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文学征文选登
为了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弘扬和宣传周恩来精神,中国散文学会等多家单位举办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征文活动。
征文体裁:散文、诗歌
征文要求:散文15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3000字,诗歌不超过100行,征文作品择优推荐发表。
征文时间:从征文发布之日起至2018年1月8日。邮箱:1165568832@qq.com
难忘,与总理的“偶遇”
魏青
几年前。父亲还健在。
退休后没啥事,我们都劝他学学周围的老人出去转转,人多处凑个热闹,但人家就是不为所动,就是喜欢宅在家里,摆弄那些当年的老粮票老布票老油票什么的,一副深入简出的样子。
一天,我确定参加一个征文,妻子问哪方面的,我故意卖关子,便说是关于一个大人物的,妻子一笑,“大人物?多大的人物,你见过吗?”我摇头。我说,“我没见过但我认识,不仅我认识,你也认识,不仅你认识,全国人民都认识。”妻子忙问谁?我说“周恩来”,妻子一脸愕然。
一向沉默寡言的老父亲正靠在阳台上眯眼晒太阳,一听到周恩来仨字,忽然挺直腰板来了精神,说到:你们说的大人物,我,见过。我以为老爷子在梦游,没有搭理他。心想,一个退休铁路工人,一辈子就知道敲洋镐,连天安门是啥样都没有见过,竟说见过周恩来,真是敢说。
但父亲却说我不是开玩笑,我说的是真的,我不仅亲眼见过,而且相隔不远。于是,父亲一五一十向我们聊起当年“巧遇”周恩来的经过。那时父亲尚年轻,是大修段里的一名线桥工,58年夏天暴雨连连黄河出现百年不遇大洪峰,父亲和工友们正在泺口黄河铁路桥上忙着捣鼓石砟,加固路基,桥下黄河的水势凶猛,冲得桥墩哗哗的响,这时十几位干部模样的人走过来,走在中间的一个人有些面熟,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只有在报纸上电影上见到的大人物这个时候会来到自己眼前。大伙都在紧张地忙碌,等那些人从他们跟前道间的石渣上一步步走过去,大伙才反应过来,哦,那不是总理吗,白色的短袖衫,两道浓眉,神情专注地注视着脚下的路基,和电影上报纸上的总理有些不太一样。总理也来关心着咱们的铁路桥哩,大伙的心都热热的。过后才知道总理是担心济南黄河铁路桥被冲垮,影响津浦大动脉,便顶着烈日来大桥视察。
“完了?”“完了。”“就这些?”“就这些。”“就没和总理说说话?”“没有。”“也没握握手?”“没有。”“合影呢?”“更没有。”
我“噗嗤”一声笑了,心想,老爷子唉,您可真逗!
我对父亲的话信少疑多。父亲的话如是真的,一个普通铁路工人,能亲眼目睹总理的风采,也算三生有幸。但一没有说话二没有握手连个照片也没有留下,空无佐证,怎能让人信服呢。再说,如此“抢镜”的事,以前怎么从来没听他老人家说起过呢。
父亲一脸肃穆,他说,那个年代不像你们现在,一个手机啥都解决了。那是什么年代啊,百业待兴,底子是那样的薄,新中国成立也不过十来年。那时的人非常单纯,想的都是如何为国家建设出力流汗,别的,谁会去琢磨那么多。
作为一个文学发烧友,我正为征文的事大伤脑筋,妻子建言,不如就写父亲说的这件“重要见闻”,我没有理会她的话。虽说那是一次以缅怀总理丰功伟绩为主题的全国性征文,由于我心里存着疑惑,父亲的述说我在文章里只字未提。一直一来,我仅是将他的话视作笑谈,笑谈,怎么能跟全国人民都敬仰的总理联系在一起呢。在我根深蒂固的潜意识里,父亲是一粒尘埃,而总理是一颗星球,他们的世界相隔太远。
我按照我的理解写出了一篇征文。随着寄出的征文石沉大海,父亲的“述说”也在我脑后烟消云散。
一晃几年过去。父亲终于没能等到抱上他日夜念叨的大孙子而撒手西归。后来,记得是去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带4岁的儿子去山东书城挑选儿童读物,无意间在一本厚厚的图片集里,翻到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下方的几行说明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张有关总理来济南视察的照片,可能是拍摄者距离他们较远,照片中的人显得略微有些模糊。总理走在一座高大的铁路桥上,白色的短袖衫,左手腕上有一块手表,旁边有十几位干部陪同着,神情专注地注视着前方,他脚下的那座桥恰是济南泺口黄河铁路桥。照片拍摄的年代正是1958年。这年夏天暴雨连连,黄河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洪峰,照片特别交代周总理是从河南视察完郑州黄河铁路大桥接着又马不停蹄奔向济南的。这张照片在平时公开的资料中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时,我脑海里忽然闪电般想起了父亲,想起父亲讲述的那段往事,那段他曾引以为傲而我却不以为然的往事。
