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17084|回复: 0

陈谋勇:圆梦圣彼得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8 18:27: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


圆梦圣彼得堡
陈谋勇

假日期间,我们一行漫步在俄罗斯故都圣彼得堡,浮现在眼前的似乎到处都有彼得大帝的影子。它,凝聚在一座座威武的雕像上,晃荡在清澈的涅瓦河河水里,闪耀在圣彼得堡市民和所有俄罗斯人的心目中。因为正是这位一生驰聘疆场的沙皇,催生了圣彼得堡这座名城,第一次圆了俄罗斯人的强国之梦。对于我来说,也是第一次圆了心中的圣彼得堡旅游之梦。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仅有300多年的历史。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是俄罗斯第二大城、重要的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1712年俄国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持续了200余年。1914年改称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又命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恢复圣彼得堡旧名。涅瓦河上三角洲上数十条纵横交错的水道和运河,把大地分割成近百个小岛,靠400多座桥梁相连,使圣彼得堡具有独特的“水城”和“桥城”景观。中心城区在大涅瓦河南岸,全市最繁华的涅夫斯大街(涅瓦大街)横贯城区,海港、河港和各类工厂分布在外围的瓦西里耶夫岛区、彼得格勒区和维堡区,昔日帝都留下的俄罗斯古典建筑群和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冬宫与皇宫广场、夏花园与夏宫、海军总部大厦、圣伊萨克大教堂、十二月党人广场、斯莫尔尼宫……涅瓦河哺育了灿烂辉煌的俄罗斯文化,使圣彼得堡成为著名的科学文化城,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普希金、果戈里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城内拥有数以百计的科研机构,数十所高等院校以及众多博物馆和图书馆、影剧院等。

圣彼得堡是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到距圣彼得堡中心30公里的夏宫巡游一番,你可以了解到彼得大帝过人的胆识。夏宫位于芬兰湾南岸,面积400公顷,为彼得大帝1709年所建造。这里以巴罗克式的皇宫为中心,没有布局谨严的英式花园和自由奔放的法式花园。根据古希腊的神话,从皇宫广场到坡下花园,依山傍坡,修建了几十座雕刻精美、姿态各异的金色人像喷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力士参孙与雄狮拼搏的雕像。他身压雄狮,用双手掰开雄狮的大嘴,一股几十米高的水柱,从这张狮子口中喷射而出,直冲云霄。在秋日的阳光下,金色的雕像、银色的水雾、碧绿的树林和蔚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迷人色彩。与其他雕像喷泉不同的是:夏宫范围内的400座喷泉,全靠地面的落差自喷,没有人工加压,众多喷泉喷出的泉水,都汇入一条笔直的石砌水渠,直泻芬兰海。我们沿着水渠两岸的喷泉和林荫道步行一公里,看到的是碧波荡漾的波罗的海。从这里向右眺望,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市蜃楼般的圣彼得堡市区,特别是那高耸于群楼之上的伊萨基辅大教堂的金顶。当年,彼得大帝就是经过波尔塔瓦之役,从瑞典人手中夺得了这个宝地,从而使本属内陆国家的俄罗斯,拥有了第一个可以通往世界各地的出海口。雄心勃勃的彼得大帝,为了巩固已有的阵地,以便掠夺更多的领土,不惜冒着直面西方列强的风险,花了九年时间,在这块临近边境的宝地上,兴建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新都圣彼得堡,并于1712年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他不仅在圣彼得堡市中心的涅瓦河畔,兴修了堪称金碧辉煌的冬宫,还在处于边境线附近的滨海坡地上,兴建了这座与芬兰隔海相望、酷似巴黎凡尔赛宫的夏宫。

到了圣彼得堡,也少不了来到闻名已久的冬宫。冬宫是俄国最大的博物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可以与法国的罗浮宫、凡尔赛宫、英国的伦敦博物馆相媲美。这个俄国最大的博物馆建于公元1754年——1851年,历时近百年,是由当年的皇宫堤岸的五个连在一起的大建筑群缀联而成的,即1754年到1762年建设的冬宫,1764年到1775年建成的小隐士庐,1771年到1787年建成的旧隐士庐,1783年到1787年建成的隐士庐剧院,还有1842年到1851年建设的新隐士庐。全馆藏品约有300万件,参观整个博物馆所有的400间大厅,走路需22公里,如果对每一件藏品看一分钟,每天以8个小时计,那么需要15年的时间。这一次,我们一行用了半天不到的时间,可见看到的仅是宝山之一角、全豹之一斑而已。

