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24942|回复: 0

王福林:山阳大湾的坎坷命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0 09: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阳大湾的坎坷命运
王福林

何谓山阳大湾?古淮河下游,在江苏省北部有一个近似U字形的大河湾,因大部分位于山阳县(即现淮安市淮安区)境内,故历史上称之为“山阳大湾”。
古淮河,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淮”字的本意就是最“佳”之水,淮河因水清而得名。淮河含沙量很少,河道淤积不甚严重,有着比较稳定的河槽。出路通畅,海潮一直可以上溯到盱眙县境内。
古淮河干流的上、中游,在河南和安徽境内,基本上是沿着大别山和江淮丘陵的北麓,由西向东流的。
可是到了下游,在古泗州城北,古淮河由安徽进入江苏后,由原来的向东流,折向东北流,行经淮阴北又向东流,自草湾急转向南,经钵池山东侧又折向东南流,直抵淮安县(史称山阳县)城北河下镇,绕城东行,过淮安后又折向东北流,至季桥大湾,再向北进入安东县(今涟水县)境,最后,在涟水县云梯关(现属响水县)入海。这就是古淮河下游的基本流路。这一段大体呈 U 字形的河湾,因基本上都在山阳县境内,所以史称“山阳大湾”。这条曲折的水路,不是人为的,是地质构造形成的,是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挤压挫动的结果。

一、文静美丽的年华

从远古到春秋末期,山阳大湾曾是一条文静而美丽的河湾。她位于淮河下游的中部,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的交汇地带。从古泗州城到入海口,地势平坦,河槽宽而深,水面坡降很小,水流平缓,沿河无堤。两岸山清水秀,南岸是湖荡水乡,农民在湖田里劳作,渔夫在湖面上撒网;北岸是绿油油的田野和散落的村庄,苍翠的林木和肥壮的牛羊。好一派美丽的自然风光。
古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以北为暖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比较充沛。适宜人群居住,有利于繁衍生息。山阳大湾末端的“青莲岗文化遗址”是淮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从出土的石器、陶器、炭化后的籼稻粒及渔猎用具等文物得知,早在 6000 至 7000 年前,就有人类在古淮河山阳大湾繁衍生息,种植水稻、捕鱼狩猎。
山阳大湾上有个小河湾,是在第四纪冲积层上河流冲刷而形成的。因为居住着姓相的人家,所以叫相家湾。因相家湾处于古淮河下游中部,又是山阳大湾的下段,地理位置很好,是古泗州城以下,淮河上最早形成的河湾集镇。
古淮河下游有一条最大的支流,叫泗河,亦叫清河,她位于山阳大湾的顶部,是一条发源于鲁中山地沂蒙山区,清静而美丽的河流,清水荡漾,畅行无阻。春秋时期,儒家学说已经在齐鲁大地诞生,于是,发源于齐鲁大地的泗河,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条将儒家文化输送到江淮平原的河流。大批的文人志士在山阳大湾这个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河湾集镇,讴歌自然美景,谈论治国兴邦,抒发豪情壮志。当时的淮河流域,思想交锋达到鼎盛。先进的思想,璀璨的文化,伴随着滚滚流淌的淮河,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向前。

二、战火纷飞的岁月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诸侯图强争霸,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地处江淮平原的山阳大湾,被卷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吴王夫差欲北上伐齐,于公元前486年至公元前484年,在长江北岸,筑邗城、凿邗沟、通江淮。邗沟南起邗城以南的长江,北至淮河山阳大湾的末口。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率领大军从邗城出发,经邗沟到末口,入淮河进入山阳大湾,逆流而上,到清口进入泗河,由泗河进入山东,在山东艾陵与齐军交战,大获全胜,全歼10万齐军。后因越国人乘吴王夫差不在国内,偷袭杀死了吴国太子,吴王夫差又匆匆忙忙从原路返回吴国。
此时的山阳大湾是吴国的属地,邗沟开凿后,山阳大湾的命运就和邗沟的命运紧紧扣连在一起了。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为报灭国之仇,攻打吴国,夫差兵败而逃,自杀身亡,吴国灭亡。越国占领了吴国的所有属地。
公元前333年,越楚战争暴发,越国攻打楚国,结果反被楚国打败,杀死越王无疆,越国灭亡,楚国占领了越国属地。
公元前312年,秦楚间的大战全面展开,到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军攻破楚国最后的都城寿春,楚国正式灭亡。
在旷日持久的争霸战斗中,苏中平原成了楚国、齐国和秦国三雄争斗的战场。山阳大湾,这个水上交通的要冲,在长达254年中,成了他们互相争斗的工具,被用来运兵运粮,为战争服务。

