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34309|回复: 1

7月16日淮安区报发《清代淮安王氏永茂肇庆当典及其主人考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0 13: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代淮安王氏永茂肇庆当典及其主人考略
刘怀玉

      邵寄声先生曾告诉我说,清末淮安城内有名望的王姓有六家:小方壶斋王锡祺王家,是山西来的,堂号叫介福堂;王伯陶镕之王家,是山阳沟(原属山阳,今属宝应)的,做过知县,住夯轮寺巷。他的侄儿做过县中校长,名叫王景洙;王慕庄其康住麒麟巷,做过江苏财政厅厅长;王鲁山恩绎,举人,住东长街;王囗囗住三台阁丁光桥;王遂良,住龙窝巷,开恒益泰杂货店。其实姓王的很多,淮安城内根本就不止这六家。本文主要介绍的是诸王之中介福堂这一王家,及其当典业的情况。
      介福堂王氏的家世
       介福堂王家虽住山阳一百多年,但未入山阳籍,一直是清河籍。这个王氏原籍是山西太原太谷县,是明代嘉靖年间迁淮的。他家是盐商,我在《淮北盐的集散地淮安》一书中已有较为详细的介绍。来淮后落籍清河,住在清江浦录事巷,其祖茔和祠堂则在清江浦徐家湖清水墩。
       迁淮始祖名叫王有,字天佑,与其兄王才字元凯二人来淮。王有传子王龙,字小淮,再传孙王尚贤,字华宇,三传至曾孙王秉正,字握衡,四传至玄孙王尔遵,字会极:四世皆单传,别无旁系。王尔遵生子五人:维新、维德、维一、维忠、维诚。维忠早夭,实存四人。尔遵以上,除王龙兄弟返葬太原外,余皆葬于清江运河南岸徐家湖,昭穆井然,并立家祠于那儿。乾隆中,王錧等又买得西南三里巫沟崖地方几十亩田地,扩入祠墓之域。后又增购150亩地作为祭田,增建四十余间房屋,重新祠宇,庖湢与休息之所毕备,周围遍植树木。
      乾隆五十一年(1786),老二王维德(1713—1799),字懋昭,迁居山阳河下。大概是为了便于进行盐业的开展,因为淮北盐批验所设在河北,河下则是各路盐商荟萃的地方,住到这里就像进入一个盐商俱乐部。河下湖嘴大街是王氏在山阳的第一处住宅区和经商之地。当然,在此前也可能在此有寓所,而此次则是完全定居于此了。盐商的房子都很大,程易的寓园大家都知道,占地面积大,建筑气势宏伟。王维德的住宅也不错,从白酒巷向南到凤凰桥,湖嘴大街左右二面,皆有他家的房屋。
       大约王氏盐的生意做得不错,与朝廷大员都有交往。乾隆五十七年(1792)他八十岁,漕运总督管幹贞曾送给他一块“会乐耆英”的匾,悬挂在湖嘴大街路东他家树本堂大厅里。另一块是曾官协办大学士的彭元瑞(1731—1803)送的,题曰“芝庭锡杖”。淮北盐商领袖河下吾庐程易(1728—1809),则送了一副集褉帖对联:“此地集群贤咏觞乐事,斯游在春暮风日清怀。”据王维德长孙王履安的五世孙王效和先生说,这个树本堂大厅一边就能放下16张桌席。
      清河王氏堂号本为介福堂。但一个姓可以有多个堂号,同一个堂号的后人又可分出若干堂号。王维德在河下湖嘴的大宅的厅堂取名树本堂,他的后人便自称自己的堂号是树本堂,实际上只是介福堂的一支。王维德次子王履泰的儿子王璋、孙子王輔一支后人住在院东街,他家大厅里所悬之匾是“敦说堂”,应当说仅是这一支后人自取的堂号,是树本堂的分支。但在他们子孙编写的《敦说堂随笔》中却说:“‘敦说堂’是祖辈留下来的淮安王氏家族的堂号。”他们甚至连介福堂这一总堂号都不知道了。
      嘉庆元年,太上皇乾隆举行千叟宴,宴请“年七十以上者三千人。”与此宴者被视为四品官,“各赏诗章、如意、寿杖、文绮、银牌等物有差。”当时淮安有4个人被邀请参加,王维德就是其中之一,那年他84岁。不过这个宴会不是好参加的,是要掏银子的。另一个参加者程易,他能被邀请去,是因为他为朝廷报效了数百万两白银,不知王维德报效了些什么。王维德得到的赏赐,被作为家传宝物收藏着,每逢节日和喜事都要请出来供养。
