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16040|回复: 1

内外星河——舒炯书法艺术展在成都举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8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mexport1640692232849.jpg


嘉宾合影


12月24日下午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共成华区委宣传部主办“内外星河——舒炯书法艺术展”在成都隆重举行。


mmexport1640692122323.jpg


开幕式现场


四川省政府原副省长张作哈,四川省外办主任崔志伟,四川省公安厅原厅长吕卓,四川省公安厅原副厅长赵建,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四川省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朱丹枫,中纪委原副秘书长、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李任仕,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陈荣仲,四川省政协港澳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省致公党专职副主委肖剑书,四川省文联主席陈智林,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戴跃,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文联原党组书记宋凯,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孟燕,四川省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原成都市文化局局长王进,成都市文联副主席王吉祥,成都市文联艺术处处长朱夏江,成都九三市委副秘书长朱斌,成都市文联原副主席王琦,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成都市书画院政协院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刘正兴,国家一级演员、巴蜀笑星李伯清,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林跃,成都市文联副巡视员张顺生,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东盟艺术学院副院长兼美术与设计学院执行院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罗俫,成都市戏剧家协会主席陈巧茹,成都市评论家协会主席、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荣,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兰润堂当代艺术馆馆长、艺术家穆兰,成都当代工笔画会会长江溶,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主席陈江,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主任何濬氚,西南民大教授,资阳环境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喇明清,四川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魏法通,中共成都市委统战部处长、蜀都书画院秘书长郑子文,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道义,中国书法家协会原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显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林峤,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张景岳、谢季筠、郭强、徐德松、何开鑫,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诗书画院书法工作室主任冷柏青,四川省公安厅文联秘书长侯逸安,四川作家书画院院长杨宗鸿,新希望集团副总裁程一峰,四川省传统文化保护协会会长张丽君,成都市书法家协会顾问邓代昆,成都市惠民职工画院院长谭朝晖,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杨楠,成华区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郭仕文,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曦,三月三书社负责人陈宇安,著名收藏家冷成俊,著名书法家、画家代表:沈作常、叶瑞琨、蔡寅坤、陈承基、陈宇康,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副主席陈明德、钟杨琴笙、魏爱臣、王兴国、刘宁宇、汤文俊、张雁、郭彦飞先生,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党支部书记何晓巍,以及舒炯主席的弟子们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成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曦致欢迎词



四川省政协港澳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致公党专职副主委肖剑书先生受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先生的委托宣读贺词



四川省文联主席陈智林先生致词




四川省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先生致词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道义先生代表省书协致词




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舒炯先生致答谢词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戴跃先生宣布开幕


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赵安如先生主持开幕式




共展出108件精品力作,展中的这一件件不同字体、不同章法形式、不同风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舒老师数十年深厚的艺术功力积累和一件件作品瞬间迸发出的灵气,看到他丰富的艺术表现能力。当然,品其近期作品,我们还可以更多地考察其人生意态,了解其心境和品位,欣赏他不同时期的艺术追求,才能从这一件件作品中体察出更多的韵味与魅力。





mmexport1640692105964.jpg





展览现场





舒 炯


舒炯,满族,别署树庭,斋号观云堂、心香山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成都市文联副主席,蜀都书画院副院长,成都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成都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成都市书画院院长,四川省致公书画院副院长,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书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成都大学客座教授,政协成都市第十至十三届常委。个人传略收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古今书法家辞典》等书,出版有《舒炯书法艺术》等专集。






作品欣赏




心香悟道 内外相合


            ——从舒炯的书法艺术兼谈文人书法的地域属性

mmexport1640692125537.jpg


文/魏爱臣(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二十世纪初,随着敦煌写经和安阳殷墟甲骨的发现,这一百二十年来,中国书法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我们今天从书法史的角度给予归纳总结,当代书法有三大源流,即晋唐经典,汉魏碑刻和简牍甲骨文。而从二十世纪初再往前推一百年的乾嘉时期,其书法艺术的典型特征是碑学书风兴起,那个时期,书法风格刚刚出现两大源流,帖学与碑学。
我们今天研究舒炯的书法艺术,就不得不放在这个背景下去分析。从地域上分析,四川书法的风格特点,就不属于北方的“碑派”的雄强,也不属于江浙“帖派”的清秀,而是属于典型的“碑帖”兼容的特征,舒炯的书法就是以碑入帖的典型,是碑学兴起之后的一百多年来,四川书法“碑帖”兼容书风的地域继承。

mmexport1640692128447.jpg






舒炯书法是对“碑帖兼容”巴蜀地域书风的继承

mmexport1640692198535.jpg


所谓“碑学”,是康有为于光绪四十七年(1888年)所著《广艺舟双辑》里正式提出来的,刘正成说这是清代书法史上第一次以“学”界定学术研究系统的分野。而第一次提出“碑”与“帖”这种对比的书法风格流派的审美概念,则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问世的《北碑南帖论》的作者阮元。


