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方旅游文化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胡红拴:三号矿脉

发布者: 江山 | 发布时间: 2025-9-5 16:04| 查看数: 35929|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

  三号矿脉

  胡红拴


  我总疑心,那支传唱大江南北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里,藏着某种隐秘的召唤。当歌词里的杏花沟与那拉提草原在游人心中生根时,我的脚步却固执地向着另一个方向——那个被地质人奉为圣地的可可托海三号矿脉。

  车轮碾过乌-鲁木齐郊外的最后一块柏油路面时,我摇下车窗,让干燥的戈壁风灌进来。五百公里的征途,要穿越准噶尔盆地这个巨大的胃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沙粒在阳光下闪烁,像无数细小的金箔。柽柳倔强的身姿,却让这荒漠多了些生机的颜色。偶尔掠过的野驴,漫步期间,它们灰黄的皮毛与戈壁沙地浑然一体,唯有竖起的耳朵泄露了生命的痕迹。这些荒原的守望者,用悠闲的步态嘲笑着都市人的匆忙。不过,这莽野千里的"野"味,更增加了我对可可托海的期盼。

  可可托海不是海,它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所管辖的一个镇,文友老常告诉我说。在哈萨克语里,可可托海是绿色森林的意思,而蒙古语则说它是"蓝色河湾"。说的也是,尽管没有海,可可可托海有湖,更有穿越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其实,有"银水"之称的额尔齐斯河就发源于可可托海所在的阿尔泰山南坡。

  可可托海三号矿脉离可可托海镇不远。而三号矿脉标志性的地标三号矿坑,则是三号矿脉停采的一个露天采矿场,它位于阿尔泰山中部,距离富蕴县城北东直线距离32公里,公路里程51公里。可可托海"3号矿脉"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而享誉中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这偌大的矿脉中“背出”的矿石,可是为我们国家争了气的。它们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相当比例的外债,并为我国原子弹、氢弹以及人造卫星的研制成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和"站"在它"肩膀"上的阿依果孜矿洞,全称叫作"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三号矿脉"。这里产出的稀有金属锂(Li)、铷(Rb)、铯(Cs)、铍(Be)、铌(Nb)、钽(Ta)、锆(Zr)、铪(Hf)等,与《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中所列的完全一致,是世界著名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型稀有金属矿床,所属的重熔岩浆分异成因伟晶岩则是世界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的典型代表,由此,“三号矿脉”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就已名扬中外了。

  初见三号矿坑是在正午。阳光垂直劈下,将那个巨碗照得纤毫毕现。我数着螺旋下降的矿道,十三层,像大地被撕开的十三道年轮。200米的垂直落差让我的太阳穴突突跳动,恍惚间似乎看见了无数蚂蚁般的身影在坑壁上蠕动——那是六十年代的矿工们,在用钢钎和炸药,从大地宫腔里剜出稀世的珍宝。站在坑沿细观,瞬间秒懂了人类的大和我的渺小。下望,会产生一种眩晕感,仿佛随时会被这个巨大的漩涡吞噬。我想象着当年工人们是如何用简陋的工具,一锤一凿地将那些珍稀的矿石从大地深处挖出。他们的汗水与鲜血,是否也渗入了这些岩壁,成为矿脉的一部分?

  当我的脚步缓缓贴近坑沿,站在三号矿坑的“崖壁之上”,双腿不自觉地发颤。这巨大的凹陷像是大地被剜去的一块肉,伤口已经结痂,却依然触目惊心。坑壁的螺旋状公路,像极了树木的年轮,记载着这里被一寸寸掏空的历史。我看着像缠丝玛瑙切面样的三号矿坑,遥想着当年那些震撼的爆破场面,更为它雕塑状的艺术“造型”而震惊。看着这平整的边坡,遥想着当年工人们如何在爆破后检查岩面的场景,脑海的荧屏竟然会“跳出”了敦煌石窟中当年画工绘制壁画的桥段。据说这“绝活”,得益于一种叫作“高台阶光面爆破技术”的开采工艺,该工艺可是"三号矿坑"首创的露天开采爆破技术,这技术更让可可托海的三号矿脉露天开采享誉了世界。运用此技术,能打26米深的孔,一次爆破,便可形成20米高的光面边坡台阶,而形成的永久边坡平整如切,且边坡岩石不会受到爆炸的破坏和影响。这项革命性的技术,实现了修整边坡工艺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它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有效地减轻了矿山爆破的地震效应,提高了边坡修整速度和永久边坡的稳定性,同时还节约了修坡成本。于是,三号矿坑也就名正言顺地成为了我国露天矿"高台阶光面爆破"的首创地,并成为沿用至今的露天矿山爆破方式之一。

  阳光直射在矿坑底部的水面上,泛着诡异的金属光泽,仿佛那些被提炼走的稀有金属又回到了这里,在阳光下跳着欢迎我的无声的舞蹈。

  朝拜过三号矿坑,乘车沿盘山公路"扶摇直上",很快就到了大山的山腰,这里,就是三号矿脉的又一个功勋处、位居大山半山腰的阿依果孜矿洞了。阿依果孜矿洞的出入口定位,是依据三号矿脉的走向而定的。也许这矿脉还真是“龙脉”,你看它昂首望天,傲视群山的姿态,还真有了我们“中华龙”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秉性。如今,"坑"与"洞",这沿三号矿脉而"行"的矿山遗址,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典型矿床和矿山遗址为主体景观的国家地质公园了。

