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875161|回复: 7

赵日超:妈祖故乡人杨光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9 18: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品来源:2016年11期中国人物传记

妈祖故乡人杨光中
赵日超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作为。编辑这一行当,杨光中算是一个人物。同行同事喊他“老编”, 省去一个“辑”字,同乡同学喊他“杨大编辑”,多了一个“大”字。他的人生轨迹就是在字里行间逡巡, 稿纸是铺展在眼前的天地,笔墨是他不离不弃的工具。他是我的文学引路人,有20 多年的情感交谊,犹如一条细长的小溪,不湍不急,微波细澜,缓缓流淌, 在这里可叙述他的许多圈圈点点的事情。

       人生好比一枝笔

      杨光中是妈祖故乡人,1936 年生于福建莆田市仙游县。家道贫寒,启蒙伊始刻苦自学,一盏小煤油灯亮到半夜,灯焰必定调到黄豆般大小,为的是省油。灯下的他,手握一枝笔,埋头做作业复习功课。“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他祖父说,从小他是一颗读书的种子。
      环境造就人,妈祖故乡莆田,许多人也许没有去过,但一定听过《爱拼才会赢》这首歌,生长在那里的人艰苦朴素,有奋斗的精神。
4_副本.jpg
杨光中与冰心合影

      1956 年他考上大学,老母亲寄托许多希望在城村山区买了一只藤箱,装两套咔叽布衣裤加上日用品, 一个人独自踏上漫漫旅程。他上的是南京大学中文系, 五年制,领取甲等助学金,每一门功课成绩平平,分数不高,但喜欢提笔写作,食指和中指沾上蓝墨水, 感觉从未洗干净。他写小稿,一会儿在校刊发表,一会儿在南京报上发表。当年他的一首诗《同志前进》在《雨花》杂志上发表,后来收入《江苏十年诗选》, 这算是他在学生时代的处女作。同学们说他一枝笔不离手,将来不是诗人就是记者、编辑。
     巧的是,大学毕业后全国分配,广西艺术学院要名额,于是他一脚踏进学院门坎,在院刊编辑部工作,也教写作课,前后达15 年之久,他手中的一枝笔是永不枯竭的话题。
      “文革”结束前夕,小平同志主持工作,人事放松,他获得一个机会,调入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 负责编辑《群众创作》杂志,培养基层文艺人才,许多作者成为杨光中的拥趸。
      “文革”结束后要发展生产力, 宣传“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市委宣传部筹办《新南京报》,临时抽调他去帮忙一阵子,后转入市文联的《南京文艺》编辑部工作,他又推出不少本市的新作者。1978 年秋, 一批文艺达人提出筹办新刊物,起了一个很有活力的刊名,叫“青春”,结果创刊后一炮打响。最高一次月发行量达64 万份。这是“文革”后全国创办的第一家青年文学月刊。杨光中也是创办人之一,一干又是18 年。
      人逢盛世树逢春。他退休后正逢改革开放,南京拥有20 多万闽籍人士,1994 年南京市成立闽侨投资促进会,创办《南京闽侨》杂志。与此同时,在宁的妈祖故乡人,有企业家、专家、教授达几万人,也相继促成创办民间社团商会组织,于是又找杨光中创办《金陵莆田人》杂志。这两本季刊现已坚持20 多个年头不断线,他任主编、总编和顾问头衔。掐指一算, 杨光中在半个多世纪的生涯中,先后参与创办6 本不同性质的刊物。
       平日里杨光中很低调,他有一句口头语:“老太婆纳鞋底,老头儿改稿子。”意思是说当了编辑就要细致耐心,他的事业就是经营自己,他的脑子像一个存量无限的硬盘。
       有一次他讲课中对学员说:我的财产除了书就是手中的一枝笔。一枝笔也在与时俱进,上世纪80 年代给作者修改稿子,用的是蘸红墨水的毛笔,90 年代改用钢笔,笔尖磨粗笔管漏水,新世纪伊始改为圆珠笔,简单又方便。他的编辑人生平平仄仄,他那个年代是书写的年代,没用过电脑。杨光中的字体不太好看,但有骨性,更像其人。

