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写进书里--我读《两个人的书》
作者:高山雪鹰 认识昕孺兄纯属偶然,我想也是必然,即使今天不认识,明天我们也会认识的。因为我们都爱文学,都有一颗金子般真诚的心,更因为我们都一样地虔诚地向往西藏,一样想拥抱圣洁的爱情,然后在幸福中陶醉。因为《诗屋》,我们相识;因为诗歌,我们相知;因为《两个人的书》,我静静品尝昕孺兄的幸福;因为西藏,我想我们一定会相聚在世界屋脊,然后促膝长谈,沐浴在诗歌和佛的光芒中。 因为工作关系,我收到昕孺兄书的第二天,我就开始下乡。所以《两个人的书》我几乎是在路上看完的。读完《两个人的书》,我首先读到了昕孺兄的幸福,然后才是他的智慧和他的诗歌以及他夫人蒋兆枝女士精美的画。 《两个人的书》是昕孺兄的诗文集,也是其夫人蒋兆枝女士的画集,更是他们夫妻两人爱的又一个结晶。其实每一个人都在和爱人写一本“两个人的书”,这一本本书起于爱的开始,终于爱的死亡。这一本本书虽然无形,也不需要出版社出版,却讲述着一个个爱的故事。一篇篇宏篇爱情巨著,摆放在历史的天空中,那就是爱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消逝,爱会变得斑驳,以至于我们谁也不能感受到对方的呼吸和存在。而昕孺兄除了这本宏篇爱情巨著之外又和爱妻合著了一本不仅仅属于他们两个人的书。昕孺兄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兆枝女士的画用简单的线条勾勒了最动人、最寓意丰富的画,诗情画意,相得益彰,使《两个人的书》到处闪烁着智慧和爱的亮光。 《两个人的书》分为诗歌和札记两个部分。其中,诗歌又分为抒情、探索、长诗三部分。札记又分为悖论、生活本身和读《谈艺录》札记三部分。昕孺兄的诗歌整体上说都是抒情性的,有爱情,如《孤独的玫瑰》、《穿唐装的枝枝》、《看书的枝枝》;有亲情,如《父亲的生日》、《姐姐的村庄》;有乡情,如《小路》、《麦垛》;有友情,如《〈秋水》三十年赠静怡女士》,有对祖国的热爱,如《致美国》。爱情、亲情、乡情,友情,对祖国的感情几乎构成了昕孺兄人生的全部,也架构了他诗歌的世界。昕孺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不像有些人的诗歌那么晦涩难懂,但却寓意深刻。如:水仙曾生长在银河之畔/因迷恋自己的倒影遁进深林/最后她还是来到了人间/她的圣洁/使许多肤浅浮艳的花朵/纷纷逃往春天。(《水仙》),不到60个字,却让我们不但读到了水仙的美丽和脱俗的美丽,也让我们读到了一个人,看到了一种选择,我不知道在昕孺兄和兆枝女士的心中,那水仙是不是就是对方,因为与众不同,所以选择。因为不迷恋于“肤浅浮艳”,所以等待,直到看到“水仙”。再如:一天的/开头和结尾/都闭着眼睛//中间睁开的/一段/便常常如在梦中(《睡觉》),一个简单的几乎我们天天都进行的动作,却讲述了这样一个哲理,最糊涂的也许是最清醒的,最清醒的其实是最糊涂的。等等。这样的例子在昕孺兄的诗歌中比比皆是。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昕孺兄的爱情诗,优美、伤感,但细细咀嚼却是幸福久远深长,尤其是《穿唐装的枝枝》、《枝枝行走在街上》、《看书的枝枝》、《枝枝的情人节》这几首。有比喻,如:唐装是这个春天/最值得信赖的旗帜/而枝枝的美/像平静清澈的水面/掠过一只蜻蜓;有拟人,如:枝枝穿行在街上/所有的商品都低下头打折;有静静地叙述,如:搓开辞藻,搽在脸上/拈起标点,贴在眉间/剪裁句子,挂在胸前。有柔情的诉说,如:轻轻开门,走到枝枝跟前/递上一杯热茶/I LOVE YOU/。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表达昕孺兄对爱妻的欣赏和爱。也许除了昕孺兄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幸福,那是因为我们都不懂得欣赏爱人,不懂得品味爱情。昕孺兄用他的行动和诗歌告诉我们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爱情的醇酿期,只有用心温暖对方,爱情才有可能是一杯千年的女儿红。 昕孺兄的札记从生活中照镜子等细小的事情入手,却给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哲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得失。 兆枝女士的画,像一朵朵美丽的野花,点缀了本来就已经很美丽的草原,有在眼睛中游泳的蛇,有在经坛上讲经的和尚、有孕育在娘胎中的孩子,有通往远方布满脚印的小路……,没有复杂的笔画,没有浓彩涂抹,却那么好地吻合了诗文的主题,使主题凸现而没有累赘之感,这也许就是夫妻间的默契。 昕孺兄和爱妻一本《两个人的书》已经放在了我们的面前,而另一本“两个人的书”却远远还没有写完,我读完了一本书,另一本书却只看了封面和卷首语。 时间已经指向十二点了,新的一天就要来临了,也许妻子在远方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我睡不着,我用这篇文章把我的心放飞,守候在她的身边,让我今夜的无眠来表达我深深的歉意,希望明天她能和我一起,把爱写在我们的书里。也许你也睡了,那就明天吧?看看《两个人的书》,写写《两个人的书》。 通联地址:西藏山南地委组织部 陈跃军 邮编:856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