舒炯学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他在中国书坛展露头角,二十四岁与刘正成、何应辉等一道进入第一届中国书法展,与当时蜀中的老前辈如余中英、刘东父的作品一同入展,并得到启功先生的“书法少年堪舆老先生”的论断。而从那个时候起,他们这批在中国书坛最先展露头角的四川代表性书家,直至今天仍然活跃于当代书法的前端。我们从当代书法的视觉来分析,他们三人学习书法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无疑都是一百多年来“碑帖”兼容在四川留下的典型特征,而刘正成最终选择了大草直接对接晚明的傅山与王铎,何应辉则沉浸在汉碑之上影响当代,只有舒炯则继承了四川上世纪“碑帖”兼容的特点,也使他成为了当今本土巴蜀地域书风的典型代表。
mmexport1640692145993.jpg

碑学的兴起,是对馆阁体书法的挑战与否定,同时也是用另一种审美对晚明书法的认同。沈荃是清代宫廷书风的肇事者,虽然他对董其昌的崇拜,但他始终是董其昌书法的一个承袭者,而非继承者和开拓者,就这一特质造成了对康熙书法的教导和影响,使得那个时代的主流派书家的馆阁体创作与审美出现的误区,这个误区直接笼罩了一百五十多年。而沈荃为主流的书家在康熙时代对明代书家的评论,都是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为典范,而对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徐渭、王铎、傅山、黄道周等却极少提及,甚至是贬义为主,完全无视那个时代的审美形态。同时,乾嘉时期的“文字狱”促进了知识分子远离经史学术研究,进而导致金石学兴起,以阮元等为首的对大量汉魏时期摩崖石刻的发现和整理、研究,并融入篆隶的创作中,使得篆隶书写的取法汉魏碑刻,影响和推动了碑派书风的兴起,直接影响到巴蜀书风的确立。
mmexport1640692152729.jpg

如果说阮元对碑帖论审美的提出是书法史上的一个转折,那么包世臣的《艺舟双辑》则进一步将碑派书法的技法理论上升了一个台阶,而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则是对清代中期碑学书风的理论总结。
mmexport1640692134050.jpg

巴蜀“碑帖兼容”的地域书法风格的形成原因有二。一个是清末民初四川“保路运动”爆发的促进作用。四川“保路运动”直接导致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爆发,四川人敢为天下先的个性,在文化审美上,就不能使得那个时代的书法文人继续平淡秀美的选择“二王”,更不会去写雍容华贵的“馆阁体”,我们知道,上世纪前上半叶,写二王最著名的两个人沈尹默和白蕉都不是四川人。这个时期,对四川碑学书法影响最深的有前有沈增植,曾熙、李瑞清和赵熙,后有张大千、谢无量、曾墨躬、刘孟伉等,其中前三个都是外省人,只有赵熙是本土四川荣县人。浙江的沈增植的书法,并不追求“二王”的秀美,而是将碑派的用笔糅合到书法的变革中,直接影响了谢无量,谢无量的书法是帖中带碑,写出了碑的“朴”。湖南的曾熙和江西的李瑞清作为晚清碑学的代表,直接影响了张大千,张大千的书法是碑中含帖,写出了帖的“雅”。另一个是本土的赵熙,他的碑学书法直接影响了四川一大批人物,虽然弟子众多,不乏余中英、吕洪年等精英人物,但受他碑学影响最大的当属余沙园。同是碑学高手的梁启超也对赵熙敬佩不已,赵熙的墓碑就是梁启超题额,而弘一法师对赵熙的书法更是称赞有加,他的师傅印光大和尚圆寂的碑文,就请赵熙来写,而赵熙则推荐了今人并不熟知的曾墨躬来写,当然,曾墨躬不仅书画俱精,兼擅中医,更是大写意篆刻的开拓者,齐白石对其跨目相看,谢无量对其赞赏有加。与曾墨躬同一四川省文史馆的刘孟伉也是碑帖皆工,对后世影响较大。

mmexport1640692131080.jpg
另一个是抗战时期清华大学等大批文人政客的入蜀。这个时期较为安全的西南,特别是四川成为了中国文人风骨的传承之地,故宫文物的大迁移,清华大学的转移,梅贻琦、傅斯年、于右任、马一浮、谢无量、黄宾虹、梁思成、林徽因等时代最著名的学者都转战四川,赓续中华文脉。而于右任、谢无量、弘一等人书风则进一步在清代碑学的基础上,呈现出“碑贴兼容”的风貌,本土的张大千、刘孟伉和后面入蜀的黄宾虹的书法,仍然呈现着这一特征,直至到上世界六十年代,随着谢无量、刘孟伉、曾墨躬的去世,另一批书家的崛起,余兴公、黄稚荃、李灏、刘东父等,继续扛起了四川“碑帖兼容”的大旗。


