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42555|回复: 0

3月5日选发《驸马巷之恋》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5 11: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中的圣地
董青春


      1994年春天,那时我还在盐城响水黄海边的一家乡镇工作,乡党委组织20多名新党员到周恩来纪念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周恩来纪念馆瞻仰、怀念周总理。那天我们向周总理汉白玉雕像敬献了花篮,在纪念馆前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周总理的生平照片和那些伴随周总理生活和工作的文物,感受到了周总理那宽广温暖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新党员热血沸腾,互相勉励,纷纷表示一定要像周总理那样学习、生活和工作,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远离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
     那以后,周恩来纪念馆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增建了仿西花厅、周恩来铜像和岚山诗碑,去纪念馆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还能够欣赏书法、游览风景陶冶心情,每次去纪念馆都会流连忘返。2005年夏天,我有幸来到淮安市区的一家国企工作,身在周总理的故乡,经常有机会陪同来淮的外地领导及亲友们前往周恩来纪念馆瞻仰、怀念周总理,累计算一下,去周总理纪念馆不少于20次。来的次数多了,经常跟在导游后面边看展览边听着解说,好多解说词能够熟记心头,对有关纪念馆建设、展厅照片背后的故事都能够如数家珍。平时我还热衷于从纪念周总理的书籍、文章中收集摘录了许多周总理的小故事,每次亲友们来纪念馆瞻仰周总理,我都绘声绘色地为他们“义务讲解”。
     据说周总理当年选择在西花厅办公和生活,就是因为他特别喜欢院子里的海棠花。每年海棠开花时我都去纪念馆赏花、拍照,四五月份海棠花盛开季节,那一树一树的红艳,像火焰一般地燃烧着,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每次置身于此情此景,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邓大姐那篇《西花厅的海棠花开了》里面那些情真意切的文字:“春天到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海棠花现在依旧开得鲜艳,开得漂亮,招人喜爱。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他不再回来了。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来看花。花下树前,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你离开了这个院落,离开了我们,你不会再来。你到哪里去了啊?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每次站立在海棠树前,默念着这些语句,胸中便涌动着对周总理浓浓的敬意,风儿轻轻吹拂,任一片片花瓣默默飘落在身上,只觉得心底里暖暖的,眼睛里潮潮的。
     经常去周总理纪念馆,便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感,总希望能够为纪念馆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终于有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2017年9月份,河北沧州画师于志祥先生希望将自己创作的国画《清气满乾坤》捐赠给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这幅画创作于2005年,塑造了人民好总理清雅高洁、浩然正气的光辉形象。作品多次参加美术作品展,并于2008年在河北省文化厅主办的“浩然正气”美术书法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这幅作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赞赏,并有多人多次提出高价收藏。但是于先生不为金钱所动,心底一直有个夙愿,他要将这幅画无偿赠送给周总理纪念馆。领导将“牵线搭桥”的任务交给我后,我十分激动和兴奋。9月9日上午周恩来纪念馆举行了隆重的画作捐赠仪式。
     每次去周恩来纪念馆,都是对心灵、思想的一次洗礼和净化,在学习和反思中,使自己的人格、品质得到完善和升华,周恩来纪念馆,已成为我心中的圣地。


驸马巷之恋
——写在周恩来故居对外开放40周年之际
金志庚


我捧着芬芳的鲜花走近你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你
我踏着虔诚的步履走近你
我带着思念的目光走近你
驸马巷7号——
淮安城内一座普普通通的宅院
因为这里曾孕育了一只冲天的神鸟
因为这里曾飞起了一只惊世的大鸾
因为这里是中国人心中的圣地
因为这里寄托着故乡人不竭的深情


让我们轻轻揭开时光的面纱
在历史的年轮中将日月寻觅
**8年3月5日
在这古老的宅院里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
于是,一只神鸟振翅翔宇
从此一个名字响彻华夏大地——周恩来

