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77342|回复: 6

施河智教乐享特色小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30 09: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mexport1560064206862.jpg
施河智教乐享特色小镇创建实践报告



mmexport1559181032362.jpg
        2018年以来,施河镇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下真功夫,在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教乐享小镇创建上做足文章,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施河精神为引领,聚力推进智教乐享小镇创建,着力推动产镇融合发展,奋力谱写施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聚集厚实资源筑牢创建基础

       作为全国知名的“教学具之乡”,施河镇镇域面积105.8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镇区面积6.7平方公里,辖29个村居。地处淮安、扬州、盐城三市交界,京沪高速、348、264省道东西南北全线贯通,连淮扬镇高铁、徐宿淮盐高铁在镇穿境而过,即将建成的京沪高速互通坐落我镇孙李村。先后获得“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国家级卫生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科普示范基地”“省级特色产业园”“省级特色产业基地”“省教学具优质产品示范区”“省正版正货示范街区”等荣誉称号。产业集聚凸显。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施河镇现代教育体育装备产业已经形成幼儿玩具、体育装备制造、智能教育装备三大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度达90%以上;2018年施河镇完成生产总值150亿元、教育装备产业实现工业税收近3亿元,占全区总量的近四分之一,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对地区支撑和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18年12月,施河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园被国家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2018年9月获得了“江苏省十佳产业集聚小镇”称号。

       二、抢抓发展机遇启动小镇创建

       随着国家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根据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结合2017年住建部提出的特色小镇建设要求,产业上坚持特色产业、旅游产业两大发展架构;功能上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形成产城乡一体化功能聚集区;形态上具备独特的风格、风貌、风尚与风情;机制上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创新模式,施河镇在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下,利用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平台,苏北地区产业特色鲜明乡镇优势,于2017年初启动江苏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于当年5月被列为省级产业类特色小镇培育名单,2018年7月13日,施河智教乐享小镇作为高端制造类小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小镇第二批创建名单。小镇编制规划面积3.41平方公里,三年总投资不低于40亿元,建设“产、城、人、文、智”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特色产业小镇,并力争成为“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全省标杆”小镇。

        三、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特色小镇新格局

       施河镇积极践行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以产镇融合为核心内容、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为引领的特色小镇发展新格局。
       1.空间特色鲜明,经典规划带动特色小镇蓬勃发展。空间上,初步形成了“一核带一轴,双环绕三谷”城镇和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乐享谷、智教谷、云创谷三个主题片区,以及生产制造、科技研发、文化休闲等七个功能片区,积极建设令人向往、留恋,充满活力、魅力的幸福城镇。完成小镇规划编制、小镇临时客厅建设,有序推动盛达、共创、百斯特等亿元项目建设。实现入驻企业43个,其中规模企业13个,入驻创新创业平台7个,高新企业7个,拥有专利414件。2018年完成投资11.67亿元,其中产业投资9.4亿元,占比为80.5%,实现总产值60.4亿元。全国人大代表,共创人造草坪、百斯特农业公司董事长王强众担任小镇镇长,小镇故事正式发布,“创新施河”小镇公众号正式上线,小镇LOGO推广使用,组织研学旅游活动近10次,官网官微累计发稿50多篇,2018年各类省级上以媒体关于智教乐享小镇的报道30多次。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已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依托历史、文化、区位、地理、交通、人口、资源、环境、产业等基础和优势,一个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具有较强人口和产业聚集能力的特色小镇正在加速发展。持续推进交通建设及提质活动,省道348、264即将年底通车,打造连接348、264省道交通大格局。区域经济半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行政村公路实现100%通畅,全面提升了镇域综合承载能力,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2.产业特色鲜明,产镇融合、因地制宜成为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特点。
       施河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发展特色明显,已经形成电教装备、实验室装备、体育装备、室内健身器材等9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施河目前有教学具企业246家,规模以上企业42家。已初步形成了以共创、盛达等为依托的体育装备产业集群;以奇乐娃、新起点等为龙头的大型幼儿玩具制造产业集群;以齐龙电子、乾坤科教等为支撑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产业集群。拥有国家专利产品60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30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共创草坪连续多年领跑全球,2019年有望主板上市。一二三产创新融合发展的中央厨房项目获得农业部创意创业大赛金奖;华辰科教、乾坤科教、齐龙电子、爱心智能等企业,创新实践,开拓“互联+教学具”发展新模式。2017年5月,施河镇获批成为国家火炬淮安现代教育体育高端装备特色产业基地;2018年底施河镇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3.创新特色鲜明,综合改革试点和创新创优不断激发特色小镇的发展活力。
      施河镇获批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2016年10月在全省体育大会上,施河镇成为江苏省首批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共建对象(全省8家,淮安市1家),签订了为期两年的省区共建协议,2018年1月完成中期评估工作。2016年下半年,施河现代教育体育装备产业,启动国家科技部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创建申报,通过科技部的现场答辩和专家团队的实地考察,2017年5月被科技部核定为国家火炬淮安现代教育体育高端装备特色产业基地。2018年11月获得“江苏省十佳产业集聚小镇”荣誉称号,2018年12月被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创新创优项目的实施为特色小镇加快发展注入了活动和动力。乡镇机构改革尤其是乡镇布局优化,加速了人口、产业、行政等资源的聚集,为打造特色小镇乃至特色名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探索开展集成改革试点,结合“多规合一”、产镇融合、投融资多元化、土地使用制度、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综合改革试验区,发挥经济引擎作用。探索“亩均论英雄”机制,全面升级工业大数据平台,优化系统功能模块,拓展信息归集范围,差别化配置资源要素和相关政策,推进企业提质增效。

