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94389|回复: 0

徐可:朱自清的紫藤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7 14: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自清的紫藤花
徐可

对于我的江苏老乡朱自清先生,我一向是心怀敬意的。忘了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读他的作品——大约不是小学就是初中吧;也不记得最早读到的是他的什么作品——反正不外乎就是《春》《绿》《背影》《匆匆》;《荷塘月色》应该比较晚了,似乎是在高中阶段;《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更晚了,应该是大学或以后;然后就买他的书,《欧游杂记》《经典常谈》都是通读过的;十二卷本《朱自清全集》现在还摆放在书架的醒目位置,有时候还会抽出一本随便翻翻。他那种真实的书写,真挚的感情,真诚的文风,都是我所喜爱的。

心怀敬意,当然不止是因为先生的作品,更可钦佩的是先生的人品。先生不仅以作品为世人所知,他更以一名斗士的形象活在人们心中,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文人气节更是广为传诵。

因此,但凡有机会到先生足迹所及之处,我必尽力追寻先生的踪迹。在江苏扬州安乐巷27号,我曾经瞻仰过朱自清故居;在浙江温州,我曾经探访过“朱自清的梅雨潭”(此为笔者所写散文标题);最近,我来到浙江临海,又闻到了朱自清笔下的紫藤花香。

这是癸卯年暮春,因参与一个以先生名字命名的文学奖项的评选工作,我第一次来到临海,不仅饱览了临海的湖光山色,而且感受到了朱自清在临海的人文气息。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

这样深情的话语,出自先生的《一封信》。先生笔下的台州,即今台州临海,历史上长期是台州的州府之地。

其实,先生在临海居留的时间很短,总共不到一年。

1922年初,朱自清受邀到位于台州的浙江六师任教。待到4月,因他与杭州一师还没有完全脱离关系,一师的同学们又要求先生回去。朱自清对六师的同学们说:“暑假后一定回台州来。”先生没有食言,9月间,他带着妻儿一起来到临海,继续工作到1923年初学期结束。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却产生如此深情,究竟何故?

朱自清在临海的时间虽短,却很繁忙。为生活所迫,他不但承担了很多课程,还承担了学校的许多其他工作。据有关资料记载,他当时担任的是图书室主任,还负责文牍、哲学、社会学、国文、国语、科学概论、公民常识、西洋文学史等。同时,他还不断地写作,与俞平伯、叶圣陶等文坛好友保持着通信,共同创办并坚持编辑《诗》月刊;还指导学生们学习写作,帮助他们修改稿件。

但朱自清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有生活情趣,懂得享受生活,而不是为生活的重担所压垮。

朱自清喜欢山水。他每到一地,必登山临水,陶醉于自然风光之美。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大量模山范水的优美篇章。如《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构。

在临海,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朱自清同样沉醉于山水之间。正是临海的自然风光给朱自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他在文字中每每提及,以至于他发出“永远不能忘记”这样的浩叹。

在他的散文《一封信》《冬天》《儿女》,诗歌《我的南方》《昔游之台州》中,都有关于台州府城的记忆。他写道:“南山殿望江楼上看浮桥,看憧憧的人在长长的桥上往来;东湖水阁上,九折桥上看柳色和水光,看钓鱼的人;府后山沿路看田野,看天;南门外看梨花——再回到北固山,冬天在医院前看山上的雪,都是我喜欢的。”

当然,先生对台州人的印象也极佳,他说:“台州一般的人真是和自然一样朴实。”回忆起台州期间的生活,先生这样写道:“无论怎样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最让他心心念念不能忘记的,是台州的紫藤花。他在《一封信》中以朱氏特有的抒情的语调这样写道:“我不忘记台州的山水,台州的紫藤花,台州的春日。”

“我真爱那紫藤花!在那样朴陋——现在大概不那样朴陋了吧——的房子里,庭院中,竟有那样雄伟,那样繁华的紫藤花,真令我十二分惊诧!她的雄伟与繁华遮住了那朴陋,使人一对照,反觉朴陋倒是不可少似的,使人幻想‘美好的昔日’!我也曾几度在花下徘徊;那时学生都上课去了,只剩我一人。暖和的晴日,鲜艳的花色,嗡嗡的蜜蜂,酝酿着一庭的春意。”

他以细腻的笔触,拟人化的手法,把紫藤花描绘得栩栩如生,动人心魄:“我自己如浮在茫茫的春之海里,不知怎么是好!那花真好看:苍老虬劲的枝干,这么粗这么粗的枝干,宛转腾挪而上;谁知她的纤指会那样嫩,那样艳丽呢?那花真好看:一缕缕垂垂的细丝,将她们悬在那皴裂的臂上,临风婀娜,真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真像凝妆的少妇,像两颊又像双臂,像胭脂又像粉……我在他们下课的时候,又曾几度在楼头眺望:那丰姿更是撩人:云哟,霞哟,仙女哟!”

