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81840|回复: 3

[原创]湘西的一座小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 08: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湘西的一座小城
陈富强

我一向孤陋寡闻,举个例子说多年以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有一个很著名也是我十分喜欢的主持人叫杜宪,后来不知道什么缘故在荧屏上消失了,我就觉得这是一件颇为遗憾的事,因为电视上难得一见一个好的主持人,好不容易出来了一个,却又无缘无故地不见了。后来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香港的凤凰卫视里见到了她,她在主持一个行走类的节目,叫“寻找远去的家园”,介绍内地有历史与文化积淀的特色区域。时隔多年,杜宪还是十分朴实的样子,但人好像比从前要黑一些,想来她常年翻山越水,一定也是很辛苦的。我指着电视上的杜宪说怪不得,原来她到香港去了。同行的人说她早就去了,而且还知道她是因为什么原因才离开中央电视台的。这时候,我就很像一个乡下人,别人都知道的事情我却一点也不晓得。

那次看到杜宪正在湘西采访,画面上的山和水很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江边的吊脚楼,以及杜宪去看望的沈从文先生的墓,墓碑用的是天然的石块,墓碑上的碑文是沈从文的手书,内容我已经记不全了,是沈先生自己撰写的,好像是这样四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如果我的记忆有误,要请地下的先生原谅。这个山青水秀的小城正是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县。我见到那些在江上划动的木船,那些江边独特的房子,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沈先生的不朽名作《边城》,只不过小说里的小城名叫“茶峒”。

杜宪的解释很随和,与她主播新闻联播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随杜宪一起的有一个当地的文化人,他对吊脚楼的看法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但也感到有些无奈。他的观点算不上新奇,大概的意思是吊脚楼随着时光的流逝已日益破损了,大多居民在翻修吊脚楼与新建水泥结构的房屋之间选择了后者,主要的原因是吊脚楼从现代生活的眼光看已不太适合人们居住了,而且真要修,因为吊脚楼是木结构,成本反而要比新建一幢水泥结构的房子要高,所以,凤凰城临江的居民就多选择建新房,即使有少量修了吊脚楼的,也是用的水泥的柱子和墙,看上去已经少了原汁原味的味道了。现在有一些吊脚楼留下来也是作为一种旅游的资源了。

杜宪在渡口遇到了一个姓周的船工,周船工在七十年代曾经为沈从文撑过船,那年与沈从文一起回凤凰的还有黄永玉,如果我没有搞错,这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周船工在船上向杜宪讲述了那次沈先生重回老家的经历,在沱江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名听涛,是听涛还是闻涛我记不清了,但这座山名有一个涛字是确凿的,因为这个涛,这座山就与江有了某种联系,后来沈先生的骨灰有一部分撒在了沱江里,还有一部分就埋葬在听涛山上。

我们读中国的小说,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的,因为这篇小说,这座湘西的小城就出了名。关于凤凰县城,沈从文在一篇《我所生长的地方》里有过比较详尽的描述。“一个好事人,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去寻找,当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小点。……这地方又名凤凰厅,到民国后便改成了县治,名凤凰县。”沈从文十五岁那年走出了凤凰厅,他是不是坐船沿江东下,我不得而知,但十五年的生活却在先生的心里扎下了根,这有《边城》为证。

且说为杜宪摇船的周船工是一个脾气很倔的人,杜宪要给他船钱,他却执意不收,他一边说我不会要的,一边将杜宪塞到他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扔在河埠头上。他一连两天为杜宪和她的搭档摇船,又带着杜宪去了他的家里。他讲的都是和沈从文有关的事情,我想从周船工嘴里说出来的事,是一定十分真实的了。周船工第二天带杜宪上船时还捎带了一台录音机,放的是很婉转动听的歌曲,杜宪一听说是宋祖英唱的,周船工就很有些自豪,说宋祖英就是他们的老乡呀。宋祖英是湖南人,也有可能是湘西人,但不一定就是凤凰人,周船工说的老乡大约就是这个概念了。