       乾隆后期至嘉庆间,盐政弊端丛生,私盐盛行,官盐滞销,生意很不好做,盐商们不愿意再经营盐业。因为在册的盐商,对朝廷负有销盐纳税义务,于是便被“牵商”仍去作这赔本买卖。这时王家不得已开始部分改行,一是在湖嘴开了了一爿油麻店(也许此店在此前早就开张了),二是在城内开设当典。油麻店字号是王临昌。李鸿年《山阳河下园亭记续编•旧梅花庵》说,当时“湖嘴王临昌为商号巨擘,妇孺皆知。”李元庚《梓里待徵录》“广福寺”条下,将“王临昌”写成“王寅昌”,其记载如下:
       竹巷东广福寺,乃隆(龙)兴寺祖堂后楼,名园通宝阁,明时僧明来题。至乾隆末嘉庆初,大殿山门颓败已极,木瓦无存。正殿佛移至间壁长寿庵,弥勒佛及罗汉为风雨剥蚀,以斗篷覆之。后有僧实灯来住持,披发终日募化。时湖嘴业油麻业者王寅昌,购货江西,船久不至。比回,知江中失风。有金身弥勒佛,一现舟即平。访之不得其处。家富而好善,当事为懋昭先生,乃玉航学正之祖也。一日,梦中见有戴斗篷长眉大仙化缘,恍惚闻木鱼声。醒而异之,遍访至广福寺,果有载斗篷罗汉,如长眉大仙,与梦无异。露处之弥勒佛,或即江中所见与?因建大殿、山门,前檐又添卷廊,东楼十方功德。西楼王君两峰珏,为求子,建后大楼十间,亦复重修,前后计用数千金,并有余款置田,以垂永久云。
       这里说的王懋昭就是王维德,懋昭是其字,王寅(临)昌当是其油麻店的店号。当时主持店中事务者即王维德本人。他是“家富而好善”的好人。店中货源在江西,大约就是桐油、麻丝、麻绳、木板之类,供给修造船只之用。当时河下是漕船、盐船必经或聚集的地方,这种生意肯定很兴旺。有钱就做善事,修庙是首选。至于江中现弥勒佛像、广福寺的僧人实灯、以及梦中长眉大仙化缘,充满神话色彩,不过附会而已。王氏后人中有人说,广福寺是他家的家庵。这在王氏家族的史料中没有根据。现有史料只记载,他家修广福寺是因广福寺僧向他家“募化”的结果,并且有病能“不药而愈”,无子能生子的因缘。从王维德,到其子王铨、其孙王履泰、曾孙王珏等几代人对广福寺施舍、修葺,而且花钱数量很大,还为广福寺“置田”作为庙产,难怪其后人以为是其家庵。但是没有家庵的证据,在现有文字记载中,他家前辈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介福堂的第一个当典——永懋典
       当典也是王维德手里开办的,时间应该与此同时。地点在上坂街,典名为永懋。王维德字“懋昭”,“懋”是其中的一个字。取名字中的一个字或半个字为店号,是盐商的习惯做法。永懋亦写成永茂,懋、茂本互通。
        当典就是当铺,在淮安地方文献中称之为典,在王氏史料中则称之为“质库”。所谓质,就是拿东西抵押,质库则是存放抵押的东西的地方。急需钱用的人以实物为“质”,押在商家,从商家取走相当于原物价值的一部分钱。在限定的期限内交上原取的金额,和一定的费用(实即利息),即可取走原物。这种交易实质就是抵押借款,借高利贷。因为它具有融资的功能,故属于金融行业的一种。以金银首饰或其他贵重物品抵押,都是因为生活所逼,或生意缺少资金不得已的行为。而当典则抓住这个机会,往往任意压低实物的价格,而且赎当的期限规定得很短,利息甚高。抵押借款如果到期不能偿还,则没收所质之物。当然也有少数人,从开始当某实物时就没打算赎当,就是换几文钱用用而已,则他能取得的钱就更少了。所以当典行业的利润很丰厚。
       关于王氏的质库,王氏族人王琛先生的《先世述略》云:
       先是先曾祖有质库在郡城内府上坂,先祖经理之,故后,三叔父象三公继之,家益饶裕。七叔父步衢公又继之。嘉庆二十一年,再毁于火,事载钱梅溪先生咏所撰《履园杂志》。公皆如数赔偿,余货程姓替去,赁寄沈宅,次年又火。欲嫁祸于公,牵涉年余,始得释。公经营昼夜,备厯艰苦,事定,酬神重修府城隍庙,费钱二万贯。曹砺庵先生镳纪入《信今录》。
        这里所说的“先曾祖”就是指王维德,“先祖”则是王维德唯一的儿子王铨(1751—1796),字廷选。王铨有四个儿子,“三叔父象三公”是他的次子王履泰(1775—1812),字象三,号屏山。“七叔父步衢公”则是其三子王履亨,字步衢,号铁崖。“七”、“三”是按大排行排序的。当时他的大儿子王履安(1751—1796)大排行二,大约在河下打点王临昌的业务,未参与当典的事情。小儿子王履吉大排行五,乾隆五十一年刚出生,年龄尚小,未能任事。嘉庆四年,王维德去世,由其次子王履泰接着经营。嘉庆十七年,王履泰也去世了,即由三子王履亨接管。
