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方旅游文化网 门户 查看主题

丁一 潘明月 || 形神兼备的太湖美学理据——李君画论

发布者: wx_来自北_qd22q | 发布时间: 2024-11-20 19:09| 查看数: 35165|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

      形神兼备的太湖美学理据——李君画论
  丁一 潘明月

   
mmexportc3fb14ddccedc05d321ffadf3e4d2a82_1732101184770.jpeg
  李君
     简介李君,1960年生于江南无锡,是江南一代宗师秦古柳第三代传承人。李君师承国画名门,7岁时由祖母带到姑父刘达江家学画,成为刘达江嫡传大*

  
江南是文人墨客一道越不过的坎,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烟雨迷蒙,让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神往。烟波浩渺的太湖,则是江南水乡的代表,太湖古称“震泽”“笠泽”“具区”“五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也。茫茫太湖白波生烟,汪洋三万六千顷,湖光山色之间物产丰饶,堪称“天堂”,渔樵耕读,安宁祥和。是古往今来诗人、画家争相描摹的对象。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李君,就诞生在美丽的无锡太湖湖畔,是太湖和运河水,孕育了他。这片水域,对于李君来说,有着别样的情感,在他的创作中,总是醉心于对太湖的描绘,并因此享有美誉“江南李太湖”的雅称。李君作为一名不畏困难而执着求艺的画家,他的中国画色彩亮丽,笔调厚劲,能让人体味到奋发向上的生命力,作品刊登在全国各地报刊,多次入选全国各类画展并获奖,多幅巨型画作被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及海内外人士、画廊收购、收藏。


mmexport8c30503440af153648daefcc9cf5a251_1732101187769.jpeg

  李君,1960年生于江南无锡,是江南一代宗师秦古柳第三代传承人。李君师承国画名门,7岁时由祖母带到姑父刘达江家学画,成为刘达江嫡传大**。而刘达江,正是江南一代宗师吴观岱的第四代传人。江南一代宗师吴观岱,圈内多以“江南老画师”称之。锡城名家诸健秋、秦古柳均出自他的门下。他工花卉,兼擅山水、人物,初师潘昼堂,继学恽寿平,得秀雅之气。其山水作品意境开阔、苍健浑朴,人物画生动传神。秦古柳是当代无锡画坛公认的一代宗师。他幼年喜好书画,12岁时拜吴观岱为师。他的作品时代气息强烈,形成清脱俊逸、古拙浑厚的艺术风格。钱绍武、刘达江、董欣宾等艺术大家均出自其门下。刘达江自幼随秦古柳学画,主攻山水,初入马远、夏珪、刘松年诸家,后又取法朱耷、石涛、吴昌硕等人,所作笔墨苍劲畅达、格调清新、意境生动。李君笔下诗意盎然的太湖,深得刘达江先生的神韵,雄健兼秀丽,浩瀚显雄伟。构图结构的松驰、张力、色彩等,还曾得到过师伯雕塑大师钱绍武的指点。李君曾加入全国多个美术界团体、协会,担任多个书画院高级画师、顾问等职务。他擅长创作巨幅江南太湖山水,创作并研究江南太湖山水国画近50年。李君于2000年在无锡创办了当代水墨画艺术交流会馆,现任无锡市太湖风情书画院院长。

  早年,刘达江为李君赐号“太湖”,并亲手为他篆刻了“江南李太湖”“李太湖”两枚印章,从中足见恩师对他的高度赞赏与认可。说起“李太湖”雅号的来历,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天,师弟顾静享跑到李君家说:“不得了,师父赐你‘江南李太湖’雅号,在为你**。”当时,李君还真没把这事当作一回事。1986年下岗后的李君为了养家糊口,每天都在不停地画啊画,渐渐来买他画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没想到师弟顾静享说了那话后的几天后,师父刘达江果真去了李君家,给了李君二枚印章说:“这二枚章钞票买不到。”刘达江从内心认为李君画的太湖山水很有特色,有新意,画得好!刘达江那么多学生画太湖山水的,有的是无锡市书画院专职画师,还有的是无锡市书画院特聘画师,会不会产生学生之间矛盾……李君不管别人怎么说,仍旧画他的画,努力研究画好太湖山水,在无锡,李君曾办过三次个人画展,却花了几十万元。如今,李太湖正为去北京开画展作筹备,他说:“把自己辛辛苦苦绘画卖的钱去办画展。只为圆一个太湖梦!”

