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方旅游文化网 门户 查看主题

罗建云:黑土地走出的艺术家

发布者: 杨培德 | 发布时间: 2025-3-31 08:19| 查看数: 17499|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黑土地走出的艺术家
  ——访原长春电影制片厂高级字幕美术设计师姚俊卿
  文/罗建云  图/受访者供


  【人物简介】姚俊卿,1934年出生于辽宁黑山,原长春电影制片厂高级字幕美术设计师;后任教长春大学、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书法教授和研究生导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会员;著名书法家、电影艺术家和民进中央学习委员会委员。
Image_71224811672629.jpg
  姚俊卿与他的书法作品


  在我国辽阔的版图上,位于东北平原绕阳河下游的黑山向来备受世人瞩目。据史料记载:“唐尧之世,黑山为冀州之域。” 由此可见,黑山至今已有四千四百多年历史。在这片历史悠久、土质肥沃的黑土地上孕育一位颇负盛名的书法艺术家——姚俊卿。在民进成立八十周年之际,笔者对其进行专访,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在日本铁蹄下艰难成长

  姚俊卿出生于1934年9月20日,看似平凡的日子,却与多灾多难的中国深度捆绑到一起。焉知,三年前的“九•一八事变”,黑龙江、吉林和辽宁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为达到长期统治的目的,日本侵略军厚颜无耻地建立傀儡政权——“满洲国”。在这种“国将不国”的社会环境下,尚处襁褓中的他怎么可能过上好日子?

  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画匠,南北二屯称其“姚画匠”。买房卖地写文书,小店商铺题牌匾,逢年过节写对联,庙会丧事涂彩绘,就通过这种方式谋取微薄报酬,养育五个儿女成长。纵使国无宁日,食不果腹,父亲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到了上学年龄,毫不犹豫送小孩进校读书。

  他从小展现书画方面的天赋,哪怕信手涂鸦,也画得有模有样,受到邻里街坊夸奖。为了得到专业训练,为了不破坏一棵好苗,父亲多方打听,得知林向卿老师在书画领域颇有造诣,便让他拜其为师。

  只是,黑山地处辽宁,位于东北平原,其时正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作为小孩,看到凶神恶煞的日本鬼子和高高耸立的军事碉堡,不免胆战心惊。有时,在集市,在乡下,在学校,在家里,突然出现手握刺刀的日本兵,真把幼小的他与小伙伴们吓得够呛。

  基于当时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学校的生存状况,他只读了三四个月书便回家,帮助父亲干力所能及的手工活。只是等到再入校门,时间已到1952年,他也18岁了。当地学校逐步恢复,在哥哥帮助下悄悄报名,他才插班入读小学二年级。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加上成熟稳重,1953年他直接入读初级中学黑山二中,1956年他又迈进黑山高中的大门。

  在和煦春风中刻苦奋进

  哲学家培根说:“人很难预料上帝会对自己一生做出怎样的安排。”身为凡夫俗子的姚俊卿也自然跳不出这个圈子。

  其实,姚俊卿颇有音乐天赋,很想进入沈阳音乐学院深造。可是,命运似乎捉弄他,偏偏让他与电影艺术结缘。

  1958年,他的同学佟学多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当上见习演员。当长春电影制片厂派人来校考察时,很多人向长春电影制片厂推荐姚俊卿这个“小名人”。人事科非常重视社会人士的推荐,加上老同学也大力推荐,经过一番研究,赫赫有名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竟然再次派人来黑山高中外调和考核,最终决定招收他。只是,是追求音乐梦想还是投身美术事业,让他犯难了。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考沈阳音乐学院如同瓮中捉鳖。只是,电影在当时是极其时髦的高雅艺术,如果错失去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的机会,可能悔恨终生。经过反复权衡,在父亲、哥哥和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最终选择去报到。

  焉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尚未普及,能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真的可以炫耀好几年。而能在电影制片厂工作,将是何等的神圣和伟大。只是,当他乘绿皮火车来到长春,跨进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大门,发现理想与现实总有一定的距离。