       从这一记载中可知,当典是王维德开创的。不知是他迁居山阳以后开办的,还是先开办了,然后迁山阳的。以我之猜测,总在乾隆年间。先由他自己经营,他死了以后便是他的二儿子、三儿子依次接着经营。
       永茂当典歇业在嘉庆后期,原因是火灾。关于这件事,王琛说有两个文献有记载,一是《履园杂志》,另一是《信今录》。
钱咏《履园丛话》卷16《精怪•放火》云:
      淮城王姓者素封,开质库,因扩邻屋,见有小狐三头,遂毙其二,其一逃去,自此家中作闹无虚日。嘉庆乙亥冬日,质库大烧,深受赔累。以此控告,张真人给牒而归,安静数月,复闹如故。王不堪其扰,将烬余当包陈本四万余金,卖与程姓。忽闻空中人语云:“吾与王姓有仇,尔可不买。”其妻闻之甚明,程不信,仍买其包。丁丑三月,包楼复起火,烧尽无余。
      曹镳《淮城信今录》卷6《纪事下》记载的就更细了,连每次失火的日期以至时刻都记得清清楚楚:
      王霖苍开府上坂永茂典,有仇狐为祟,丁丑正月二十三日酉时失火,大炽。二月十一日未时,大火又炽。渠出力重新城隍庙,以为忏悔。是后租沈姓厅堂余房,堆置货物,及九月九日戌时,沈屋又火,尽毁,所置之物,延烧祖楼,世传珍贵之器物一空,真诧事也。楼五间,铜墙铁壁,俱成灰烬。
此外,杨庆之《春宵寱剩》卷四“朱大城隍与王永懋狐灾”亦有记载:
      嘉庆十七、八年(1812、1813),王永懋当典仇狐为祟,典许愿厉庙修大殿,请诛狐。后典房尽毁,狐亦靖。从事修理,计縻白金三千数百两,屋宇神像,俱极巍焕。
      这三条记载都极具史料价值。第一条出自钱泳(1759—1844)的《履园丛话》。钱泳初名钱鹤,字立羣,号台仙,一号梅溪,江苏无锡人。能诗,工书,尤长隶书,著作也多,《履园丛话》是其一种。钱泳一生长期作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所以见闻较广,书的内容比较丰富,多为作者所亲身经历。虽属笔记小说,且有一些封建迷信,但在客观上提供了较有价值的研究资料。第二条出自曹镳(1744—1825?)《淮城信今录》。曹字琢文,号砺庵,恩贡生。事关乡里利害,辄力任之。参与重建巽关,疏浚文渠、城河、罗柳河,编辑《淮山肄雅录》。山阳自乾隆三十九年河决老坝口,黄水入城,卷牍渝失,故家亦就衰替。镳乃网罗放佚,条次见闻,著为《信今录》,是个人编纂的地方史书。淮安府志、山阳县志修于乾隆十二年,直到同治十二年始续修,乾隆至嘉庆己卯史料,多出自该书。《信今录》史料可靠,与官修地方志并传。第三条出自杨庆之(1806—1868)《春宵寱剩》。杨字云五,号笏山,道光间诸生,咸丰中恩贡生。著述极富。所作诗悲歌慷慨,馥采典文。而对客挥毫,富于万言。特别熟悉地方掌故,为当时文人所推崇。以上三种史料极具真实性。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将以上几条史料所言综合概括简而言之:王维德开创当典,买地建房,不无拆除原址旧屋,打死了两只狐狸,与狐狸结下了梁子。狐狸三次放火焚烧质库的房屋,造成重大损失。这中间,王氏曾出了几千两银子求助于府城隍,修建了城隍庙大殿。但只安静了很短时间,最后仍然没逃脱厄运,只得将质库出手,歇业了事。在时间问题上有些分歧。《履园丛话》说第一次在嘉庆乙亥,即嘉庆二十年(1815),第二次在丁丑,即嘉庆二十二年(1817)。《春宵寱剩》说在嘉庆十七、八年,是一个约数,但提前了两三年。《淮城信今录》则具体详细,说三次大火都在嘉庆丁丑即二十二年一年之中,分别为正月、二月、九月。我认为曹镳的话比较可靠。不妨将诸说综合起来看,不一定非要搞得那么清楚。至于曹镳说质库主人为“王霖苍”,大约是油麻店号“王临昌”的误写,所谓王寅昌、王临昌、王霖苍,三者应当是同一回事。
王氏永懋当典歇业以后,王琛说,“以四百金为母舅李公讳如橙赡养费,以五百金为广福寺僧香火。”并且说:“俗言‘旗竿不竖当铺门’,此后子孙可读书矣。”于是,王七爷王履亨先生便带着弟兄子侄们搬回老根据地河下湖嘴大街,在湖嘴白酒巷头,办起一个家塾,取名存质,聘延举人杨皋兰课其诸侄。做盐商有铜臭,开当铺有点坑人,发誓不再在这些领域中角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在李元庚《河下园亭记•存质》中有如下记载:
   
