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31611|回复: 9

枯   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 15: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年前回家探亲时这一眼井里的水还是那样的清澈透亮,还是汩汩地从满满的井里流出来,流到井坎下的水田中,想不到仅仅只过去了十年,那盈满清亮泉水的水井竟然变成了枯井,要不是亲眼所见,光是听别人说我是不会相信的。
  井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甜水井,从这个名字你就可以想象得出那水的滋味来。甜水井在距村子不到两华里的一个山脚下,从山上延伸下来的两块大岩石到山脚后形成一个三米多长一米多宽近两米深的凹槽,水从凹槽深处的夹缝里流出来,在溢满凹槽后又流向水井前面的一块水田中。在我的印象中,甜水井从来就没有干过,不管春夏秋冬,井里的水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一年四季不见增多也不见减少。甜水井背后的坡叫更苕坡,是我们村附近最高的一座山坡,海拔一千四百六十米,山势呈圆锥形往上延伸,坡顶处是一整块长近十五米,宽约八米的大岩石,岩石上没有长树,却立着一个大大的被当地人称为三角架的航空标志,更苕坡上遍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最多的是松树、青杠树和一些叫不出名的灌木林,很多的大树就长在灌木林中,被密密麻麻的灌木包裹着,与灌木连成一片密不透风的林海。甜水井的四周就遍长着柏树,有四棵还长在了水井边的崖壁上,让根从石缝里伸出来,紧紧地抱成一团依附在石壁上,然后将一部分根自然而然地伸进了井里,透过井里的石缝深深地扎进泥土中。这四棵柏树长得并不是很高大,但存在的年代却是很久远,我生下地时它们就已经存在了,而且听老人们说,这几棵柏树是什么时候长在井边的他们都说不清楚。柏树的叶虽是常绿的,到冬天时也会有一些树叶落下来,而且大部分都落在井里,在井的底部铺上厚厚的一层,就像一个大大的虑水器,使井里的水看起来就更加特别的清亮,即使是下大雨山洪暴发,井里的水也不会混浊。
  甜水井不光水质好,且喝起来有股甘甜的味道,这也许就是井被称为“甜水井”的原因。第一次认识甜水井,是我生下来满月后不久,我的奶奶请人给我算八字,说我命里缺水,于是家人就带我来到甜水井边,在井边的一棵柏树上贴了一张红布后,就算把我拜寄给了甜水井,并给我取了一个带水的小名,然后甜水井就成了我的保爷,年年过年时我都要在大人的陪同下提上肉、酒、菜、米、糯米饭或糯米粑等吃的东西,到井边来拜保爷,并在井边把带来的东西煮吃后才回家(糯米饭和糯米粑是不能吃光的,要带一些回去,表示是保爷回赠的礼物)。这是儿时的我最盼望的活动,因为在井边,不光是我们一家,还会有很多人家也会到井边来,在那里,不光能够与许多小朋友尽情地玩耍,还可以品尝到别人家鲜美的食物。长大一点后我才发现,甜水井不光是我的保爷,也还是村子里很多大人和小孩的保爷。
  甜水井在我的印象中是不会干涸的,一九七四年我们这里大旱,很多山塘、水井都干涸了,而甜水井里的水却还是满满当当。那时候,附近山上几个寨子里的人家都到甜水井里来挑水吃,甜水井里的水也不见干过,偶尔挑水的人很多时,水只是从井口往下缩了一点点,待一夜过后水又从井口溢了出来。我原以为拜甜水井为保爷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长大后我才知道,在我们这一代人之前的很多先人,他们都拜过甜水井,像我家的我二大爷、我爷爷、我姑、我二叔,他们都是在我之前拜了甜水井做保爷。之所以选择甜水井做保爷,我想除了井里的水甘甜可口外,也许还跟井所在的位置有关。甜水井是从这一带最高的山脚下冒出来的,其背后依托着雄伟的大山,用当地人的话来说,是已经找到了靠山。山脚下冒水的地方又是一块大大的崖壁,崖壁虽不是很高,但看上去却很威武,这在对石头很崇拜的山野里,更是难寻的膜拜之处了。而且崖壁上还长着树,树刚好把井给遮住,让井常年累月都在树的荫护之下,这对于很看重山、水、树这样一个完美景致的山里人来说,这里是再好不过的地方了。井的神秘感使井背后的山也变得神秘起来,很多红布贴到井背后的崖壁上和长在崖壁的树干上后,崖壁后的山也就变成了神山,树也就变成了神树,特别是树,被赋予了神的色彩后就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我还在家的那些年,更苕山一直都很神秘,这除了它身上所披的神的色彩外,还因它的顶上耸立着高高的三角架。不要小看了这三角架的作用,对那个时候的人来说,三角架的神秘就远远地超出了它的存在,它耸立在山顶上,代表着的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象征,村里人所见到的三角架,都是从山脚下仰视看到的,而三角架所在的山顶,只有村支书带着几个民兵上去过一次,自从安上了三角架后,上山去的路就被民兵拿着枪在那里守着,任何人都不准私自上山,这种禁锢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才被打破。那时我们去坡上要柴大人们也会嘱咐我们不要到更苕山上去要,那里的柴砍不得,砍了要生病的。要柴都不准到更苕山上去要,更没有谁敢到更苕山去开荒种地了。因添了这么一层保护色彩,更苕山上的树就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更苕山上的树林一日日地就愈发地长得更加旺盛,在我离家到外地去求学时,很多山上的树都被砍光了,砍光了树木的山又被开垦成耕地种上庄稼,而更苕山,却依然是绿荫一片。
