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21031|回复: 1

江苏作家网:情境的淳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 09: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施向平:情境的淳美——读赵日超散文集《窗外风景》2014年07月01日 14时38分 
共有 1 页,本页是第 1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最近读了赵日超同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窗外风景》,深感其规格之高、份量之重。著名作家袁鹰,以众多的笔墨赞美其“多彩更多情”。还有著名作家王宗仁、海笑分别写序和题写书名。《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环境报》等全国十多家大报刊文宣传和登载其作品。《大连晚报》还进行了连载,可谓是轰动效应之大,传播至广。我总的感到作品,既有田间地头的淳朴劳动场景,又有高山大海的浪漫画卷;既有踏雪寻梅的闲庭信步,又有情醉海南的激越浩荡,形成了独特美好的意境,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感恩、感悟和呐喊。

  散文贵在情。记得1992年的秋天,淮安市在平桥镇供销社举办笔会,那时我同赵日超开始相识相知,诗人赵恺也到场,我们请诗人就写作散文题词,诗人题的是:“情,情,真情!”。我很受启发,一篇散文,如果没有情,就没有意境,内容就很空泛。也许赵日超同志领悟得更深,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真情。“土豆情结”这篇散文,作者写他在河北岳母家挖土豆、吃土豆的生活情景,那种异乡乡土气息、异乡情感,那种淳朴、和谐,透露出一种真情,描绘出一幅真、善、美的画面。《窗外月季》,写出了月季的灵性,写出了月季与一家人的情感,作者借景抒情,凸显了奶奶、母亲这一妇女的美好形象。《梦里依稀看淮安》激起多少家乡人对淮安的热爱和依恋,激起了许多感情的共鸣。淮安籍著名文学家袁鹰在《窗外风景》之序中写了很多感慨。这篇散文也深深打动了我,我以自己的拙笔对淮安写了一些感概:这里有--巍巍的镇淮楼、耸的文通塔,这里地处--大运河南北段融汇之交,黄河和长江--在这里对话、媾通;这里诞生出--汉赋一体、《西游记》、《水浒传》、《老残游记》,这里名扬海内外,这里文化底蕴厚丰;这里诞生了--一代伟人周恩来,有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古城因此增添了无限光彩,展现出令世界瞩目的尊容;今天这里又展现出--漕运博物馆,千年河下古镇,更有新一代的作家,一本本文学新著,古老的淮安府衙,时代的勇士再立新功;这里是我的故乡--是我成长的地方,是我祖祖辈辈劳碌的地方,这里有养育我的涧河,我为你感到骄傲,我为你感到光荣;这里叫淮安,我是叫着你的名字长大的,我对你的名字情有独钟。

  然而,淮安更期待文学新星的出现!

  散文贵在意境美。赵日超同志是中国旅游文学委员会委员,创办了东方旅游文化网,他的作品许多都是游记,他的笔下有南海、天目湖、千岛湖、丽江等,还有清凉山、泰山等,也有乡野的绿草荡、北大汪等。《情醉海南》是作者获得中国散文学会随笔一等奖的作品,其中有一段:“那久闻大名的亚龙湾,是一湾半月形的海岸,这里不但有蔚蓝纯净如宝石般的海水,洁白宽阔如银链般的沙滩,还能看到大片的草地,挺拔的椰林,起伏的青山,明镜的湖水,一切都是那么清新美妙,甚至连空气里洋溢着的都是轻松与自由。”作者的情感在景物的描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这篇散文书写了海的胸怀、海的气魄、海的灵魂、海的性格,抒写了作者在海南美景中的感动、醉意、向往。

  作者在他的有关评论中强调“物我交融”、“情景交融”,在山水的描写中做到了这些。作者写景物,有时是浓笔重彩,有时是粗线条的勾勒,有时描述其中的奥秘和传说,在描写中又不经意的带出自己的情感,从而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萤火的怀念》,作者在萤火上倾注了浓烈深厚的情感,描写了萤火的几次出现,带动细节的描写,带动情感一步步走向高潮,给人有灯火阑珊见伊人的诗情画意。字字声声感人肺腑。

  我读过许多名家的散文,在《散文》、《雨花》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散文,我感到要想做个散文大家,必须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古代庄子的散文想象奇特,大气磅礴;欧阳修的散文寄情山水,豁达开朗。现代朱自清散文直白叙说,清淡质朴,平淡之中见其真纯;鲁迅散文重情尚理、移情入“境”、以情驭事。当代袁鹰的散文诗意淳厚,质美情真;王宗仁的散文青藏高原异域风情的描写中进行娓娓道来的叙述,等等。赵日超同志的散文就像他的为人淳朴敦厚,追求一种情境的纯美。

  我想,评论一个作家的成就必须以其作品说话,赵日超同志以其作品步入了国家的文学殿堂。我们衷心地希望赵日超同志更加努力,在散文方面,特别是在旅游文学方面奉献出更美好的作品。




发表于 2014-8-12 10: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然 于 2014-8-20 09:12 编辑

“施向平”这个名子我太熟了!那日同赵主编偶遇,提到你,他说你是《车桥战役》的作者,今日读了你的文章,可见你的侃侃见识和才气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03:43 , Processed in 0.05184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