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1490|回复: 0

赵立义:浅谈元宵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5 06: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传说很多。但根据史籍记载,一般认为元宵节始于西汉时期,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落在吕后手中,吕后独揽朝政,欲把刘氏天下变成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对此深感愤慨,为保刘氏江山,联合起兵讨伐诸吕。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之日的正月十五日,定为与民同乐的节日。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淮安区河下镇上小学。元宵节到来之时,河下小镇花茶街、湖嘴街、估衣街等主街上,挂满了大红灯笼;红润的光照亮了小镇人家门前光滑的石阶,也照亮了小镇巷道地面的石板路。将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同是河下镇的城河街、竹巷街等背街背巷人家,虽然不见喧嚷的人群,不见燃放的烟花,但走在这些小巷中,家家柴门、草房、陋院,都有纸红灯笼一盏,挂于篱门上。 纸红灯笼不是很亮,却依然是红红的,使小巷增添了一些幽微和孤俏,显得更加古雅和祥和。


元宵节其实是中国人的情人节。因为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女子受礼教的约束,是不能随意出门的。唯有元宵节才可以出去见一见灯红酒绿,听一听笙歌社舞。因而,元宵灯会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元宵节带有万人空巷的民间狂欢色彩,同时也有了“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辛弃疾在《青玉案》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节看灯、猜灯谜,最让人向往的不就是那一回眸的惊喜么?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是多么浪漫!于漫天花火间遇上意中人,正是这个节日的最动人之处。


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这些爱情故事表达得很含蓄,就像夜空中满月的月光,虽不耀眼,却散发着温婉又浪漫的光芒。欧阳修先生有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他老人家,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历朝历代那些雅趣非凡的古人,以趣、以情、以才,都留下了很多跟元宵节有关的风雅故事,把我们带进一个迷人的元宵之夜。


岁月悠悠,时光如流。如今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玩旱船、踩高跷、扭秧歌这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在全国各地还是流行的。这些古老传统风俗依然没变,始终是我们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愫。无论是吃汤圆、猜灯谜,还是玩花船、踩高跷等,这些传统民俗活动,既是一种美好的景象,也是一种美好的期盼,更是一年风调雨顺的最好昭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5-14 10:01 , Processed in 0.0450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