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20023|回复: 2

拜渴东坡读书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1 08: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拜渴东坡读书堂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清风送爽,正是探幽揽胜的大好天气。我们一行慕名前往净居寺,拜谒了东坡读书堂。
沿着新砌的石阶拾级而上,仰望着山腰间被苍松翠柏掩映着新建的读书堂,我们就仰望着一个高度,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难得的高度……眼前仿佛看到宫里宫外争相传阅宋词的热烈场面;耳边似乎真有关西大汉,持铜琵琶、铁绰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歌声……读书堂就近在咫尺,却又似有千年的距离。一刹时,它就变得神秘、神圣起来。
走近了,才发现读书堂只几间简朴的仿古建筑,倒也雕檐画栋,玲珑别致,古色古香。院落不大,几株修竹,数棵青松,典雅幽静,不失为读书的好去处。而堂内的主人苏轼,这个宋词的代表人物,正神情自若慈眉善目的坐在那里,手握书卷,专心致志的读着书。
我怀着极为崇敬的心情,仔细地端详着眼前的塑像,这就是那个开一代词风,以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享誉古今,独领风骚数百年的文学大家吗?没错,是他。这里曾留下了他的足迹,记录下了他的琅琅读书声和低吟浅唱。他现在还在这里读书,你看他那翻开的书页,你看他舒朗的表情……
面对先贤,我瞻仰着,思索着,不禁浮想联翩,蓦然想起一则关于苏轼读书的故事,相传苏轼年轻时,聪明颖慧,悟性极好,识得不少字,也读过一些书,于是便飘飘然,自命不凡,目中无人,他甚至在门外写了这样一幅对联:识尽人间字,读遍天下书。其狂傲之状可见一斑。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来到府上,向其请教几个字。苏轼一见就傻了眼,别说认识,就连见也没见过,老者颔首而去。苏轼深感羞愧,方知学无止境,于是提笔将对联改成:发誓识尽人间字,立志读遍天下书。从此脚踏实地刻苦攻读,终于在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建树,为我们留下了三千多篇优美诗词,那可是后人永远的精神食粮!
斯人已去,但风范犹存;读书堂在,正勉励后人。须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唯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耐得住三更灯火,酷署严寒,寂寞贫穷,才能获得成功。古人尚且能“头悬梁,锥刺骨”发奋图强,吾辈更应加倍努力,学习文化,掌握知识。
走出读书堂,心潮起伏,经久难宁。起风了,松涛阵阵,那可是居士读书的声音?
我聆听着,聆听着,不由笑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
忘言”啊!
发表于 2006-9-21 13: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问好黄森林,常来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1 16: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天天,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3 09:17 , Processed in 0.04155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