        四、查找不足补齐特色小镇创建短板

        施河镇特色小镇创建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与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困难,主要表现为认识滞后、产业不强、配套不优、要素紧缺等等,值得高度重视。
       1.认识滞后,统筹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深,未能将特色小镇建设提升到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来抓。未能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特色小镇建设上。广大群众对特色小镇的理解、支持还不够,自发组织、自觉参与的热情尚未激发。
       2.产业不强,支撑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施河镇特色小镇创建从总体上看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教体装备特色产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产镇互促共生、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远未形成。教体装备产业价值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龙头企业较少,规模偏小,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3.配套不优,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小镇2个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将直接影响小镇3年总投资40亿元目标的实现。目前特色小镇只具备基本的服务功能,服务设施还不完善,配套建设短缺,整体功能还不完备。
       4.要素紧缺,资源聚集整合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特色小镇建设最大的制约就是资金、土地和人才。建设资金不足,制约着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土地要素制约紧,小镇建设发展需要占用部分农田,土地调规涉及面较大,调规难以到位,制约小镇新功能区建设工作的推进。专业性、技术性人才严重缺乏,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与管理。另外,生产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偏弱,弱化了对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凝聚力,尤其是影响与弱化了对大客商、大资金、大项目、高精尖技术的吸引力、凝聚力。

       五、靶向发力实现特色小镇创建愿景

       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施河镇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和“兴产业、强实体、提品质、增实效”总要求,把特色小镇作为“十三五”时期全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遵循产镇融合理念的基础上,找准发展定位,注重突出特色、优势和潜力,坚持以产业为城镇发展的基础,让城镇成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形成产业突出、环境优美、产镇融合的新型特色城镇,形成产业投资和融合发展集聚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树立高质量发展新理念。高质量发展是当今乃至今后各项工作的主旋律,施河镇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好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一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牢牢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推动教体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培育扶持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做活全域微观经济,增强实体经济。二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乡村振兴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突出产业特色、资源整合和品牌建设,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体验相融合,打造富有施河特色的产业集聚小镇,新建一批现代生态产业园和农业健康公园,激活乡村振兴资源。三是体现以人为本新实践。小镇编制坚持以人为本,秉持“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建设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思路,按照“产、城、人、文、智”五位一体的创建要求,高水准规划智教谷、乐享谷、云创谷三个主题片区,全力打造全省标杆特色小镇。目前集镇控规及详规已顺利通过市规委会104次会议审定。由东南大学设计的科技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含小镇客厅)、教体装备智慧创新孵化中心规划已完成设计。“中国教具看施河”高峰论坛和“不忘初心,**施河”创新创业论坛成功举办,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影响,增强了施河知名度、美誉度。
      2.做强教体产业新优势。特色小镇紧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端产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经典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差异定位、不断提升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加快高端产业布局,有效化解供给侧结构失衡。特色小镇在功能叠加上是“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我们将根据教体产业特色优势,充分做强特色产业新优势。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拓宽产业发展空间。邀请省市专家修订“产业中长期发展”及“工业集中区和小城镇建设”两个规划,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实行农民集中居住,为基地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基地远期规划30平方公里,短期规划12平方公里,建成区4.8平方公里。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项目准入门槛。规定新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且亩均税收达15万元,方可入驻。加快“产学研”合作与新品研发力度,奇乐娃与深圳快易典合作研发了新一代学生电子书包、少儿春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开发了中小学书法VR教学系统,首次引入交互式教学体验,开创智慧教育产品行业新局面。三是坚持高标准建设,打造绿色发展平台。按照产镇融合发展理念,实施集镇绿化、体育公园、健身广场等绿色工程,打造“公园式基地”。围绕技术创新,在研发、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上取得实效。
       3.打造功能配套“小而美”新空间。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抓手。特色小镇建设,不求“大而全”,但求“特而强”;不求“高大上”,但求“小而美”。在“特”字上下功夫。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在建筑风格、产品设计、人文塑造等方面形成施河的特色和风格,让小镇展现独特气质。在“强”字上下功夫。依托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村居特色的发展平台,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在“新”字上下功夫。结合施河实际,政府大力支持,集中民智民力,依据相关配套文件,在政策、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把施河智教乐享小镇做优做特,走出惠民利民的发展新路。
      4.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统筹开发建设,科学设定创建标准,出台相应激励措施,建立小镇项目库,形成上下联动、梯度培育、滚动推进的创建格局。小镇经过三年的高标准建设,到十三五末,可实现建成面积超10平方公里,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百亿元,入驻企业超500户,实现产值300亿元、税收超10亿元的目标。以国家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为依据,进一步培育主导产业,重点围绕教学具装备、体育装备和幼儿教育装备三大领域发展。立足工艺、产品、功能升级,重组生产体系,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谱写全省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新篇章。
       施河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力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多措并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创成特色产业新高地、研学互融实践基地和智慧乐享共创福地,打造全省独具特色的施河智教乐享小镇。
(宋炜: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党委书记)   




发表于 2019-5-30 10: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上,初步形成了“一核带一轴,双环绕三谷”城镇和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乐享谷、智教谷、云创谷三个主题片区,以及生产制造、科技研发、文化休闲等七个功能片区,积极建设令人向往、留恋,充满活力、魅力的幸福城镇。完成小镇规划编制、小镇临时客厅建设,有序推动盛达、共创、百斯特等亿元项目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0 10: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施河商会创业创新论坛欣赋

初春细雨润无声,
小镇俨然是座城。
金毯喜迎经纪客,
握别寄望挂文旌。
2019/0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9 20: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施河智教乐享特色小镇创建短视频。请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18: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持色小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6 17: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小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3 00:56 , Processed in 0.065268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