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方旅游文化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沈裕慎:从上海唱响的国歌

发布者: 赵日超 | 发布时间: 2025-3-23 17:17| 查看数: 38823|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

  从上海唱响的国歌

  沈裕慎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这首只有84个字、37个小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时候,我深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这首激昂的歌曲,始终以催人奋进的旋律和歌词,给所有国人注入昂扬向上的民族气节。无论何时何地,每当国歌的第一个音符响起,铿锵有力的旋律,总是能准确地叩击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弦,点燃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豪情,曾经激励了千千万万同胞的爱国热情。但许多人并不知道,最初是一部老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这首歌,从上海唱响!

  上海市杨浦区荆州路151号的国歌纪念广场,是一座绿树环绕的街心花园,还是一座地铁的出口处,占地2.7万平方米。以唱片的造型设计成,是一个大型开放式圆形广场。当我来到这里,远看如同一张唱片,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独特的12米高的青铜主题雕塑,其造型为一面经过战争和历史风云洗礼的国旗,另一面则为充满造型肌理和斑驳色彩的国旗。雕塑中间,是一把利剑似的青铜长号,像是正在吹奏出嘹亮的音节,簇拥它的是一叠叠唱片,像是组成了万众一心的合奏。我知道,我们每天早上升国旗时,播放的国歌,就是从这里响起。

mmexport6cf7a57ef53be4db875f025b32fec6d2_1742721436958.jpeg
  从这里出发,我走进了位于下沉式广场的国歌展示馆。

mmexport1742721441775.jpg

  (一)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紧接着,日本侵略者又挑起了“一二八”事变,攻打上海。侵略者的步步紧逼,上海的形势日益紧张。租界内外,气焰嚣张的侵略者不断挑衅,高高扬起血淋淋的军刀;蒋介石当局奉行“不抵抗主义”,镇压民间抗日活动,夜以继日,押送爱国人士的警车,凄厉地呼啸掠过大街小巷。压迫越深,反抗越烈,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断抗争。在这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我们听到了中华民族发出的怒吼声。而国歌的前身——《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是与中国共产党有着那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决议:成立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实施文化战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影响下,为了唤起民众抗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组织,以笔作刀枪,进行了反帝爱国宣传活动。核心人员为鲁迅、冯乃超、夏衍、钱杏邨(阿英)、田汉等,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1933年3月,正式成立了由沈端先、阿英等人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电影小组,实施党对电影工作的领导。1934年春,一家由夏衍、郑君里、金山、顾梦鹤、司徒慧敏等人组建的电通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一批怀着**的共产党文艺战士,开始以文艺创作的形式为抗战发声,田汉、聂耳也在其中。1935年初,电通公司从斜土路2567号迁至杨浦原荆州路405号,拍摄了第一部影片《风云儿女》。

  《风云儿女》这部影片,由左翼文化重要领导人、电影剧作家田汉编剧,许幸之导演,袁牧之、王人美主演,聂耳作曲。影片叙述了一对年轻情侣冲破重重阻拦,勇敢地走向民族战场的感人故事。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更是很快就以其激昂的曲调和动人心魄的歌词感染了无数观众,也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起了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战斗意志。

  这部影片中,田汉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男主人公创作了一首《万里长城》的长诗,《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就是这首长诗的最后一节。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伟大精神,中华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不怕牺牲,奋勇前进,就一定能“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道精神上的钢铁长城,是任何飞机大炮摧不垮、打不烂的。电影最后的场面,女主人公的家乡父老在义勇军带领下,奋起抗战。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这时唱起的。悲壮雄浑,底气充沛,富有极强的唤醒力量,在战斗烽火中诞生的《义勇军进行曲》,历经岁月的考验而不衰,依然震撼在人民的心中,这才是抒发中华儿女豪情的国家之声,民族之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凝聚力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爆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具有跨越时空的感召力。

mmexport1742721444345.jpg

  (二)