mmexport8ab252ce376f0a89b6a6a60548090e99_1732101191454.jpeg
  李君作为吴观岱隔代传承人,得刘达江真传。李君说:“我生长于太湖之滨,是太湖的儿子。我对太湖的那分迷恋之情无以言表,只能用手中的笔墨来表达。从城市走向太湖,我分明感受到了母亲的气息。她那清丽脱俗的气质、开阖自如的气概、恢宏包容的气度,让我依恋、感动。现代人栖居于城市冰冷的水泥森林,心却在流浪。行走在时尚与喧嚣的城市街头,多少人却感到孤独和苍凉。有一个声音在我心底呼唤:孩子,回家吧!这如同老家村口袅袅升起的炊烟。我知道,那是太湖母亲殷殷的目光……”太湖湖畔的李君扎根家乡,深受乡土风情的影响。他又常临湖登山,细心观察,勤于写生,从大自然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他熟悉太湖一带的湖湾浅渚、丘壑林木,化具象为意象,铺纸濡笔,使自然景色呼之欲出。他喜爱太湖,也喜爱画太湖。他笔下的太湖诗意盎然,颇得刘达江先生的神韵,显得雄健、浩瀚又秀丽,展现出太湖四时不同的容颜。大美太湖在李君眼中是最为神圣的,是普天之下无与伦比的绝唱。春华秋实,年复一年的馈赠,让李君尽情感受着太湖的无私与博大。

mmexport90d25c7a5297da735ab2969477fc5b66_1732101194305.jpeg
  我们曾多次到访李君的画室,每每见到他总是站在画墙前,专心致志痴心描绘,沉浸在笔墨里。李君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他那谦逊而不失自信、平静而不失热情的谈吐。谈到恩师刘达江时,他那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与仰慕之情溢于言表。这既是出于对恩师向他无私传授书画技艺的感谢,又是对恩师书画创作中一丝不苟的态度的崇拜。李君笔下的太湖山水像是在述说身边的故事,浸透了他对太湖的了解和对家乡的情感,由此也形成了其作品的特点。

  李君作画十分勤勉,不断探索太湖山水的绘画表现技巧,在绘画中表达太湖山水画的根本理据。他说:如果没有对太湖的挚爱,没有对太湖真诚的情怀,是不可能承受得了如此艰辛磨砺的。他对太湖山水在构图与意境上的探索近半个世纪,他是一位坚定的探索者。他那激动、敬畏、向往之心的求索精神,在他的画作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细读李君的画作,有一种“奇”美蕴含其间。而“奇”又必须以正常为基础。只有“逸”出于正常,超然于规矩,方可称为“奇”;只有当一幅画作处于“将跌未跌”,结构形态处于一种“将倒未倒”的危险状态,方可称为“奇”。这是李君在绘画时,追求一种力的平衡和高度技巧的完美结合,一种富有动荡节奏的风情姿态,一种合乎情理但又不标新立异的微妙变化,是形的欹侧和势的回旋所产生的空间意绩、是他胆识与个性的自然流露。

  李君为人谦和,待人热忱,在他身上看不到当今一些画家的浮躁与傲慢,笔下的太湖山水像是在述说身边的故事,浸淫着他对太湖的了解和对家乡的情感,由此也形成了其作品的特点,他的作品写生与写意结合得恰到好处,让家乡人对江南太湖爱意横生,让外乡人流连神往。这样勤勉而谦逊的作风,让许多前辈艺术家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无锡市书画院原院长梁元对李君的画评价道:李君注重传统,师法自然、品山村手远、树木华源、坡岭重叠、机影点点,晋江南风光,李君在努力吸取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精华,他深入生活,得了艺术上的成功。