       甘为人梯—片情

       为无名者铺路,这是《青春》杂志的办刊宗旨, 为他人做嫁衣,这是对编辑的要求。

5_副本.jpg
杨光中萧军合影

       杨光中回忆说:《青春》杂志是“文革”后创办的全国第一家青年文学期刊,当时投稿蜂拥而至,邮局一天送一个布袋稿件,看都来不及。他当时任编辑室主任,兼评论组工作,一天到晚埋头阅稿、给作者写回信,废寝忘食还患了胃病。
      1994 年,我将一篇散文习作寄给了《青春》杂志, 没多久,便自我怀疑起来。我身在农村,那幼稚的稿子就像大棚里生长的韭菜黄,嫩得很,怎能在《青春》发表呢?就在我不抱希望的两个月后,我忽然接到了《青春》编辑部的来信,说我写的《我等着你》一文将放在“处女作”一栏刊用。来信署名“编辑杨光中”。这是我最初与杨编辑的文字结识。
      从这次书信中我能感觉到他是一位心肠无比火热的人。1998 年8 月暑热,我冒昧地踏进了青春编辑部的大门。个儿不高的杨编辑,穿一件圆领汗衫, 操一口闽中口音。当我自报家门后,他热情地接待并和我亲切交谈。当我把话题转移到杨编辑自己写的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写作也有绝招》这部新著上, 并问道:“您当编辑事情多,怎么想起要写这本书?” 杨光中动情地说,每天置身于大批来稿和信件,每稿必复,详谈存在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于是他萌发写一本书,列出74 个题目,从《青春》办刊宗旨、投稿要求到历年开展的文学活动,从文学体裁到表现技巧, 每一篇用“交谈”或“对话”的形式,与青年作者进行思想、生活及技巧交流辅导。从《写作也有绝招》一书中不难看出他为无名者铺路,乐为他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
       功夫在编外,知文知人还要知心。他还关心创作者的生活,他出差北京时,专程到残疾青年作者史铁生家,悉心探望,帮推轮椅,嘘寒问暖。“文革” 期间北京女知青赵泽华被几个坏人缠着、追逐,慌不择路地穿越火车轨道,不幸被火车轮子压断了一条腿。就在她对生活失去信心时,杨光中和另一位编辑一起去北京看望她,鼓励她,并向市残疾人联合会反映情况,帮助赵泽华找了一份工作。后来赵泽华用她的原型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生命的坚持》,发表后受到好评。
       杨光中为扶植文学新人,想了几招。首先是开文学写作辅导课。那时青春杂志很有名气,编辑到学校文学社开讲座很受欢迎。他在南京三中、十三中、锁金村中学,晓庄师范、南师大写作班10 多所院校开讲;还到扬州江都县大仪中学、邵伯油田中学、淮安市复兴中学等文学社,先后讲课几十次。我本人也聆听过他的写作辅导课,很有针对性。他从创作构思谈到文学基础知识,他说校对稿子也是一门细功夫,错别字是捉不完的“贼”。举例说, 有一篇来稿排版校对,内容写道: “夏日走进山房午休,两人体验床第之……”小说写得不错但错别字好多个,上述“床第”二字中的“第”应该是“笫”(音ZI 紫),即竹编的席子。写作的人有些草率,校对时老眼昏花, 也会跟着出错。他曾写过一篇“编辑手记”,专谈似是而非的错别字, 刊登在当年的《扬子晚报》副刊上。
      另一招,邀请全国各省市的名家写创作谈,介绍经验。他给我看了一本出差日记,哪年哪月哪日所邀请的作家名录,有百把位。我问他怎么知道他们的家庭地址?杨光中说,上世纪80 年代初期,他多次赴京,经红旗杂志编辑杨如鹏介绍,住在沙滩招待所地下室,那时吃京白菜,啃窝窝头,早餐喝玉米粥, 适应了北方人的生活。他到沙滩北街附近找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要作家地址。他说那时候北京长安西街刚开始修建地铁呢。他穿双耐磨的军鞋坐公交车东奔西跑,几近寒碜,但登门拜访的许多名家,都不在意穿着得体不得体。
      青春杂志评论专栏,一时名家云集,声名大噪。曾任文化部长的王蒙在杂志上连续发表《当你拿起笔》的辅导文章,受到文学青年的欢迎。此后,杨光中把这些名家文章编选成集。

