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97012|回复: 0

陈歆耕:文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 13:5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mexportba6e965e76f7f6684b67449a27f241ac.jpeg
     在当下谈经典阅读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我们的阅读几乎完全碎片化了。那个手机隔几分钟不瞄一下,似乎要失魂掉脑。一位年轻母亲在海滩边忙于发“朋友圈”,没有料到几分钟后,两个在海滩边嬉戏的幼童被海浪吞噬。这是一个令人悲痛欲绝的极致的个案,但的确折射出我们被巴掌大的机器奴役的现状。网友们都在“骂”那位母亲,其实也在“骂”自己。

     因此聊聊经典阅读,似乎并非完全是多余的。

     强制性阅读与自主性阅读

     甭管你从事的是什么行业,阅读与每个人相关。阅读的深度和宽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从广义上,我们可以把阅读分成两种:一种是强制性的阅读。从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老师教我们读课本,这叫强制性阅读。另外一种叫自主性阅读,完全由个人兴趣主导读什么。强制性阅读有可能触发和带动自主性阅读,也有可能消灭掉自主性阅读。原因有多种,诸如教育方式等。

     有的大学生一毕业,就把课本和相关的书籍扔到了旧书摊。不是因为行囊太重,而是强制性的阅读,已经败坏了他的胃口,让他见到书本就反胃。如果一个人能从强制性阅读,过渡到自主性的阅读,阅读就会成为他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就会给他带来无穷的乐趣,也可能给人生带来完全不同的风景和可能。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不仅仅在于教孩子识多少字,如何遣词造句,而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从文字表达、意象营造、传递心智中感受乐趣。有的家长成天操心孩子考什么学校,重点非重点、一本或二本、名校或非名校,我有一个看法:如果你的孩子的阅读兴趣一旦养成,他的未来你就不用操心了。

     我曾经为写一部名为《小偷回忆录》的报告文学,到看守所调查了50多个小偷的案例。了解他们如何从普通人堕落到扒窃这个犯罪的群体。原因很多,五花八门,但是有一个共同点,这个群体都不爱读书,受教育程度也普遍不高。这部分人整体素质不高,在社会就业中竞争力不强,这是他们堕入扒窃犯罪泥淖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一个人对获取财富的欲望超过自身的能力时,就会产生犯罪的冲动。

     今天我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自主性阅读的问题。阅读一定是要让人愉悦的。如果不能让人愉悦,就成为一种负担,就难以持续。

     生存智慧与精神皈依

     虽然我曾在文学媒体从业十多年,但我本人阅读兴趣点并不在当下。有时因为职业需要,我必须强迫自己阅读一些作品。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我总是希望能有更多时间,阅读经过岁月检验有定评的经典。我童年生长在一个“破四旧”、阅读物极度匮乏、精神贫困的年代。1966年小学毕业,各位就知道在需要吸收精神营养的时刻,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那个时候,语文课不叫语文课,叫“某某某思想课”,课文大多是呼应当时政治环境的时文。可阅读的书籍很少,原图书室的旧书都被当作废品处理掉了。我记得在中学时,从同学那儿借来一套陈登科的《风雷》,被语文老师没收了,因为这部书被当时的报刊批判为“毒草”。因此我常常在一些场合说,我是一个先天不足、后天欠补的人。用中医经常用的术语,叫脾肾两虚。因为总有一种饥饿感,有机会时,我就想尽力为自己填充一点东西。

     上世纪70年代初,全国高考尚未恢复。高中毕业后,留在学校代课。当时觉得代课是一个临时性的职业,非长期饭碗,就于1974年年底当兵到宁波东海舰队后勤俱乐部当广播员。每天早中晚用唱片播放军号。事情不是太多。俱乐部是部队机关的文化活动中心,有一个小图书室,但好书也很少。恰好图书室里有一套《鲁迅全集》,一共20卷。其中10卷是创作,10卷是译著。在业余时间,我看完了《鲁迅全集》中创作的全部和翻译作品的大部分。四年后,我从东海舰队调到军报当编辑,战友为我介绍女朋友——是舰队门诊部的医生。有人介绍我的情况,说这小伙子在俱乐部时曾读过《鲁迅全集》呢!于是这个小小的信息,把比我早当五年兵、提干也比我早、有点文艺情结的女军医击倒了,她就成了我的太太,至今也还是。阅读经典管不管用呢?一套《鲁迅全集》就把老婆“忽悠”到手了。有人总想把阅读经典或读书与实用不实用联系起来,这个算得上是最实用的一个例证了。这样的事情,大概现在不会发生了。女孩子一听,也许眼睛瞪得如乒乓球,“哇,是个书呆子啊!读鲁迅能买房、买车、出国旅游啊?有时间不如去卖卖武汉热干面,或去当当房屋中介。”

