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21041|回复: 1

3月8日选发作家邵念荣《自行车纪事》等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2 20: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山 于 2016-3-22 20:46 编辑

自行车纪事
邵念荣


  刚学会自行车非常有瘾。那是小学三年级时候的事,我差不多十岁。农村里的皮孩子筋骨好,学自行车都是无师自通。先“掏螃蟹”,逐渐地,再越过前面的横杠,等个子长高了,再像大人(成人)一样,撒开大腿,从后面跨到座垫上。大人学自行车反倒困难,笨笨的,生怕摔跤。他们总是找个宽阔的地面,在后座上绑一根长扁担,哪怕一个人折腾,摔下来也不会太重。若是有人教,就让“师傅”在后面双手稳住后座。教车的不能帮助抓龙头,否则学车的反倒更容易摔着。
  其实,学自行车就像学游泳,不喝两口水学不会。大人们腿长,不好“掏螃蟹”,只能一步到位地骑上去。至于上车的方式,有“大上”、“小上”、“活上”、“死上”。“死上”就是在原地先跨在座垫上,两脚点地,然后,一脚迅速踩脚踏板,用身体前倾的力量,一下子把车“骑”出去,有点“霸王硬上弓”的味道。“活上”就是,一脚踏上脚踏板,后腿就地一蹬,或是一蹬再蹬,然后飞身上车。“大上”是指一条腿从后座、座垫上方弧线跨过去,而“小上”就是一条腿弯曲,让一只脚从前杠伸向另一侧,踩到脚踏板。这“大上”、“小上”、“死上”、“活上”,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身体禀赋、技术和熟练程度。那时候的自行车基本是“二八”型号的大家伙,男女老少用同一款,才会有这么多的花样。现在,车的款式多了,上车的姿势也许反倒简单了许多。
  小时候刚学自行车是向邻居借的,周边邻居家有自行车的也就一两家。讨好了四大爷几个礼拜,也就是为了学一下车,过一把瘾。十多岁的小男孩,小小的个头,骑着自行车在乡村小路上一路狂奔,碾过麦秸,穿过芦苇,飞过小桥,满头大汗,耳边的风呼呼的响。酣畅淋漓,那感觉比起现在飙着敞篷车还爽。毕竟是借人家的车,爽也就个把两个小时,到点就还,再借不难,还生怕一不小心摔坏了无法交差。也许是自己的车,反倒没有这么解馋,那个想骑车的渴望真是无法形容。
  读了初中,家里没有自行车,而很多同学和邻居家都陆陆续续地有了。看着同学们骑着自行车上学校,心里甭提多羡慕了。每天上学忘返两个来回,在路上消耗两个多小时。乡村田野四季变幻点点滴滴的美都熟视无睹了,在饥饿和疲乏中往往没有太多的诗情画意。每天上学的路上,偶尔搭一下同学的便车都是天大的人情,可是越是搭便车,就越觉得步走是多么窘迫。没有自行车就偶尔做做“飞虎队”,几个每天“十一路”来回的难兄难弟也不知道追爬了多少次手扶拖拉机。能骑自行车到学校的同学都是让人艳羡的“有车一族”,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有车已经很不简单,哪管是新的还是旧的。当时的县城有个自行车厂,生产的自行车叫“飞飞”牌,牌子稍好一点的好像是“文峰”、“长征”之类,至于永久、凤凰、飞鸽,就是“品牌名车”了。谁要是骑个崭新的永久、凤凰进校园,那一定是很吸引眼球的,就像现在的校园驶进奔驰、宝马。不过,那时的校园不用担心偷车。也许是太显眼了,偷了自行车也没法用。
