮。当他得知要在通向“京沪高速”的华西路口建造大型教堂的规划,非常高兴,主动捐款二十万元,还特意参加了1995年春的新教堂奠基仪式,并留下来做义工。他的儿子马乐义带着妻弟孟乐道多次来淮安参观生母的诞生地,也照例弯到河下福音堂拍照留念。 (马乐义在陈彬牧师等陪同下光顾福音堂旧址) 新教堂的设施先进完备,可容得3000人同时礼拜,往返交通又异常便捷,河下教徒都乐意赶到那里做礼拜。湖嘴大街的福音堂就租给了文化旅游开发局,辟为“陈秉寰女士艺术馆”,专门展出旅台的河下籍著名仕女画家的作品,楼上则另辟为青年书法家的创作交流基地“淮安四友堂”。 (樊国栋 322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