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45742|回复: 6

边东子:导弹先驱徐兰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5 18: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稿   
  作品来源:2017年4期中国人物传记     
               
                       导弹先驱徐兰如                           
                            边东子
mmexport1493113946497.jpg
      1950年11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向盘踞云山的美军王牌部队“骑兵第一师”发起了攻击,炮弹如雨点般倾泻在敌军阵地上,剧烈的爆炸声震荡着山谷,炮火的密集度之高,火力之猛,让美军大为惊讶。尤其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其中居然有火箭弹。这些火箭弹在极短的时间内像下冰雹一样,砸在美军阵地上。美军炮兵被打蒙了,“竟然半晌没有还击”。此战,我军共歼灭敌军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获得了重大胜利。
      战后,美军曾认为,志愿军使用的是让德军胆战心惊的苏制“喀秋莎”火箭炮。其实,当时苏制火箭炮尚未装备志愿军。美军不知道,可能也不相信志愿军使用的火箭弹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这种国产炮兵火箭弹和它的六管发射器,也因此得到了“中国卡秋莎”的美誉。徐兰如,就是这种国产武器的主要研制者。从此,他与火箭导弹结缘,成为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先驱。
                              
                              一

     1918年4月17日,徐兰如出生在江苏省江都县(现在扬州市下辖的一个区)的邵伯镇。它坐落在大运河边上,是个有着悠久文化传承的古镇。徐的父亲,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老师,也许正因为如此,尽管生活拮据,也要请蒙馆老师到家中来教孩子们读书。开明的父亲还请了教数学和英语的教师,他们大都是勤工俭学的高中生。这样一来,没有上过正规小学的徐兰如,就有了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学功底,同时也有了一定的数学和英语基础。
      1936年,徐兰如从著名的扬州中学毕业后,考上了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八•一三”抗战中,南京遭到日本飞机轰炸,中央大学的校舍也遭到轰炸。因此,国民党当局决定把学校搬到重庆去,而学生则要各自设法前往。徐兰如只好告别了家人,背井离乡,跟着逃难的人群乘船沿长江赴重庆。一路上,他和那些逃难的北方学生一起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想到被炸毁的校舍,想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的父亲和家人,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更加强烈了。
     在中央大学读到二年级时,军政部兵工专门学校来招收机械、物理、电机系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三年后分配到兵工部门工作,待遇要比一般大学毕业生高。家境贫寒的徐兰如,一直靠亲戚资助,对此,他心里很不安,而兵工学校不仅是公费,还有生活补贴,再加上深埋在心中的,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于是,他就毅然报考了该校“造兵系”,也就是兵器制造专业。
      兵工学校在当时是一所很重要的培养兵工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中国的许多著名兵工专家,包括一些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著名科学家,如任新民、谢光选等也都是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从兵工学校毕业后,徐兰如被分配到位于陕西省兴平县马嵬坡的西北修械所担任技术员。他第一次独立执行任务,就被派到天水和兰州去检查验收苏联支援中国抗战的武器。这些武器有步枪、机枪、火炮,其中既有苏联制造的,也有从苏芬战场上缴获的德国和芬兰产品。尽管当时兰州到天水的交通十分不便,但徐兰如不辞辛苦,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1944年,徐兰如被派往美国学习兵工业务。他在飞越了危险的驼峰航线后,又乘美国运输舰在大洋上航行了一个多月。这期间,因为不堪忍受漫漫旅途的单调,有人甚至跳海自杀了。在美国阿伯丁兵工学校学习期间,徐兰如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了缴获的德国的V2导弹和炮兵火箭弹,这让他受益匪浅。他也成为少有的,在那时见过导弹的中国人。1945年8月,就在他和同伴们准备回国参加抗战时,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这对徐兰如来说,更是双喜临门,因为他回国后就要和一位美丽贤良的姑娘王静玉结婚了。
      回国后,徐兰如被分配到位于南京的兵工署技术司火箭科,担任“技正”,相当于副科长。火箭科的任务是主管火箭弹和无坐力炮研制。科里一共有6个人,科长是孙世笃,他也是兵工学校的毕业生。火箭科曾经在南京举行过一次展示,蒋介石也来观看过。他对无后坐力炮很感兴趣,还接见了孙世笃,要求多造这种炮。可是他不知道,当时的中国缺乏制造这种炮所需的钢材,因此,蒋总统的“圣旨”也就成了一张废纸。这时,还发生了一件怪事。重庆50兵工厂的钟林带来了他研制的4英寸直径火箭弹,就在演示获得了初步成功,人们兴奋不已的时候,研制火箭弹的功臣钟林却“失联”了,任凭怎么找也找不到。这件事一时竟成了无头悬案。此后,由于国民党在战场上的败局已定,政府已经无力、更无心研制新式武器,火箭科的工作便再无进展了。
      淮海战役之后,火箭科奉命撤往台湾。这时徐兰如家里住进来一位跑单帮的亲戚,名叫徐芝馨(后更名为徐执)。他的母亲是著名左翼作家张天翼的姐姐张家梅,徐兰如称其为“七叔祖母”。后来,徐兰如才知道,这位“跑单帮”的徐芝馨,其实是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情报员。由于一向对国民党不满,加上徐芝馨的影响,以及家庭因素等,徐兰如不仅拒绝随火箭科赴台,还和几位同事、好友约定,一起留下来等待解放。