我仔细地端详这张照片和照片里的每一个细节,我瞪大眼睛找遍了所有的角角落落也没有发现父亲的影子。
尽管如此,这张照片仍给了我震撼的冲击力。因为这和父亲述说的那件事非常吻合。看来是我误解了父亲,父亲的讲述确有其事。估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总理视察铁路桥的那一幕,早已有人将它定格在了影像里。
手抚照片,我不由地百感交集。
父亲啊,我的老父亲。你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不过千里铁道线上的一小颗螺丝钉,在这样的镜头里,又怎么会出现你的身影呢。不仅是你,即便是现在,资讯如此发达,一个草根百姓,又有多少人能有机会出现在国家总理出现的画面里呢。虽然照片里没有你,但在我的心里,我依稀看到了你正在桥上的某一个角落里手举铁搞辛勤劳作的身影,以及你影子后的那个世界。
忙于工作的工人父亲不过是和同样忙于工作的国家总理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来了一次无意中的偶遇。这种没有交流没有握手没有留下蛛丝马迹的一遇,对于常年奔走于祖国大江南北日理万机的总理,或许是一种常态,但对于一个普通百姓,即便是这样的邂逅纯属偶然,也足以令他回味一生。在他们眼里,总理,以及所有事必躬亲心系苍生的公仆都是共产党的化身,而共产党就是他们心中的太阳。
只不过,岁月无情,不管是领袖还是百姓,最终都已随风而去,成为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眼里的历史和书中的文字。
但历史和文字,向来是用来铭记的。它们绝不会忘记那些应该铭记的人。
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仿佛是命中注定我要与它相遇,就像当年父亲与总理相遇。这种机缘际会无声地印证并还原了父亲的讲述,巧合地拉进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当一位伟人和我们的家人产生交集的时候,伟人的名字忽然间褪去了些许神秘色彩而显得真实亲切,伟人的身影也变得触手可及。
儿子见我看得如此投入便用稚嫩的声音问我在看什么,我指着照片里的那个慈眉善目的人对他说,周恩来。“周恩来是谁呀?”我一怔,迟疑了一下,摸着他的小头对他说,“爷爷,一位非常非常有名和非常非常可爱的爷爷……”。
走出书城,和风阵阵,一缕缕花香沁人心脾,大街小巷,又是满树海棠抒情时。
回到家,妻子正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观看热播剧《海棠依旧》,4岁的儿子跑过去,指着电视里的那个慈眉善目头发花白的老人,一个劲的对他妈妈说,“爷爷爷爷,非常非常有名非常非常可爱的爷爷……”。孩子的天真让我的目光停留在了墙上父亲的遗像上,我猛然意识到,不几天就是清明节,一个熟悉的影子又要在我的泪水里复活。顷刻间,一浪浪难以拟制的潮水冲开了感情的闸门——我迅速打开电脑,以一颗赤子之心,轻轻写到:
宽厚的大地是父亲**的脊背,儿女不过是他们散落腋下的种子。但愿每一粒种子,都能理解父辈的教诲,每一片绿,都不忘记大地的情怀。
永远的思念
汪国玖
您那年求学离淮安,
文渠还记得您坐的那条船,
百年老井它等您回来再照影,
一品梅也想见见您面。
六十六年后那一天,
惊人的噩耗在五洲四海传,
为中华崛起鸾飞鸾去鸾不还,
故乡人把您深情呼唤。
呼唤一年又一年,
一声呼唤一份思念。
想起您更仰慕高山巍然,
想起您更赞叹大海无边。
思念一年又一年,
铭心刻骨直到永远。
想起您冬天也变得温暖,
想起您力量就有了源泉。
绵绵思念无绝期
樊笃涛
来了,来了,一架银灰色飞机连同那万道霞光穿云而来,徐徐地降落在延安机场。1973年6月9日上午10点,当飞机的舱门打开,欢迎的人们惊喜地发现,陪同越南客人到延安参观的竟是深受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他走下舷梯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又回到家里来了!”
