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89723|回复: 5

中国酒都旅游兴市的战略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6 13: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酒都旅游兴市的战略思考

                                  李利维

中国酒都仁怀市,地处贵州北部,大娄山脉西段北侧,赤水河中游,境内多山地丘陵,四季分明,是天然的休闲度假的好去出,素有“恒温式天然空调城”的雅誉。腹地以出产美酒为主,国酒茅台标榜着酒文化的传承和酱香型酒的可考历史;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是名噪一时的红色文化的精髓;“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描述了川盐入黔时的富庶和古盐运文化的底蕴;悄然兴起的乡村旅游文化大写了“四在农家”的有力载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浓妆淡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的更好补给。
文化品位是旅游的灵魂。
中国酒都的旅游兴市正朝着这个发展战略迈进。
一、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
“生态立市、品牌强市、旅游兴市”,是“十一五”期间仁怀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仁怀经济强市的发展战略,以繁荣经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重点抓好旅游及现代社会服务业发展,力争把旅游业建成新的支柱产业,为建立仁怀市经济航母找准了支撑点和兴奋点。
“十五”期间,仁怀市提出了“三特”战略,即特色产业、特色经济、特色城市,全力落实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59.9亿元,年均增长13.9%,财政总收入14.7亿元,年均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76亿元,年均递增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500元,年均增长6.9%,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96元,年均增长6.6%。预计到“十一五”期末,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突破7亿元,年均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以上。
基于这一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仁怀市的“三市”发展战略千呼万唤始出来,有了具体的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性,赋予了时代的内涵。把旅游兴市作为发展的要务,提到战略的高度,这辆促进经济发展的“马车”名正言顺地驶入了快车道。
二、旅游兴市的文化定位
针对仁怀市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1994年,提出了建立茅台国际旅游区的构想,也正是朝着这个思路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一个具有51.8平方公里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茅台风景名胜区,以亮丽的风姿展示在世人眼前。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关于仁怀市旅游兴市的文化定位,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可以晓谕:国酒文化,正如“中国酒都”这块金字招牌一样,镶嵌进人们的心目中。
翻开《仁怀县志》,仁怀市的设置与变迁可窥一斑。最早设置的仁怀厅,所辖今赤水、习水一带,一说“四渡赤水”战役是在仁怀境内完成的,并不为过。这为红军过仁怀提供了可考依据,其中值的一提的是鲁班场战斗,是一次失败的战斗,在党史上没有将功过加以评定,而鲁班场战斗对红军四渡赤水的胜利,保存红军主力取得战略大转移的历史使命和深远意义,党史专家们也没有明确的态度。青杠坡战斗,惨绝人寰,以红军伤亡严重的史实告终。这两次战斗,都是在四渡赤水取得胜利的过程中发生的正面攻击战,吸取了很多教训,吸收了大量的“本土红军”充实到革命队伍,为红军能走出重重包围制定正确的路线提供了保障。
茅台酒的传说、红军过仁怀的口头文学、后山苗族采月亮等已经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茅台酒制作工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茅台酒与红军的传说,开发的价值潜力巨大。
因此,仁怀市旅游兴市的文化定位:国酒文化、红色文化。二者可以兼得,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三、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
旅游资源的自然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属不可再生资源,人文景观部分属可再生资源,做好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显得重要。
以国酒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体系初具雏形,充分挖掘和整合这些优势旅游资源,发展工业旅游和缅怀旅游,彰显国酒的地位和红军长征精神,把购物(酒)和休闲游有机结合,贯穿中国酒都游的始终。依托黔北旅游线路和川渝旅游圈的卖点,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把盐运文化考察游、赤水河文化探险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产品制作精细,缩短时空距离,增加游的项目和游客的参与性。
根据《仁怀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着力培植旅游业。实施仁怀旅游总体规划,加大政府主导力度,发挥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旅游业整体水平。努力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本着重规划、建精品、创品牌,建大旅游、建支柱产业的思路,抓住红色旅游给我市旅游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以茅台古镇风貌建设和国酒文化开发为突破口,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产品开发为重点、特色旅游为载体、文化品位为内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开发国酒文化旅游结合起来,突出抓好茅台红色旅游景区、盐津河旅游度假区、杨柳湾酒文化风情步行街、吴公岩风景区等景区景点的旅游综合开发,加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接待条件,提高接待档次和接待能力。进一步把发展旅游与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河流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大力开发地方特色饮食,发展旅游特色产品,培育旅游产业经济。实现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四、旅游兴市的战略思考