  他报到后,以为从事演艺事业,未曾想到,他被分配到特技车间从事字幕设计。字幕是啥,就是片头、片中、片尾出现的片名、歌曲、演员表和工作人员名单,看似毫无艺术可言。他毫不掩饰地说,报到时非常失望,觉得自己来错了地方。“一个充满音乐细胞的艺术家,怎么可能干字幕设计呢?”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和工作深入,发现字幕设计也不是容易的事,非常具有挑战性。特技车间有三十多人,字幕组就有七人。同事郝幼权、周昔非、吴自然、高君华和组长温亚奎,个个身怀绝技,而且博学多才。此时,好高骛远的他才静下心来琢磨如何把片名写好、把字幕布局好、让观众拥有艺术的享受……

  1959年,由马烽编剧、苏里执导、李亚林等主演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在全国上映,获得一时轰动。这部电影片名是谁题呢?如果不提,可能没人知道。其实,片名正是他所写。他说:“我刚进字幕组,恰巧遇到《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征集片头字幕,当时是赶鸭子上架,没想到还真给选上了。”他觉得自己写的字不如其他竞选者,但章法比他们更好。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书写电影字幕,后来影片在东南亚获奖,他还因此涨了两级工资。当电影在全国上映时,看到镜头中出现自己题字的字幕,成就感油然而生。

  就这样,他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字幕组站稳脚跟,从1958年进厂干到了1991年离开,担任高级字幕美术设计师,相继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青松岭》《金光大道》《沙家浜》《直奉大战》《任长霞》《索道医生》《我的二哥二嫂》等300余部影视作品设计片名和字幕。因为他的突出表现,在2005年中国电影100年暨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中,荣获“功臣荣誉奖”。

  在理想信念中努力追求

  姚俊卿经历过傀儡政权的生活,深刻感觉到,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有好的政党领导。他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后,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写过入党申请书,也列入考察对象,只是基层党支部一再变化,让他入党的愿望接连成为泡影,时间转眼过去二十多年。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党派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长春电影制片厂也有民进会员。他注意到,民进尤其重视发展教育、文化、出版领域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和思想进步的文化名人。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的事业、职称和名气也够了,自然成为民进发展的热门人选。清晰记得,有一天,民进长春电影制片厂支委会主任陈汝斌来到他家,与他聊理想和信念,聊艺术与追求,聊人生和过往,寒喧许久,陈汝斌才说:“今天,我是代表民进组织来的,鉴于你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希望你加入民进,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你的作用,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他一时语塞,夙愿是加入共产党,怎能加入民进呢?陈汝斌看出他的顾虑,说:“你先加入民进吧,这不影响你加入共产党,民主党派也同样可以加入共产党。”听他这么一说,方点头答应,于1982年11月1日正式加入民进。加入民进后,不负众望,积极参政议政、谏言献策、履职尽职,成为非常优秀的会员代表,到1998年被正式任命为民进中央学习委员会委员。

  桃李天下意拳拳

  姚俊卿爱好书法,热心传播。他说:“只要我的生命还存,我就要以书法为圆心,将大众书法教育这个圆画得更精彩!”

  1991年,他调入长春大学任书法教授,为人谦和,爱生如子,所授书法课,深受学生喜欢。退休后,移居北京,受聘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总校、中国人民大学,传授书法和担任研究生导师。还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讲授行书技法。据不完全统计,面授和函授的学生达30万人。另外,他还先后受聘于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任客座教授,为他们指导书法教学。

  他认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兴盛,思想昌明,社会才有凝聚力,国家才会欣欣向荣。书法有利修身养性,也能展示精神风貌,是国家与时代气象的表征。感恩这个国泰民安的时代,为让更多人了解书法的作用与价值,明白书写的要领与技巧,纵使年逾八旬,仍深入军营、边疆、孤儿院、敬老院为指战员、建设者、孤寡病残老人和少年儿童传授书法技艺、赠送书法作品,还积极参与义卖义捐。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姚俊卿个人书法作品展,1990年为北京亚运会捐赠作品100幅,2022年向长春电影制片厂捐赠作品113件,都是技艺超群的书法精品。

  如今,姚俊卿已经91岁,定居北京的他经常面向辽宁,深情地说:“我是从黑土地走出的艺术工作者,我要感谢故乡和长春电影制片厂,不给我机会,就不会今天的成就……”

  mmexport1743414585857.jpg
作者系民进广东省委会出版传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潇湘文化》主编。


最新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4-2 04:18 , Processed in 0.08500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