                                 二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徐兰如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并随军进军大西南。在重庆,他不仅参与了接收国民党兵工厂的工作,还向准备进军西藏的十八军推荐了50兵工厂生产的57毫米无后坐力炮。这种炮在西藏昌都战役和1959年平定西藏叛乱的战斗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在这时,徐兰如和二野军械处几位同事偶然在报纸上看到,研制火箭弹的钟林已经被任命为新中国的重工业部副部长了。原来,他早就是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前夕,他在国民党的兵工厂,用国民党的钱、国民党的设备,为共产党研制火箭弹。那次在南京试射火箭弹成功后,他就冒着重重危险,奔向了解放区。于是徐兰如和几位同事就写信给钟林,要求回归兵工研制单位。他们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批准。徐兰如就和几位同事于1950年4月14日一起来到了沈阳的52厂(后改称724厂)。
      在724厂,徐兰如等人的主要任务是改进钟林的火箭弹。这种火箭弹虽然取得了初步成功,但是还不成熟,主要是所用的发射药不适合大批量生产,火箭的稳定性也不好。在724厂,虽然经过艰苦努力,制造发射药的难关被突破了,但是火箭弹在发射时仍然存在低温下乱飞的情况。经过研究,徐兰如发现,原来钟林的火箭弹是仿制美国产品,采用的是单喷口,尾翼稳定方式。单喷口比较大,冬天气温低,发射药燃烧不好,火箭弹就会乱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兰如就想放弃大喷口,换成若干个小喷口,但这样的火箭弹无法装尾翼,飞行的稳定怎么保证呢?他就想到了曾经看到过的德国火箭炮弹,它的尾部开了一圈小喷口,这些喷口是斜的,不是直喷口。这样在飞行时,火箭弹就会一边飞,一边绕着纵轴旋转,也就是利用了陀螺的原理,飞行自然就稳定了。受此启发,徐兰如就把火箭弹的单喷口改成了9个小喷口,每个喷口都有18度的倾角,其中一个喷口还可以调节,以保证气温很高的时候,火箭也能够正常飞行。新的火箭弹很成功,并于9月25日通过了验收,被称为“427式火箭弹”。因为它使用的是六管发射器,有人形象地称其为“六管排炮”。这种火箭炮不仅扬威朝鲜战场,在越南奠边府战役中,也起了很大作用,让法军尝了苦头。
     1951年1月初,上级突然下达紧急命令,“限三个月内,给志愿军提供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并指定724厂研制步兵用反坦克火箭弹。这是因为在朝鲜战场上,美国坦克很猖狂,志愿军用手雷和炸药包对付它们伤亡太大,因此急需反坦克武器。上级甚至提出,如果研制反坦克火箭弹需要,可以把正在生产的427火箭弹停下来。
     当时世界上有两种单兵反坦克武器最有名,一种是德国的“铁拳”,一种是美国的“巴祖卡”。“铁拳”是用无后坐力炮原理制成的,但人们常误认为它发射的是火箭弹,把它叫做“火箭筒”。它的特点是轻便,构造简单,价格低廉,威力大,缺点是射程短,有效射程只有30米,而且只能一次性使用。“巴祖卡”发射的才是火箭弹,有效射程达200米以上。“巴祖卡”采用的火箭弹是单喷口、尾翼稳定。它的特点也是轻便,一个人就能发射,威力也不错。
     中国在研制自己的反坦克火箭弹时,当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条件。为了尽快拿出产品,满足战场急需,徐兰如就根据研制427火箭弹的经验,采用了多喷口旋转稳定方案,还采用了空心装药聚能战斗部。当时,这在中国还是一项新技术。为了研制反坦克火箭弹,徐兰如不仅要加班,晚上和星期天都不休息,还曾两次冒着生命危险,亲赴朝鲜前线。
     经过刻苦攻关,反坦克火箭弹终于提前研制出来了,它的直径为90毫米,药室长度为135毫米,因此被命名为“135式90反坦克火箭弹”。它能击穿105毫米厚的装甲,对付当时朝鲜战场上的敌人坦克。为了更有把握,工厂和部队还到朝鲜去,用被打残了的美国坦克作试验,证明效果很好。于是上级决定大量生产。
     志愿军入朝之初,严重缺乏反坦克武器。美军多次利用坦克从我军的包围圈中突围,或是利用坦克解救被我军围困的同伙。最猖狂时,甚至用坦克架起银幕,在我军阵前放映电影,进行所谓“心理战”。在装备了90反坦克火箭弹等反坦克武器之后,美军坦克便威风不再,战场状况大为改观,志愿军取得了多次重大胜利。例如,1951年10月8日, 美军和南朝鲜军队,以40多辆坦克,在文登里地区对志愿军实施“坦克楔入战”,我军用火箭筒等反坦克武器,阻击敌军坦克。经过24天的激战,共击毁敌坦克38辆,击伤9辆, 志愿军的一位火箭筒手,一人就击毁了7辆美军坦克,创造了我**箭筒射手击毁坦克的最高纪录。
     “135式90火箭弹”完全是自主创新的产品。它既不同于美国的尾翼稳定,单喷口的火箭弹,也不同于德国采用无后坐力炮原理的“铁拳”,而是采用了多喷口旋转稳定的原理,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因此,有人说志愿军使用的反坦克火箭是仿制的,这是错误的。从此,90反坦克火箭弹就成了志愿军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之一,直至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1951年底,因为成功研制出火箭弹,北京兵工总局指令沈阳兵工局,发给徐兰如等八人一等奖,谢光选等二十几个人二等奖,还有200人得了三等奖。

