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66596|回复: 2

[原创]怎可不到阳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5 11: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可不到阳关
陈富强

敦煌以西约六十余公里,就是阳关。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阳关也是西域的好地方。茫茫戈壁与荒漠之间,一片绿洲相连。极目望去,是无边的天界。站在这里,想起那些远行的古人,孤陋如我,记忆里也会跳出“大漠孤烟直”的诗句。

阳关的出名,除了它本身作为要塞的地位,也由于诗人的吟咏,即使时光淌过几千年,它依然如此苍凉、悲壮地以一种历史标本的形象,在人间熠熠闪光。

王维在此送别友人,留下最著名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雕像,后人重塑,在阳关故址上流芳。我无法想象王维和他的友人所斟为何酒,但一定用的是透明的夜光杯,饮的是葡萄美酒吧。

到达阳关,是在早晨,经阳关博物馆,走一段阳关古道,可达阳关故址。所有的建筑,为后来人重修。烽火台立于高端,可俯视,人马来或去,都在视线之内。历史上的边关,身穿盔甲的战士,在此驻守。自阳关办理通关文谍,就可继续西行,一直向西,可至新疆,那儿有繁华的楼兰城。

这儿也是丝绸之路的驿站。张骞出使西域,在此勒马回首,长安城已经那么遥远,他挥舞马鞭,马队绝尘西去,成为历史的烟云,绵延不息。我在断壁残垣间寻找那些逝去的时光碎片,夜夜笙歌、荣华富贵,彻底被岁月掩埋,只有诗歌的余音,绕梁而鸣,只有使者的马嘶,依旧嘹亮。

我绕故址缓行,大漠茫茫然望不到边沿,一些绿洲见证着生命的坚强。一架战车,几块巨石搁在故址上,依稀可见当年的烽烟与豪迈。那些东归的汉人,自此进关,过敦煌,一路东去,沿河西走廊,穿嘉裕关,可达兰州。祁连山脉的冰川融化为雪,为水,灌溉着千里沃野,滋润着大西北的男人和女人们。

那么敦煌,在几千年的编年史中,无论是反弹琵琶,还是长袖飞天,都以最经典的姿态,眺望着西去东来的人们。那些伟大的洞窟,被赋予宗教文化,传承着人类璀璨的文明简史,并且不朽。

我站在阳关故址的那块巨石前,想象诗人王维,坐着马车,历经艰辛,从长安城昼夜兼程,抵达敦煌,面对如此精美的壁画与佛像,他下马而跪,却写不出一字。他送友人于阳关,以酒作别,留下千古绝唱。

事实上,上述关于王维的想象,纯粹是虚构。王维一生,很有可能没有到达阳关。他写作的这首名诗,是送他的朋友元二出使安西。安西现在依然是敦煌附近的一个县,盛唐时,是唐朝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简称。王维送别这位元姓朋友是在渭城,诗中第一句就点明了。渭城为秦都咸阳故城,位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在王维看来,朋友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是一次遥远的离别。他在雨后的清晨,与朋友饮酒相送,出西域的阳关,在王维看来,再无朋友相聚,在此再喝一杯酒,即使沉默不语,也饮尽朋友间的依依别情了。

阳关故址上的王维雕像,手指方向似乎为东南方,倘若真如此,那么他所指的方向,就是长安城。他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一首诗,他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与横刀立马的张骞一起,成为历史最清晰的记忆。

到达敦煌,怎能不到阳关?莫高窟的壁画,那位飞天的美人,穿洞而出,一路狂奔,在阳关与拍马西去的汉子相遇,几千年的历史,就变得温柔起来,诗意起来,丰满起来。

阳关只有故址,堆起一座烽火台,辟出一条阳关道,从前的痕迹消失殆尽。诗人的阳关,却从长安延伸至此,从盛唐绵延至此,所有的证据都显示,我此刻站立的这堆隆起的戈壁,是河西走廊西部的尽头。如果我在此启程,继续西行,我将看到楼兰,那儿,会有一截枯死的胡杨,等着我。
发表于 2006-11-5 12: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共享,问好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5 13: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邃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美丽的阳关。真的让人向往,虽然那个地方有点荒凉,但也是让人向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4-19 06:53 , Processed in 0.05965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