51914112652C2678FF2D860872527E0D_副本.jpg
杨光中与本文作者赵日超合影

      《青春》杂志是青年作家成长的摇篮,也是一座文学之桥,许多作者从这里起步跨越,如梁晓声、周梅森、范小青、苏童、舒婷、黄蓓佳、张平等一大串名单,功不可没。当我提起杨编辑时,他说这是编辑部集体业绩。在细谈培养作家成功的典型例子方面, 他转移了话题,谦虚地说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于是举出《人民文学》老编辑崔道怡慧眼识金的例子。崔道怡培育出许多名家,如有一次他在稿堆中发现一篇稿子名为《改选》,刊登后又获奖,作者李国文脱颖而出,成为一位小说名家。又举出叶圣陶在早年推荐一位高中生的处女作《青枝绿叶》,刊登后作者刘绍棠登上中国文坛,成为知名作家。这才是编辑家的慧眼。只要说起编辑部的故事,杨光中就会滔滔不绝, 目光为之一亮,这大概是其他行业的人,所无法体味的兴奋点。


        收藏书信一箱宝

       提起当编辑的苦衷时,他挠挠头,也有过最尴尬的时候,那是向名家约稿又退稿,颜面上过不去。但他谈的最多的体会还是编辑的乐趣,能结识许多青年作者,能拜访心仪已久的名家,收集书信手迹。
      他绝对是一个有心人,每次外出组稿,与作家交谈的片言只语都有记录。多年来他与几百位作家、评论家保持联系,久而久之手头积存大批往来手迹信函和照片。其中有:冰心、王蒙、白桦、萧军、王愿坚、秦牧、丁玲、巴金、茹志鹃、严文井、姚雪垠、陆文夫、郭风、田间、高士其、路遥、邓友梅、陈白尘、铁凝、从维熙、赵瑞蕻、赵本夫、范小青、叶至诚等等,都是作家手迹,有的常联系保存多封信函。如福建原文联作协主席郭风邮来7 封,广东作家秦牧寄来6封,诗人田间也有两三封。说到这里我铺叙一下,杨光中不断写两地书,这“两”字是座桥,他给家乡中学的小作者去信、邮寄著作,也被对方所收藏,留下一片心香。
3012FDDFBA13328B490769B503DD9450.jpg
       如今,杨光中收藏的名家书信手迹400 多件。这些信件是作家在当时吐露的心声,如鲁迅当年的学生、老作家萧军对他说道:“要告诉年轻人,写作要下苦功夫,没有什么捷径,要多观察生活,多思考问题,多练笔,多阅读,这就是一切了。还有一点:不要对自己估计过高,心存侥幸,一举成名的思想,是有害的。”又如他登门拜访老作家冰心时,冰心说: “我考虑身后的积蓄不留给子女,用它设一个散文或短篇小说奖……评奖作品时有个原则,长的让给短的, 老的让给小的,男的让给女的,这也算是我身后的遗言吧!”
A8795937AD09BD9241F73B6249E554ED.jpg
      由于不同的年代,作家书写的纸张笔墨也不一样。有的用毛笔,有的用钢笔,有的用圆珠笔,每一封长短也不一样。这些手迹随岁月的流逝而增值。家乡文化部门提出保管展出动议,他会做应该做的事。这时他又对我说,1985 年老诗人田间去世,后来河北省作协要出一本《田间书信集》,他便把田间的几封书信邮去供制版。广东散文家秦牧去世时,他以《保存的秦牧六封信》为题,写了一篇悼念文章,言之有物。是杨光中还把这些书信作为研究材料做起学问来。他说,作家笔迹与性格之间有点关系。笔迹是一种人体语言。性格开放者与性格拘谨者,其字形收笔是不同的;善于理性与易冲动的人,其笔势也有区别。有棱有角的硬笔迹,表明一个人的刚直、敢作敢为;流畅圆润的笔迹,是随和柔顺性格的折射。青少年在一片没有横线的白纸上书写,字体向上斜叙,显示高涨昂扬;而老年人的字迹抖落下倾,也是心绪衰竭的实录。我见过他在《上海商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作家笔迹学漫谈》的文章,这次有缘当面聆听,感受更深。
       采访到这里,我十分盼望他能编写一本《百位名家谈创作》的书,并附上手迹。他已经写了一些, 如《我给作家姚雪垠寄送稿纸》,说的是姚雪垠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时,因手头缺少稿纸的事; 又如《有恒为成功之宝》,写上海作家叶永烈的创作事迹。叶永烈是多产作家,已经出版200 多本著作, 他依然笔耕不停,有志者事竟成。