                                  三

      1956年,徐兰如调入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六室,也就是总体结构室,从事导弹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当时,苏联交付给中国两枚P1型地对地导弹。其中一发是教学弹,一发是可以发射的实弹。为了让中国的科技人员了解导弹,并进一步对P1导弹进行仿照设计,徐兰如和谢光选等人带领六室的人员对P1进行了拆解和测绘。然后,又重新组装起来,目的是让中国的科研人员对导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957年10月15日,中苏国防新技术协议签订。苏联同意提供较P1先进的P2导弹,供中国仿制,当时的代号为“1059”。本来,因为工作需要,徐兰如已经调任七室,即材料研究室副主任(正主任暂缺),还主持设计了无控火箭弹“上游二号”。这种火箭弹射程为48公里,目的是打击金门全境,封锁沿海岛屿。就在“上游二号”取得初步成功时,由于台海形势趋向缓和,徐兰如根据上级指示,停止了该型号的研制,转而仿制“1059”导弹。他被调到梁守槃为主任的总体设计室任副主任。
      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很差,美苏等国是在雄厚的工业基础上发展导弹和航天事业,中国则是通过发展导弹和航天来拉动基础工业,提高工业水平,因此困难重重。开始,徐兰如主要负责设计部门和工厂的协调工作。因为当时总体部的设计人员有不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虽然会把图画出来,却不知道工厂怎样把它们造出来;而工厂为了便于制造,也会提出改动设计的要求,但有些要求是不符合设计规定的。因此,设计部门和工厂成了一对“欢喜冤家”,虽然谁都离不开谁,但又往往因为产品能不能造出来而扯皮。徐兰如作为设计部的副主任,又有长期在工厂工作的实践,知道怎样让画在设计图上的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他和设计人员和工厂的技术人员、工人都很容易沟通,这样就大大加快了研发进度。
     不久,总工程师顾天训因病不能坚持工作,徐兰如被任命为代总工程师。由于当时我国的导弹研制还在起步阶段,仿制“1059”导弹不仅仅为了得到一个型号的导弹,还要以此形成生产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需要建立一批必要的质量标准,工艺规则及各种规章制度。无疑,作为代总工程师,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因为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经常会遇到没有符合原设计要求的材料,而必须寻找替代材料的问题。导弹有许多精密件,有的零部件因为各种原因,在加工时会超出允许误差,叫做“超差”。有的“超差”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有的则是坚决不允许的。这些“超差代料”问题,许多都需要总工程师签字,当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可见,徐兰如当时承受的压力是何等之大。
     仿制“1059”导弹的工厂,原来是一个飞机修理厂,加工能力有限。虽然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设备,进行了技术培训,改进了工艺,但受制于当时的条件,仍不能满足仿制“1059”导弹的要求。为此,只能走全国大协作的道路,就是请其他单位协助制造或研发一些零部件,其中不乏高、精、尖产品。当时直接和间接参加协作的单位就达到了1400多家。在制造“1059”导弹的过程中,建立起这个协作网是一个重大成果,因为这就为以后研制新的导弹和火箭,铺就了一条“高速路”。根据规定,这些协作单位的产品是不是符合要求,由专门成立的“协作科”审定。他们没有把握的,就必须由总工程师决定,并签字负责,徐兰如挑的真可谓千斤重担。
