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30462|回复: 1

楚州的寺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6 11:1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楚州的寺庙
  □韩晓健文/图 mmexport1624512744219.jpg
  杨柳依依,又见当年闻思寺。石板青青,难寻昔日王谢燕。
  漫步在楚州湖嘴大街的石板上,满目青砖黛瓦,仿佛再次领略河下老街的繁华。沿湖嘴大街拾级而上,拂面而来是运河水滋润后清新的空气,古老的运河大堤小桥、流水、人家,运河堤,杨柳岸,晓风残月在诉说这个正在申遗中的崭新的童话故事。
  闻思寺就在湖嘴大街旁边,位居古运河一侧。远看闻思寺,祥云环绕,气宇恢弘,其博大,令我生畏。其恢弘,令我仰慕。
  闻思寺,原名通源寺,大悲庵。闻思寺始建于唐代末期,襟河面湖(城西管家湖,亦名西湖),烟波浩渺,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环境幽美。历经宋、元、明、清,由于水患兵灾,其间几兴几衰。宋时僧人兰盂重新修建,定寺名为大悲庵,清规戒律甚严。元、明时期由于黄河多次犯难,大悲庵数次被洪水淹没,到了清初,寺貌才逐渐恢复如初。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玄烨再次下江南巡视,途经淮安府河下镇,钦赐寺名为“闻思寺”。
  闻思寺自建寺以来,据史料记载和老人的回忆,先后担任方丈可查到的有:宋:兰盂,清:注公、眼文(字聚用,俗家宋氏)、源长(字涵空,俗家郯城张氏)、海忍、西华(号莲谷,俗家颖州人)、幻。
  清康熙朝间,聚用继注公任闻思寺方丈,四方信徒争相到寺顶礼朝拜,江淮一带文人贤士亦多与之交往,淮安关榷使高恒虔心皈依,常常布施数千金,整修了大雄宝殿,替佛像装金,闻思寺香火益盛,时寺中僧徒有百余人。
  乾隆十三年(1748年),涵空承聚用之命继任方丈,重新建造了地藏大殿,以扩大院寺规模,后又置田若干亩,所产粮食作为寺中开支与僧众日常生活之资。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闻思寺住持海忍邀同廪生许炜于闻思寺内成立了“瘗骨惜字会”,收集士子所弃字纸,令寺僧逐日登记,并置焚字炉,以警士子不随意丢弃字纸,爱惜笔墨。并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由好意者募资置田四十八亩,后于同治十三年,许炜又募田五亩五分,其所收租息用于寺中所派两僧分单双月瘗骨拾字之资,和寺中的一些开支。
  闻思寺为淮安名刹之一,历代方丈、住持大多知识渊深,文人墨客亦乐于与其往来。眼文任方丈时,士大夫多与其交往,接待一以真诚,凡登座说法,演扬内典,古德公案,随处都成道气。源长方丈精持戒律,无问寒暑,善写丹青,爱绘雪中寒梅,于笔墨中带有禅寂之意。西华方丈貌古而性朴,善草书工诗词,与淮安文人雅士互有投赠。现录其《岁暮》诗云:“一钵度残年,随缘乐自然,行看流水去,闲抱白云眠,不羡当途势,休谈往昔贤,逍遥游物外,别有一重天。”清康熙三年(1664年)进士杨光曾后裔杨寿恒博学好古,诗文有名,曾于闻思寺戒坛讲学,听众有百人。
  从古运河湖嘴御码头处下古运河堤,沿曲径即至闻思寺山门,山门内中奉韦驮像,两旁彩塑四大金刚,它们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多闻天王,北方广目天王。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主殿,计五间。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及左右两旁东方药师如来、西方阿弥陀如来三尊佛像,迦叶、阿难三尊者像恭立两旁,大殿东西分列十八罗汉像。大雄宝殿后为戒坛,戒坛后为地藏大殿,供奉地藏王菩萨。左右配房为僧众寝室与庖厨之房。
  由于多种原因,闻思寺于解放时已成瓦砾一片。解放后,地方政府在其旧址上办起了一个集体企业——淮安大头菜腌制厂。尽管如此,我也能体谅当时政府的一些初衷,解放不久,百废待兴,人民群众生活冷暖党委政府不会不关心的,而且,在当时的那种经济条件下,办厂也是一个办法。如今,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解放初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富则建庙,穷则生盗。闻思寺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005年,为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满足当地佛教信教群众的信仰要求,同时配合河下古镇开发和楚州对外开放旅游的需要,经宗教团体申请和政府批准,楚州区决定重建闻思寺。原籍淮安河下人、早年出家的现在香港虚云和尚纪念堂的济平法师应邀并发愿重建闻思寺。
  2006年5月29日,举行了闻思寺复建奠基仪式,经两年多的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全部竣工。主体工程项目主要有:大雄宝殿(3层5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天王殿(3间96平方米),东、西侧殿(各18间合36间,面积1100平方米),钟、鼓楼(建筑面积140平方米),法物流通处(4间104平方米),寮房(25间,500平方米),停车场(4000平方米)。所有殿堂全部彩绘,殿堂里的佛像全部是从缅甸进口的白玉石雕制而成(堪称是一座“玉佛寺”)。