  说起这阿依果孜矿洞,还真有很多故事要讲。那是在1949年5月的某个下午,矿工阿依果孜·沙里木在三号矿脉的山上歇息时,忽然被草丛遮掩的一束幽光攫住了双眸,他发现了一块绿柱石以及一条延伸至三号矿脉南面山丘的白色矿脉。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新的矿藏,于是带领矿工们开始小型人工开采,从而揭开了阿依果孜矿洞的神秘面纱。

  后来的岁月证明,这道矿脉里沉睡的不只是绿柱石。当锂辉石在巷道里泛起淡粉色的雾霭,当云母片在矿灯下绽出银箔般的光晕,整座阿依果孜矿洞仿佛成了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种——从1964年罗布泊升腾的蘑菇云,到1970年太空传来的《东方红》,这些震颤大地的轰鸣与划破苍穹的律动,都带着可可托海岩层深处的战栗。

  陪我进入阿伊果孜矿洞的,是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的第三代矿业人石海峰。六月下旬的可可托海,夏服轻装的我,被石海峰要求要加穿一件厚厚的棉军大衣。石海峰,一个标准的北方汉子,他的手掌粗糙有力,指关节突出,那是长期在矿山工作留下的印记。他递给我安全帽时,我注意到他的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洗不掉的矿物粉末,那是他与这片土地最亲密的联系。

  进入阿伊果孜矿洞,一阵刺骨的寒意立刻穿透棉衣,直抵骨髓。石海峰打着手电筒走在前面,光束在潮湿的岩壁上跳动。矿洞里的空气带着金属的味道,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吞咽历史。石海峰的声音在狭窄的巷道里回荡:"这里每一块石头都藏着故事。"

  他停下脚步,用手电照亮一处岩壁:"看这些纹路,像不像一幅山水画?"确实,矿脉在岩壁上蜿蜒伸展,形成奇妙的图案。他告诉我,这些美丽的纹路背后是亿万年地质运动的杰作,而他们家族三代人,都在与这里的山、这里的石头、这些岩壁上的“山水”对话。

  巷道里至今回荡着五十年代的铁器交响。钢钎凿进岩壁的脆响,十字镐啃噬矿石的闷哼,在柴油机的喘息中交织成特殊的韵律。1971年春天,当核潜艇的龙骨在渤海湾震颤,八百米深的矿洞里正流淌着钽铌矿石的黑色溪流。矿工们佝偻的脊背抵着渗水的岩壁,把八吨重的星光一筐筐扛出地表。

  如今穿行在六层迷宫里,寒气仍会突然咬住脚踝。云母碎片在黑暗中铺就银河,某块突出的锂辉石可能还留着当年的体温。指尖划过那些参差的凿痕,我突然触到一道特别深的凹陷——或许正是某个年轻矿工在饥荒年月里,用尽全身力气留下的签名。

  在溜矿井逼仄的转角处,我弯腰拾起半块风化的绿柱石。它粗糙的断面突然闪过虹彩,像极了那些凝固在岩层里的二十岁笑容。岩壁上未干的积水滴落颈间,恍惚听见有人用哈萨克语轻轻地说:"我们埋在地底的青春,终会长成你们仰望的星空。"

  在矿洞深处,石海峰指着一处低矮的巷道说:"这里就是当年工人们用背篓运矿石的地方。"我弯腰看去,巷道顶部还留着锂云母、绿柱石俏丽的痕迹,岩壁上布满的凿痕,深浅不一,像是某种密码,记录着那段艰苦岁月。石海峰的声音低沉下来:"我外公那辈人,就是在这里用生命换矿石。"

  我们来到一个稍宽敞的洞室,石海峰指着侧洞中展示的矿石标本,在灯光的转动下,矿石似乎有奇异的光在闪烁。"这是锂辉石,"他说,"当年就是靠它们,我们才能还清外债。"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矿石表面,动作温柔得像在抚摸情人的脸庞。

  矿洞里的温度越来越低,我的手指已经冻得发麻。石海峰却似乎习惯了这种寒冷,他继续向前走着,不时停下来讲解某处特别的矿脉。在一处岔路口,他指着一块突出的岩石说:"当年工人们就是坐在这里休息,啃着硬邦邦的馍馍。"我伸手触摸那块石头,冰凉粗糙的触感让我打了个寒战,仿佛触摸到了那段历史本身。

  走出矿洞时,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石海峰站在洞口,逆光中他的轮廓显得格外坚毅。他望着山下的三号矿坑说:"这里的故事,比任何教科书都真实。"风吹起他棉衣的衣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工作服,上面别着一枚小小的新疆有色金属工牌。

  回望矿洞黑黝黝的入口,我突然明白,三号矿脉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那些稀有金属,更在于它见证了一代代矿工如何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用血肉之躯为国家铸就的尊严。那些冰冷的矿石里,熔铸着太多滚烫的生命,熔铸着一个个朴实的梦。

  夕阳西下,三号矿坑在暮色中变得更加深沉迷离。它不仅仅是大地的一个伤口,你看他坚定的眼神,我知道,崖壁上的那枚博大的勋章,正是他点燃的阿尔泰山春的引信。

  (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5年重点文学创作选题资助项目)

  胡红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委主任,《新华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评委。生态地学诗歌倡导者、推动者与实践者。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9-9 10:02 , Processed in 0.13017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