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26949|回复: 4

李存修:走过小浯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5 13: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网


走过小浯河
李存修

     景芝镇东北五华里,有一个鹿村,小浯河经九曲十八拐,越过50多里的流程,弯弯扭扭地来到这里,与并行而来的浯河相汇,携手挥别景芝,向着东北方的峡山水库而去,身后留下了一片深深的洼地。洼地正中有一高高台地,台地上长着一棵棵笔直的白杨树。
     从地方上的各种资料看,流到景芝的河流大小有三条:潍河、渠河和浯河,没有文字提及还有一条小浯河。当我第一次听说之后,就觉得,既然大自然造就这样一条河流经这方土地,就同样为这方土地留下恩泽、水脉,无论大小,也有她的一份功劳。我应像对待其他三条河一样,了解她们的前世今生、水源河尾、干枯蓄盈等等。
     就我的性情心态而言,对流淌在祖国大地上一条条母亲河,曾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与忠诚。为此,我考察了中国所有大江大河的入海口。亲临珠江、黄河、岷江、鸭绿江等水流的真正源头,先后六次行走京杭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其中有两次是从河之头到河之尾。这是儿女对母亲纯洁的感情。如今回到故乡,故乡的河就是故乡人民的母亲。无论她长得高矮丑俊,如今康健或虚弱,在外游子永远不变的,就是那颗心。
     因去年山东半岛大旱,家乡大多数河渠断流,除了一截截遗留下的水荡湿洼,河底疯长的杂草。冬天,我冒着寒风走进河底,枯草败叶掩盖了干渴的河床。夹杂其间的是成堆的姜结核矸岣石及龟裂的泥土。
     小浯河近20米宽的河道,有些段落长满了一米多高的苍耳,我从中穿过,不久下半身挂满了密密麻麻的苍子,一下子变成了真正的野人。我心里倒喜欢起来,因小浯河欢迎我,大自然接纳我,即便是短时间的回归,也是一件乐事。同时,又有一种伤感在心中滋生。仅几年前,河中水欢鱼乐,轻柔的细草随水波摆来摇去,可是,当年的情景,我该到哪里去寻找呢?
     从河床走上河堤,堤宽约三米,机动车辆不能通行。上面有两排高高的白杨树,已有水桶粗细,看上去蔚然壮观。边走边想,要是小浯河两岸上下几十里全是这样的白杨挺拔,立于大野,其他河流也能呈现如此姿态,不仅能调剂当地气候风雨,改善生态环境,那还是多么靓丽的一道农村乡野风景啊!
     行至月牙湾,也就是河的右侧,那里有一大片镇上开辟的苗木基地,从里边闻声出来一位刘姓村民。他说小浯河发源于金冢子镇西的老鼠岭,后来因岭上修渠,将水源引向洪沟河。他是本地人,在此生活几十年,小河的水一直流淌不断,而鱼类繁多。近两年因缺雨水,河床也就露出了底,成了一条焦渴的干渠。
    上上下下,一会河底,一会河岸。除了杂草,最多的就是那种百无一型的矸岣石。黄色的面孔,出世就裹着黄色的泥巴。赖赖巴巴,凹凸丑陋。但这些石头让我想起了少时在村北洪沟河岸边,到处见到的就是这东西,天天都伴在脚底下。对往事的回忆,乡情油然而生。小时候无鞋穿,到河里游玩多是赤脚,最怕就是被它硌着脚,每迈一步都小心翼翼。今日捧在手里却又是那样亲切。这傢伙,在异地他乡似乎从未见过,怎么一回到家乡就碰上,老相识了,这也是割不断的缘分。为此,我专门带回一块,特地请教了一位地质学专家。他说,这类岩石因形状酷似大姜而取名姜结核,在地下一层层的,学名砂姜层,是因为大地的重压和水的浸蚀而成,它的前身是石灰石,但硬度又超过石灰石。
     我这里说的是矸岣石头,实际是在重温儿时岁月。
     从岸边西行,无边的原野,连个人影也没有,地面上只有青青麦苗。村里村外寂静一片,无人的原野,看不到一样活物。这时,有位老者骑着脚踏车孤单单地从村里出来,停在了我们身前。接话后,知道此人姓冯,河边是李家庄子。我问他小河里何时开始无水。他说自己已六十五岁,河里一直冬有冰层,夏有流水,可一年多来,小浯河里就没有存过一滴水。水啊水啊,这里的土地太缺水了。直到宋官疃北三里响水崖的石龙湾,我觉着这里就是小浯河的源头。湾的面积五、六亩,但湾底已无水,明显的低于四周崖头。北侧岸上有一凉亭,展示着这里的风情。南边堤崖下,有凸出隆起的长长的石梁,传说是探身到湾里喝水的石龙的一截。堤崖根部,有一直径约一米的黑幽幽的无底石洞,听说从来无人进入,也就不知内中的奥妙与深浅。