沈从文写了《边城》,后来就再没有写出比《边城》更好的小说。后来他放弃了文学创作,到历史博物馆做讲解员去了,再后来就一头钻进历史,潜心研究古代服饰去了。他出版过的学术论著有《明锦》、《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多种。这些书都很专业,是学术类的著作,我一本也没有读过。对沈先生的弃文原因,我只从报刊书籍上知道个一鳞半爪,概括起来一句话叫:“历史的误会”。我却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以沈先生的功力,是应当可以写出不比《边城》逊色的小说来的。

沈从文在文革期间有一篇检查稿,题目叫《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我读着读着,怎么也觉得这不像是一篇检查稿。但我也确实从中读出了先生的沉重与无奈,他在文中说:工作寂寞点不妨事,人事简单比较容易适应。又说:如我这个工作,在新社会已根本不需要,已不必要,在工作中又还犯了严重过失,就把我改为一个普通勤杂工,以看守陈列室,兼打扫三几个卫生间……。“已根本不需要,已不必要”下面沈从文打了着重号。在此文的结尾,还有这样读了令人心碎的一段:人老了,要求简单十分,吃几顿饭软和一点,能在晚上睡五六个小时的觉,不至于在失眠中弄得头脑昏乱沉重,白天不至于忽然受意外冲击,血压高时头不至于过分感觉沉重,心脏痛不过于剧烈,次数少些,就很好很好了。

沈从文一直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直到一九八八年五月因心脏病突发逝世。正如沈从文在文中所说的那样,他是不怕寂寞的,但我却一直不明白,这样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怎么就不能让他拥有一张书桌,让他叙述迷人的湘西。或许,历史的误会倒意外地成就了一位古代服饰的研究者,他在历史的烟云里漫步,身边的事事非非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历史庇护了一位天才的作家,但他的文气却因此而渐渐隐入了尘封的历史之中。正如寻找沈从文和他的故乡的杜宪在离开了电视台以后跋山涉水,走看不尽的原始风光,她的生命在历史和山水之间就以另外一种方式闪烁了。

但沈从文的心里是一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的。我看到过几张沈从文在不同时期拍摄的照片,从发黄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沈从文在不同时期的心境。其中有一张是他和夫人张兆和的合影,我约略知道沈从文和张兆和的恋情故事,张兆和出身名门,才貌俱佳,最终嫁给沈从文自然是钦慕他的才华。从这张照片上看,沈从文和张兆和都很幸福,虽未笑逐颜开,但从两人微抿的嘴唇里可以看出心里的那种抑制不住的幸福。还有一张是沈从文在书房拍摄的,他举起右手,张开五指,正在和对面的人说着什么,脸上却是堆满了笑容,一副神采飞扬。他在和对方谈论文学吗?还是在探讨古代服饰?我更愿意相信是前者。沈从文在历史博物馆留下的一张照片是正面免冠照片,是做证件用的那种照片,千篇一律,沈从文的脸上有一丝不太明显的笑容,他的目光正视着前方,他在眺望什么?在眺望他的湘西,他的故乡么?

沈从文在他的《湘行书简》最后一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头晕的很,我想歇歇,可是船又在下滩了。”是的,沈从文必须行舟,顺流或者逆水。他从湘西顺沱江而下,到人世间去学习生存,他的生命停止运动时他又回到了他的湘西。那座听涛山上一定是绿树葱茏,春天会有花朵盛开,会有鸟鸣,会有树叶在无风的季节里一样的静谧。在那样的山与水环抱着的山岗上,有安静作伴,沈先生可安息。

杜宪一直在行走着,她的足迹绕开繁华喧嚣的都市,先是到了漫漫荒漠,她主持的“穿越风沙线”曾经有过很高的收视率,现在她又溯江而上,寻找着如湘西一样的安宁与平和,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了。我很想去走一趟湘西,去看看那座小城,去看看沈从文先生墓碑上的那段碑文。我会涉水而去,因为我从杜宪为我们拍摄的片子上看到,湘西的水很清澈。
发表于 2006-11-1 10: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与小城一样 ,小却富有深厚的内涵,但前面得杜宪的部分写得多了点。个人之见,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 00: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湘西的一座小城,写小城的,但写人过浓.个见,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19: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领略了一下湘西风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21 03:41 , Processed in 0.06708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