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35133|回复: 4

[原创]岳麓书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8 1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岳麓书缘

陈富强

去岳麓书院那天,大雨。出租车像一条河里的小船,晃晃悠悠地,挣扎着,驶进了湖南大学。很多车将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堵住了。我望着窗外,心里想,这么多车,这么多人,也和我一样,来看书院么?

下了车,走近书院,发现对面屋檐下扯起了一些条幅,是会议。那么,他们是来开会的,是来赶热闹的,和书院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他们将去书院的路堵塞了。

想看岳麓山下的这座书院,说心仪已久,也不为过。我算不上真正的读书人,书看的不少,但杂而乱,不精,更不用说钻进去研究出一些名堂。但对于书,却一直是崇敬的。有了书,历史就不会出现断层,它就有足够的能量承载起漫长岁月的是非曲直。书院,在我的心里,渐渐地,成为一个象征。我去看书院,就是去给书,给文化磕一个头,表达我的敬仰。

岳麓书院大门前的那副对联我在没有到达书院之前,就熟读于心。“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刚一开始,我偏面地认为,书院的口气真是大的很,世界那么大,说这个话,未免狂妄。到了书院,面对这副对联,细细地读了,汗水就从我的额头沁出来,原来无知的是我。对联并没有说天下有材,如果以湖南为界,这座千年书院,自然是有资格惟我独尊的。为了表达我的歉意,我特地请同行的贺晓均替我在对联前留一个影。后来,小贺将照片发给我,我看到自己在雨后湿漉漉,狼狈的样子,虽虔诚,也不免有些苍凉。

书院面积不大,如果粗粗看,也就半个来小时。讲堂是书院的核心建筑,自宋起,陆续有一些学人来此讲学,也有一些后来载入中国历史的人物到这里求学。我想,以当年书院的地位,无论是坐在讲堂上讲学,还是坐在讲堂下求学,都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如果我的逻辑推理没有错,书院应当是湖南大学的前身。我觉得,如果湖南大学现在依旧叫岳麓书院,其文脉,可能连接得会更自然、流畅一些。

讲堂里的几块石刻巨大而威严,上面镌刻的“忠孝节廉”与“整齐严肃”字样,可以看作是书院的校训。我常常羡慕古人的脑子,要比现代人清纯、聪明。他们所传播的学识,更适合时光的淘洗而流传。

自民国后,到书院讲学者似乎非常稀少了。我想这当然是因为湖南大学的创办,有足够的资源供学者们利用了。但另一个角度,我一直很固执地认为,那些学人,面对书院的讲堂,有一种望而生畏。书院寂寞许多年,便有一些文化人登上了书院的讲堂,开讲了。但效果好像不是那么理想。是因为学者面对书院的一千年文化积淀感悟到自己的底气不足,还是由于类似的讲学,形式大于内容。我更倾向于第一种解释,我们所处的,不是一个产生大师的时代。而书院讲堂,是为大师们准备的,想以大师的形象走上讲坛,脚步轻飘,口未开,心里先自发虚,即使学富五车,偶尔词不达意,甚至语无伦次,也在常理之中。所以,有自知之明者,还是不要轻易走进讲堂的好。

书院的环境,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十分幽雅的。可以肯定,当年书院的边上,是没有这么多建筑的。那么,书院的周边,一定是绿荫遍地了。岳麓山上,也是郁郁葱葱,满眼的赏心悦目。雨后的书院,地是湿润的,树和竹林间,则残留着滴不完的雨珠,晶莹剔透,凝聚在叶尖上,从容地坠向地面。如果此刻,我正走过树林,我想我一定能够听见,雨珠滴在地上摔碎的声音,那么的撕心裂帛。那是一滴水珠的终结,倘若水是有生命的,它们在天上生,在书院死,也可无憾了。

岳麓山上有爱晚亭。是书院的一部分。单单一个亭子,岳麓山最雄伟,也显不出它有多高,但是,它一旦和书院有了渊源,那么,这就是一座不平凡的亭子了。如果我能独坐爱晚亭,我的视线一定可以俯瞰书院,一千年的书香飘逸而来,在山间缭绕。“停车坐爱枫林晚”,这是古人喜欢的意境。我不知道爱晚亭与这句古诗有没有关系,我来的匆忙,没有时间登山而上爱晚亭,但亭子,会立在我的心里,因为它与书院是不可分割的。

凡是书院,多会生出一些诗意的传说。比如杭州的万松书院,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岳麓书院没有如此缠绵,是因为它的学问名扬楚天,求学者也大多抱有远大志向,在他们眼里,可能男欢女爱,只是风花雪月,与书院的严谨格格不入吧。但是,我从爱晚亭,却看出了一些端倪,至少,为这座亭子取名的人,心里是有爱的。他爱的或许是书院的宁静,或许是岳麓山的美丽,即使是爱一个女子,或者一个男人,又如何呢。万松书院因为梁祝,不照样流芳百世么。我无法想象,若有千古爱情绝唱发生在岳麓书院,会是何等的令人荡气回肠。

我徜徉在书院的曲径,抚摸着枝叶上的水珠,摊开手掌,掌心躺满了水痕,是水珠的残迹,它们也曾经折射过阳光的缤纷,它们也曾经作为有情人的眼泪,滚滚落下。我想象一个最美的女子,正从曲径深处走出,迈向她的爱情。她翩若惊鸿,移步堂前,她俯视讲堂前的一池清水,那儿,正有尖尖荷叶穿水而出,她的笑靥,就是亭亭的莲花。宋朝的书生站在文昌阁上,推开窗子,看见女孩如六月清荷在他眼前开放。

从此,黄昏的山道上,有了他们依偎的身影。爱晚亭下,他们携手眺望。书生挑灯夜读,会有女子端上一碗莲子羹,深情相望中,他们的爱情如荷塘里的绿叶红莲,根儿在水里缠绕,花叶在空中相拥。

岳麓书院的爱情,飘荡着浓郁的书香,从宋朝起,一路蜿蜒,来到我的眼前。那个最美的宋朝女子,在清清的荷塘里沉睡了一千年,当她睁开双眼,她的冰清玉洁,她的天生丽质,她和书生因书生缘的美丽爱情,散发出略带忧郁的芳香,弥漫了书院的天空。

也许,宋朝书生和他最美的女子,并不喜欢书院变得如此热闹,因为人声嘈杂,书院之大,竟然放不下书生的一张书桌。但是,女子的出现终于让他明白,当书缘与爱情相遇,一千年的时光,也变得不再漫长。

我仰望文昌阁,那扇窗子关上了。我想象中的书生一定在悬梁刺股。当他再次推开窗子,雨落荷塘,他将看到绝色女子如莲的微笑。
发表于 2006-11-8 12: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动的文字!很喜欢富强的描写,让古板的东东活灵活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16: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流畅,有想象也有思想。如果能把岳麓书院的历史挖一下,底蕴就就更厚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8 20: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作者的笔锋,我在了解着岳麓书院。赞同杨柳的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9 19: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宏大周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7-5 13:49 , Processed in 0.05994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