  家里出现第一辆全新的自行车是姐姐婆家的定亲礼物。车子“产权”属于准婆家,只能姐姐一个人享用,一年半载的,姐姐一过门,这车就要带回婆家去。我只能偶尔借用一下,每天上学是用不了的,姐姐舍不得。那段时间,我对这辆车和它的主人充满怨恨。眼不见,心不烦,可望而不可及,有还不如没有。直到初三复读的时候,家里才有了一台破自行车,好像是亲戚淘汰过来的“飞飞”。已经快散架了,前面的车杠焊接过两次,座垫露出了弹簧,连脚踏板都掉了一只,已经修不好了,“飞飞”成了跛脚的“残疾”。终于有车骑了,可是根本骑不动。一个月下来实在坚持不了,屁股疼、腿酸、还不如小跑来得快。受不来这个罪,就当废铁卖给修车行了。之后,所有的出行一律是“11路”。直到高中毕业,我们家都没有一辆自行车,当然更没有属于我自己的自行车。自行车是越来越普及了,借车容易多了。为什么总是借,心里一直不是个滋味。
  一旦开始工作,我首先盘算用工资买一辆完全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但是,真正有条件买了,对凤凰、永久曾经的崇拜之心却荡然无存了。也难怪,90年代初期已经流行屁股后面冒烟的了,尽管也是两个轮子。有一次,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时任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教授每天骑着一辆旧式自行车上班,作为留校的教师,我的思想一下变得“淡泊”和“洒脱”了。我决心不买摩托车,就买一辆二手的自行车,也就是代步工具而已嘛。于是,大约是在1997年前后,我从淮阴市的城区二手自行车市场买了一辆旧车,二八的,什么牌子忘了,讨价还价后只花了三十块钱。不是说那时的钱值钱,是那辆车实在太旧了,好像是“除了铃铛不响,其他哪儿都响”。想着北大校长的风范,我骑个破车倒觉得很有自己的风格。有一次,我的车后边背了一位美女老师,还刚认识不久。我正吃力地蹬着车,后面一位骑三轮车的老头一个劲地大声提醒到:“小青年,你那车子轮子飘得很厉害,都快掉下来了……”
  也许是自命清高,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始终不舍得买一辆新车。在北京进修的时候,随大流,我买过一辆二手自行车,也属于“遍体鳞伤”的那一种。不过就是那么破的车,没骑多长时间就被人偷了。一赌气,就不再买了。来到广东工作后,单位离住的地儿不远,很适合骑自行车上班。开始琢磨着买一辆自行车,平时用着方便。怕新车被人偷,还是决定买二手车。打听了半天,知道在一个灯光夜市有卖二手车的。说去就去,物色一番,可是谈好价钱还没有来得及“成交”,那个卖车的小伙子被便衣警察给带走了——原来是专门偷车卖车的家伙,害得我差点成了“销赃的”。再一次赌气,再也不买自行车了。
  说来也是福气,我所定居的城市发达宜居,在全国较早就配上了公共自行车。不过,这是一场迟来的爱,也许是运气,我早就开小车了。虽然开着小车,每天看到成千上万辆自行车一色儿亮相,遍布各个网点,给城市增添温情的风景,心里也是暖暖的。生要逢时逢地,好多年前,咱们的市民只要交个两百元押金办张IC卡就可以随时租车了,平均每人次收费几分钱,多方便省钱啊。看着满大街整齐排列的和穿梭的绿色小精灵,我不禁感叹生活的巨变和世事的变迁。
  现代的自行车的款式已经非常丰富,山地车、折叠车,以及各式各样的童车,令人眼花缭乱。通过阿里巴巴检索,各种自行车竟有2100多种款式。不过,万变不离其宗,自行车就是自行车。看着城市绿道上全副武装的骑行一族,我还有些不以为然:你一个人是可以骑得很快,可是我们当年的“二八”,前前后后可以载四个人呢,多壮实和实用啊。自驾了十几年汽车,似乎对各种汽车名牌也产生了厌倦,而心中的“凤凰”和“飞鸽”还是那样“永久”。 比起出入汽车的人来说,如果没有时间的要求,骑行始终是低碳环保和有益健康的。你看人家北欧的丹麦,既是童话的国度,也是自行车王国。我不知道骑自行车与童话和诗意有无关联。不过,人家那么富庶和高福利的国家,出行都以自行车为主,而我们,是不是也终会回归一种简简单单的纯粹、朴素和自然?