三、平平淡淡的日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二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驰道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包括陆路和水路。其中水路的一支就是由济水南岸的定陶入泗水,由泗水向南入淮河,经山阳大湾到末口,经邗沟以达大江。山阳大湾这一段作为国家通往江南驰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朝廷重视。可惜,大一统的秦帝国,寿命只有15年。
到秦末,天下又大乱,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获胜,建立了汉朝,这是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历经409年,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强大帝国。在大汉帝国统治时期,山阳大湾过着平静的生活,维持着农耕社会水上交通和经济往来,维持着正常的漕粮运输。
公元220年,魏、蜀、吴三国战争又起,山阳大湾为魏国攻打吴国提供了水上的便利。
之后,从西晋、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这324年中,战争仍然不断,但战场不在苏中平原。邗沟遭冷落,航道失修,淤积不通。山阳大湾的水上运输也很清淡。

四、黄金水道的盛世

隋朝统一中国后,隋文帝就着手疏浚南北水道,以利漕运。隋炀帝登基后,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同时为了漕运的需要,疏浚扩大邗沟旧道,并裁弯取直,以便行船。自山阳至扬子(今扬州南)入长江,改称山阳渎,成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到 608年,自杭州经江苏、安徽、河南到河北涿州长 5000 多里的南北大运河全线建成。616 年,隋炀帝御龙舟,沿运河南下,游江都。山阳大湾也就热闹起来。
到了唐朝,漕运非常兴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为了保护邗沟这条影响南北经济的大动脉,唐朝廷在山阳大湾的右岸,建筑了淮安新城,为了有利于大船和重载船舶的通行,唐朝廷又在邗沟末口段上建筑了北辰堰,用来抬高上游水位。大食、波斯、朝鲜、日本等外国商船,由海路经淮河来我国经商,络绎不绝。所有商船都必须进入山阳大湾,或经末口入邗沟,南下长江,或西去京畿。江南北上的漕船,经邗沟末口入淮河,必须经山阳大湾西行至古泗州城,再西去洛阳和西安。
到了宋朝,由于北方受黄河泛滥的影响,粮食短缺,漕粮主要来自南方。所以朝廷对邗沟水利工程比较重视,不仅加大了工程建设力度,而且成立了管理机构,加强航运制度的管理。邗沟漕运进入了鼎盛时期。由于邗沟运行管理得好,从江南一带运往宋都汴京的漕粮,运输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
唐、宋时期,山阳大湾这段水道,成了黄金水道,邗沟上有多少漕船,山阳大湾也就有多少漕船。山阳大湾和邗沟一道进入了漕运的鼎盛时期。