我们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毕竟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最深的是罗马馆、希腊馆、埃及馆、雕塑馆。在雕塑馆中,据导游阿丽娅介绍,“维纳斯”雕象就有形态各异的三座之多,我们都一一细看了,与在罗浮宫所见的,有的大体相同,似出同一作者之手,有的则大异甚趣。摆在冬宫里的展品有些还带着早年间工艺不成熟的稚朴,但它们却依旧自信地站在那儿向世人展示,这一点有点像略带高傲的俄罗斯民族。米开朗基罗《蜷缩成一团小孩》的身体中要爆发的是什么?伦伯朗《浪子回头》中老父亲眼中流露的是怎样的慈爱与宽容?达芬奇两幅《圣母与小孩》中那不同的意味,都只能浅浅地印进你的脑海成为未解之谜。冬宫是博大的,与东方儒家思想截然不同的是,它的博大之后却并不追求那种“精深”的玄虚。在冬宫的顶上,几乎是密布着各色的雕塑,恨不得把所有的故事都热情地讲出来给你听。这儿的展品全部是真的,没有一件**品。毫无疑问,冬宫藏宝丰富而来路不正,是沙皇当年军力强大和扩张政策之反映,看了令人深思。但,冬宫之设计的周密,涅瓦河畔各大建筑群之雄伟壮观,建筑内部用料之精美奢侈,虽然圣彼得堡还只是一个很年轻的城市,但她的位置和风貌,诚如俄国导游所说,是具欧洲水平和杰出的艺术水准。在参观冬宫的时候,我曾化300卢布购了一本当地出版的精美图书,其中写道:“圣彼得堡是个人理想城市的方案,跟彼得一世的改革和他个人有分不开的密切关系。”这本书还写道:圣彼得堡“是他的作恶和犯罪的城市,是他的意志强迫的城市,是人民苦难的象征,也是彼得大帝开辟俄国历史新范畴的天才胜利。”“有人喜欢圣彼得堡,有人恨圣彼得堡,但是没有人冷漠以待。”我们短暂的停留,不可能对俄人的心理有深切的了解,但从这里见诸于文字的评价,还是可以看到他们对一个伟大人物所留给一座伟大城市的不可磨灭的烙印。

漫步在圣彼得堡,我们不仅在涅瓦河畔,看到了伫立在芬兰车站广场和斯莫尔尼宫大院里的列宁雕像,看到了在十月革命中发炮号召起义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还看到了沙皇时代修建的许多宏伟的宫殿、教堂、修道院和名人故居。连历代沙皇的遗体,也被完好地保存在喋血大教堂内的一座座铜棺里。被普希金用作长诗标题的“青铜骑士”,即彼得大帝跃马扬刀的精美雕像,依然耸立在山形汉玉的座塔上,供人瞻仰。圣彼得堡市区,包括它的主干道涅瓦大街,迄今仍然基本保持着原貌。老城范围内,全是三、四层的欧式古典建筑,没有兴建一幢高出于十层以上的积木式的现代楼宇。市区最高的建筑物,依然是高102米,为世界四大教堂之一的伊萨基辅大教堂;市区最壮观的建筑群,依然是以浅绿的外墙、雪白的立柱、古铜色的檐顶雕像,映着涅瓦河碧波的冬宫。

去过圣彼得堡的人都说,那是一个一年四季都值得前往的城市。秋天,无疑是圣彼得堡最漂亮的季节。但是,对于我来说,记忆最深的还是那红色印象。在1924年至1991年间,圣彼得堡为了纪念十月革命领袖列宁而被命名为列宁格勒。现在,这个城市中还有十月革命后留下的红色印记,巨大的列宁铜像伸出召唤的手,这些都是我们并不陌生的。“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句话大家也是说得很熟,而发出这颗红色炮弹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如今已经静静地停在涅瓦河水面上,两条粗大的锚链牵引着它仍然威武的身躯。虽然舰首那门发出信号的火炮依然高昂着头,但象征着和平时期并不远航的红色十字旗已在船头随风飘摆,它要迎接的是一个更新的时代……

    陈谋勇,笔名言力,江苏无锡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无锡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员、无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学》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选《行走》,作品选《城建走笔》《情系城建》《情系老体》,与他人合作编著《惠山新农村》。作品入选人民日报《中华城建风采颂》《学习与实践》。作品多次荣获中国散文创作奖,华夏散文最佳创作奖,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文学作品一、二等奖等奖项,以及20多次省市获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3 13:41 , Processed in 0.03884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