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杏林 于 2013-5-1 10:14 编辑
06年北国3月11日,春寒料峭,冰雪未融,昨晚寒潮袭来,真有返冬之感,枯枝在风中颤抖,河水的浪花似乎也增加了寒意,己经稍有化意的阳面冰雪,又重新结冻。 我和四位好友一起跨上了旅游的大巴车,晚上又登上了火车南下,在车上碰到了很多熟人,夜间车上较冷,我开玩笑说:这股寒流伴我们南下,省得越走越热。 一觉醒来,车仍在河北境内,草未发芽,柳未吐蕊,和东北的气候不相上下,车行到中午,我看到了地里生长的冬小麦,向阳之处的草略有泛青之色,车到河南景色有了明显的变化,草丛皆欣,树木浅绿,令人精神一振,即兴口吟七古一首: 众友同心游天涯,车到中洲柳吐芽。 北国雁回冰滴泪,南天莺啼草正华。 且行且暖暖千世,日出日乐乐万家。 春有肥瘦自然理,莫怨天公有偏差。 火车继续南行,到了湖南境界,广播员告诉我们车经赤壁,衡阳,并介绍说衡阳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故乡,车窗外一场罕见的大雪在绿郁葱葱的草木顶上披上了一层白色的披风,故而又来了诗兴: 寒流一路伴车行,罕见梨花欺芙蓉。 衡阳骚客今尚在,赤壁战将已随风。 江南树绿初降雪,北国城乡未化冰。 万山丛中穿翠过,桃李杏花白透红。 傍晚车到了桂林附近,只见青山兀地而起,出现了石灰岩地貌的特征,山青水秀,小河流水,曲桥人家,故而情不自禁有题: 车到桂林山水奇,小桥人家可观鱼。 烟柳淡淡隐楼阁,田陌溟溟景物稀。 秀水涤胸荡尽浊,青山怡神俗念去。 窗中只见万幅画,却怪车行如此疾。 住进旅馆已是九点多了,明日将游漓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