而舒炯正是李灏的弟子,从一百多年前“碑学”的兴起,到一百年来四川“碑帖兼容”的书风的延续,不管任何阶段书法发展态势的消涨,我们确实可以客观的看待四川书法的发展以及舒炯对于巴蜀地域书风的贡献。

mmexport1640692143186.jpg




舒炯书法在汉魏六朝的取法上完成了汉隶入草




李灏老师曾对舒炯说过,学书当学魏晋之上,不能学唐宋以下,否则境界差矣。我们今天理解,这指的是墨迹法帖。书法界有一种主流意识,称魏晋时期是书法的自觉时期,但魏晋确是中国思想最为自由的第二个时期,不仅仅是产生了书法的自觉,第一个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是春秋时期。正是在李灏老师的点拨下,年少的舒炯在书法的取法上,直追魏晋六朝,这也就使得他的书法风格,站在李灏碑学的肩膀上,直接侵入了魏晋风骨。


舒炯能够直接登堂入室至秦汉以及魏晋六朝,虽然李灏老师的高古定位,但李灏老师的前瞻的来源仍然是乾嘉时代的文字学和由此产生的康有为定性的碑学的兴起。正是清代乾嘉时期的朱筠与翁方纲、戴震等对训诂学的研究引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形成了以《说文》为中心的文字学成为显学。而文字学研究引导了篆隶北朝碑版书体创作,这种合乎六书的造字要求,改变了宋元以来轻视篆隶的现象,开启了书写各种汉魏石刻中古体字的书法风气,晚清的吴昌硕正是受了这种影响,并一直影响到当代,这正是舒炯书法“碑帖”兼容“碑”的特征取法的理论基础。

mmexport1640692137206.jpg
舒炯笔法上的方、圆并用,既有裹笔藏锋,也有铺毫露锋。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阐述了用圆笔、方笔两种笔法对碑派书法的用笔进行了定义,虽然这是针对阮元《北碑南帖论》的辩论,但他分出的“方、圆”笔法之论却影响至今。其实所谓的“圆笔”,就是二王、颜柳、苏米等墨迹与刻帖的形态,所谓的“方笔”则取法魏碑的主流。舒炯取法六朝碑版,这次展览作品《斯人清唱》、《一从顿悟》、《青枥林深亦有人》、《此马非凡马》都是典型的圆笔,既有石门颂和瘗鹤铭的神韵,由六朝《瘗鹤铭》、《石门铭》、《郑文公》由此上追秦汉的《石门颂》;在方笔上,于《爨宝子》、《爨龙颜》、《张猛龙》、《郑长遒造像》以龙门二十品等由此上追秦汉《张迁碑》,由此遍临秦汉隶书诸帖。而《神游仙人》、《铁石山川》联,《吾爱孟夫子》、《引秀停琴》联等又都是典型的方笔。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分析出,舒炯在六朝碑版取法上追秦汉的踪迹,显然没有唐宋的痕迹。

mmexport1640692109774.jpg
王铎说他自己临米芾“不规规模拟”,这给我们今天学书法的人进入魏晋、进入羲献指出了另一条道路。舒炯在这一时代与地域的熏陶下,显然会进入魏晋的自觉状态,因为以魏晋翰札形态的书法风格,受民国谢无量、于右任等影响,在四川文人间依然还是主流。但是舒炯走进魏晋,而非赵孟畹摹靶嗡啤保??嵌?洳?摹吧袼啤保??庵帧吧袼啤庇植煌?诙?洳??赡苁撬?芰死铄暗闹敢??部赡苁撬?芰送躅斓挠跋欤??≡窳送躅臁安还婀婺D狻保??睾赫虏萸腥搿妒?咛?罚?粤???婧颓丶颉⒑毫ブ?ń?媵恕⑾祝?颐谴铀?暮苍?志淼拇?碜鳌妒榉ǜ场分锌梢钥?觯??嫖???市????扔形航?氖榫砀吖牛?旨媲睾旱闹势印?/size]