在这里,你享受童年的乐趣
在这里,你蹒跚学步识文断字
在这里,你感受母爱的呵护
在这里,你初尝井水的醇甜
在这里,你在文渠里荡舟
在这里,你在镇淮楼上放鸢
在这里,你沐浴着古城无尽的文韵
在这里,你领略了世态炎凉的悲悯


1912年的春天
你应四伯父来自东北的召唤
振开稚嫩的双翅
冲破茫茫无际的云霓
你带着对故乡的绵绵眷念
告别了生你养你的宅院
你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翱翔于更为广阔的天宇


于是,在泱泱中华苍茫的大地上
回荡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音
于是,在东北无垠的黑土地上
立下了“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壮志
于是,在太平洋洪波巨涛中
奔涌出“大江歌罢”的不朽诗篇
于是,在马克思的故乡
发出了“我认定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的誓言
当你从大洋彼岸回到祖国的土地
你与你的战友们一起创造了人世间最壮丽的神奇
挥舞破坏旧世界擒魔降妖的长剑
划破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漫漫长夜
用坚定的信念铸就了共和国的大厦
带领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雄鸡唱白丽日蓝天

你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
你为祖国繁荣奋斗不息
你为世界和平奔走呼号
你为中华振兴呕心沥血
你用美德谱写一个人民公仆的闪亮华章
你用生命铸就一个共产党人不朽的诗篇
习总书记说:
“你是一个不朽的名字,光荣的名字
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
中国人民说“你是中国人民心中永恒的丰碑”

是啊,你再没有回到生你养你的宅院
然而,家乡人民却不时听到你铿锵的足音
让驸马巷作证吧
那是共和国诞生后一个春天
你将八婶母接到中南海西花厅
你仔细询问家乡乡亲们的生活情形
婶母告诉你:“南乡长水稻,北乡是旱田”
你说:“马上要挖一条大河了,
让北乡的乡亲们也能吃上大米”
不久苏北大地上架起了一道彩虹
苏北灌溉总渠贯通了苏北的南北东西
从此,多灾多难的淮河碧波荡漾
从此,总渠两岸麦浪滚滚稻香四溢

让驸马巷作证吧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秋天
淮安上空掠过了一只不寻常的“银燕”
于是蓝天作歌白云起舞
古城欢唱迎接久别故乡的苍鹰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已成千古佳话
而你忙于国事只能让飞机在故乡的上空盘旋一圈
你将面颊紧贴着明亮的舷窗
仔细寻觅你儿时的记忆、童年的足迹
也许,你心中荡漾着勺湖的粼粼清波
也许你耳畔回响着鸽哨的袅袅余音
然而你心中正奔涌“四化伟业”世界风云
只能将脉脉乡情埋藏在心底
当“银燕”伴着彩虹划破长空
你一语未发完全沉浸在对故土的思念
你回来了却未能踏上故乡的土地
你离去了却把乡情播撒在故乡人的心田
多少回,你接见家乡的父老乡亲
询问镇淮楼、文渠和院中的水井
多少回,你牵挂乡亲们的冷暖温饱
忘不了那儿时的记忆和亲切的乡音
你说“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热爱自己的家乡的”
这就是一个爱国者最炽热的故乡情结

让驸马巷作证吧
你几次嘱咐不要修理你的故居
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博大无私的胸襟
1976年1月8日
天地飞泪江河呜咽
你带着中华复兴的期盼和对人民的眷恋
永远离开了你无比挚爱的华夏大地
人们在无比思念中声声呼唤
让你的故居对外开放
成为亿万人民共同的心愿
家乡人重新整理了你的故居
以让这座生你养你的宅院寄托人民的怀念
1979年的又一个春天
周恩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于是无数敬仰者带着虔诚和崇敬
络绎不绝地走进这座人民心中的圣殿

四十年的岁岁年年
故居守护者虔诚地维护着宅院的质朴和庄严
四十年的岁岁年年
故居守护者忠实地传递着你的家国情怀和脉脉乡情
四十年的岁岁年年
故居守护者精心呵护院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四十年的岁岁年年
故居守护者把这里打造成传承恩来精神的家园
四十年的岁岁年年
3000多万参观者走进这座宅院
阅读周氏家风和你不平凡的童年
这里的每一片绿叶都缀满了人民的思念
这里的每一片方砖都印满虔诚的心迹