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仁怀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继酒业为主导产业的又一支柱产业,为仁怀市建设经济强市增添又一乐章,要求起点高、品位高、创收高,就要揽住游客的心理需求,建设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旅游产业带。2007年是国家旅游局指定的“中国和谐城乡游年”,宣传口号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这是旅游宣传促销的契机,也是旅游兴市的切入点。
1、加快国酒文化旅游的修编工作。所谓国酒文化,是一个与“文化酒”互为表里的真实反映茅台酒沧桑巨变的企业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酒及酒的生产折射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以茅台酒为龙头产业的酱香型酒业异军突起,早在西汉时期的“甘美之”枸酱酒,就是茅台酒的前身,自隋、唐、宋、元、明、清至现代,吉尼斯之最的国酒文化城俱一一展示,对茅台酒的文化内涵参详考证。茅台酒制作工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人景仰的,茅台酒的传说、茅台酒与红军长征,是国酒文化旅游的核心,也是开展工业旅游的基本要素。茅台集团拥有“国酒铁树王造型”吉尼斯世界之最,把茅台酒自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之后的国际国内奖牌碑林打造出来,可以成为又一世界之最。加快国酒文化旅游的修编工作,全方位服务茅台,拓展国酒文化的外延,建立世界名酒名镇旅游产业,加快工业旅游发展步伐,填补企业文化内涵。
2、抢抓红色旅游规划编制。红色旅游规划属于旅游规划中的一种专项规划,是以红色旅游资源作为重要依据和物质基础,是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旅游活动进行的规划。红色旅游专项规划主要是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红色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红军口头文学的挖掘整理,辅之以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接待条件的改善,以期达到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景区景点的打造、旅游项目的论证、市场的定位、产品的制作、营销的炒作、收益的实现。
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库。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出炉,量化了我市的保护项目:后山苗族采月亮、红苗山歌、苗族蜡染技艺、苗族踩山节、学孔阳戏、茅台酒的传说、茅台酒酿造技艺等,其中茅台酒制作工艺成为国酒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库,要从传统体育竞技类、民间戏剧、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文学(口头文学)、民间曲艺、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类、传统医学类、人生礼俗类、文化空间类等着手,利用“发现仁怀”这个栏目,充分展示中国酒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量和质,形成旅游资源的有力补给。
4、积极发展乡村旅游。2006年中国旅游主题是“2006中国乡村游”,2007年中国旅游主题是“中国和谐城乡游”,这将拉近城乡差别,建立和谐社会。发展乡村旅游,目的在于推动农村、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应重视乡村旅游的前期规划,做好可行性论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设计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做到一村一特,一品一精。改造旅游接待环境,发展农贸产品,提高绿色食品质量,打造本土文化的吸引力。加强旅游服务培训,从礼仪端庄大方上吸纳客人。把旅游开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实施项目捆绑,实现资源共享。
5、强化旅游接待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意识的提高。一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充分利用茅台高速公路和支线机场的建设,实现村村通油路工程,把旅游景区公路改造为生态公路,做好停车场的安全服务工作。二是改善宾馆酒店景区的硬件和管理服务,申报星级宾馆的比例达到50%以上,酒都宾馆、酒都大酒店三星级宾馆申报,天豪宾馆上四星准五星的建设和申报工作,景区创A工作的推进,乡村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三是通讯邮电设施建设,使景区景点内无通讯盲区,通邮方便快捷。四是涉旅企业的规范管理和服务意识的提高。五是旅游接待形象的树立和诚信和谐准则的奠定。
6、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推介成果凹显在旅游精品线路的制作,旅游的魅力在于旅游无界,因而,中国酒都旅游精品线路可以从五个方面制作。一是贵阳-遵义-仁怀北线旅游线路,精品为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二是毕节-仁怀西线旅游线路,精品为民俗旅游、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三是重庆-赤水-仁怀南线旅游线路,精品为盐运文化、赤水河文化、四渡赤水、国酒文化;四是自驾车游旅游线路,精品为茅台风景名胜区内景点;五是节假日游,可供市内游客选择性游览。


                                     2007、01、15、茅台书屋
发表于 2007-1-16 16: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思考,有自己见地的文章。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16: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酒都的确充满魅力,开发好,是篇大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16: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参考。请印发至市五套班子领导、各县区、市直各部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0 15: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赵福治2007-01-16 16:24发表的:
有思考,有自己见地的文章。提读。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 21: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国家旅游总局,中宣部、总政协调此事,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4-19 07:16 , Processed in 0.08334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