mmexport6dae4774182acc72272d6848f71b2add_1732101198224.jpeg
  画家杨叙南这样评价李君的作品:李君的画,画似其人,充满活力,厚朴、宽达、灵动,并不去追求所谓“时髦”,而以他的所学悟性来舒展他的艺术才华,他的作品构图稳中求奇,笔调爽劲有章,依淡相映,点、线、面组合巧妙、自然天成,结合契机。太湖研究会会长浦学坤说:李君是一位不畏困难而执着求艺的画家。他的中国画笔调厚劲,能让人体味到奋发向上的生命力。他的中国画笔调老道、厚朴,墨色与自然映。他用自己的笔墨语言,率意、大胆地表现太湖的微妙变化。较之其他地域的画家,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儒雅的精明之气,而李君却多一些“另类”,在画品上,于自然中流淌着浓郁的江南烟雨,似乎又有一种北方汉子的豪爽和侠义,反映在画面上,透露出一种笔墨的阳刚大气浑朴气象。纵观李君那些淳朴而充满活力的江南画,能感受到李君的艺术精神。画家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这就形成了其自身作品的风格。在《渔歌观舞》中,李君从俯视的角度谋篇布局。画面中,山和水处于对角线位置,远近呼应,相互映衬。渔船呈“S”形布点,把太湖渔汛的豪迈气势和**欢腾的场面展示在观众眼前。他用浓淡、深浅的墨色写出山的滋润华丽,用流畅而富于变化的线条赋予波光动感和节奏。也许,创作此画时的李君心中有诗,笔下有情,嘴里还会哼两句“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在以“S”形构图的《太湖好风光》中,他描绘出太湖山水的另一种意境——青山排闼重重来,七十二峰湿银盘。太湖的美,高低、远近各不相同,稳步换位都有发现,美的是山水揖让,变的是阴阳朝夕。《江南春色》《黄山飞瀑》《蠡湖春色》等大画皆盈满生机,乃情之托、生之赞也。为探寻太湖山水的绘画表现技巧,李君上下求索,废寝忘食,广拜名师,临摹写生,面对的是一个个大师、一座座高峰,流连其中,如一名坚定的探险者。他那激动、敬畏、向往之心可想而知。

  东晋顾恺之在《论画》中写道:“有奇骨而兼美好。”这指的就是画家要创造与众不同的美的骨骼形象。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写道:“奇者,荡迹不测,或与真景乖异。”这里所说的“异”,是经过画家的艺术加工,既源于真景,又不同于真景,比真景更集中概括、更奇、更美。李君的画作饱含着山水画的“奇”,同时还蕴含着那种逸、苍、圆、韵在其间。明代画家李士达云:“山水有五美:苍也,逸也,奇也,圆也、韵也。”或许可以借用这句话来评价李君经画作品的成就和价值所在。清代石涛在论及形、理、情三者关系说:“以形作画,以画写形,理在画中,以形写画,情在形外,至于情在形外,则无乎非情也。无乎非情也,无乎非法也。”这正是李君绘画人生的写照。江南烟雨中的山水太湖,便是他作画时的“先验形式”。尤其是构成笔墨中的太湖具体形式之“先验形式”,乃李君作画的基本元素。此元素,仿若具魂,自纸面跃出,姿容万千。且灵动活泼尽现,墨色浓淡干湿,恰如其分勾勒出太湖的山山水水,致其栩栩然。他是一位不畏困难执着求艺的画家,细心赏读他的绘画作品,其彩明丽,笔墨沉稳,让人感受到自然中的太湖山水画具备着无限之生命力。如此也不难感知,李君的绘画作品在日月的长河中是留得下去的。

  (丁一,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江南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暨清迈大学研究生导师,在大陆、匈牙利、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地区出版文学作品集近40部,多次获文学奖。

  (潘明月,女,中国散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无锡酒文化》杂志编辑部主任,先后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及泰国清迈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1部,选编文学作品4部,多次获各级文学奖。)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06:57 , Processed in 0.04936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