     就在仿制“1059”导弹的关键时刻,总体设计部主任梁守槃被调走了。徐兰如作为副主任,又要担起总体部主任,也就是总设计师的职责。虽然“1059”导弹是仿制品,但是因为苏联交付的P2导弹资料不全,有些零部件只能自己测绘,有的还必须进行改动,而这往往又会牵一发而动全局,因此,总设计师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作为代理总设计师和代理总工程师,徐兰如可谓“一肩挑双担”。偏偏这时,因为中苏交恶,苏联专家突然撤走了,困难和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这时的徐兰如身上的担子真可以用“重如泰山”来形容。为尽快仿制出“1059”导弹,他经常日夜加班,甚至就在总工程师办公室的桌上睡觉。因为要签字的文件太多,连签字的时间都要节省,他就刻了一个名章,需要总师签字的文件,都用盖章代替。在第一发“1059”导弹的出厂证书上,总工程师签字的那一栏,盖的就是徐兰如的名章,可以说,正是徐兰如为我国的第一枚导弹发放了“出生证”。
     1960年11月5号,“1059”导弹在二十基地,也就是现在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冲天而起,在预定距离精确命中目标。中国第一发自制的导弹终于在祖国大地上发射成功了。
     不久,“1059”导弹被正式命名为“东风一号”,人们称它为“东风第一枝”。现在“东风”各型导弹,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系列。此后,徐兰如又担任过“东风二号”的总师,并且主持了“东风三号”的预研工作。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服从大局需要,从1965年开始,远离家人,在四川北部的大山中,领导三线建设,而且一干就是20年,直到大山沟里也造出了新型远程战略导弹。
      徐兰如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火箭和导弹的开拓者和功臣。现在,近百岁高龄的他,仍然密切关注着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前不久还为运载火箭研究院题词:“后生可敬”,鼓励后来者发奋图强,为国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8: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稿由伍献军推荐,主要讲徐兰如最早从事我国火箭导弹的研制,并组织研制出我国的第一枚导弹,以及参与东风导弹的系列产品的研制,成为我国火箭导弹的先驱。我们国家能不怕特朗普的挑战恐吓,和我们掌握杀手锏洲际导弹有很大关系。宣传徐兰如具有现实意义。建议刊用。                  责任编辑范巨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4 18: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大作!向功臣致以崇高的敬礼并深深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22: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住那些功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8 10: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英雄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04:02 , Processed in 0.082427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