如果在王铎以前的时代,书法的技法以笔法为核心是本应该如此的话,于是出现赵孟睢坝帽是Ч挪灰住敝?档亩ɡ恚?敲丛谕砻髦?蟪鱿值氖??⒅岬拇笞髌沸翁??螅?髌返钠矫婵占浯?砭统晌?榉?挤ǖ囊桓鲂碌哪烟猓??婢际榉ǔ沙さ氖贝?匀灰丫??氲搅肆⒅岽笞鞯男翁?恕?/size]


或许是《阁帖》刻工的不精也或是多次翻刻所致,总之王铎临贴的方法,使舒炯从王铎处领悟到了魏晋风骨,更对王铎临摹《淳化阁帖》的有意去精取粗有了深悟领会,这以汉隶以及六朝碑版入帖,在从翰札向立轴的大草转变。行草大轴究其根本仍然是笔法到章法的转换,将秦汉融进传统大草,并不是今人的创举,张瑞图就是以方笔隶书结体而夸大横式彰显草书的张力,倪元潞则是收紧中宫用笔翻转为主扩大张力,而王铎是以结字和章法的“拓而为大”与扭曲夸大张力。历史上的草书大家,大多取唐宋人法,用笔如长枪大戟,当代较为熟悉的几位草书书家也都从唐宋来,虽强调墨法的浓淡、笔法的枯实、章法的块面对比,但大多都是选择了西方几何解体的形而上,而缺少线条的张力和元气。
mmexport1640692118429.jpg

舒炯开悟,与王铎的思想趋同,但他并不是像王铎为了完成帖学翰札的“拓而为大”,而是沿用王铎的方法,沿着《阁帖》反切入晚明六家。特别是在笔法上借鉴了张瑞图完成了隶书融入大草的方法,在线条及章法上继续保持了王铎张力,而在墨法上,回避了王铎的涨墨法,领略了董其昌“极淡”的思想,草书虽然偶有飞白,但润而不燥,依然充满线条的弹性。站在今天历史的角度,可以确定的说,舒炯完成了汉隶及魏晋碑版融进了帖学翰札以及草书大轴。


舒炯行书带金石气,汉隶的融入,更擅写大字,他曾说他写大字不脱翰札气息,我想这是领悟了魏晋风骨,同时更是在章法上完成了大字的视觉分割。


包世臣《艺舟双辑》中记载:


“是年又受法于怀宁邓石如完白,曰: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我们可以肯定,舒炯的章法除了受王铎影响之外,另一个肯定是邓石如。邓石如章法的计白当黑论固然奠定了章法的理论基础,但李灏曾对他讲过,密处透风,疏处使密,当为活眼计。正是对章法的不唯古人,舒炯在邓石如的“计白当黑”和王铎的“拓而为大”中,敢于制造活眼,再用长锋羊毫中融入篆隶笔法的粗糙,从而在审美上既有汉隶的厚重,又有魏晋的高古,左右摇曳,更有大草的畅快淋漓与起伏跌宕。晚明那个时代,在徐渭破坏了笔法,董其昌破坏了墨法,王铎破坏了章法,傅山破坏了美法的一片“破”中,中国书法完成了草书划时代的变法,在跨越了近四百年,直接影响到当代,而舒炯站在巴蜀“碑帖兼容”书风的传统上,完成了汉隶碑版对大草的“破”。




mmexport1640692140561.jpg

舒炯书法在内外兼修上体现了魏晋文人风骨




做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历史上,大凡政治和民族冲突的聚变时代,道德价值与艺术价值的讨论就会成为艺术史上的核心话题。晚明遗民的书法中特别是傅山的艺术精神,一直都是书法变革的一面旗帜。


舒炯祖上虽然是满清正红旗入蜀,但到他父亲这一代,仅仅是一个技术很好的机械技术工了。在他少年时期,正是学知识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正是文革时期,导致他没有沿着体制内有序发展。然而正是由于对书法宗教般的崇拜,舒炯除了跟李灏老师学习书法之外,还跟另一位满腹经纶的诗人孟凌云先生学习诗词和儒家文化。刘正成在给舒炯在一九九七年书法个展上的序言时说道,


“我看见舒炯的父母对找来一位老师的激动和崇敬,也是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虽然他们也是出身低微的工人,对文化、对中国自古以来被尊崇的艺术,竟有一种盲目的崇敬,甚至敬畏之情,并总希望自己的子女超拔于那个领域。”


