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83535|回复: 1

杨遥:人应该追求一些高远的东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2 13: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应该追求一些高远的东西
  杨遥


  写下这个题目之后,我担心自己是不是又开始说教了,但思虑许久,还是想谈一谈这个问题,这也是《美声唱法》的主题。

  这些年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许多物资出现生产过剩,但精神生活到底怎样?看看网络上那些充满戾气的言论,看看票房大卖的一些电影,看看很多点击量惊人的网络小说,看看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道德危机事件……个别知识分子成为善于装扮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许多需要发声的地方做了沉默的大多数,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我经常想,我比以前穷困潦倒的时候更快乐吗?这些年能让我真正感觉到幸福的事情很少,其中一件是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一件是读契诃夫的中短篇小说,艺术到底对人应该有怎样的影响?

  大概七八年前的元宵节,我请几位朋友吃饭,在饭店大厅里,一位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朋友喝多酒之后,唱了一曲歌剧,引得满堂喝彩,给我留下极深印象。回家路上朋友说,他们学校的老师私下里也是爱听通俗歌曲,不爱听美声唱法的歌曲,引发我的深思。

  我想,那些真正代表人类智慧的最顶尖的各种文艺作品用大数据统计的话,接受的人应该并不多,人们还是比较喜欢那些通俗的作品。像最近这些年最热播的影视作品,被众人传唱的歌曲,点击量(发行量)最高的那些书籍,大部分是通俗作品,但恰恰是那些不太被大众喜欢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支撑了人类的精神生活。现在中国少一千部、一万部网络文学作品可能不会对人的精神产生多大影响,但假如少了鲁迅,少了《红楼梦》,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一定会缺少很大一块东西。那些最优秀的作品都是孤例,每一个都不可替代。那些创作伟大作品的人在世时不一定很得意,甚至去世很多年,作品已经被神化而仍然寂寞,但他们永远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尊敬。

  我们活在当下,享受着历史遗留下来的精华,也正在创造着新的历史。在《美声唱法》里,我试着探讨音乐、电影、文学作品,探讨专注于纯粹艺术创作的人面临的现实溃败,也探讨了通俗作品带给人们的快乐。但在小说结尾,我还是让唐铭送给“我”《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和帕瓦罗蒂、多明戈的两张唱片,因为它们代表人类文学和音乐领域的高度。我让唐铭回了上海。他说真正高贵的艺术值得用一生去追求,这也是我的观点。就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当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时,应该选择一些高远的东西。

  《美声唱法》

  原载《十月》2024年第四期

  《中篇小说选刊》2024年增刊第二期选载
mmexport1734846189873.jpg
  
杨遥
  著有长篇小说《大地》《所有人的春天》,出版《二弟的碉堡》《流年》《村逝》《柔软的佛光》《隐疾》《理想国》等多部小说集。曾获赵树理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发表于 2025-1-1 16: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社会,就是个娱乐的社会,没办法。赵老师元旦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4-4 01:21 , Processed in 0.059389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