先生名履亨,字步衢,候选理问,与千叟宴懋昭赠公之孙。赠公好施济,崇尚节俭。铁崖尊师重友,抚犹子成立,人咸重之。延杨太常师与榑村学博,于存质中设帐,以故献南学正琛,暨紫垣中翰辅,先后登拔萃科。近松生茂才虬、峙甫上舍兆桢,声誉日起,行将脱颕而出矣。其地房廊窈曲,院中有石有树。栋、梁、椽、柱,概不丹垩,以存本质。于斯可见其为人。

“太常师”即指杨皋兰(1762—1840),字露滋,号香谷,嘉庆九年举人,拣选知县、太常博士。眇一目,但学问极好。道光十年这一年,河下有15人考中秀才,都是他的学生。“榑村学博”是他的儿子杨启悊(1795—1853),字秉初,号榑村,道光十五年举人,官吴县教谕,他是大名鼎鼎的风流才子杨鼎来的父亲,著名画家杨玉农的祖父。
     这里讲了三个问题,一是王履亨痛下决心让子侄们读书,商场回头,返璞归真,所以他那私立学校即取名存质,其义是存其本质也。二是请了名师教授,三是收到了成效。上面所列的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在存质读书的决不止这几个人,一定包括当时所有能读书的王氏子弟。
    对于王履亨来说,停办当典,开办存质,还有一个重大收获:他的原配、继配夫人都未给他生儿子,喏大的家产还没有继承人。到嘉庆二十四年,在他37岁那年,小妾蒋氏才为他生了惟一的一个儿子王璧。王琛《先世述略》云:当时“人俱额手相贺曰:‘天报之也!’”此后4年,他即于道光三年即撒手人寰去世  了,年仅41岁。
存质中读书出来的人,数其侄王琛(1807—1880)最知名。王琛字献南,号玉航,道光十七年拔贡生。候选教谕,故称“献南学正”。工分隶,好为骈俪之文。少耽金石,晚精鉴别,著有《汉隶今存录》、《汉隶释经》诸书,手辑《淮安艺文志》若干卷。性谦谨,无竞于世,人称长者;
“紫垣中翰”是其另一侄儿王輔,字紫垣,号紫丞,官内阁中书,所以称之为“中翰”。他是老二王履泰的儿子;
“松生茂才”是其长子王虬,字松生,试用训导;
“峙甫上舍”是他的老大大王履安的孙子王兆桢,字峙甫,号秋森,也是拔贡生。
读书虽然清高,但官也不是容易得到,钱更是不易挣得。那个王兆桢住在存质北边不远处,读书处叫旧梅花庵,与黄家香院相近。他于咸丰元年考取秀才,虽然又于十一年考了个拔贡生,但因为饥寒所驱,不得不橐笔远游新疆,厕身戎幕之中。光绪三年,克复乌鲁木齐各城,以军功得左宗棠保荐为知县,并加同知衔,赏五品封典。无如文章憎命,时运弄人,转客永嘉,一病不起,客死瓯越,十年后丧始归淮。从此衰落,梅花庵旧宅出售於高幼攀,改名曰“行素轩”。

