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77832|回复: 2

九月邺城吟清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5 16: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月邺城吟清漳
                              

在一个流光的秋日,我踏上邺城——这个全国唯一未被现代大都市盖压住的六朝故都遗址,看到她舒展在河北南端太行东麓的平坦胸怀,看到她浩荡如云海般即将丰收的苍美,我的心却充满了孤台荒冷,断垣裸露的起伏。

邺城,她往昔“水网交错,南有洹、荡、淇、河诸川汇流,东有白沟环绕,漳水自西迳城北去”,“都邑缭饶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的繁华胜景;她始建于春秋时代,历经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兴废离乱三百余年,开创独领风骚的中轴对称城市建设布局格调;她南北二城合围四十多里,人口渊薮逾百万,城墙楼殿飞宇,体态厚大,“蟒堞之状咸以龟象”的乞求神灵庇佑之吉状,早以被岁月的风雨所剥蚀,早以被流逝的漳水所沙埋。我目睹她中古辉煌的遗韵,模仿晚唐诗人杜牧的做法,来到她目前仅存于地表之上的铜雀三台遗址下,撕锊开她已经平静了的沉痛伤疤,翻掘黄土达五十公分以上,反复细细触摸她身上干硬的铁锈,体会她身上的铁锈,为什么会有一人高的玉米那么长,为什么会有人一钻进去就看不到踪影的玉米地那么密,为什么会有棉田绿白相间那样的斑驳。

三台遗址如今座落在漳河北大堤之下,距大堤几十米处。站在大堤上左右端详,大堤内,河床里枯枝落叶淤淀河底,从战国时期就名扬中国的漳水晴波,没有留下一滴思恋的泪水。大堤外,新修的青灰场院,首先矗立眼前的是两丈高的魏武帝雕像,红褐基座上汉白玉的曹操,凝眉长髯,挎剑遐思,凌空溢采。转过雕像,是一面古墙,古墙中间的门洞上建有矮小的文昌阁,“三台路境”四个拙朴大字,深刻在门洞上方。视线越过文昌阁再向后,只见郁郁葱葱的一片浓荫,在蔚蓝蔚蓝的天幕下幽幽点染。

走下大堤,从书有“三台路境”的门洞进来,是一处不大的空场,空场上立有一扇历代游人居士题咏三台的石刻碑廊。穿过碑廊,迎面是斜入高处的几十级灰砖台阶,台阶两旁苍松翠柏随意生长,绿色的清香与阳光落下来的金黄柔和交杂,在秋虫的涟涟脆响中,台阶西边魏武帝的藏兵洞,黑洞洞地伏向地下。爬坡向上,渐渐看清只显露出“金凤台”三字半张脸面的小门亭。走入小门,就是被多少人错误地认为此处既是铜雀台的地方,它准确的称谓应该是三台之金凤台。局促展开的金凤台,类似一座四合院的样子,依古老的夯土城而建,现存建筑为近代人修造,一溜北屋颂经打坐,今人曾用它做过学堂,东西厢房居住参禅,遭受人类风暴洗劫的室内空空荡荡。绕台而转,来到后院,乱草横生的荒台,台高现只有十几米,于历史上金凤台高八丈,有屋一百三十五间的峥嵘华美相比,难以描慕的落差,不知是一种历史必然,还是一种人间悲剧。

史书记载,三台自曹操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在邺城营造。以后多次毁于战火,又多次更大规模重修。三台宫殿的最后一次豪华装修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齐文宣帝高洋“发丁匠三十余万人营造三台于邺,因其旧基而高博之,大起宫室及游豫园。”时值河北河南蝗灾严重,万民待哺,又因大修宫室工程浩大,至是三年乃成。工程竣工,由南向北一字排列金凤、铜雀、冰井三台,巍峨耸峙,其高若山,阁桥相衔,互相辉映。比曹魏、石虎时期的三台分别高十丈左右,屋室殿宇百余间,更雄伟宏壮。我国台的建筑,出现于周朝,盛于春秋和战国,至此达到顶峰。可惜的是,三台作为在建筑艺术上有着高度成就的邺城标志,在公元557年北周灭北齐进驻邺城后,毁于北周武帝宇文邕一旨诏书,诏曰:“齐之东山、南园、三台并可毁拆,瓦木诸物,可用者悉以赐民”。周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他认为北齐王朝的覆没是因其“以暴乱之心,极奢侈之事,有一于此,未或弗亡”。因此欲节俭兴国,必毁撤豪殿。他的这一心态,纵观中国历史并不罕见。有许多王朝地更迭皆是以毁坏前朝建筑作为战胜者的第一要务。时至今日,这一心态仍在我们今天的领导官员升迁中不时闪现。怎样才能避免这种过左过右?让我们再回到北周时代,公元580年,北周外戚杨坚篡夺政权,邺城将军尉迟迥不服,联合数州进行抵抗,杨坚派大将韦孝宽讨伐,即克。为了政治的安定,杨坚下令,将魏郡、相州、邺县三级机构和邺城居民全部南迁至四十五里至安阳,而后将邺城建筑纵火焚烧。熊熊火焰,百丈浓烟,绵绵月余,灰飞烟袅,邺城从此名存实亡。明代中期以后,铜雀台大部,冰井台全部被漳水冲没,唯有金凤台巍然独存。

走到金凤台最北端一棵大槐树下,向北遥望,距离金凤台60步远,原汁原味的铜雀台遗址仅存一角土台。当年邺城的制高点,三台之主台,台上连栋崇举,飞檐拂云,锦栏接雾,铜雀高铸。曹氏父子以及后代统治者在这里与宾客玩赏风月,宴饮赋诗;与姬妾歌舞欢娱,跑马斗鸡。一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愿景何等豪放,然而正如曹公自己的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唯有一杯接一杯的杜康愈久愈香。颓然醉卧于金凤台脚下的铜雀台长眠不醒。更有甚者,如今追随曹操当年的思路,学习曹操在冰井台的做法,台上建有三座冰室,室内有井数眼,储藏着大量的冰块、煤炭、粮食、食盐等物,以防不虞,谋求富奢永固的人,依然随波逐流,御风而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果园之滋荣”如今漳水已经消亡了,干涸的河道如何再承载“河伯取妇,破釜沉舟,曹冲称象,七步成诗,文姬归汉,无愁天子,吕游三告漳河”等众多成语典故的神奇色彩?

涛涛的漳水你哪里去了。你是不是把自己浓缩为一篇篇慷慨悲壮、雄健沉郁的诗篇,形成一脉以建安七子为代表,清骏爽朗、激昂多气的建安风骨?你是不是也厌倦了人性的贪婪,生长成位于邺南城佛土塔基旁,号称天下第一柏的一棵古树,将北齐年间邺城京畿四千所寺院的熏香,八万多僧尼的感悟,通过自己宠辱不惊的身姿默默飘响佛缘的木鱼儿?

奔腾的漳水你哪里去了。你是一颗明珠,带走了历史的一片璀璨,你是一方飘带,张扬着自然与人类的潮起潮落,你是一曲民歌,吹动着如野草般一代一代漫泛壮丽的漳河人。
发表于 2006-10-27 20: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古思今,细致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2 21: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的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4-19 06:48 , Processed in 0.06769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