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90464|回复: 1

吕碧城词赏析(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7 23: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词作《祝英台近》:(上阕)缒银瓶,牵玉井,秋思黯梧苑。蘸渌搴芳,梦坠楚天远。最怜娥月含顰,一般消瘦,又别后、依依重见。(下阕)倦凝眄,可奈病叶警霜,红兰泣骚畹。滞粉粘香,袖屧悄寻遍。小栏人影凄迷,和烟和雾,更化作、一庭幽怨。



燕山赏析: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与一个历史故事有关。吕碧城写这首词时是十九岁。之所以选这首词加以欣赏,是因为这首词代表着她另一种风格:隐曲深思、寄托遥远、浑厚高瞻。与那些豪放不羁、苍雄激越的词形成鲜明对照。这首词被选进钱仲联编辑的《清词三百首》,由于词多涉及宫廷、后妃、佳人遭殃等,其中银瓶、玉井又明显是有特指,因而钱仲联怀疑这首词是写珍妃的。笔者也基本赞同这一说法。



有关珍妃的背景资料是: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威慑下无奈地“选”了隆裕皇后和瑾妃、珍妃之后,他与慈禧太后的亲侄女隆裕皇后的感情始终疏远,却渐渐地爱上了为人善良、聪颖、伶俐的珍妃。由于珍妃在政治上同情并支持光绪皇帝的变法行动,因此她在得到光绪皇帝的宠爱的同时,也遭到了西太后的极度仇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以阴谋使得戊戌变法失败,再度大权独揽。此后,西太后把珍妃禁闭在景棋阁后面的小院里,不准她和光绪再见面。禁闭珍妃的冷宫在皇宫东南角的一个小院里,完全与外人隔绝,只给她从门缝里送些食物,珍妃一天天消瘦下去了。她姐姐瑾妃有时偷偷送几件衣服或捎几句话,珍妃才感到有点温暖。 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西太后挟持也曾被单独软禁的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临行前不忘对珍妃下毒手。她命二总管把珍妃从景祺阁后面的小院里放出来,以“洋人入城,免受污辱”为由,命令珍妃投井自尽。二总管外号“催命鬼”,他来到小院,向珍妃传下了西太后的旨意。珍妃不服,吵到西太后那里,大骂一通。西太后恼羞成怒,说:“赶紧给我推到井里!”“催命鬼”把珍妃架到八宝琉璃井,珍妃死死抓住玉石栏杆,没办法,只好把她架到秃井边,使足力气,推了下去,然后又找了块圆石压在上面。办完珍妃的事,西太后出了神武门,奔了西安。珍妃死后,尸体在井里泡了一年多,直到第二年,瑾妃到处求情,才打捞上来,宫女们见了无不伤心。瑾妃在井北的小屋里立了牌位,并命名那间小屋为“怀远堂”来悼念珍妃。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珍妃,就把这口井叫做珍妃井。据说,从此以后每到夜里,趴在井边,还能听见里边的哭声。



了解这段历史故事,对我们欣赏吕碧城这首词是很有帮助的。词的大意是:珍妃像用绳子把银瓶坠入玉井一样,投入那口井下,烟消玉损,一个美丽的珍妃就这样惨遭杀害。这就是那个“老佛爷”干的好事。每到秋天梧桐园里,宫廷里那个光绪皇帝就黯然神伤。蘸着渌水采拔香草,梦中坠入比楚国的天空还远的地方。一想起珍妃的音容笑貌,那弯如悬月的眉毛,那幽怨哀绝的眼睛,与自己一样消瘦的身躯,又在分别之后依依重新相见。疲倦时凝目远望,可怎么奈得病叶警动了晨霜,红兰叶子虽被火烧毁,但心不死,根部仍然冒出新芽并要开花,在兰圃里哭泣不止。鞋粘着花瓣,带着兰草的芳香,悄悄寻遍花圃。依稀好像看到那个人的身影是那样地凄迷,和烟一样,和雾一样,更化作满庭院的幽怨。



艺术特点:这首词有点类似白居易《长恨歌》的写法,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全景式展现了光绪皇帝对珍妃的思念之情。就像唐明皇思念杨贵妃一样,每年秋季梧桐叶一落,小雨淅沥,光绪就不免想起珍妃。一个皇帝连自己深爱的珍妃都保护不了,怎么在世上为人?越想越痛苦,一庭的幽怨无处排解。虽然整首词没用一个真名真姓,但人物形象还是成立的。显然,作者用了曲笔,用了许多典故,来寄托光绪的哀思。比如红兰、梧苑,特别是银瓶和玉井,都是睹物思人,容易引起伤感的实物。红兰生谷中,每经野火烧掉,叶尽而花发,俗称“火烧兰”。这是用红兰来象征珍妃,人虽然被慈禧害死,但她的精神没死,她的音容笑貌还在光绪面前。这就给读者一种审美意象:红兰泣骚畹。我们好多作者在写词时,往往太多实笔,唯恐读者不知,写了很多真人真事,就是不知道用形象来说话,用象征或意象来寄托。文章喜曲不喜平,曲笔往往更能表达不适于直白的内容,曲笔更委婉、更含蓄、更形象。诗词既是语言艺术,又是形象思维,是靠意象和形象说话的。诗人欲表达某事物,必先写彼事物,借彼事兴起此事,转换一下视角是经常采用的手法。其实用典亦如此,用典故是为了借题发挥或借古讽今,更好地表达思想。如果是单纯地为了典故而典故,或者堆积典故,没有启迪或讽喻的意思,那还不如不用。一般而言,用典故也并非越多越好,一首诗词在关键处用一两个典故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06-8-18 02: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用典亦如此,用典故是为了借题发挥或借古讽今,更好地表达思想。如果是单纯地为了典故而典故,或者堆积典故,没有启迪或讽喻的意思,那还不如不用。一般而言,用典故也并非越多越好,一首诗词在关键处用一两个典故就可以了。
_________________极其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5 19:45 , Processed in 0.05082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