五、多灾多难的年代

到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阻止金兵南进,东京(今开封市)守将杜充,扒开黄河大堤,企图阻止金兵南进,然而未能实现这一愿望,却使黄河侵泗夺淮入海,造成更大灾难。
南宋绍熙五年(1194 年)八月,黄河大决于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境),主流循道南下,由封丘至徐州入泗水,自淮阴后全面侵占淮河入海河道,黄河主流夺淮。
从此以后,原淮河山阳大湾的河槽,不仅要承担自西而来的淮河水东流,还要承担自北而来的黄河水下泄。一条河流承担两河来水,淮河两岸又没有堤防,经常泛滥成灾。加之淮河中游水系也频遭黄河扰乱,洪水灾害就更为频繁。水位抬升后,邗沟水流已经改变为向南流淌。黄河含沙量大,致使淮河河床不断淤淀抬升。山阳大湾成了河水泛滥的重灾区。
南宋与金和南宋与元的两场大战,都是发生在山阳大湾的淮河南岸新城境内。山阳大湾遭受了战争的创伤。
到元代,首都大都(今北京)在北方,开辟了海上运粮航线,不重视运河漕运,加之元代对治水也不重视,所以水旱灾害较多。据统计,仅在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 年)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 年)间,黄河在山阳大湾就溃决泛滥达 38 次之多。
到了明朝,朱元璋大力整修邗沟运道,扩大漕运能力。洪武初年,修浚宝应县宋泾河,南置板闸,北筑堰与诸湖隔。洪武九年,发淮扬丁夫五万,筑高宝湖堤六十余里以捍风浪。洪武二十八年,自怀楼至界首湖外筑堤开越河40里,引水行舟,运道不再经新开湖。为淮扬运河有重堤之始。
到永乐年间,朝廷定都北京后,内河漕运量明显增大,朝廷对内河水上运输更为重视,加大力度治理邗沟。
永乐三年(1405年),平江伯陈瑄坐镇淮安后,大力疏浚邗沟,引舟自大江历扬州至淮安,以通漕运。
永乐五年(1407年),陈瑄开始全面督浚淮扬运河(邗沟),扩大漕运。
永乐八年(1410年),朝廷下令停止海运,江浙漕粮专行运河,经淮安末口入山阳大湾,到清口入泗河北上。
随着邗沟运道畅通,漕船数量不断增加,由末口进入山阳大湾的船舶也就不断增加,山阳大湾的繁忙盛况可想而知。山阳大湾的命运和邗沟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但因黄河水含沙量大,河道淤积严重,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到永乐八年(1410年),已经280多年,原来宽而深的淮河河床,现在已经淤淀变浅很多。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陈瑄在山阳大湾右岸,创筑淮安黄淮河南堤,大堤西起清江浦沿钵池山,东至柳浦湾(淮安市季桥乡境内大湾),长四十里,防止黄淮河南决,河下估衣街就是昔日的黄淮大堤。
陈瑄发现,从末口到清口这段山阳大湾,水势湍急,风涛尤甚,不宜漕船行驶,溯流而上,损失较大。他总结了姚斌建筑仁字坝以新粮、货转动的经验,决定继续筑坝,实际是建码头,改水路运输为陆上运输。于是他在新城东北角建筑了义字坝,与仁字坝相连,又在新城西北角建筑了礼、智、信三坝,智字坝与礼字坝相连,信字坝与智字坝相连。在山阳大湾中下部位的新城,先后建起了五座水利工程,这五座坝垛,既是码头,也是新城的防洪护岸工程。
五坝建成后,朝廷规定,所有漕船和官民商船,必须盘坝过淮,改车运由陆路抵清口,再由水路北上。漕运总督府还明确规定:漕船由新城东门外的仁、义二坝入淮(安),官船、民船、商船由新城西门外的礼、智、信三坝入淮。由此可见:淮安黄淮河上的五坝,实际上起到了货物转运码头的作用。不管是漕船还是官民商船,由邗沟出末口进入黄淮河后,分别行驶到规定的坝下,由坝上的辘轳把船上的货物一一起吊上岸,再由陆上的车辆搬运或人工肩挑盘运至清口,再登舟北上。
这样一来,相家湾背后的山阳大湾,没有了漕船和官民商船的往来,就冷清了很多。大大削弱了相家湾水上经营活动。
幸运的是,相家湾的河岸上,相湾街已经形成,各项经营活动蓬勃兴起。从五坝卸载的货物,转车载或人担,都必须经新城西门口的平和桥,沿着相湾街(估衣街),过石工头,出西围门沿淮河南岸运至清口。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派繁华景象。估衣街成了古镇最早、最繁华的街道。
但好景不长,到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瑄又在淮安城西管家湖中划湖为河,开凿了清江浦,筑堤引舟至鸭陈口进入淮河。他西移邗沟至淮安城西,并入里运河。使得从扬州经邵伯、高邮、宝应、淮安到清口的里运河全线贯通。从此,南北行驶的船只,包括漕船,不再经末口入黄淮河,结束了漕船在末口盘坝过淮的历史,大大缩短漕船在黄淮河山阳大湾中逆水行驶的路程,使漕运更加便利安全,迅猛发展。末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湮没。邗沟西移并入了里运河,获得了新生。山阳大湾也就因邗沟的冷落而冷落。
更致命的是,在历次石工头防洪抢险过程中,为了削弱洪流对南岸的冲刷,防洪的坝垛将从钵池山直冲下来的洪流挑向中泓,致使坝垛下游出现淤淀,形成河滩,从石工头逐渐向下游扩展,直到新城西北角,淮河中泓与新城北城墙平行,河滩扩展才停止,形成了一个大三角形的河滩,下游最大宽度达 200多米。相家湾全部被淤成河滩,沿河堤先淤淀的河滩建成了前三条巷,随着淮河中泓继续北移,河滩向北不断扩展,后来淤淀的河滩上又建成了后三条巷。山阳大湾上的小河湾——相家湾,逐渐被泥沙断送了生命。