永茂当典的位置及其遗存情况

王氏永懋(茂)当典原有房屋范围很大,上引杨庆之《春宵寱剩》中的那条资料,在“王永懋当典”几字之下有自注云:“典在龙窝巷,今之高墙皆是。”这里有两个关键词:“高墙”和“皆是”。
段朝端《跰  余话》卷五:“多子巷大宅,本沈氏所居……后上坂永茂典有狐为祟,租其厅堂余屋,堆置货物,又毁于火,沈遂中落。”
已故的丁志安《小方壶斋和肇庆当典》一文中也说:王氏先祖“入了淮安府属清河县籍,而在淮安多子巷和龙窝巷交叉口(即今勺湖小学大门以北)开设了一爿字号叫王永懋的典当,后毁于火。”这就是说,从多子巷向北至既济庵大圣堂,东至上坂街,这一地段的高墙大院皆是王氏永懋当典的房子,占地面积很大。嘉庆二十二年永懋当典歇业以后,王氏对原有房屋也作了处理。上引王琛《先世述略》,在讲完火灾后说:“所遗典基,质于人。”质者典也,也就是说,当典的房子典给别人,或者就是抵押、出卖给别人了。
介福堂王氏的永懋当典老宅出手以后,原有房屋的房主演变过程情况,现在没有资料能说清楚。从现在龙窝巷中所能看到的情况来说,多子巷向北“今之高墙”仍在,仍为高墙大院,当年王氏当典的房子成了三个部分,最北边的部分为王氏自己保留的住宅,南边两个院落则为外姓所有。巧得很,不知中间经过几次转手,到了解放前,这两个院落的房主也都姓王:一个是王遂良,另一个是王蔚华。

(一)王璧及其后裔的住宅

当年王氏处理当典房产时,并没有全部出手,最北边的一部分留下了,作为王氏的一部分住宅。这也可算是曾经办过当典的一种纪念吧。住在那里的是当典的最后一位主人王履亨的儿子王璧,及其一支的后裔。王璧有三个儿子,王虬、王鳦、王轨,以下几代分别以“兆”、“毓”、“士”或“世”字排行。长子王虬,字松生,他的曾孙王士彦原是四中老师,现已逝世;曾孙女王士珍女士,是已故画家江鸣岐的夫人,现已退休。次子王鳦,字燕生,他的曾孙王世德先生原在五金公司工作,现也已退休。世德父亲名王毓梓,字仰乔,即网上所说的王仰乔先生。他们都出生于那个老宅之中,对那里的情况仍有清晰的记忆。现因城市建设,这部分老宅已被拆除,改建为其它用房,他们不再在那里居住了。

(二)王遂良、王蔚华之家世及其老宅

因为北边的老宅已拆除,要了解王氏永茂当典原有房屋建筑结构和规模,只有从南边两个王姓的家世和房屋来考察了。
最南一宅是王遂良宅。王遂良(1894—1940)名厚忠,遂良为其字,原籍安徽,堂号叫槐荫堂。他的侄孙王世雄先生接待了我的访问。他慨然向我出示了他家的家谱——《楚州槐荫堂王氏家谱》。此谱为王遂良先生的第四个儿子王凤铮先生编写的。他在序言中说:

本宗为槐荫堂,为太原三槐堂后裔。原籍安徽,历经战乱,家谱已经散失。据先辈传述,高祖父因避乱逃难,经皖北灵璧、五河等县暂住。曾祖父开元公、曾祖母罗太夫人,再由安徽五河县避难至江苏淮安县落籍。……初经营小规模商业,后创设恒益泰杂货店于城内,运销南北货品至苏北各地,生意日渐兴隆。……克承祖业,并更发扬光大,恒益泰杂货店积极扩展业务,并在沭阳成立分号,货物批售苏北各县,并与外洋订立合约,为进口五洋货品之总代理。先父遂良公,并担任淮安县商会主席。后因抗日战争关系,营业被迫停顿。

从此序可知,此王氏原籍安徽,是王遂良的高祖,因战乱从灵璧逃难至五河。他们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后,祖父、祖母又从五河避乱来到淮安的。至王遂良才是迁淮的第三代。这一代中有弟兄八人,王遂良最小,大约王姓避讳行八,故改为行十。第二小的是七爷王厚恩,字季安,出生于1887年,卒于1958年。1887年是清光绪十三年。按此时间推算,他家大约应该是咸丰年间躲避捻军战乱来淮的。来时是老夫妻俩,说不定第二代人有的已经出世,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是携儿带女来。但他们并不是腰缠万贯,来淮后即置办产业。开始时也只是“经营小规模商业”,慢慢积累,真正兴旺发达也就在第三代的时候。这时他家“进口五洋货品”的主要货品据说是洋油(煤油),批发到苏北各县销售,生意做得很大。到了日本鬼子来了以后,又从巅峰衰落下来。因此,他家在龙窝巷的百年以上古色古香的大宅,不会是他家建造的,而是买的原已存在的古宅。这古宅就应是当年永懋当典的房屋的最南的一部分。当然,买了以后,可能少不了要作些修整或添建,但总的格局和风格应仍是原样。
王遂良宅之北,龙窝巷22号原房主是王蔚华。
据王蔚华的姪孙女王如琛(91岁)说,王家原籍丹阳,后迁扬州,在扬州定住脚跟以后,再迁居淮安。王蔚华是盐商,有几个分号,板浦(今灌云)那儿有盐池,也有房子。王如琛的祖父王席珍、父亲王维汉即在板浦那儿帮助管理。她4岁时随父至板浦祖父寓中生活十年,其地为西顾巷,盐运司旁。14岁时祖父死了,就又回到淮安。王氏发财以后,即广置房产和田地,据说王家置有多处房子,除了上板街龙窝巷大宅以外,另在高皮巷有两处,丁光桥、府上坂、姜桥巷等处都有。王如琛讲,光河下姜桥巷就有100多间,是买的朱大人家的。她本人即出生于那个地方。
王如琛的弟弟王煜如先生,原在楚州医院做副院长,现已退休。他给我提供了一个家族文件,是他祖父逝世时的一个讣告。告文中称,民国二十五年(1936)二月半,他祖父王席珍在板浦去世后,棺柩运回淮安,临时停灵城内太平街万寿庵内。定于四月二十三日开吊,辞灵发紖,二十四日葬城南成子庄新垄。王席珍是王蔚华的三哥,生于同治五年,去世时已71岁(1866—1936)。王蔚华自然比他小一点,当在1867年以后。他是在南乡躲鬼子的时候,死于吉庆庄。其时当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也活了七十多岁。
据此讣告,王席珍一辈弟兄五人,老大王毓璋,也有后人在淮。老二单身信佛,早逝无后。老三即王席珍,在板浦经营盐池。《讣告》中显示,王席珍有两个弟弟,一个是老四叫王怡棣,另一个是老五叫王怡俊。王蔚华就是老四,怡棣当是其本名,蔚华大约是其字或号。《诗经•小雅》的《常棣》篇有“常棣之华……莫如兄弟”,后因以“棣华”比喻兄弟,“棣”与“蔚华”正合。老五情况不清楚。
王蔚华家来淮时,大约是弟兄几个一起来的,有的自己来的,有的是儿子随老四王蔚华来的。他家以淮安为基地,除了盐业以外,还经营钱庄。老大王毓璋的一个儿子在江都,一个儿子随老四在淮安,叫王传伯。王传伯原在王家的钱庄工作,后来在南门大街老淮安饭店处另开了一个“瑞泰钱庄”。但人仍住在上坂街老宅之中,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其子王如霖才搬出,到“瑞泰钱庄”居住。据王如琛讲,“瑞泰”店号是她父亲给起的,“瑞”字拆开来是“王山而”,谐“王三儿”之音。王如霖的子女皆曾生活于老宅之中。女儿王霭云(王蔚华的姪曾孙女)讲,她的祖父祖母那上辈人都是一口扬州话。这说明此王家来淮时间并不长,可能比前一个王家还要晚些,大约在光绪年间。另一个女儿王霭霞与我是淮安县中的高中同学。