       随岁月流逝,当年文坛上的许多名家已经过世, 但他们的经验之谈和人生事业需要传承,希望杨光中写出更多的创作谈、回忆录,为扶植青年作者,发展文学事业做出新贡献。
96A1F06572F16C448E2B3A364E9977B6.jpg 2EF9531D9E5F5E53F64BFAC3A3384EA5.jpg
       回报桑梓一颗心

       作为妈祖故乡人,杨光中乡情异常浓厚,乡音十分亲切。他从《青春》杂志社退休后,老有所为, 一直在为南京的福建乡亲效劳,认真编辑《南京闽侨》和《金陵莆田人》两本季刊,已坚持20 多个年头了。他开辟多个专栏宣传妈祖行善,大爱精神,报道南京天妃宫妈祖文化交流和风俗活动,以及宣传八闽儿女创业有成、回馈家乡的感人事迹。此外,杨光中老师还自挑担子,编选阅览丛书,如《闽侨博览》《南京莆田企业家》《莆田大观》等,供广大作者、乡友业余阅读,很受欢迎。近日他又着手汇编《古今福建名人在南京》一书,书目列出60 位杰出古今人物,大力宣传八闽英才。
       喝过故乡水,铭记故园情。值得一提的是,他为自己所在的村庄编了一本村史,名为《象洋村洋顶厝家谱》,还多次还乡摄影,编了一本《故乡摄影集》, 自费印刷,分发给广大乡亲。爱好诗词创作的杨光中, 为民间社团开展文化活动创作多首歌词供谱曲,如《南京闽侨会歌》《金陵携手湄洲湾》,每次商会召开年会,成为乡亲上台演出必唱的歌曲。
       莆田是妈祖的诞生地,南京是弘扬妈祖文化的名城。长年受妈祖精神的侵染,杨光中面对家乡莆田和妈祖的许多美称,乐此不疲,成了一位妈祖虔诚信仰者。一位为无名者铺路的老编辑,久而久之也成了公众人物,受人尊敬。2012 年北京“感动中国”文化人物评选委员会授予他“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 荣誉称号,事迹和作品入选《文化人物》杂志社新春特刊《百名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人物》,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使馆、文化学术机构及艺术团体。
       还有一次在名家聚会的场所,曾经创作过《良宵》《良辰》名画(现挂在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的大画家刘宇一闻讯大编辑杨光中参会,特地在会议休息间抽空为他画了一幅素描头像作为纪念。
       但是杨光中还是杨光中。他说干了几十年,满头银丝,眼袋松弛,付出颇多。他自己掂掂分量,说还属于普通的“编辑匠人”这一行当。我说,要说“匠人”的话,也是“大国工匠”啊!他又诙谐地说:是字里行间的标点,是逗号,没有了结的句号。我说你是我的文学引路人,这次写评价你的文章,就用惊叹号!

