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越百年
赵文俊
赵文俊,供职于河北沧州广播电视台,二级导演。河北省作协会员,沧州作协理事。撰写、编导电视专题片三百余部,荣获国家、省,市级各类奖项。文学作品发表于《河北作家》、《无名文学》、《沧州日报》,《沧州晚报》等刊。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仇怨的姑娘…….” 细雨蒙蒙的日子撑一把伞漫步青县大运河红木文化小镇悠长的街巷,让人不由想起戴望舒的这首诗。飘飞的雨丝为这里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涂抹了些许柔和唯美的色彩,使人产生置身江南某条街巷的错觉。 这里是运河水乡,这里更是红木的故乡。推开沿街的一扇扇大门,我们总会与红木不期而遇,那些精工细作的红木家具线条流畅,有的华贵典雅,有的简洁大方,他们仿佛仪态万方的大家闺秀静静地与人们进行着无声地交流。 小镇每一扇大门的背后都有一些故事,关于红木,关于运河。走进一处徽派高大宅第,遇见花甲之年的蔡广明先生,蔡先生是小镇一家红木艺术馆的主人。随着他的讲述我的思绪飞到了六百多年以前的大运河。 那是明代大运河漕运繁忙的时期,每年都有约400万石漕粮途经沧州运至北京,繁忙的漕运催生了运河两岸的驿站。明永乐二年,也就是1404年,朝廷在青县东北侧的流河镇设立了驿站。流河驿地处大运河卫河西岸,是大运河北段天津右卫的重要驿站。 流河驿不仅仅有传令飞信,飞报军情的作用,它的诞生似乎还预示着将要肩负另外一些重要的历史使命。就在流河驿建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405年,三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开始了首次远航。郑和七下西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寻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不仅向外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带来了国外的文化和特产。比如香料、木材。木材主要指今天我们所说的红木,它是制作明清家具的重要原材料。 明朝隆庆年间,海禁开放,红木的流入量更大了,红木也开始大量被制作成家具。那时江南一带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以拥有一件红木家具为荣。这些来自南方的精美硬木家具也随着运河贸易的发展,漂流到了京城等北方地区。这些家具也很快受到了皇族显贵的追捧,他们不惜重金开始购买红木家具。然而问题很快暴露出来,由于南北两地气候差异大,南方的家具不适应北方干燥的气候,不可避免地出现开裂变形的状况。能工巧匠们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先将木材在北方进行干燥处理。青县流河驿是当时距离京城最近的一个中转站,当然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这一重任。于是从国外进口的珍贵红木在江苏太仓刘家港转船,沿京杭运河一路运至青县流河驿。这样的中转在当时还能起到检验检疫的作用,因为人们不确定这些从海外运来的木材是否带来了一些虫害和病毒细菌。那时成堆成垛的木材在流河驿卸船烘干,此起彼伏的水声,船工的号子声,卸船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运河漕运繁盛时期喧闹的场景。木材在流河驿放置一段时间,经过自然风化后也起到了消毒杀菌的作用。待这些木材干透,工匠们就地将这些木材进行粗加工,这些经过加工的木材再转船漕运至京城宫廷御用监进行精工细作。天长日久,青县渐渐成为了红木的集散地。 蔡先生介绍说,青县红木文化还曾在明朝弘治年间受到了张皇后的影响。弘治皇帝和张皇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和皇后,为人们广为传颂。而张皇后就出生在青县附近的兴济。 张皇后曾在家乡修建崇真宫,修建工程中用到了大量红木。张皇后修崇真宫之际,又历时四年扩建*回*民庙,将红木用到青县的*回*民迁移庙里。这里的人们因此进一步认识到了红木的价值。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县自古就是处于天子脚下的京畿之地,依靠运河水运的便利,许多人沿运河一路北上走进宫廷,他们中不仅有服务宫廷的太监,还有一些走进皇宫的手工匠人。蔡先生的高祖就在这些匠人的队伍中。他说老人家在宫里学了不少手艺,掌握了红木家具制作的精髓。除了制作家具之外,老人还负责宫殿一些木质构件的维修工作。这一 干就是几十年,待到告老还乡,老人也将精湛的红木家具制作技艺带回了青县。 那时作为红木集散地的青县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木匠来这里进行家具制作。这些匠人制作的家具在青县受到了宫廷风格的影响。出自青县的家具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家具的线条遒劲有力,气韵庄严,豪华尊贵,带有明显的皇家气派,有别于南方家具的文人气息。