一个构思巧妙简约不简单的校标
布 衣

  一所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发展,不仅要有内在精神的积淀和传承,也要有外在形象的塑造和展示。极富个性特色的标志,就是这种精神和形象的集中概括和艺术呈现。它对于进一步凝聚共识,引领学校更好发展大有裨益。
  在淮安市范集中学迎来建校60周年之际,一个由南京艺术学院设计者陆家东和李培兰共同设计、充分体现范集中学悠久历史、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和文化传承的标志,在各方努力下终于精美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作为校友,我们倍感高兴。这,既概括提升了学校鲜明的公共形象,也清晰展望了学校更加美好的愿景。
  标志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火热的生活和丰富的实践。在几十年的艰辛办学历程中,范集中学这所全日制的优秀农村完全中学,业已形成了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校训和励志向上的校风,以及忠诚、严谨、创新、奉献的教风和文明、勤奋、求真、进取的学风,成为淮安市艺术特色学校。拥有包括全国新闻人物、国家级和省市级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等在内的一支优秀骨干教师队伍,素有“花园学校”、“飞行员摇篮”等美誉。早在1964年3月,《新华日报》曾用半版篇幅以《新校风》为题对该校劳动教育作了报道。2009年以来,学校分别获得江苏省首批和谐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科技教育先进校和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近些年来,以鹏梦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和以感动教育为核心的大德育教育模式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效。2015年2月,著名作家袁鹰先生欣然为该校题词:“万里鹏程追中国梦”。所有这些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特色,以及其中凝聚着的精气神,为范集中学标志的设计提供了源泉、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设计是灵感和勤劳的结合体,是创造性的劳动。设计出一个好的标志,不仅需要深入了解被设计的对象,更需要通过创造性的思考找到对象独特的表现方式,并用简洁的艺术语言形象化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触动人心而不凿斧痕”的效果,被大家广为认可。透过范集中学这个标志,从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设计者所要传递的丰富信息,简中求深、平中见奇、巧中寓特、静中有动的艺术特色扑面而来。其设计特色,具体说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即:简、巧、特、深、强。
  简——简洁简约。“少就是多,简洁就是丰富。”仅选取展翅高飞的鹄鹏、打开的书本、周恩来总理草书手迹“范”字和建校时间1956这四个元素进行艺术组合设计,主题鲜明,指向集中,易于理解、易于识别、易于传播,社会普及性和接受度高。
  巧——构思巧妙,力求用极简的线条和精到的色彩勾勒出最具灵性的空间。造型上图文并茂、平中见奇,手法上虚实结合、疏密有致,并以绿色为单一基调,大胆留白,线条沉稳内敛而兼具流畅飘逸,厚重中不乏灵动,充满青春的朝气与活力。虽以常见传统而有寓意的圆形为基础,但大鹏翅膀没有留在圆内,而是飞出圆外,同时大鹏身作“山”形,与书本结合也寓“书山有路勤为径”之意,独具匠心;书本与翅膀图形的虚实相映,彰显出读书求知的重要性,使得“耕读传家”的古训与“知识决定命运”的时代强音异曲同工,更和当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一脉相承;用周总理1940年为红色医生魏一斋“为边区医院树模范作风”题词手迹“范”字入标,既表达了范集中学校名关键词和学校所处的地域——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与读书、鹄鹏相连,又可自然引申出周总理少年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大志,更蕴含以“范”字作为立身处事、立德树人之本,立意十分高远。
  特——既反映了中学基础教育的共性特点,又体现了“鹏梦”校园文化和“大德育”教育理念的办学特色。
  深——内涵深刻,契合了校训、校风和教风、学风的精义,表达了追求卓越、勇争一流的理想抱负和团结拼搏、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强——整个标志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强,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和美的气息,传递出一种励志向上、自强不息的正能量,使人印象深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标志,是一种艺术形象,更是一种目标的昭示、理想的追求和精神的力量。衷心祝愿范集中学以标志的创设为契机,发扬传统,勇立潮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向着心中的美好梦想砥砺前行。