王蔚华夫人姓杨,家在大高皮巷。郝孝曹先生讲,此杨家与西门杨德基(杨述)家是一杨。四中退休教师马大权先生,小时候他家曾在王宅开店,他曾在王家老宅中生活过较长时间。他说,杨家也经营五洋生意,煤油桶从西门上岸,滚着推进城,就借王宅大院存放和销售,他的父亲还曾帮助杨家管帐。王蔚华有一个儿子,叫王维钧,一直在外地做革命工作。一个女儿,嫁给全少芗,婚后也住在老宅之中,全氏子女也都在外地工作,最年轻的儿子叫全钰平,是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全钰平先生给区文管办信中说:他舅舅王维钧1932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化学系,进入国民政府交通部上海国际电讯局工作。1934年底,国民政府交通部电政司内加设了保密机构密码检译所,王维钧是负责人。王维钧推荐其表弟杨肆到密码检译所工作。杨肆也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比他表兄王维钧低两届。1938年,杨德基在汉口搞抗日宣传工作,在他的引导和影响下,王维钧、杨肆两人决心投向共产党。他俩在汉阳江边一茶楼见到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处长的李克农,不久,王维钧、杨肆先后秘密加入共产党,1941年,经李克农派遣,杨肆进入军统特研室工作,被提升为少将衔室主任。他们暗中为中共搞抗日情报工作,一直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处长周怡保持单线联系。据网上有关资料,解放后他曾在中共中央调查部工作,后来受到不公正待遇,曾被当作战犯,关入徐州战犯管理所多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得到平反。
新中国成立前王维钧去了东北,在吉林化工厂从事化学专业的工作。退休教师郝孚宁说,王维钧是他的堂姑父。堂姑母叫郝淑娴,是郝砚樵的女儿,是郝肇瑛的亲妹妹。王维钧解放后在开封东郊,是化工部驻汴11化建公司总工程师。已离休,并已过世。
回顾王蔚华家之老宅,是百年以上的老宅,决不是王蔚华手中建造的。全钰平先生说,“这座院落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买的。”王煜如先生说,是从一个姓林的手中买下的。
我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介绍王遂良和王蔚华两家的宅院,目的正是想说明,此二宅是原来王氏永懋当典的房屋,王氏当典歇业后,房屋出手,王遂良、王蔚华则是几转手之后新住户。
因为此宅建筑年代早,且具一定的规模,被政府定为古民居予以保护,并挂上“王遂良故居”的铭牌。后来经网友调查走访,发现此铭牌挂错了,将王蔚华宅误为王遂良宅。

永茂当典的房屋大约建于清初,明清建筑风格,占地约4000平方米的大院落,有楼房、平房约60余间。其大门在上坂街,后门在龙窝巷,现大门、后门仍在。
主屋为中式楼房两进,均为硬山顶抬梁式两层楼房,面阔3间13米,进深9檩7米,檐高7米。整个宅院由内外两个院子组成,木质结构成了整个院落的最大亮点,虽然残败,却也掩饰不住它昔日的繁华。楼四面相连为一转楼,即所谓走马楼,中间呈一天井式空间院落,楼面相对,四周都有走廊,可以转着通行,到达每个房间。
此宅规模较大的建筑群,其建筑规整考究,雕花装饰精美,具有较高的文物欣赏价值。是目前淮安唯一一座遗留百年的口形楼宇建筑。
里面的院落共分两层,后面左右两侧各有一座木梯直通其上。踏着木梯步步而上,二楼的走廊通道是呈“C”子形,沿走廊可来到楼上的每一个房间。楼层的护栏、走廊和门窗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折射出主人的品味和修养。感受着历史的沧桑。
整体造型为一天井院格局,古朴典雅,气势恢宏。楼的南面和天井院四侧都有走廊,人在楼上可随意走动,前后左右四通八达。