     但是读鲁迅对于我真的有帮助,我从宁波一个基层俱乐部四年后调到《**报》当编辑,要感谢周树人啊!我第二要感谢的是,四川大学中文系的恩师们。我的初始学历是高中。80年代中期,我和军报的四位同事获得脱产到四川大学就读的机会。非常幸运的是,四川大学中文系教古汉语、古典文学的老师都超级优秀,而且非常敬业,除了授课,还给我们列一些业余阅读的书目,都是中外名著。我这点古典文学的底子,多亏这些老师啊。记得一位老师说,你们想搞文学创作,如果不把司马迁的《史记》读完,是没有资格搞创作的。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我至今还没有把《史记》读完,此生能否读完不知道。面对老师的教诲,至今我从来不敢说,我有资格搞文学创作。

     另外要感谢的是,作家出版社给了我一个参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写作的机会。当时我有些犹豫,因为要把一部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啃”下来,从消化史料到写作,需要花很多精力,而我还在报社岗位上,日常编务事情很多,担心无法按期交稿。出版社领导说,时间可以长一点,你慢慢弄。于是我选择了近代启蒙思想家、清代第一诗文大家龚自珍作为传主。这部书前后历时四年完稿。写作逼迫我必须仔细研读龚自珍的诗文,还有大量用文言文记载的生平史料。我感到,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部书稿,更重要的是古典文学的滋养。这就是用写作带动经典阅读给我带来的直接收获。

      有人也许要问,我的职业不是写作,古典文学的修养对于我们来说毫无实际作用,那么我们阅读经典的意义何在呢?从实用角度思考,确实如此。有些典籍,对你的职业、创业可以产生直接作用。从直接作用看,有的企业家运用《易经》的思想和原理,创造中华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有的运用《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思维方式,来指导商业竞争,确实也会有实际功效。还有一种实际功效是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可以让你少走一些弯路,或者避免一些可能带来的磨难。《易经》里有一卦叫“亢龙有悔”,用之于说明人生事业发展,标志一个人正处于某个巅峰阶段,但正是这个阶段也埋藏着危机,如果不高度警惕,则可能会跌得鼻青脸肿。我可以列举身边看到的很多案例,来说明这个带有规律性的人生哲理。

     经典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最为顶尖的智慧和最优秀的创造。在较低的层面上,我们会从中获得每个人都需要的人生智慧,但沉浸其中久了,你就会觉得它可能会成为你精神的皈依。它更多的是满足你的精神需求,至于会有什么具体作用反而不重要了。在“文革”的年代,有一位正处在痛苦磨难中的知识分子,在几乎绝望的时候,读到了《老子》第23章中的句子“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忽然获得了一种精神支撑。他觉得眼前的磨难不会长久,就如同“飘风”和“骤雨”,很快就会过去。“天道”尚如此,何况“人道”呢?事实证明了老子的观点。其实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如此。

      时尚阅读与经典阅读

      时尚阅读指的是对当下新创作的作品的阅读,如果范畴框定在文学,那就是指当代文学。但我这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内容上说涵盖信息、思想、文化、文学,从载体上说,涵盖纸质出版物和多媒体发布的作品(包括音像制品),乃至于游戏。有一款叙事类的电子游戏,名为《暴雨》,是由索尼电脑娱乐(SCE)全球研发工作室与法国多维梦想公司联合打造的。这款游戏因为摆脱了原来的仅仅是竞技和感官**的模式,引入了悬念迭起的叙事和情感体验,提升了游戏的文学品质,因而风靡全球。有学者称其有可能颠覆原来文艺的表现样式,成为未来最主流的文艺形式。这一点,我们且不去做判断,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这里提倡经典阅读,但并不排斥时尚阅读。乃至偶尔也体验一下类似《暴雨》这样的新的叙事类游戏。时尚阅读帮助我们了解当下发生的各种信息,有助于我们来处理各种属于当下的事务。阅读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也可以让我们体验同代人的情感和人性状态。时尚阅读最需要警惕的是,误吞那些未经甄别的垃圾信息或在那些三流文本里耗费太多的时光和精力。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仅仅沉醉在时尚阅读中,而忘记阅读真正能提升我们精神品质和境界的经典。否则我们就可能被大量的泥沙裹挟而错失那些人类思想和精神皇冠上的钻石。这才是能够让我们安身立命的东西。

      (摘自《何谈风雅》,陈歆耕著,作家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03:26 , Processed in 0.04913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