  国歌的作曲者是聂耳。他和田汉是一对“黄金搭档”,在民族危亡关头,一共合作创作了14首歌曲,而其合作的绝唱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民族之歌,正气之歌,革命之歌,激励了一代中国人民奋勇抗战。

mmexport1742721447304.jpg

  田汉回忆《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经过的手稿,讲述了当时创作的情况。田汉于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开拓者,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和中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33年,聂耳经田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他的音乐创作天赋喷薄而出。1933年有《卖报歌》、1934年有《毕业歌》、《开路先锋》等,1935年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更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巅峰之作,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1934年底,田汉在山海关路274弄安顺里11号的石库门旧居——这里也是左翼文化和中共地下文委活动的阵地——完成了电影《风云儿女》及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

mmexport1742721449940.jpg

  《风云儿女》的出品人,后来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司徒慧敏在《大众电影》1982年发表了《在暴风雨中诞生》文章,他回忆道:“田汉同志只写了十来张直行的稿纸,不依行格、用毛笔细字写成。这仅能称作故事梗概。夏衍、阿英、孙师毅和我读了都很高兴。当时,由于田汉忙于别的工作,环境的险恶也不容许他自由自在地进行创作……我告诉聂耳:剧本中有一首《义勇军进行曲》的诗词,希望他能谱写成歌曲。聂耳很兴奋,他说,田汉曾告诉过他,他自己也有这个思想准备……就在这一年春节刚过,田汉和阳翰笙同时被**特务绑架,夏衍、阿英被搜索追捕。”就在《风云儿女》即将开拍,田汉被反动当局以“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了。

  关于田汉创作的歌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位当事人回忆历史,由于时间隔得远了,出现了两个版本,一说是田汉在被捕前,已经完成了歌词文本,就写在剧本梗概的最后部分。另一说,田汉被捕后在监狱中,把歌词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传递出去带给同志的。挂在山海关路274弄(当年田汉住在该弄11号)墙上的文本,采用的是后一种说法。我想,两种说法均无碍,时间略有差异,但都说清楚了主要史实,是田汉为《风云儿女》创作了这首充满战斗**的歌词。

  聂耳于1928年在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加入共青团组织,参加党领导的青年读书会和音乐、戏剧演出,参与散发**等活动。1930年7月到上海后,他参加由党领导的进步群众组织“反帝大同盟”。1931年4月,考入“明月歌舞剧社”。1932年11月进**华影业公司工作,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1934年4月进入东方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乐部工作,同时建立百代国乐队。1934年12月,聂耳搬到淮海中路1258号的三层阁楼居住,直至次年4月东渡日本。聂耳在淮海中路居住地不断酝酿,反复思考,开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创作出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初稿,由于宣传抗日,1935年4月1日前后,又传来了**反动派要抓捕聂耳的消息。经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聂耳决定立即离沪,东渡日本然而转赴欧洲,继续自己在音乐上的深造。

  出国前一天,聂耳前往荆州路405号电通公司摄影棚,用简谱初稿试唱了《义勇军进行曲》,认真倾听司徒慧敏和张云乔等人的修改意见。到了日本后,为了使歌曲的曲谱和节奏更加有力,他对曲子进行了修改的同时,对歌词也作出了几处修改,如将原歌词第六句的“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改成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又在“前进!前进!”后增加了一个“进”字。于是,一首显示祖国尊严,豪迈气概的战歌,就此诞生了。1935年4月底,聂耳从日本东京将这个定稿曲谱寄回上海给孙师毅和司徒慧敏,这就是后来的《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被海浪夺去年轻的生命,年仅23岁。但对他最大的告慰是,伴随着《风云儿女》的公映,《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歌声,传遍了中华大地,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国歌,时时刻刻响彻大地之上,苍穹之下。

  作为音乐天才,聂耳从未上过正规的音乐院校,但他在短暂的一生里,谱写了三四十首脍炙人口的曲子,受人欢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伴随着中国人的脚步,走向世界。《风云儿女》上映后不久,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流传开来了。同月,从南京宪兵司令部监狱出来的田汉,虽然听到大街小巷传唱着这首曲子,他惊闻聂耳遇难,极度悲痛,泪如雨下,发誓说:“沒有了聂耳,我这辈子再也不创作歌词了”。并作了一首悼念聂耳的诗,因为他们不仅是朋友,更是有着共同信仰和革命理想的战友:

  一系金陵五月更,

  故交零落几吞声。

  高歌共待惊天地,

  小别何期隔死生!