介福堂王氏的另一当典——肇庆典

因为一说起此是王氏的当典老宅,就有人持反对意见,其主要理由就是认为王氏当典在南门大街。其实上坂、南门两个当典都是他家的,一先一后,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王氏南门大街上的另一个当典。
王氏南门大街当典叫肇庆当典。这个当典是什么时候开办的,说法不一。段朝端《跰𨇤余话》卷一说:“城内肇庆典开自嘉庆年间,迄今已有百余年。”李元庚《望社姓氏考》说:“先生居郡城,宅旧为蔡鹤江宗伯第……今归南清河王氏又百余年矣。”王琛《先世述略》则说:“堂叔祖经五公……有质库在郡城,道光元年,迁居城内南门大街。”
王琛的“堂叔祖经五公”就是王錧(1756—1821),字经五,号孟亭,是王锡祺的祖父。段朝端的《跰𨇤余话》成于民国三年,即公元1914年,从这个时间向上推百余年,应在嘉道间了。李元庚的《望社姓氏考》亦成于晚年。他卒于同治十三年,即公元1874年,从这个时间向上推百余年,则在乾隆年间了。王琛说的“道光元年”只是王錧“遷居城內南門大街”的时间,好像先开的肇庆当典,后迁居的,则开办时间当在道光之前。丁志安《小方壶斋和肇庆当典》说:“又在今谁安饭店、人民剧场、新华池所在地及其后进,建筑百多间房屋,除了作为住宅,并重整旗鼓,改名‘肇庆当典’开张营业,家产日渐丰富。”
从这些记载中,肇庆当典的开办时间似应嘉庆年间。丁志安的话中的“又在”和“改名”语,似乎说明是在永茂歇业后,重新开张的。时间也就在嘉庆二十三年。大约王维德的同父异母弟弟王维诚和他的儿子王錧及孙子王履谦(1797—1857)等,认为王履亨的失败是因为得罪了狐狸,与市场、行情无关,淮安当典生意还是大有前途的。于是吸取了王履亨父子的经营管理经验,甚至接收原典的管理从业人员,继续开办,图个吉庆,改店名为肇庆。肇庆当典的占地范围也很大,北到剧场北边市场,西至胯下街,南至兴文街,东至南门大街,这一大块地方基本都属他家所有。院内楼阁连片,有澄观园、九狮园等,亭台池馆,花木竹石,兼擅胜致。还有戏台一座,台口前为池塘,观剧者在池之彼岸。家中蓄有梨园一部,一有喜庆即在家听戏听书。由此亦可想见当年永茂和肇庆当典的盛况。
像李后主、宋徽宗是文人,只适合做艺术家,作诗词和绘画,不适合当皇帝那样,肇庆当典主人王锡祺也是一个文人,一门心思忙于编书印书,他编辑并自己印刷出版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享誉海内外,《小方壶斋丛书》为保存淮安地方典籍作出了重大贡献。因为精力过于集中于此,疏于对当典的管理,光绪三十一年(1905),存在了近百年的肇庆当典终于破产了,而他本人也因此锒铛入狱,流落外地,客死他乡。因为此典存在的时间长,而且时代近,现在人们提起王氏当典,往往只知道南门大街肇庆当典,难得有人知道在此之前,还曾经在上坂街开过一个永茂当典,甚至多数王氏子孙也说不清楚这件事了。本文在此将肇庆当典一并介绍,一是想说明王氏先后有两当典,而且两者一脉相承,绵延了近200年的历史;二是想说明,由当典业可看出当年淮安的金融业的兴盛发达,而金融业的兴盛,正是淮安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幸而原房屋大部分仍在,希望政府予以整修,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04:02 , Processed in 0.16208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