这也是京作家具的基本特点,青县因此被称为京作家具的发祥地。 蔡先生从17岁起就拿着祖先留下的工具开始了木工生涯。改革开放后,他接触到了王世襄先生编辑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从此仔细研读,奉为圭臬,爱不释手。改革开放后青县红木文化也开始进入发展时期,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明清古典家具的价值。与此同时大量外地人涌入青县收购古旧家具。青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品类繁多的古旧家具也吸引了不少古典家具收藏家。青县人对红木耳熟能详,从村头的农妇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说出花梨、紫檀、酸枝木、鸡翅木等名贵木材的名字。在收购古家具的行列中也不乏一些外籍人士的身影。令人惋惜的是青县的一些古旧家具也因此漂洋过海,流落海外。 蔡先生当时也加入到了收购古家具的热潮,一件件红木古家具不再是书中毫无立体感的冰冷图片,它们穿过历史的尘埃真切地出现在了蔡先生的眼前。他轻轻地抚摸它们,一遍又一遍研究它们的造型和结构,一件件爱不释手。蔡先生先后接触到了两百多件明清时代的硬木家具,有橱、柜、床、椅子,桌案等。通过仔细研究这些老家具的款式和制作工艺,蔡先生渐渐萌生了自己动手制作仿古红木家具的念头。 蔡先生制作的红木家具以京作明清家具款式为主。明式家具质朴简洁,清代家具工艺繁多。明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明式家具以黄花梨、紫檀木最为常见。结构采用小结构拼接,使用榫卯,造型上注重功能的合理性与多样性,富贵典雅。明式家具极少用漆,也没有过多装饰,突出木材纹理,体现材质美,形成清新雅致,明快简约的风格。 蔡先生从事红木家具制作几十年,当年他单枪匹马的手工作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二百多人的集团公司,成为青县红木业的翘楚。他们设计制作的作品也屡屡获奖,然而令他骄傲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他亲手制作的一件家具——黄花梨四平顶箱柜。在蔡先生的红木艺术馆里,我看到了这件家具,这是蔡先生的镇馆之宝,也是明式家具的典范。有人曾出天价来购买这件家具,被蔡先生婉言拒绝了。黄花梨四平顶箱柜凝聚了蔡先生的许多心血。从烘干到设计制作,这件作品是他和两位工匠花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的,而仅仅选材一项就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红木因质地坚硬又被称为硬木。剖开一颗红木你会看到它富于变化的纹理,每一块木料的纹理都各不相同,有的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有的如高山瀑布一泻千里。有的还会呈现出花鸟鱼虫的独特形状。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鬼斧神工。蔡先生为他的四平顶箱柜取名“龙凤呈祥”,也与柜子所选木材纹理有关。四平顶箱柜上部四个方形小门木质纹理仿佛四个龙头两两相对。柜子主体门板又像四条凤尾,纹理相似,巧夺天工,自然天成,绚丽华美。中间横向纹理似侍卫宝剑和宫廷御扇,具有富贵吉祥的美好寓意。中国人一向以对称为美,对称具有完美圆满的美好含义。这件家具就连柜体左右两侧木板的纹理也讲究对称,弯曲的纹理宛如蝴蝶展翅欲飞的巨大翅膀,生动逼真。蔡先生说两两对称的门扇即使互换位置也能做到严丝合缝,不要说手工制作,即使机械制作也很难达到这样的严密程度。这件柜子的配饰按宫廷家具配饰款式制作,一比一的白铜配饰更显华贵大气。 蔡先生一直钟情于红木家具,他曾从山西高价买回红木屏风作为收藏。青县不仅是红木家具的集散地,更有着近万平米的古典家具收藏馆。馆内收藏的明清时期“京做”“苏作”“广做”等各类名贵家具,家具数量之大、品类之全,规格之高在国内屈指可数。连收藏家马未都参观之后都叹为观止。 明朝时,朝鲜人崔溥著有《漂海录》一书,这本书记录了他沿大运河北上回国沿途的所见所闻。归途中,细心的崔溥记录了南北妇女服饰文化在沧州交流的现象。他在书中写到:江南“妇女所服皆左衽”,“自沧州以北,女服之衽或左或右,至通州以后皆右衽”。有关资料还曾记载地处北方的沧州大运河上曾一度赛起了龙舟。运河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纽带。时至今日这种文化的交融依然延续着。现在青县已经成为拥有包含周边4000余家红木家具经营加工企业及商户的北方最大的红木产业集散地。这些企业不仅包括青县本地的,还有一些京津等地的著名企业。在青县,随便走进一家红木家具制作企业,也总能听到操着各地口音的工人在进行加工制作。 来到青县不能不到大运河红木文化馆去看一看。在这里一位戴着眼镜的儒雅男士在向我们做着有关红木文化的各种介绍:“这是拔步床,它像是摆在房子中的一个小房子......这是罗汉床,它和拔步床是不同的......”人们亲切地将这位带着南方口音的男士称为陈教授。人们所称的这位陈教授本名陈志远,是85后的年轻人。陈志远出生在江西,毕业于杭州大运河畔的中国美术学院。