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 杨培德
在溯州停息,偶看地图,知道前方要路过雁门关,心中一喜一动一惊。 一喜——雁门关大名鼎鼎,又名西陉关,位于 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 雁门山中,为“天下九塞”之首。是 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 宁武关、 偏关合称为“外三关”。来此一游,岂能不喜! 一动——雁门关在历史上一直是 中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前线要塞,许多名将在这里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尤其是 宋朝杨业和 杨延昭父子都曾镇守此关,与 辽军展开多次鏖战。我为杨氏家族后代,来此敬拜祖先,怎不心动! 一惊——此处不在议程内。如去,纯属意外:时间够不?费用咋讲?日程允否?一连串的问号,需要马上回答! 良机莫错。一经商量,导游善解人意,时间允许,大家自愿加钱180元,司机方向盘一打,驶下高速路口,沿一两山相夹的谷底九曲公路爬山十几分钟,便到了闻名的雁门关。 上山途中,导游指着左侧山梁上隐约可见的长城断垣残砖,说这里原来有个村庄,有20多户人家。文革中,村里鼓动村民上山“破四旧”,每拆一块长城上的青砖,奖励多少工分。结果,长城倒了,村面的房子和厕所都盖起来了……疯狂的年代,无知的良民,留下的长痛,自今难除。好在清醒了,已大部搬迁,只剩6户人家也在迁移之列,雁门关的保护终于盼来了春天。 车在雁门关山下的停车场停下,映入眼帘的就是眼前山顶山上,耸天而立的杨业塑像。我急不可耐,立即拍照留念。换乘景区小巴车,来到仰慕已久的雁门关前,在关前隔河而立的杨家分列桥头岸边的男女将士的巨幅雕塑,各个提刀(枪)驭马,一副英雄气,让我回肠感慨。逐一拍照,寓意:先人精神,永留心中。 游过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的雁门关后,我站在10米高的城墙上,环顾周长约1公里、顺山绵延起伏盘旋曲折的宽大雄伟墙体,见当年的战旗遍插,迎风猎猎;战鼓高悬,游客尽击;还有那叠砌的砖石,铺路的青石板,静立的烽火台,一切都深藏着撕杀的血腥,一切都记载着壮士的忠诚,一切都凝聚着不屈的英灵…… 雁门关,英雄关。 中午12.30,离开雁门关。在阳光渐行渐远的车上,我还在为宋朝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御敌于国门之外全部捐躯的故事而敬畏。 他们,不屈的灵魂,民族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