“周总理回来了,周总理回来了!”周总理回延安的消息便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在延安这座山城不胫而走。
是啊,“回家了!”对于延安这块红色的土地,周总理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和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年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深厚的感情;陌生,是因为周总理自1948年离开陕北以后日理万机,再没有回过延安。
从周总理踏上延安的那一刻算起到次日早晨8点乘机离开,他在延安停留了短短22个小时,22个小时啊,1320分钟,79200秒,周总理是用分、秒来计算和安排自己回延安工作、生活的。
周总理在延安住下后,稍作休息,马上前往与宾馆一墙之隔的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参观。从宾馆到凤凰山革命旧址不到千米的距离被闻讯而来的群众围得水泄不通,以致于在周总理一行参观结束返回宾馆的时候连汽车都无法通过,他们不得不走过由武警战士保护的特别通道。此时,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热烈的气氛令人难忘。
据时任延安地委书记的许效民同志回忆,中午吃饭的时候,周总理情深意长地对在座同志们说:“延安人民哺育了我们,使我们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但是延安的农业很落后,我们对不起延安人民。”说完这名话,他向延安地委的领导提出了一个问题:“延安能不能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行!”听到大家这个保证后,周总理动情地说:“好,我就要你们这句话!”他马上叫服务员拿来茅台酒,给在座的每人斟了一杯,周总理含着泪说:“为延安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干杯!”他还承诺:“你们五年粮食翻一番,我一定再来延安!”
周总理很激动。碰完杯,他又和在座的每个人一一握手。由于用力过大,双手碰到一起时竟然发出“啪啪”的响声。这个情景被服务员看到后在当地传为美谈。延安人民说:为了“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目标的实现,地委的领导和总理“击了掌”,在延安人民看来“击掌”就是发誓的意思:一诺千金,其意自明啊!
午饭后,大家都休息了,周总理却没有睡意。他悄悄地叫上身边的工作人员开着一辆吉普车不声不响地向宝塔山驶去。他对身边的同志说:“我在延安住了10年,没有上过宝塔山,在这里可以看到延安全景。”是啊,在延安的日日夜夜,周总理时时刻刻思考、关注中国革命,他哪里有时间去登宝塔山,细细打量延安的山形地貌,逍遥山水,荣辱皆忘?在宝塔山的山坡上,在绿树嫩草中,点缀着几枝山丹丹花。山丹丹花正开当时,那璀璨鲜艳哟,狂放、苍劲、纯粹、水灵,骄傲而倔强,使人燃烧起生命的**。周总理望着山丹丹花说,山丹丹花没有显赫的身世,粗野山间便是它生命的土壤,没有谁为它的成长付出半丝呵护,也没有谁为它洒下一滴生命的养料,但它顽强地活着,活出自己的靓丽和风采,它多像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啊。同车的要下去采摘,但被他制止了。在宝塔山上,周总理环视全城,若有所思,他细细地看着宝塔山一个牌子上面写的《复电》的内容。当看到“要保持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文字时颇有感触地说“战争的创伤恢复了,但文化经济建设还有问题。农业落后,粮食没有过关,现在有不少同志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够了,有的忘掉了。希望延安的同志恢复和发扬延安革命精神,加快步伐,把延安的建设迅速搞上去,把人民的生活搞好。”
下山的时候,群众发现了周总理的汽车,几千名群众向周总理的汽车拥来,汽车只能在群众的簇拥下缓行。当时延安市通往宝塔山还没有公路,车行进到小南河河道中,司机本想加大油门冲过小河,但周总理怕河水溅湿群众,让司机减速慢行。不巧汽车突然熄了火,车停在了河中间。此时,周总理打开车窗,将手伸出窗外和群众握手。看到无比亲切的周总理,无数群众是那样的义无反顾、那样的齐心携力,肩扛手抬,硬是把车抬过了小南河,这是延安人民对周总理丰功伟绩感念的一次力的展示,也是延安人民对周总理深厚感情的一次爱的迸发啊;周总理,您就静静地、静静地坐着吧,让咱延安人民抬着车子、抬着崇敬、抬着向往、抬着怀念,走向对岸、走进历史、走进一代一代延安人民的心中。