他的理木工坊主要负责高端家具的设计制作。 2018年8月,因为业务拓展的需要,陈志远将理木工坊从北京搬到了青县。陈志远说,青县的优势在于仅流河镇就聚集了大大小小两千多家实木家具制造商,可以说家家户户都在做与木头相关的事情,这对未来自己家具生产的配套十分重要。 从高中时代起陈志远就迷恋上了明清家具。那时他接触最多的就是《读者》杂志夹页中的明清家具图片。他将这些图片收集起来,闲下来的时候一张张翻阅着仔细欣赏。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学校的实验室满足了他进行木工手工制作的要求,在那里他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的首次木工手工制作实践。 大学毕业后,陈志远曾从事所学的专业工作,还参加过多个国内外的新锐艺术展。然而他一直沉醉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明清红木家具一直让他魂牵梦绕,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红木家具一直是他的梦想。思来想去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创立了自己的木工工坊。 陈志远一直推崇传统家具制作中的榫卯结构。一件家具不用一滴胶,不用一颗钉子,仅靠家具构件之间的互相咬合就可以严密结合,不松不散。榫卯结构体现了古代工匠独具的智慧与匠心。 使用现代工艺制作的板材家具,容易损坏,更换率高。而一件用了很多年的榫卯结构红木家具,即使损坏了也能维修。这也是红木家具能够代代相传的一个原因。 虽然来到青县只有两年的时间,可是陈志远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本地人。闲时他总是喜欢到大运河边走一走看一看,河里那一汪碧水,河岸那葱茏的绿色,总能让他寻找到木艺创作中的灵感。 陈志远经常和徒弟们经常在大运河畔的加工厂进行研发和打样新品。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年轻的工匠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忙忙碌碌。他们有的忙着搬放木料,有的站在工作台前神情专注,一丝不苟。厂房里不时响起拉锯声,轻盈的刨花在空中飞扬。刨花如落花一般轻轻飞起,缓缓落下,那是陈志远眼中最美的花儿。厂房里忙而不乱,各种工具摆放整齐,如他们的工作一样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年轻的木工匠人在这里不断成长。 许多家具制作企业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比如开料工只会做开料的活儿,雕花工只会做雕花工的活儿,油漆工只会做油漆工的活儿。陈志远认为这样只会遏制工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家具制作创新和发展。当年开设工坊后陈志远曾婉言拒绝了与多个投资人的合作,他反对追求利益最大化,坚持家具的手工制作,避免家具生产过程出现流程化、分工化。 陈志远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央美术学院视觉高精尖中心非遗活化项目研究员。如何挖掘以红木家具为主的传统家具文化精髓?如何才能做到传统家具制作的传承与创新?是陈志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最终他萌生了招收徒弟的念头。陈志远的徒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白领,有作家,也有在校学生。陈志远说,传统行业一定需要高素质的年轻人加入,才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自2016年起陈志远的工坊还成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工坊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美院学生来这里进行木工手工制作实践。 陈志远说:“一个优秀的木工匠人,应该具备熟练掌握木工的全部技艺,甚至掌握与木工相关的技艺。否则他真的只是一个工人,终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个时代不缺工人,缺的是匠人,缺能够用某项技艺去实践想象力的手艺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正引领着一群具有超前思维、深厚艺术素养的年轻人在传承创新木工技艺的道路上一路不断前行。 榫卯无言,匠心永驻。六百多年前,绵延不绝的大运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红木文化。如今大运河畔的青县早已被评为“中国红木家具之乡”,并且有着“中国运河古家具文化之都”的美誉。沧州大运河那生生不息的气韵与风骨早已融进了运河人的血脉里,千秋万代,永不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