亲情没有等待
王建成


  昨晚,远在淮安老家的堂哥打电话来,谈到已经去世的我父亲,他无限内疚和感慨地说了一句:“我们要是早点去就好了,真是亲情没有等待啊!”
  “亲情没有等待!”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无限的人生道理。
  我父亲1923年10月出生在淮安县(今淮安区)宋集乡高巷村,1981年从光泽建设局离休。从光泽到淮安过去要先坐近一天一夜的火车到镇江,然后坐轮船过长江,再坐汽车半天才到。当时回一趟老家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父亲1958年、1960年、1976年回了老家后,就再没有回去过。再加上限于当时交通和通讯条件,以及父亲一辈的亲人相继去世,所以慢慢就没有再联系了。
  父亲到了晚年,格外地思念老家,思念老家的故人。回忆家乡美好的一切和岁月湮没的陈年往事。时间过去了很多年,家乡只有下辈的他和几个侄儿,通讯电话不知道也没有办法联系。他自己也年老体弱,再也无法踏上回乡的旅程。
  父亲的手臂摔断后身体明显地差下来。他也许知道来日不多,渴望与家乡联系上,更渴望能见到家乡的亲人。2011年,我写了一篇《我的故乡在淮安》的文章,叙说1976年父亲最后一次回家乡的经过,当时《新楚州报》副刊以大半个版面将这篇近四千字的稿子发表出来。我二堂哥的儿子看到,猜测这篇文章恐怕与福建的我家有关,马上拿着报纸去找我四堂哥,两人一琢磨,肯定是我家这边人写的。于是打电话给报纸副刊编辑赵日超,要了我的电话号码打过来。断了30多年的亲情终于连结上了,父亲兴奋不已,精神一下好了很多。四个堂哥轮流在电话里向他问候,那熟悉的乡音,那亲人的关切,那久远的往事,让父亲老泪纵横。在电话里问这问那,不肯放下手中的话机。
  四个堂哥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他们能在晚年联系到自己的亲叔叔也格外高兴。他们告诉说,老一辈的亲人就剩下我父亲一人,他们相约到10月我父亲90岁生日时来福建光泽,给我父亲祝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间的一切总是变化无常,不能如人所愿。6月26日晚,父亲突然中风不治去世。
  带着对家乡亲人的遗憾,带着我和堂哥无限的内疚,父亲走了。几个堂哥都很悲痛,追悔莫及。他们说早一点来就不会留下人生的遗憾,早一点来就不会让我父亲带着未了的心愿离开人世。让我们也由此怨恨老天不公,不能让人世间的一切事事圆满。人生无常,不如意事常八九,亲情是不容有等待的,如不及时把握,就只有内疚和追悔永远留在心里。