  以前我们这一片山野,到处都是水井,每一个山脚都会有水冒出来,不管什么时候你想喝水了,随便走到哪个山湾里都能够找到水喝。那个时候村人上坡干活都是不会带水的,不像现在这样要去上坡前,先用一个容量在五斤以上的大塑料壶装上满满的一壶水才够干一天的活。现在很多水井都干涸了,坡上已经很难找到喝水的地方,现在的每一个山湾里,都因坡改梯建设而修了很多水窖,但水窖里屯积的却不是清甜的山泉水,而是天上落下来的雨水,时间一长这种水就生出一种怪怪的味道,再怎样口渴人们也不愿去生喝这种水。水井干涸了,吃水就成了问题,如今村子里吃水就分成了两个阶段,春夏雨水丰盛时,吃的是井水,秋冬枯水季节,就只能吃水窖里屯积的水。我刚到家时侄儿们用烧开的水给我泡茶喝,一种怪怪的味道让我很难受,侄儿们说水窖的水就是这个味道,他们开始也是不习惯,后来也就慢慢地习惯了。很多水井的干涸我还在家时就已经出现了,但那时并没有人去寻找水井干涸的原因,人们一如既往地砍柴、开荒,并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
  家里的侄儿们告诉我甜水井的干涸从五年前就出现了。土地承包到户后,经常有人到更苕坡去偷砍树木,仅仅几年时间,更苕坡就变成了一个荒坡,坡上的树木就被砍光后,有人又打起了甜水井边的四棵柏树。五年前的一天晚上,井边的四棵柏树也被人偷偷地砍走了,没有树遮荫后,井里的水就慢慢变小,然后又慢慢干涸。但以前还是断断续续的干,即秋冬枯水季节时干一段时间,到春夏季节雨水充沛后井里的水又冒出来,仍是满满的,但已经没有那股甜味了。更苕坡上的大树被砍光后不知谁又放了一把火,把所有的灌木都全部烧死了。就连坡顶上的铁三角架,也被人为锯断并当成废铁拉到山外去卖给了收废品的人。更苕坡上的树木被破坏掉后就没再见长出来,有几户人多地少的人家,还把更苕坡上有土的地方开垦成耕地种上庄稼,从此以后,甜水井的水就再也没见冒出来,即使在雨季山洪把山上的水都冲到井里,雨停后不到一个小时,井里的水也会“跑”得干干净净。
  甜水井就这样结束了它的生命,这个以前给我提供护佑的“保爷”,想不到到头来它却连自己都保不住,这真是一种说不出口的悲哀。我们曾经给山和水赋予了“神”的使命,以求山和水能够保佑我们,而结果谁又能保佑山和水呢?现在村里人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很多二十五度以上的坡耕地已经实行了退耕还林,但是这个认识的代价却太大了,当村人们想在山上种树时,才发现很多山上已经没有了泥土,裸露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块接一块硕大无朋而又光滑如玉的岩石,这样的岩石,会能长出树来吗?
发表于 2007-2-2 18: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个沙发,从老家回来再细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 21: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的风格很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 23: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让人怀念的一口枯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09: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个沙发,从老家回来再细读

这个沙发可不好坐哟 [s: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09: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北方樵夫2007-02-02 21:02发表的:
文字的风格很好,学习了。
拿到这里来就是想让大家帮挑刺的,可别光说好话,好话虽然让人受用,但却容易让人忘乎所以。 [s:7]  [s: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09: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猫猫2007-02-02 23:07发表的:
欣赏了,让人怀念的一口枯井.
问好猫猫。但是恐怕今后再也见不着那样的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8 16: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从一口常见的井枯写起,回忆加现实步步写来,引人深思。尤其是句后一句尤佳。
问好夜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7: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楼兰,谢谢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6 22: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怕是一口枯井   在回忆的点滴之中  也是美好而温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16 05:11 , Processed in 0.097512 second(s), 5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