     我喜欢探江河之源,珠江和鸭绿江的源头就是山洞,而且还独自一人进了珠江在云南曲静县的那个幽暗阴湿的石洞,人能在内站立行走。里面滴滴答答的水珠汇成两千多公里长的浩荡珠江。在这家乡的石洞前,因无资料和必备的设施,首次见面,未敢冒然进入。我还是那句话:要探险,但不要冒险。
     归后,一直对那日未对石洞进行可能的探寻感到遗憾。几日后,去宋官疃考察,专程又去了响水崖的石龙湾。趋近细看,虽洞口窄小,但内里稍显开阔,于是躬身而入。洞内光线微弱,亦能分辨上下左右轮廓。脚下平坦,似是源水流过顶部与两边皆是无人为痕迹的石头。只十余米,即到了洞穴尽头。仔细端详,发现是被人用石头堵死,很明白,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防止有人贸然钻入深处而发生危险。但是,此洞到底多深多长,也无人知晓。数月后,又从石龙湾经过,见那洞口已被人用石头封砌,再也没有人可以进入了。或许,我是进入这个石龙洞的最后一个人。多少年后,就无人知道这里曾有个无底的石龙洞了。
     记得在临浯上小学时,到宋官疃参加安丘县第十四区小学生运动会,那时赛跑却无跑道,依稀记得就是在宋官疃到石龙湾这条路上跑的。跑完,还结伴在石龙湾周边游玩,见四周是生着绿草短树的石冈矮岭,中间有一泓潭水,清澈见底,游鱼来去自如。那时贪玩,未注意到石龙的存在,这就是对响水崖的记忆。辛亥革命老前辈刘大同1940年所著的《古玉辨》二十一,于玄玉中记载:“余少时,与族兄西岩同学,夏日同浴于小浯河之龙湾。西岩好食蟹,每于洞中捕之。忽得一蟹甚巨,其甲钳一小石,黑琥于是珀之瑿,光极空灵,疑为寻常之牛角石。既审视花纹精细,乃一玉压脐耳。余索持之经两月余,不知失落何处,乞今思之,殆所谓澄潭水欤??
     由此可见,这处石龙湾早已名声在外,是处古老的源泉。不仅我这一代60年前就慕名来过,比我早出生76年的芝畔乡贤刘大同也与同学来过,石龙湾对孕育小浯河,成就四水并流,对形成景芝这方土地和在上面生活的人群立下了功劳,她对我们有养育之恩。
     饮水思源。在史前遥远的年代里,是四水并流催生了景芝。如今,因天旱无雨,河水断流,土地干渴之时,她仍用深深的地下乳汁来拯救我们。除了感恩,我们人类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洁净的水源再从古井深泉里汨汨流出,让饮水更甜更纯,酒香更浓更爽。抢救水源,保护流水,就是创造明天的幸福,就是保护和抢救人类自己的生命!
mmexport1595655988739.jpg
      李存修,1942年生,山东安丘景芝镇石家埠村人 。1966年鲁东大学外语系毕业,在校两年文革,1968年分配四川,支援大三线建设。曾任四川省政府外事办翻译,科长、省国旅中旅总经理、省旅游局常务副局长。1987年调广东,一直从事文化旅游工作,任广东省旅游文化学会会长。 中国译协理事、中国作协会员。 2002年退休。走过上百个国家,出版35部文化旅游著作,有五篇作品被选入国内外大、中学课本。  



发表于 2022-8-24 00: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抢救水源,保护流水,就是创造明天的幸福,就是保护和抢救人类自己的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0 20: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小浯河,道不尽的乡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03:03 , Processed in 0.063477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