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40211|回复: 6

【散文】 为着“根”的循迹 —— 谨以此文祭奠先祖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5 11: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爱无言 于 2014-4-5 11:18 编辑

为着“根”的循迹

——谨以此文祭奠先祖们


      松江水暖,杏红柳翠。一踏上春光明媚的古镇街道,就感受到由衷的温暖。不是此地人,却有种发自心底的亲近感。姑苏吴江松陵,一个魂牵梦萦的江南水乡。时过三年,又来到这个地方。
      松陵,镇上一座密植松树的小丘岗。这是一座镇名因其陵而得的丘岗。丘岗正面路边,费孝通在一块大沙石上写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字句,追悼着湮没在风烟中的亲人。我不知道这儿曾经安放了那些人,但清楚我的祖先一定是在这儿与他们一道长眠的。丘陵上没有墓碑,它们早被当“四旧”给毁掉,松树是在那场该死要命的浩劫后重新种植的。原来的坟茔墓碑不在了,但丘岗上松树却长得很健壮。因为它们生长于深厚的文化泥土中,它们的根下有着更深的根。
      祖先是从临近吴江的浙江乌程迁徙过来的,时间是在元末明初。从那时起,他们就开始在这片明丽富庶的水乡泽国上劳作、生活、繁衍。明、清两朝“期间科甲蝉联,文人辈出,他们中走出了一百四十九位文学家,作品集百余部,并且产生了科举上的‘沈氏五凤‘和文学创作上的‘沈氏八龙’”,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文学家族。其中有被誉为“汤词沈律”的曲坛巨匠,也有被称为一袖清风的政坛“驴车宰相”,还有中国产生于江南的第一个“疏香”女子诗社及其主人宛君。毋庸讳言,他们中亦有“习娇淫,尚刻礉”的倾败家业者。明清鼎革,遭受变乱,家族乃始分别迁徙、流离他乡,散枝发叶。又经数次战乱及民国、共和国之替代,族裔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十数省,而在故乡却没有能够留下过多的痕迹。以致多数后人皆知祖籍吴江而少临吴江。
      因为这样,我来了。不是为着倾慕那些曾经声鹊一时而终归流逝的大家名人,也不是为观家族变化而折射江山兴替之光,更不是为着人生修为的经验教训,而是为着循觅自己的根。
      血缘自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它几乎不用什么号召,在幂幂心灵里似乎总会有一种呼唤,把你引向那里。无论你身在何处,天有多高,地有多远,也不管你曾在那里生活与否,那份深刻埋藏在心里,流淌在血液中的根基乡情总是割不断的。于是,身在远方的“游子”,时不时地会来看看这个地方。
      这个“根”是个人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根是民族文化的,她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并蒂相连,一脉传承。没有了这个民族的、大众的,个人的“根”也就显得渺小而无所谓轻重了。祖先们喜爱古典文学,也许他们的初衷目的并非很崇高,许多人也仅就是出于个人的嗜好。一个传承几百年的文学家族尝若没有这很多个个人的喜好,甚者还有仕途中年就辞官归里,专修词律的人,是不可能延绵相袭的。但也就是这种家族性的个人文学喜好,才构成了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家族式群体传承。也正是由于这种群体性的传承,才为我们的古典文学增砖添瓦,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学在唐诗、宋词、元曲后,开始向传奇、戏剧的过渡和规范发展。以致在其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也最终造就了被誉为“国粹”的京剧。
      白天,松陵公园里上演着吴调越曲。尽管我这个“外乡人”独自一人在那里,听不清台上的戏文词句,但它纾缓流畅的情调旋律却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坐在树荫下,闭上眼,静静地聆听、感觉、欣赏,还不住地跟随音律节拍左右地晃动着身躯。因为,因为那是诗礼相传的家风,是汨汨血脉的流淌,是文化这枝“根”发出的声音。
      吴江的夜也是温婉深情的。吴江公园棕榈树下一对老年夫妇坐在平整光滑的石板椅上,一只团团雪白的小狗静静地蜷伏在脚下。在微弱的灯光照耀下,老人轻声哼着越曲,间或说着些呢喃的吴侬软语。在这个月亮刚圆的时候,她的神情很安闲甜蜜,更像是那种春杏女儿在谈恋爱。活色生香的夜晚广场舞乐曲也多是富于律动变化的江南丝竹调,而少了些风动全国的“江南style”。看来牧马人雄浑激动的奔驰节奏并没有能改变他们清雅婉柔的风尚。这,就是江南文化的熏陶和风采。
      听房东大娘说祖上那块宅地荒芜了很多很多年,那位痴呆的看守人后来也不知道哪去了,地块也被政府收去盖高楼了。一个曾经的声誉望族,最后的痕迹也在星月时光的发展变化中黯然消失了。这,是真的吗?
      费孝通的题字说得好:“生命、劳动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生长于斯而传承于斯。民族的,乡土的,也必然是“根”上的。由是,这个文化沿袭的“根”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发表于 2014-4-5 1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缘自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它几乎不用什么号召,在幂幂心灵里似乎总会有一种呼唤,把你引向那里。无论你身在何处,天有多高,地有多远,也不管你曾在那里生活与否,那份深刻埋藏在心里,流淌在血液中的根基乡情总是割不断的。于是,身在远方的“游子”,时不时地会来看看这个地方。

虔诚的寻根之旅,血浓于水的情感,对先祖们最深沉的祭奠~

问候大爱兄{:soso_e181:}{:soso_e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6 19: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这样,我来了。不是为着倾慕那些曾经声鹊一时而终归流逝的大家名人,也不是为观家族变化而折射江山兴替之光,更不是为着人生修为的经验教训,而是为着循觅自己的根。
      血缘自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它几乎不用什么号召,在幂幂心灵里似乎总会有一种呼唤,把你引向那里。无论你身在何处,天有多高,地有多远,也不管你曾在那里生活与否,那份深刻埋藏在心里,流淌在血液中的根基乡情总是割不断的。于是,身在远方的“游子”,时不时地会来看看这个地方。

血脉之根!
欣赏佳作好文!问候大爱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4: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纤纤月 发表于 2014-4-5 11:37
血缘自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它几乎不用什么号召,在幂幂心灵里似乎总会有一种呼唤,把你引向那里。无论你身在 ...

上了点年纪的人总是这样儿。

点评

说的是呢,俺也这样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1 17: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4: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燕舞云间 发表于 2014-4-6 19:37
因为这样,我来了。不是为着倾慕那些曾经声鹊一时而终归流逝的大家名人,也不是为观家族变化而折射江山兴 ...

就是这样去了吴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1 17: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爱无言 发表于 2014-4-8 14:21
上了点年纪的人总是这样儿。

说的是呢,俺也这样儿~{:soso_e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1 21: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根”是个人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根是民族文化的,她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并蒂相连,一脉传承。没有了这个民族的、大众的,个人的“根”也就显得渺小而无所谓轻重了。

诗友的心灵总是一脉相的,问大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5 17:23 , Processed in 0.067196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