有位诗人说:
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
党而无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
然而,你大智大勇,大才大德
已成为人世间最壮丽的诗篇
你终于回来了
你曾踏着春风离开故土
你又披着春风回到故乡的桃花垠
你终于回来了
你曾怀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离开故土
你又带着复兴中华的初心来到桃花垠
如今的桃花垠
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在书写爱的诗行
如今的桃花垠
巍巍丰碑直插浩瀚天宇

从驸马巷到桃花垠
让人们读懂了一代伟人不平凡的足迹
从驸马巷到桃花垠
让人们读懂了一个游子永不枯竭的乡情
驸马巷7号——
一座用长江为经黄河为纬编织的宅院
将永远与时光共存,与日月同辉
耸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圣殿

周恩来
一个不朽而光荣的名字
将永远放射出人世间最炽热的光焰




卧床忆总理
——写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21周年之际
徐兆来  93岁


   一代伟人楚城生,文韬武略盖乾坤。
   东渡西行为中华,南征北战负重任。
   呕心沥血理国事,鞠躬尽瘁献终生。
   丰功伟绩千秋颂,全党楷模万代尊。


我和父亲的一张合影
陈 斌


     我的相册里,有一张珍贵的老照片,是我和父亲1990年冬天在周恩来故居门口的留影。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我们父女俩唯一的一张合影。看着这张泛黄的照片,让我想起了许多的往事。
     与父亲的那张合影,正是我上班的第二个年头。我被分在了原三堡乡沙滩联中。那里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学校的窗户上没有一块玻璃,冬天贴的是塑料薄膜,学校没有宿舍、没有食堂、没有院墙。
     我很想摆脱这种辛苦,想让父亲托关系把我从乡下调上来。父亲总是不以为然,他说年轻人吃点苦好,并说他没这个能耐。这就是父亲的性格,一辈子不走后门,不为子女、也不为家人求人办事。
     老旧的照片,承载的都是岁月的痕迹。那年,当了独立炮团团长的姨夫回来探亲,正值星期天,父亲特地叫上正在为工作闹情绪的我和他一起陪姨夫一家瞻仰了周恩来故居。这张照片就是我和父亲站在周恩来故居门口由姨夫拍下的,照片上的父亲身穿发旧的检察制服,因为是假日,他没有佩戴肩章。
     现在想来,父亲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踏踏实实,为人正直,一生都以周总理为榜样,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已。1978年淮安县恢复检察机关,父亲被组织看中,调到检察院担任经济科科长工作,就是现在的反贪局前身。父亲没有辜负组织上对他的信任。
    父亲见我上班,因下雨路途遥远借口请假迟到,非常生气。对我说走上工作岗位了,就意味着肩上有一份责任,必须自觉接受制度约束。父亲给我讲了周总理与隆尧地震的故事。当年总理踏着断续的余震,爬上高低不平的废墟,勉励灾区人民鼓起干劲,重建家园。父亲希望我学习周总理精神,严格要求自己。
    父亲上班多年,从来没有迟到过!遇到大案要案还经常加班加点。当时没有加班费,没有活动经费,没有工作餐,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只要加班加点就会带同事到我们家吃饭,他的同事们都特别喜欢吃我妈做的饭菜。有一次父亲为破一个银行巨额资金被盗案,和同事们连续奋战近10天,有几天几夜没合眼,最终破获。为此他获得了个人全国二等功勋章。
    瞻仰周恩来故居,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周总理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万隆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坚石的基础,是周总理甘愿做人们的孺子牛,做中国人民忠实的儿子。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父亲一生最最爱戴、最最敬仰的人!
    记忆里,我们家的堂屋正中间始终挂着周总理的肖像。每年春节,父亲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亲自去新华书店买回周总理的画像和对联,然后在年三十当天认认真真、恭恭敬敬地换上周总理的新画像、新对联。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照片上那个腰杆笔直的父亲,现在已经是年近90岁的老人,但他依旧思维敏捷,关心时政,以自己是周总理的家乡人为骄傲。在父亲的带动下,我和家人也以周恩来为榜样,在农村工作的那几年也是我从教生涯中最好的锤炼,也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这张照片一直在我的相册里珍藏。