  乡国只今沧巨侵,

  边疆次第怀长城。

  英魂应化狂涛返,

  好与吾民鸣不平。

  (三)

  国歌,从上海唱起。

  1935年5月初,青年歌唱家盛家伦,电通公司演职人员郑君里、金山、顾梦鹤、司徒慧敏和施超等,在吕骥、任光等音乐家的鼓励下,组成一个小小的合唱队,经过几天的练习,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上海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录音棚内,灌制了第一张《义勇军进行曲》唱片,并将该录音转录到影片《风云儿女》胶片上。同年5月,影片《风云儿女》在金城大戏院(今黄浦剧场)首映。从此,随着影片的不断放映,《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中华大地。

mmexport1742721453610.jpg

  同衡山电影院隔街相望,原徐家汇路1099号(现衡山路811号)徐家汇公园的树影婆娑中,伫立着一座建于1921年而具有海派风韵的红色小楼。那是老上海人口中的百代小楼,曾为中国本土的第一家唱片公司,东方百代唱片公司的办公楼。小楼为假三层砖木结构,独立式花园别墅。由于其红瓦坡顶和红砖墙面,被称为“小红楼”,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录制地。春夏秋冬、日出日暮,变幻着城市的颜色,但那栋红色的小楼始终醒目,周边常来常往的居民,或是偶尔匆匆路过的旅人,走过这段衡山路,总会不自觉地驻足,探头望一望,仿佛听见楼里传出慷慨激昂的国歌声。

  风云儿女多壮志,一曲旋律天下知。1935年5月24日,国歌展示馆里这张编号为34848b的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拂去岁月的尘埃,轻轻地放到唱机上,仍能正常播放。正是这张唱片,如今成为传世之宝,镇馆之宝。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主题曲的电影《风云儿女》,在誉为“国片之宫”的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从5月20日开始,上海各大报纸纷纷宣传《风云儿女》。当时的报纸宣传广告:“再掷一颗强烈的炮弹!再唱一次胜利的凯歌!”以及“昨日客满”,报纸还报道了银幕上下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的场景。从此,风靡全国,成为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发出的最坚强的呼声“起来”“前进”“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呐喊,通过电台、唱片和歌咏队,回荡在城市和乡村的天空。

mmexport1742721456351.jpg

  民族危难孕育了音乐,音乐又召唤起命运的共同体。1936年,音乐家吕骥在上海电台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同年6月,全国救国联合会成立一周年之际,爱国人士刘良模指挥民众歌咏会,和几千名群众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1937年9月,南京举行纪念“九一八”群众大**,电台里播放的也是“义勇军进行曲”……

  随着全国性群众抗战歌咏的发展壮大,抗战歌曲通过歌咏团、演剧队,深入到城乡的角角落落。那些素不相识的中国人,在不同的地方唱着同一首歌,心汇到了一起来。1938年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42个国家参加的反**侵略运动大会上,音乐家任光指挥巴黎华侨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从此走向了世界。

mmexport1742721459207.jpg

  抗战的全面爆发,《义勇军进行曲》深入军营,响彻在中国军队奋勇抗战的战场,成为军歌和战歌。美联社记者爱泼斯坦曾在他的抗战报道集《人民之战》中说,《义勇军进行曲》急促而充满胜利信心的词句,像是一位紧张得喉咙沙哑的指挥员,在战斗打响之前的动员报告。他在台儿庄战地采访时,看到中国官兵端着步枪,挥着大刀,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冒着猛烈的炮火,前赴后继,打败了敌人的进攻。《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就是抵抗日本侵略的浪潮不断高涨的历史。这首歌的曲和词,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之中。

  在国歌展示馆那一条条通往各个展厅的甬道里,始终回荡着国歌激昂、雄壮的歌声,往复回旋,激动人心。然后,在一个屏幕前,我们看到了一个黑人歌唱家,正用中文唱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个人就是“美国歌王”保罗·罗伯逊。1940年,他在著名的美国纽约罗易桑露天音乐剧场,先后用中文和英文演唱《义勇军进行曲》(CHEE LAI!),还未唱完,全场掌声雷动。他还灌制了《义勇军进行曲》唱片,片名为《起来》。宋庆龄为唱片撰写了英文序言。

mmexport1742721461829.jpg

  而法国,埃及和莫斯科等国家和城市,同样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英国、印度和新加坡等国的广播电台,常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因为,在二十世纪30、40年代,《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民族战歌,也成为世界反**阵营的国际战歌。

