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65398|回复: 2

变化多姿   托意高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4 23: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变化多姿   托意高远

——苏轼诗《题西林壁》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别好东坡居士,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嘉佑二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他曾先后贬至黄州、杭州、惠州、儋州,后卒于常州。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有文名,人称“三苏”。苏轼在政治上曾有过短暂的显赫,但是由于他秉性刚烈,才高招忌,终为当道者所不容,屡遭陷害,在颠沛流离中结束了政治生涯。然而,在文学上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就象永不陨落的北斗星一样,在灿若繁星的古代文学家群中,一直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华。他的才华盖世,雄视百代的文学大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在诗、词、赋、文,还是在书法、绘画等文艺领域,都是独树一帜的开派宗师。
   前人论宋人诗,有“多以筋骨思理见胜”之说,苏轼便是他们的代表,他擅长于寄哲理于景物描写中,给人以启迪。这首题壁诗即以它包含的哲理著名。
   西林即西林寺,在今江西的庐山上,是晋代江州判史陶范所建,宋时称乾明寺。宋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遭贬改迁汝州(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特地过江登览了神往已久的庐山,并写成此诗。
   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是说横看时是一座层峦叠嶂的山岭;侧看时则是一个陡峭峻拔的高峰。苏轼同时所作的多首游庐山的诗,如《初入庐山五言绝句》(三首),其中第一首云:“青山若无素,偃骞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诗中看到的只能是峰峦陂陀的偃骞(高耸)之状,是庐山的局部。而《题西林壁》一诗产生的背景是游山的终结,“最后与总长老同游西林”,“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见他游遍庐山之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题咏,如果不是泛游了全山,收摄远近高低的全部峰岭在胸中构成整体的形象,就不可能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高度概括。次句“远近高低各不同”,远处、低处所“识”的庐山,只是青山偃骞,葱茏一片;愈贴近、愈登高,则眼中所“识”之山中景物又随身之所至而各有不同。此时此际,庐山的局部“真面目”已经收于眼底。而第三、第四句,是诗人对庐山认识的进一步推进。即仅就所见的一峰一峦,一树一石,和别的山一峰一峦、一树一石相比,并无多大的差别,并不足反映庐山的全部风貌。庐山的全景,庐山的实质性的‘真面目“,它的总体形象,反而只有在远眺和鸟瞰中才能显现。因此,诗人叹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慨叹身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的真面目之时,其实是识了庐山真面目之后的见道之言。是经过了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诸认识因而对庐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才领悟到“身在此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反而不识其真面目的事理。这首山水诗的哲理性,是道出了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等耐人寻思的概念。其特点在于并非抽象的演绎,而是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庐山的变化多姿,成诗托意高远,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广泛传诵和吟味。

发表于 2007-2-5 07: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08: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君赏诗,颇有见的.欣赏.多交流.赠诗一首.拙作.心到意到.


寒来硕果丰,雨后见新虹.
清韵乾坤里,秋情慰远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5 13:46 , Processed in 0.04764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