1998年3月,周总理诞辰100周年之际,陕西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纪念周思来同志诞辰100周年诗歌、散文大奖赛”活动,出版了获奖作品选《光照人间》,很荣幸我的信天游《周总理回延安》被收录:一道道川来两道道山,常忆起周总理回延安//七沟八坡一道道梁,涌来男女老少一行行//惊天动地的锣鼓敲起来,风风火火的的秧歌扭起来//延河留住总理的车子不让走,想与总理拉个够//一声号子响不断,汉子婆姨齐向前//车重不如情意重,手抬肩扛对岸行//荞麦开花白生生,咱延安人保持当年好作风//总理回头鞠一躬,深情铭刻咱心中。
从下午3点开始,周总理陪同外宾参观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周总理曾经在枣园住过很长时间,这次他陪同外宾故地重游,情绪格外兴奋,走一路说一路,一草一木,一感一念,几十年前的事都记忆犹新。
当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住在枣园的窑洞里,一人一个小院子。领导人住过的窑洞大都挂了牌子,刘少奇住的窑洞没有牌子,哀草荑荑,门窗破败。周总理在此伫立了好久好久。此刻他在想什么呢?想金戈铁马岁月,他与战友们夜以继日思考、研究和指挥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还是哀叹和平年代战友受到的绊羁与不幸,他流泪了,一滴晶莹的泪珠顺着清洌消廋的面颊流下来,在阳光下是那么的明亮,那么的动人心弦。也许他的情绪遭到了压抑,当走到枣园下面的平房时,讲解员指着两间房子说:“这里是周恩来的秘书居住的房间。”
“不对,这是陈伯达住的房间。”周总理当即更正讲解员的介绍。“是谁住过的就是谁住过,要尊重客观历史。”
后来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周总理将纪念馆的领导人叫到面前对他们说:“你们纪念馆里的陈列只有毛主席、朱老总、任弼时、陈云和我,这是中央领导人的一部分人,还有当时的领导人,如刘少奇、邓小平,以及许多老帅都没有,要符合客观历史。今天上午,我看见枣园里刘少奇的窑洞没有牌子,为什么不挂牌子?现在是现在,不能连历史都不要了嘛!”
在场的人好象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周总理讲的话?他们犹豫地问:“可是这些人是被打倒的。”周总理异常严肃地说:“现在是现在,过去是过去,共产党人要尊重历史!”
参与周总理此行出访的刘民立同志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这样记述了周总理此行的活动日程:“就6月9日访问延安这天说,总理早上7点多起床,9点多乘飞机从西安出发飞往延安,白天参观、座谈,晚上陪同外宾看演出,之后又找省、地区负责人谈话。谈话结束时,已经是6月10日凌晨1点多了,这一天整整工作了18个小时,我清楚地记得那夜周总理谈话结束后和在场的同志一一握手告别。我看到周总理疲倦的身子,实在不忍心打扰,故意走在最后,但总理看到后仍然站在门口等我,当我抓着周总理亲切而软弱无力、热汗津津的双手时,我的心几乎碎了。”这就是周总理在延安紧张而有绪的工作和生活啊。
6月10日上午10时,周总理陪同外宾登上飞机离开延安,临走时,他留给延安人民最后一句话是:“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后来,我们才知道:1973年,周总理身上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但他丝毫没有考虑自己,还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忘我地工作;他为延安的领导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而干杯;他承诺等延安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的时候还会回来,他和延安的同志亲切交谈亲如一家……这一切让人们一想起来就为之动容。