以下的表白更是直白得近乎极致了:“我离开台州以后,永远没见过那样好的紫藤花,我真惦记她,我真妒羡你们!”

朱自清的散文,大抵以清新、自然、朴素见长,他擅长以最朴实、最冷静、不动声色近乎白描的文字,表达最深沉、最真挚、最动人的感情。

比如,他在散文名篇《背影》中写他的父亲,用白描手法写的是父亲的衣着和动作:“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在《荷塘月色》中写荷叶写荷花写月光,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

不管是写亲情还是写风景,都是以很冷静很克制的笔调。即便在《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中,也没有如此“浓得化不开”的激情。以如此热烈的语言,抒发如此火热的感情,如此直抒胸臆,在他的作品中有,但不多见。

究竟是什么缘故,让他对台州、对台州的紫藤花如此魂牵梦绕?如此情有独钟?台州的紫藤花到底寄托着他怎样不为人知的感情?在临海举行的朱自清文学奖高峰论坛上,有作家提到,据有的专家考证,朱自清在台州期间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对此,朱自清的哲孙朱小涛先生哈哈一笑了之。

不管怎样,台州对朱自清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临海当地的学者陈引奭先生指出:在台州一年,是朱自清人生中重要的一年,他的人生观和文学观在这一年出现突破。他的“刹那主义”就是在这里提出来的。在台州,他找到了人生与事业的“一条路”。他后来的写作、教学,在抗战初期主持珍贵书籍南迁,最后成为民主战士,都源于他在这里找到的“一条路”。或许,在台州的时光,就是朱自清“龙场悟道”的时候。这里“清新秀丽”的山水古城,成了朱自清“悟道”的“龙场”。

对陈先生的这一观点,我是赞同的。朱自清后来回想起台州生活时,曾经这样写道:“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在致俞平伯的信中,他直言不讳地对“不管什么法律,什么道德,只求刹那的享乐”的及时行乐思想表示坚决反对。他主张:“第一要使生活的各个过程都有它独立之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他进一步解释他的“刹那主义”:“写字要一笔不错,一笔不乱,走路要一步不急,一步不徐,吃饭要一碗不多,一碗不少;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有不调整的,总竭力立刻求其调整。”

台州优美的山水,淳朴的民风,宁静的环境,深厚的人文底蕴,让他身心放松,让他顿悟人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丢去玄言,专崇实际。”

4月的临海,春意盎然,莺飞草长,杂花生树。倘佯在东湖公园的湖光水色间,漫步在紫阳街的石板路上,站立在临海古长城的烽火台上,仿佛整个小城都弥漫着紫藤花香,也弥漫着朱自清的气息。

临海人民热爱朱自清、怀念朱自清,专门建了一所朱自清纪念馆。纪念馆不大,但展示了朱自清两度来临海任教的始末,以及他在临海期间创作《匆匆》等文学作品的渊源。

在台州中学西校区(原第六师范学校)校园内,一棵据传是朱自清当年手植的紫藤树依然枝叶扶疏,花香四溢。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校园里矗立着一尊朱自清的半身铜像,建有一面“匆匆墙”、一座“佩弦楼”。学校的文学社团被命名为“紫藤花文学社”。

2022年春天,在朱自清先生来台州任教100周年之际,临海决定创设朱自清文学奖,还特地设立了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朱自清紫藤新苗奖”,以此传承、弘扬先生的文学风骨。

据说,紫藤花象征着对爱的执着,这与朱自清先生的气质倒是很吻合的。朱自清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他爱家人、爱朋友,爱生活、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临海满城的紫藤花香中,弥漫的是朱自清满满的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08:51 , Processed in 0.0333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