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的辛酸岁月 ----无锡市一中68届丁班同学聚会侧记
林芝萍
今天我参加了在惠山古镇聚鸿楼饭店举行的无锡市第一中学68届丁班的同学大聚会,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叫“知青”。
1965年9月50名同学从全市上万名小学生中脱颖而出,考入无锡市第一中学,被编在丁班。1966年他们读了半年书就面临失学,在他们个人档案的履历表里,只有一年的初中学习经历。1969年3月,这群失学少年,又被历史的大手一挥,不可抗拒地踏上了上山下乡的征程,大多数同学被分在五图河农场离团部十几里地的1营1连和30连以及少数同学被分在黄海农场,个别没有去农场的同学,后来跟着67届和66届初高中毕业生,到苏北盐城地区成了插队知青……
在苏北农村做知青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一段辛酸故事。他们经过时代的洗礼,每个人都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无锡市一中68届初一丁班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先后有8名同学曾当过兵,全班下乡苏北以来,通过高考、自学,先后有近40名同学重圆了读书梦,并先后有10多位同学走上了厅级、县处级、局级领导岗位,13名同学获高级职称,20余名同学获中级职称、法官、律师等职称,10名同学当过教师,其中5名曾在高校任教,3名医生,1名同学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还有不少同学成为大型国企的骨干和各级领导。卞福良同学在任职期间,争取到工信部6个研发基金项目,总投资达2.24亿元,并获得无偿资助资金7010万元,三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沈小军、那张军、温铭勋等同学多次获省、市级社科类奖项。他们虽然仅上了一年中学,但他们以母校一中精神激励着人生,用骄人的业绩维护了无锡一中的荣誉,并为之增光添彩。他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他们为下一代人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榜样。
也许正是有了那段知青岁月,他们更加珍惜在一起同甘共苦的同学情,情谊也愈老弥坚,他们之间互帮互助的故事也一直在进行。回城后,他们相约每周二聚会,风雨无阻保持了20多年。如今的他们,都年过古稀,进入安享晚年的时候。他们在落实现代社会新型的“抱团养老“方式。
今天是程继德同学做东,有43名同学参加了大聚会,一共坐了五桌人。有从苏州赶过来的他们当时一个连队的知青,还有其他班知青同学。大家交杯换盏,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有位同学说:“看到这个聚会,我还想多活几年。”郭锡廉马上举杯引吭高唱:“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大家都乐了,聚会也进入**。聚会中荣建国还贴心地为每人置办了一份无锡老字号朱顺兴点心做伴手礼。
近日国家一级作家、江南影视学院暨清迈大学研究生导师丁一教授倾心写了2万多字的《下辈子还做同学》,文章中深情地写道:“写下他们近60年来在一起读书、下乡、回城、退休等坎坎坷坷的人生经历,既是给历史深刻的纪念,对现实世界犀利的审视,对未来时光热切的憧憬,更是对生命美学和人生信仰永不言弃的宣言。写下他们近60年来的风风雨雨,既是给过往岁月作一个留存,也是给“老三届”们的子孙后代做一面镜子,这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上山下乡苦难中成长起来的老“知青”,承载的不仅仅是接受着种种政治风暴的洗礼,更是那一代人青春梦想与理想追求的集体记忆。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当然,68届初一丁班同学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犯错,同学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犯错,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但他们为寻找一条追寻真理与理想的长征之路,近60年来坚如磐石般团结在一起,让读者得以窥见他们对于人性与社会的深邃洞察,他们胜似兄弟姐妹的同学真情,也是对青春、梦想和人权最好诠释和心灵慰藉。虽然对于68届初一丁班之间深厚的同学感情,现在的人已很难理解了,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无私无畏和不懈追求,为后代们做了伟大的铺路垫脚石。我写下无锡市一中68届初一丁班的点滴,诚惶诚恐地交给他们检查,愿我们不断相逢在星期二这个不同凡响的日子。“
这篇文章登载在我的林芝仙草随笔的公众号上,反响很好,浏览量很大,还有很多知青纷纷留言。今天他们委托我将他们五十年聚会汇编的《我们同学五十年》的文章发在我公众号里,我感到很荣幸。宣传无锡市一中68届丁班这个特殊群体,让他们正能量的精神能够传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作为70年代的后辈应该向他们学习和致敬。
饭后我帮他们在饭店二楼平台上以大树为背景拍了合影留念,定格这相聚的美好时光。今天我享受了贵宾待遇,有幸参加他们聚会,我也是一名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亲人般的情谊和相聚时的欢乐。
作者简介
林芝萍,女,南京人,现居无锡,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两部(与人合作),选编文学作品集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