石林湖畔忆总理
骆洪宾 冯学忠


    久慕云南石林之奇、阿诗玛故乡之美,可惜,一直未曾谋面。初冬时节,应在昆明工作的堂哥之邀,欣然前往。
    中午,走进石林风景区。此时,景区内风和日丽,空气清新,树木葱茏,繁花似锦,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之奇异、空灵,让人惊叹不已。前行百米,见一湖,方圆百亩,湖水澄澈得一眼见底,泛着透明的蓝,近乎凝固的湛蓝中,些许绿意点缀其间。湖畔旁,一座座奇异的山峰平地而起,交错耸立,雄伟壮观,有的状物,有的拟人,给人一种远眺近观两相宜的视角享受,任凭人们去观察,去自由地驰骋想象。人的不同心境,山峰的不同姿色,都有着不同的大美。湖水边,一株株嫩绿的垂柳临水而立,婀娜多姿,千万条细长的柳枝轻轻地拂动着水面,激起阵阵涟漪;湖岸上,绿地如茵,无数斑斓的野花在尽情地怒放,饱满的色彩和艳丽,令人沉醉其间。阵阵微风吹过,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湖面中,洒满万缕金色的阳光,显得波光潋滟。蓝天、白云、山峰、树木、亭台楼阁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山水画呈现在眼前,迷醉游人心……
    石林湖的美景溢满了眼眸。据导游介绍:“此湖名叫石林湖,又叫‘总理湖’,是石林风景区的第一处景点。1955年4月间,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来到石林视察,在夸赞石林是“天下第一奇观”的同时,认为此处有山的雄奇伟岸,缺少水的妩媚灵动,有点美中不足。当地领导于是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设计规划。不久,用人工挖掘了这个湖。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湖,山水相依交融在一起,给石林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今,我们当地人民说起这个湖,就会想起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导游阿黑哥的话,如一股清冽甘甜的泉水流入心田,让我们几个淮安人激动了起来,意想不到在2000公里外的异地他乡,能听到当地人说起我们家乡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功绩,更想不到石林湖竞然和我们淮安人有关联。石林湖风光旖旎,让我流连忘返。
    望着石林湖的美景,心中百感交集,浮想联翩。
    周恩来1910年离家赴东北时曾在运河边的待渡亭候船,然后登舟北上。
    离开石林湖,我们来到大石林、小石林景点游览。
    在石林丛中导游阿黑哥又一次集中了我们的旅游团队。他问大家三个问题:“一,有没有读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二,知道作者是谁吗?三,他是那里人?”大多数人说:“读过,作者是吴承恩,江苏淮安人。”听到这些话,我们几个淮安人又一次地感到意外和惊喜,抢着说:“我们就是淮安人。”这时,导游阿黑哥和团友们都对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问我们,淮安有那些旅游景点?我们如数家珍的一一告诉他们。他们表示一定要来淮安参观学习。阿黑哥继续介绍:“由杨洁导演的1986年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取景地就在这里,眼前耸立的这座山峰,就是白骨精经常出入的地方。”阿黑哥还告诉我们:“杨洁导演为拍摄《西游记》,取景走遍了大半过中国。云南石林作为主要取景点之一,可以说深得她的偏爱,许多重要场景如困囚五行山、智激美猴王、夺宝莲花洞等都是在石林拍摄完成的。”在石林湖的西南方百米处,有一组几十米高的象生石群。眺望中,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等,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可见,闻名遐迩的石林与我们淮安是有缘的。
    离开石林风景区时,我又一次路过石林湖。蓦然回首,落日余辉中的石林湖,显得格外地美丽动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8 04:07 , Processed in 0.0695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