在3年后那个料峭的早晨,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许下的“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的诺言也无法兑现,但他在延安度过的紧张的22个小时却永远清晰地留在延安人民的记忆里,并铭刻在一代一代人的心中。
念奴娇 记1958年郑州大桥上的纤夫总理
赵庆生
邙山脚下, 大河东流去,一桥相接。特大洪峰来势猛,一个桥墩开裂。危及其余,千钧一发,汛况燃眉睫。知情总理,亲临现场殷切。 召集技术专家,集思修正,方案精心抉。脱下外衣绳挽臂,背负青天躬屈。百姓心疼,跪求落泪,仍见纤夫拽。清风长在,此桥墩固如阙。
父亲和周恩来的故事
蒋汉昭 蒋慧聆
我的父亲蒋伯凯,字豈凡,**2年生,浙江桐庐人。抗战初期曾在桐庐任抗日自卫队大队长。自我记事起,我父亲常常给我讲70多年前他和周恩来的一段往事,让我永世不忘。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暴发。不到一年,杭州、富阳相继沦陷,桐庐和富阳交界的窄溪就成了防御日寇的前沿阵地。为防止敌人从富春江溯江而上侵扰桐庐,我父亲奉命在窄溪马浦江面上构筑一道封锁线,把富春江航道拦腰截断。
父亲带领弟兄们及民工数百人,冒着严寒,在江面上抛石、打桩、沉船、布水雷。经过三四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成功封江。依托封锁线,加派了岗哨,严密防守。自那以后,日寇再没有从水路进犯过桐庐。
1939年初春,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身份,到东南抗日前线视察。所到之处,发表演讲、阐明形势、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团结抗日,立抗战必胜之信念。
清明节的前几天,周恩来一身便装来到桐庐,在会场慷慨陈词,各界人士争相聆听,会场暴满。我父亲奉命执行周恩来的安全保卫工作。下午,周恩来来到窄溪马浦视察富春江封锁线,对父亲的工作给予高度赞扬。
晚餐设在窄溪饭店,包括我父亲在内的本地知名人士五人陪同。饭菜简单,不饮酒,席间气氛亲切热烈。在座人士都做了自我介绍。周恩来得知我父亲是黄埔军校五期生,还参加过北伐战争,非常高兴,对窄溪的防务再次给予肯定和褒奖。周恩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令大家深为感动。
饭后周恩来即起身赶赴绍兴,我父亲奉命护送,亲点一个班的战士,全副武装,护送周恩来由窄溪码头登上一艘快船(人力客船),请了二位熟悉水路、经验丰富的艄公,乘着朦胧月色沿富春江顺流而下,小心谨慎地通过封锁线来到敌占区。很快,船消失在夜幕中。
船在昏暗的月色下行驶,江面上风平浪静,只有船桨击水的声音。战士们仍然心情紧张,高度警觉。周恩来接着晚餐席间的话题,问我父亲在军校的生活和北伐战争的往事,还问到家眷和孩子。昔日,在军校聆听周恩来主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的教诲;今天,周主任近在咫尺。周恩来讲话的声音虽然压得很低,却铿锵有力,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不知不觉,船已到了临浦地界,已是深夜。周恩来跳上了在那里等候的另一艘船,去往绍兴。临别,他让随从人员取出了六块大洋,让我父亲转交给家眷和孩子,以示关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接着,我父亲奉命要解除马浦封锁线,销毁水雷,疏通航道。清晨,我父亲带领二名助手,到马浦江边挖好掩体,用步枪瞄准水雷发射。随着枪声,水雷发出惊天巨响,震耳欲聋。水面激起十余丈高的水柱,巴掌大的弹片四处乱窜,带着呼啸声从我父亲身边飞过。远处围观的人群欢呼雀跃。八年,人们没有这样开心过,积压在心头的痛都释放了出来。当确认水雷全部引爆后,随即清理江面障碍物,尽快劈出一道水道,陆续恢复通航。一道把富春江人为隔断近六年的封锁线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
2014年8月15日,我带领家人和孩子们,一行12人,驱车来到马浦,站在富春江边那曾经构筑封锁线的堤岸上凭吊父亲,我心潮起伏,噙着泪花,追忆往事。70多年过去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成了历史。脚下浩浩江水,伴随着我的万千思绪和无限感慨,奔向远方,汇入海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