听听小鸟说什么
黄森林


  紫薇、香樟、四季青、广玉兰,从植物园内这些树木身上,我还没有感受到春天的味道。春天的气息却在空气中流淌着,春风送来了阳光的明媚与温暖,那种暖,熨帖、滋润、和畅、轻快。
  植物园落叶铺陈的土地内和弯曲蜿蜒的小径上,草色点点,绿意点点。花,有一种,黄色的蒲公英,这永远的报春使者,早就盛开着早春的喜庆。
  那些杂草丛中,生长着灰褐色的地菜,引得我满心欢喜,于是我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找寻地菜上,而忽略了那些鸟鸣。
  其实,鸟鸣一直都在。从我们到达植物园时起,那些小鸟就在树梢上鸣叫着,只是我们没有在意而已。
  女儿的话,提醒了我们。女儿在小径上奔跑着,忽然她停下脚步,问我:“爸爸,那些小鸟一直在叫,它们在说什么啊?”
  我站起身,才恍然觉得,我们正被无边的鸟鸣声所包围。我的目光越过那些不高的树木,居然发现了那些小鸟的踪影。斑斑点点的花喜鹊,通体黑色的八哥,小巧玲珑的黄莺,还有灰色的斑鸠。它们有的在树梢上梳理羽毛,有的在树木间跳跃,有的就栖息在树枝上歌唱。
  鸟鸣声不绝入耳。循着鸟鸣声,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
  春天说来就来了!花草树木又泛出丝丝灵动的韵味,温柔的春风总有意无意把心撩拨得蠢蠢欲动,还有土壤下那些滋滋生长的响动。小鸟们都是先知,它们已经听到了春天的召唤,站在早春的枝头尽情歌唱,开始享受春天的美丽。
  春天来了,一切就该有新的开始。日子在春风里继续,生活在春雨里前行,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份春天的心情,带着微笑上路。春天里我们可以尽情编织梦想,放飞希望,可以把春天的故事演绎得酣畅淋漓且个性张扬。生命是趟单程车,从春天出发,应莫负春光,一路向前。要知道风景始终就在路的两边,抬眸所及,我们的眼里便是整个春天。
  这个世界是多彩的,满眼都是葱茏的繁华,草长幸福,花开美丽。请相信,春天里总有一朵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无处不春天,无边春色一定会在我们的心中铺展绵延。
  听听小鸟说什么。我知道它们的歌喉里,唱着对春天的礼赞,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恩。

桃花依旧笑春风
解 红


  推开窗帘,有清风徐来,春暖花开了……
  春天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涌动着新鲜的气息。我一直这样认为:假如季节是一个女子,那春天就是季节的少女时期。春天是婀娜的,你看河边那窈窕的烟柳;春天是艳丽的,你看花园里那妩媚的月季;春天是快乐的,你看校园里那活泼的少女。
  我居住在古老的山村里,整个村庄被群山环抱着,满山栽植了桃树,杏树,梨树,还有樱花树。每当山花烂漫季节,前来赏花采摘果实的人们络绎不绝;我依山而居,比邻波光粼粼的清泉湖,恍若置身世外桃源。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立春刚过,我就来到了村边的小河边,在这里,我看到了春天的信息。河水涨了,原来裸露在水边的枯黄的长草干燥的野芦苇此时有的就淹没在水中,有的还有半个身子站在水中,不知从哪里潜来的水鸟,在水里一会飞起,一会儿滑翔,比冬天明显肥胖了的河面,成了这些水鸟蹁跹的舞场。大自然真是神奇,一冬无雨,到了春天河水怎么就涨了呢!
  春天到来的日子,我来到了希望的田野,嗅着麦苗的清香,听着油菜花拔节的声音,看着田垄间野鸡笨拙的飞翔,总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春天真的太美妙了。春天一来到,大自然就焕发出勃勃的生机,离夏收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就仿佛看到了一派丰收的景象,一种忙碌的场面。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天里最活泼的就是山坡上、村路旁的小草了。经过一个冬天的寒冷和冰雪,小草终于再一次的等到春天,尽管气温还是低迷,小草已经迫不及待地从地里钻出来,她用自己的绿色,给天空一个惊喜。
  春天最美的还是街道,阳春三月里,大街小巷栽植的各色白玉兰,广玉兰,紫玉兰,正朵朵枝头俏立,还有那一个个盛装的青年男女,就是春天一张张最美丽的名片,在美丽的季节,人们纷纷赏花、拍照。“最是一年春好处”,如果没有人的活动,她的美好就会大打折扣!
  春天像一个顽皮的儿童,每天的景色各不同。所到之处,花开如潮,如丝帛,似锦缎,像极了男人的白衬衫,一尘不染。
  古今中外对于春天有过太多的描绘,你无论怎么下笔,似乎不是亵渎了春天,就是有抄袭的嫌疑,何况我笨拙的文笔,怎能描摹那么丰富的春天!

发表于 2016-3-23 19: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各位上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16 22:34 , Processed in 0.11778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