六、断流枯竭的末日

黄河全流夺淮之初,是循淮河干道绕经淮安城北山阳大湾东下入海。自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起,黄河连续在草湾决口,屡塞屡开,直下赤晏庙,经安东再向东出云梯关入海。
明万历四年(1576年),黄河泛滥,大水直冲淮安三城,为缓冲山阳大湾相家湾(今河下古镇二帝阁北)的险情,根据兵备副使舒应龙建议,由北部草湾开支流三十里,复与正河相接,裁弯取直,以杀其势。
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漕运总督吴桂芳、兵备副使舒应龙、知府邵元哲等,又于徐杨筑坝堵塞淮河主道,使其向南主流不通,迫使黄河水由新开支流草湾河(今废黄河)流向东北,经安东再东行入海,使支流变成了主流。
这样一来,淮安城就远离黄河,淮安三城恃以无恐。此时,清江浦已代替了过去的末口,成为淮扬运河漕船入黄的主要口岸。
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守将杜充,扒开黄河大堤,使黄河改道,侵泗夺淮入海,到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黄河完全由草湾新河向东北经安东入海,黄河远离淮安,黄河和淮河在河下古镇北边的山阳大湾合流了455年。
黄河主流自草湾改道入海后,由于此时淮阴以下的淮河入海水道已被黄河泥沙淤垫成“地上河”,加之陈瑄大修洪泽湖高家堰,防止淮河水东侵,以及后来漕运总督吴桂芳、兵备副使舒应龙、知府邵元哲等,于徐杨筑坝堵塞淮河主道,使得淮河水已经不能回归故道,淮河断流。
淮河故道失去了水源,淮安城北山阳大湾水缓沙停,渐渐淤塞。尚存旧河形如淀,长20余里。由于山阳湾是一个“U”字形大湾,主流靠凹岸,自钵池山至新城北门外东坝止,河槽较深,尚可行舟。
元朝,自世祖中统元年至元末(1260—1368),淮北盐场已经兴起,河下曾设有数十处盐堆栈,淮城与河下已经成为北盐南销的中转站,盛极一时。
人们利用山阳大湾故道里尚存的河沟河汊运送海盐,在高滩上堆放海盐。河滩变为盐场,河流也就被世人称呼为盐河,有的河汊较小,被呼为小盐河,清初,得以疏浚,成为盐薪运输的要道。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里运河上建永利闸石洞一座,开引河沟通盐河,增加盐河水量,以利通舟。所开引河时人亦称故沙河,后讹为乌沙河。此后,至礼字坝一段盐河也称为故沙河,不过此段故沙河并非是宋乔维岳所开沙河的故道,而是古淮河的故道。
清乾隆八年(1743年)春,挑浚故沙河,起自永利闸下至三孔石涵洞。三孔石涵洞位于新城西北礼字坝旁,是商人为了盐河蓄水,抬高水位,以利盐舟而筑。此时三孔石涵洞以上的盐河,即河下古镇估衣街北的盐河,已经被称为故(乌)沙河,三孔石涵洞以下的盐河,即新城大小北门外的盐河,已经被称为鱼变河(渔滨河)。山阳大湾中其他河汊的盐河,仍被呼为盐河,也同时加以疏浚。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拆去三孔石涵洞,建裕民闸一座,由故沙河进水,分入鱼变河、盐河。下版三层蓄水入盐河,余水从版上滚入鱼变河灌溉民田,长年开放,两岸民田千顷尽改稻田。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拆修洞下乌沙河一道,东流为鱼变河,共长百余里入马家荡。
清道光年间,盐务改道,山阳大湾中的乌沙河、鱼变河、盐河均成废河。
清同治年间,应山(阳)盐(城)士民灌溉用水要求,水利专家殷自芳建议,重建永利闸,改旧盐河为新市河。同治三年(1864年),于永利闸旁新建石耳洞一座,洞水入故沙河,入市河,入马家荡。三年秋开工,次年春工竣。这条市河一直延用到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市河逐渐被改造,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河逐渐被淹埋。
这就是古淮河下游山阳大湾的坎坷命运。
从清朝末期到民国年间,山阳大湾的河滩地上,已逐渐形成淮安与淮阴之间的交通便道,新中国成立后,被建筑成为淮阴到扬州的淮扬公路,江苏北部一条主要干道。改革开放后,淮安市又将淮阴与淮安之间大道整修为市内一条美丽的康壮大道,为纪念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诞生的近代历史伟人——周恩来总理,取名翔宇大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09:09 , Processed in 0.0471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