  闻思寺的大家风范,体现了楚州人的博大胸襟。而拈花寺的小巧灵气,体现的则是楚州人的精明干练。
  据记载,拈花寺始建于明,兴盛于清,现占地面积1600余平方米。拈花寺开山祖师佳慧,睿智过人,集聪慧才情于一身,少年即出家为尼,先在楚州湖心寺皈依,后尼扮僧装到镇江金山寺潜心修佛,由于才德出众,被委以授事之职。一天,有位贵人来寺进香,看到墙上有一副对联,字迹娟秀隽永,像女子所书,于是查问作者。佳慧听说,知道自己的书法露了破绽,金山寺不可久留,于是离开金山寺,回到淮安楚州,并在淮安楚州古城创建了拈花社,即今天的拈花寺。
  拈花寺的寺名非同一般,据佛经记载:灵山大会上,大梵天王为佛祖释迦牟尼献上金色波罗花,并顶礼佛足。佛祖即扬眉微笑,“拈花示众”,众人不解其意,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佛祖见摩诃迦叶悟性高,领会了他的禅机,于是便将涅槃妙法传于摩诃迦叶。拈花寺开山祖师佳慧,深研佛法,依据“拈花微笑”这一典故,以“拈花”二字为本寺庙立名。
  经历代住持和尼众操劳,拈花寺不断发展,香火兴旺。后因战乱兵燹,拈花寺也一波三折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在住持了僧法师的辛勤操持下,拈花寺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2005年,福建省鼓山涌泉寺方丈普法大和尚慷慨捐资二百余万元帮助修建拈花寺。修建改造后的拈花寺,面貌为之一新,新建了山门、东殿、西殿、法堂、寮房、库房,修建了大雄宝殿,新增了长廊、石刻雕塑、放生池,并对寺内各处进行了绿化装点。真可谓是殿堂辉煌,法相庄严,香烟缭绕,古刹生辉。
  位居古城深处的拈花寺,远离交通干道,远离喧嚣的尘俗,清净淡雅,不失大家闺秀之风,又秉承平民百姓之美,深得周边信徒厚爱,香火昌盛,晨钟暮鼓,为这个平安的世界祈祷祝福。我在拈花寺曲径小楼上漫步,那一级级木质楼梯,不知走过了多少个人生岁月,不知走过了多少春春秋秋。
  运河边那个古老的小镇平桥,竟然会有三处之多的寺庙。过去的平桥小镇因水运发达而成为运河边的一个明珠。吴承恩到平桥,题诗《平河桥》:“短逢倦傍河桥泊,独对青旗枕臂眠。日落牛蓑归牧笛,潮来渔米集商船。绕篱野菜平临水,隔岸村炊互起烟。会向此中谋二顷,闲挥藜杖听鸣蝉。”平桥镇南庵到北庵相距三里三。南庵名字叫“归一庵”,北庵叫“圆通寺”。建于南宋时的这两座寺庙象征喻意企求国家统一,政通人和。乾隆皇帝在平桥登岸后,又亲笔为圆通寺题写横匾,可惜的是这幅横匾在“文革”中被毁。由于历史的变迁,平桥的归一庵、圆通寺、东圣寺都毁于战火。
  现在的东圣寺是当地佛教信徒于1998年开始复建的。整个建筑耗资近千万元,来自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广东信徒的捐助。建筑独具匠心,气势恢弘。香客云集,香火旺盛。
  东圣寺又被称之为兜土庵。据史料记载,李缘,为楚州区上河镇人,年过五旬,膝下无子。为保一方平安,捐修东圣寺,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后,仍没能修好。于是他不顾年老体衰,形单衣薄,四处化缘。善良质朴的平桥人群起效之,用衣角从运河边兜土填塘建庵。据讲,用运河边的土填塘后,地基牢,承受力强。在广大善男信女们的鼎力支持下,加上不少外地人士的捐钱捐物,兜土庵很快就建成了。后来,人们发现参加过兜土的人求财得财,求子得子,便纷纷效仿,在来兜土庵烧香前,从运河边兜土到庵,了却心愿,兜土庵因此越扩越大。历史上,东圣寺有土地20余亩,房屋40余间,建筑宏伟,构思独特。
  说起东圣寺,必然要提到平桥的“笑人会”。过去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被称作“小人”的贫民百姓,为借助宗教显示自己的力量,繁荣本地经济,自发成立了一个民间组织——小人会。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小人会总阄首指挥着身穿各式服装的各班会员,列队前往兜土庵兜土敬香,尔后在主街道上开展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营活动。后来,小人会逐渐加上了浓重的文艺色彩,淮戏、马戏、高跷、龙舞、旱船、跑驴、评书等各路艺人竞相亮相,热闹非凡。
  东岳庙在楚州非常有名,这是一个道教场所。该庙自唐代建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人气旺,香火旺,成为苏北地区颇有影响的也是目前唯一的重要道观。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淮安县委负责同志时还询问:“东岳庙还在吗?”可见东岳庙在整个楚城的历史地位,而那两株千年的银杏树与东岳庙一起见证了楚州的沧桑巨变。            注:本文发表于2008年“淮海晚报”,楚州即现在淮安市淮安区。当年领导让我调研本区寺庙情况,整理了这篇文章。现在淮安区发展迅速,寺庙的情况也不知道发展如何?思来想去,题目还是用“楚州的寺庙”吧!
发表于 2021-9-11 00: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做善事,多出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07:23 , Processed in 0.04051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