我想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思想大变革的时代,这正是刘正成、舒炯那一代人的艺术自觉觉醒,而随后的艺术家的创造和时代的契合,出现了合适的外部条件。苏东坡说,“古人论书,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不同流合污清流的人格的体现,颜真卿的《祭侄稿》是维护正义思想的见证,苏东坡的《寒食帖》则在逆境中体现了乐观的精神,这些都体现了古代文人“士”的精神。舒炯正是在青少年的经历,促使他中国传统文人“士”的精神开始在他心中萌芽。


孔子所奠定的“士”的文人准则“志于道,依于仁,据于德,游于艺”充分体现了“六艺”,诗与书成为一切徘徊于仕途内外文人的必备修养和资质。他的“采风辽省飞思绪,笑语欢歌入眼看”长诗,和舒炯在一九九七年书法展的自序上的文言文,我们能够看出,由于那个年代的限制,舒炯虽然没有经历大学的深造,但他跟随李灏、孟凌云两位大家按照中国传统文人式的学习,在儒家的修为上,于古文诗词功底和对书法的理解,可见一斑。舒炯从不恃才傲物,谦逊内敛一直能够从他厚重的书风中体现出来。由于舒炯在巴蜀书法地位,政府专门邀请其书写的《汶川大地震赋》,分文不收,人格与艺术同步彰显,传统文人气息逐渐形成。

mmexport1640692262073.jpg
舒炯四岁随习书,九岁习武,青年时期追随孟凌云的儒学,为后来的书法的认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对十三经、许慎、章太炎等古文经学与王弼、康有为等的今文经学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上追到王阳明的心学,领悟到了王阳明的儒释道的互通。这种经历使他对魏晋玄学有了更深的认识,王弼之所以28岁早逝,就是仅对经学研究过深,而忽视了道的修炼。于是,他不仅注重外求,更加注重内功的修炼,他常提到“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少不练功,长不习武”等等。


“儒玄并综”这在魏晋时期的许多名士身上都有体现,郭沫若认为“王羲之的思想是儒家与道家的混合物”。商承祚说:“羲之的思想不仅儒、道混合,还或多或少受佛家支遁思想的影响。”道在天地间,学习王羲之就是学习对儒释道的领悟,才能真体会名士风流成了魏晋时代的审美。


舒炯常说,为学贵在心悟,心悟则智开。又说,学书要多加强心性的修为,看待事物上,一切都是虚空,本体是看不见的,但又通过现象来体现,一切笔法都是幻象,但又是看得见的,这就是赵孟钗?裁椿崽岢觥坝帽是Ч挪灰住钡穆鄱希?雍胍环ㄊΦ氖榉ň湍芰煳虻奖史ǖ挠煞比ゼ颉J婢嫉淖宰魇?耙淮佣傥蛄⒆诿牛?蠼绮芟??罄ィ??孚搜猿陕烧龋?拘挠≈こ龇渤尽;??逡镀刑峒??龆?胖莼?匚牛??ㄈ涨按够塾铮??掷?僬涨?ぁ!庇纱丝杉??苑鸺业男尬?腿鲜丁?/size]
mmexport1640692148956.jpg

“绝俗、简约、玄谈、神韵”成为了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最为看重的特征。王羲之在书法上追求的不是老辣粗犷,而是洒脱自如,清远高古,如“在玉山上行,光映照人”。舒炯说,“书法破体容易,合体难”。破体是向外求,合体是向内求,从文字学、金石学打破篆隶融进行草,这也是一种外求,相对容易,但做到书法的儒释道融会贯通,向内求则是非常之难。学习王羲之不仅仅是书法的外在,更是他身上所体现的名士风流的特征,这正是魏晋书法风格的体现。


苏东坡说,“书出无意于佳乃佳”。舒炯正是以他汉隶六朝碑版进入魏晋风骨的精神取法,他舍形取神,领悟到了书法性情而与生命的价值,今天我们来看,舒炯的书法,小到蝇头小楷,进而翰札手卷,虽尺幅之内,亦觉元气涌溢,特别是汉隶大草,更觉阴阳互动,左右摇摆,起伏跌宕,连绵翻滚。他对儒释道的贯通,已经窥得道体,形成了今天他逍遥自在的精神,潇洒自由的书风,正如他自己这次展览的一幅草书作品“逍遥自如草书行”。也印证了他从向内探寻小宇宙,到向外探寻大宇宙,以期体证宇宙之本体的追求。

mmexport1640692115207.jpg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地域的就是民族的。


舒炯的书法还在追求,还在进步,他以汉隶入草的成功奠定了巴蜀“碑帖兼容”的书风的地位,更在内外相合的领悟上完成了魏晋文人风骨的继承。


是为序。





辛丑冬月初十于九合堂灯下

发表于 2022-2-16 23: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虎年吉祥、健康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04:09 , Processed in 0.06162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