  国歌所展现的,不仅是先辈们“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的决心.也是每个中国人捍卫国家尊严的信念。国歌所代表的,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见证,也是当代中国人自信心的最大来源。国歌见证了中华民族从深重的苦难中一路走来,矢志奋进,直至民族和国家伟大复兴的史诗征程。

  (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奏响。不久后,人民日报头版刊文提出:“《义勇军进行曲》是十余年来在中国广大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最流行的歌曲,已经具有历史意义。”

mmexport1742721464677.jpg

  在国歌展示馆的展柜里,存放着毛泽东主席拟写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草案)》的手稿文件,以及《第六小组(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第二次全体会议记录》,述说了当时的情景。

  1949年7月9日,新政协筹备会正式发出了由周恩来签发的《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1949年7月15日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报》《解放日报》等各大报纸刋登了8天,国内各报和香港及海外华侨报纸纷纷转载。仅一个多月,收到国歌应征稿件632件,歌词694首。但是,应征稿件不理想,无一中选。当时,第六小组的著名画家徐悲鸿提出: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组长马叙伦同意,大多数人表示同意。

mmexport1742721467229.jpg

  9月25日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召集国歌问题协商座谈。经过热烈讨论,毛泽东综合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宣布接受徐悲鸿的建议。因原歌词中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历史性词句,郭沫若、田汉等建议将歌词修改一下。张溪若、梁思成认为应保持歌曲的完整性。黄炎培也赞成不修改歌词。毛泽东、周恩来也赞同和支持不修改歌词。毛泽东认为:《义勇军进行曲》是最好的,这一句不仅现在不可以改,永远也不能改,我们要有“安不忘危"的意识。最后,大家一致赞成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全场鼓掌表示赞同。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个决议案中第三个决议写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它彰显了人们对以往历史的充分尊重,具有安不忘危的意识,也是对其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乃至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的尊重。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和任弼时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大家一起放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2003年4月8日,党中央先后发出通知,征求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意见。部分省市及**总政治部的同志提出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建议在宪法中作出明确规定。党中央采纳了这一建议,在2003年10月举行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写进宪法”作为一条修改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

  2004年3月14月,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宪法第136条增加一款,即作为第二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这样一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地位,被宪**式确认。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颁布并实施,国歌法规定,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何为国歌?国歌一定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最能代表国家和人民意志的乐曲,每句歌词都表达着人民的心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的缩影。从这一点来看,《义勇军进行曲》正是因为凝结着中华儿女对民族振兴的不懈求索才久唱不衰。因此,每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总是最激励人心的时刻。从雄伟激越的国歌声中,总会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追求,一种沉稳的力量,一种英勇不屈的斗争意志,一种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奥运健儿扬威赛场,航天勇士邀游九霄……凡振奋人心的时刻、红旗飘扬的地方,总有一段激昂的旋律澎湃在中国人的心间,见证历史、铭刻记忆——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传唱已有80多年,始终以催人奋进的旋律和歌词,给所有炎黄子孙注入昂扬向上的民族气节。在国歌纪念广场,通过珍贵的胶带、图片和影像,回顾了《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以来的传奇历史。最伟大的诗歌,才能升华为民族心声;再熟悉不过的旋律,早已超越旋律本身。它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忘过去,牢记使命,筑起新的长城,砥砺前行!

mmexport1742721469648.jpg

  一曲《义勇军进行曲》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承载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2021年7月31日,东京奥运会女子RS:X级帆板比赛在江之岛举行,中国选手卢云秀摘得金牌。离赛场不远,正是聂耳溺水遇难处,《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飘扬到距离颁奖仪式现场不足一公里的聂耳纪念碑旁,这是对这位国歌作曲者最好的告慰。

mmexport1742721472541.jpg
mmexport1742721475058.jpg

  在这里,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座雕塑,都能还原岁月的底片,唤起一段红色的记忆,在人们的情感与国歌的故事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激励人们前进,前进,前进,进!

mmexport1742721477476.jpg
  沈裕慎,本名沈裕生,上海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散文》杂志社社长。出版有《风荷忆情》《风荷忆往》《风荷忆味》《缘行神州》《我的花溪情缘》《心在山水间》等散文随笔作品集。曾荣获上海市作家协会第六届会员作品散文集奖,第二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奖,第九届《禾泽都林杯一一城市、建筑与文化》散文大赛奖等奖项。



最新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4-2 04:20 , Processed in 0.05534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