    【作者简介】
     赵日超,江苏淮安人,知名散文家,中国散文家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东方旅游文化网主编。


6208F5F557473BF978E9138361F70DB7.jpg

3603C234BB2D40A79EBDD7EED6219D5D.jpg

41FB01B9F8557623FF6CE4DC573B1323.jpg

77D19FB52513AE92ED61007DF7E94372.jpg

发表于 2017-4-20 09: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10月16日,去南京福建路采访已81岁高龄的恩师杨光中。杨老师是福建蒲田人,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深深影响着他。采访完毕,恩师搬出“藏宝箱”,让我欣赏名家书信。打开宝箱,一种别样的感受油然而生。
       恩师早年在《青春》杂志工作,经常向名家约稿,书信往来不断,客观的工作条件,有利于收藏名家书信。老一辈名家书信有巴金、丁玲、姚雪垠、陈白尘、刘心武、刘绍棠、路遥、浩然、
茹志鹃、张贤亮,还有从维熙、柯蓝、韩石山、叶永烈、冯骥才,中年的有铁凝、 3012FDDFBA13328B490769B503DD9450.jpg 王安忆、贾平凹等。而约稿频繁的作家如秦牧、郭风、秦兆阳、邓友梅等。
154828ewhu91p1ues1huc9.jpg

60B861F5A2CFDAE10376E2F5C7EF94F5.jpg

D5336873E22785B388FA53FF29751B09.jpg
        一个个曾经在文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有的已离我们远去,留下的只是模模糊糊的印象。然而当翻看那些名家手迹时,那些陌生而遥远的人物,无不在他们的便条、书信、题词的墨迹中活灵活现起来。
       白生生的纸,龙飞凤舞的墨迹,鲜红古朴的印章,烦琐,费时,却美轮美奂。最打动人的当然是那些手迹所陈述的文字。
       再去收藏名家书信已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已离我们远去,得不到了。有的用电脑,难见真迹。现在网络代替信函,手书难觅了……
77D19FB52513AE92ED61007DF7E94372.jpg
3162EFE6DC2759C4190BD715C288BD4D.jpg 6208F5F557473BF978E9138361F70DB7.jpg 4A56E06028B4DB6FFF7FDCE1D2F20B65.jpg
60B861F5A2CFDAE10376E2F5C7EF94F5.jpg
42DA53AE7D5C432C7048C14FA5B39DC4.jpg
B29C1D8428BF4B33B5C16E5C62C13E18.jpg
       该文经鲁迅文学奖首届得主董保存主编推荐发表在中国人物传记上,还配了四张大图,真乃图文并茂。
       与妈祖有缘,三生有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2 11: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21日《湄洲日报》、2月28日《中华妈祖》刊发了《杨光中的妈祖情缘》

杨光中的妈祖情缘
□赵日超

     杨光中是一位资深的文学编辑,也是一位宣传妈祖文化的热心人。笔者多年和他接触交谊,深受其思想情感的濡染和影响。

     前段时间,笔者写了一篇题为《妈祖故乡人杨光中》的文章,发表在北京的《人物传记》杂志上,该文主要讲他的编辑工作生涯。而本文侧重谈谈他的妈祖情缘,作些内容补漏。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杨光中当编辑时,笔者向《青春》杂志投稿求教,他亲切地进行写作辅导。聊谈中他自我介绍说,机缘是一种意想不到的际遇,他是仙游县榜头镇人,后来到南京读大学参加工作。有一回他介绍了家乡的妈祖文化,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他说自己家乡村边就有妈祖庙,幼年时进庙烧香磕头,成年后过春节时还帮扶抬着妈祖绕村巡游,从叙述中可以感受到妈祖信仰对他的深深熏陶。

      在南京工作数十年的他,借着文学功底,凭着手中的一支笔,写了许多诗文,其中有不少介绍妈祖文化的稿子,大都发在南京的几家报刊上。退休后,老有所为,在南京闽侨投资促进会和南京莆田商会工作,他参加创办了2本杂志,宣传妈祖文化更是这2本杂志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金陵莆田人》会刊封面设计妈祖会标,内容开辟“妈祖文化”专栏,期期刊登有关文章,大力宣传。他还为商会写会歌,题为《金陵携手湄洲湾》,妈祖歌声传扬四方。

      每年“三月廿三,祈福到下关”。南京下关有一座天妃宫,妈祖诞辰日,少不了他的身影。有一次,来自台湾的默珑居士、吴柏蓉居士策划赞助天妃宫民俗祭拜活动,杨光中前去帮忙,还写了一篇专稿发在杂志上。

      今年元旦,笔者到杨光中办公室,见他节假日不休息,正应约写一篇《妈祖文化与“一带一路”》的稿子。他说,郑和下西洋起程于南京,江苏是“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省份。如今杨光中在南京成了一位传播妈祖文化的热心宣传员。

      这时,笔者说道,本人家乡在苏北淮安市,河畔也有一座天后宫。杨光中听后便津津乐道地说:“我家乡榜头一个镇有39座妈祖宫庙。”

     当笔者提到为什么有的地方称呼妈祖庙为天妃宫,有的地方称天后宫时,杨光中解释道,一般而言,明代早年修建的妈祖庙称天妃宫,到清代修建的叫天后宫,这里有年代的区别,妈祖元代被朝廷封为“天妃”,到清初封为“圣母”。南京龙江天妃宫,有明代永乐皇帝御赐敕建的宫庙石碑,是国内外天妃宫中规格最高的一座。

     笔追千古韵,墨结四方缘。杨光中不断为妈祖文化鼓与呼,不仅仅是写文章。他早年还骑一辆永久牌的老自行车穿过市区郊县绿树掩映的古道采访考察,了解有关妈祖庙的遗迹等。他说,南京城南水西门附近因临近秦淮河,在巷里也有一座天后宫,是清代的文物。“文革”时变成一家食品公司的仓库,杨光中三次前往了解,除了向所在区政协和市宗教局反映,还在报刊上著文造舆论。后经各方协力引起领导重视,搬出仓库物品,恢复妈祖神台神像。如今,人们前去祭拜,还能看到宫墙的内壁上嵌有两块石碑,碑文注明此庙清朝时由福建商家捐款而建,文字清晰。

      勇做妈祖文化宣传的有心人,杨光中多年来不断收集妈祖神像图片史料。他说,在南京白下区,清代有一座“莆田文献会馆”,虽然不像妈祖庙,但据说会馆内有妈祖神像,是晚清时期莆田人来南京做生意时聚会场所,同时也是烧香、“做牙”、祭拜妈祖求平安之处。

    当笔者问起,南京地区究竟有多少座妈祖庙时,杨光中眼睛一亮,话语滔滔。他说,根据报刊和南京史志材料,除了上述天妃宫、天后宫和会馆外,还有南京城西上新河北岸天妃庙、大胜关天妃庙、龙江宝船厂娘娘宫,以及南京市区石鼓路天妃宫、水佐岗元代天妃宫(后改为吉祥庵)。由于年代悠久和市区变化,有的有名可已找不到庙所,但民间有记述而且香火延续。

     除了南京市区的妈祖庙宇外,杨光中有时独自一人根据史料记载利用节假日坐车到南京所属的郊县采访游览。在市郊高淳县与安徽交界的地方有一条胥河,据说是伍子胥当年开凿的一条运粮河,还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固城湖。1982年,该县的文化普查考古工作者濮阳康介绍,该县各乡建有天妃宫、娘娘宫等不同称谓的寺院近20座,数量不少,但许多宫庙因种种原因毁坏,没有重建,只有遗址,而民间节日祭妈祖从未间断。高淳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郑差是仙游榜头镇人,他也向杨光中提供了不少妈祖遗迹情况。

     妈祖恩披四海,游子心系故园。杨光中说,中国的江河湖海女神不少,有贞烈女子湘夫人,有高贵的洛水神女,有知名度很高的巫山神女,几位神女中唯独生于北宋初年的妈祖林默娘,是一位纯真无邪的救世女神。她的形象远远高于其他几位女性而一枝独秀。她那“立德、行善、大爱”精神,是历史文化的瑰宝,将传颂千秋万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5 16: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大作。江苏的骄傲。名家的字,千金难求。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31 23: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1 23: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 发表于 2017-4-25 16:08
欣赏学习大作。江苏的骄傲。名家的字,千金难求。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9 14: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夫在编外,写作难,做文人更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9 05: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手迹,对研究作家的生平与思想,包括他们的书法艺术,有一定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07:43 , Processed in 0.067296 second(s), 5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